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3期 2008年O6月 热带气象学报 Vo1.24,No.3 Jun.,2008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文章编号:1004.4965(2008)03—0303.04 济南市霾气候特征分析及其与地面形势的关系 王建国 ,王业宏2 7盛春岩2一, 高慧君2,杨晓霞2,张华4 (1.山东省气象局,山东济南250031;2.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济南250031 3.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 4.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摘 要:利用济南市1 95 1 200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济南市霾日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 合地面风速和气压场形势对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年代 1990年代霾日数最多, 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秋冬季霾日数较多,夏季较少;霾发生的天气型主要有冷高压型、低压槽型等;污染物 PMl0的浓度与霾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霾;气候统计特征;天气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16 研究了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并进行预报。罗森 1引 言 波等f8 对广州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了统计 分析。关于霾的分析研究,刘爱君等f9】指出霾日数的年 空气中的粉尘、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 黑碳、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 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时, 际变化大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而月季的变化 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所控制。江盏等f1 0】分析了 2003年深圳市霾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钱峻屏等f】lJ研 究了汕尾市雾霾天气的能见度多时间尺度特征。济南 将这种不是由水滴、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 程障碍称为霾天气[1-3]。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的大量增加,空气质量、大 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机动车拥 有量、建筑工地扬尘量和工业耗煤量、工业废气排放 量都在不断增加,霾天气较为常见。但对霾天气的历 气污染和城市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霾 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很大,不仅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增加交通事故的次数,而且还能诱发鼻炎、支气管炎、 史气候特征,尚未开展相关的研究。因此,分析济南 市霾天气气候特征,对于环境治理、开展霾天气预报 等均有重要意义。 小儿佝偻病等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霾和轻雾都 是能见度小于10 km的天气现象,容易混淆,其主要 区别在相对湿度上【0 J。吴兑等f4 发现珠江三角洲的气 溶胶污染中,主要是细粒子污染。已有研究表明,空 气污染的变化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周亚军等f5】研究 了广州空气污染指数特征及其与地面气压型的关系。 2资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1951—2005年济南地面观测的能见度、 湿度、天气现象资料,2002—2005年SO2、NO2和PMl0 的日平均浓度。定义当日平均能见度(MOR)dx于1O km、日平均相对湿度(RH)d ̄于90%,并排除降水日的 李琼等f6 发现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仅与当天的天气 类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与前几天的天气类型的持续 时间、地面气压场等天气因素均有关系。纪忠萍等 情况为一个出现大气霾的日子f3 】。依据上述资料和方 法,计算了济南市55年的霾日数。 收稿日期:2006—12.13;修订日期:2007-09—03 基金项目:山东省气象局2008年重点课题“山东省雾霾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研究”(2007sdqxz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 号:2006CB403707) ̄同资助 :作者简介:王建国,男,江苏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业务。E-mail:wjg@sdan.com.c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气象学报 24卷 着经济发展规模扩大,机动车尾气、煤燃烧、扬尘共 3济南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 同作用下的复合型空气污染形成了第二次能见度恶化 时段,时间大体是在1991~1999年,1992年霾天数达 3.1 济南霾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 图l是济南市过去55年霾天气(MOR<10 km,RH <90%变化曲线,可以看到,济南市年霾日数总体呈上 升趋势。1950年代~1970年代,霾天气较少,每年霾天 气不足60天,但年霾日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自1980 年代初开始,该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霾天气显著 增加,最多一年超过190天(1992年)。其中有3次较大波 到190天,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次。霾日数在2000年之 后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方面可能与济南地 面观测站搬迁有关系;另一方面与1990年代中后期济 南市实行“青山、碧水、蓝天”计划,积极进行环境 保护和污染控制有关。 3.2济南市霾日数的月、季和年代分布特征 从图2来看,济南市霾日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 动,1980年代初~1985年是霾天数第一次明显的上升时 化,霾主要出现在l0月到次年的3月,其中l2月份 期,年平均在140天以上,每2~3天就有一次霾天气。 最多,平均达11天;其次为1月,平均l0.3天,6月 霾日数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山东的第一次经 霾日数最少,仅有3.5天,其次为5月3.6天。图3给 济大发展。当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还不完善,环境保 出了各季平均霾日数分布,冬季霾日数为29.4天,占 护措施刚刚起步,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气溶胶污染 较为严重;1985年后出现了好转,但霾日数仍在每年 全年的39%,秋季占25.2%,秋、冬季占全年霾日数的 100天以上,这可能与我国当时的环境政策有关,济南 64.2%,夏季霾日数最少,仅为12.1天,占全年的16.1%。 市开展的消烟除尘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能见度;而后随 表现出秋冬季霾日数多,春夏季少的分布特征。 f f I 口了 — lr l L 一一 ‘_— 、一 _ J■・-一一- 年份 图l济南市l95l~2005年霾天气MOR<l0 km,RH<90%出现天数。 l2 10 L 8 \ / 6 ’\ ・/ 、. — 4 2 0 2 3 4 5 6 7 8 图2济南巾逐月平均霾日数变化 35 I 30 25 20 l5 l0 5 - ̄-14.8 圈12.1 0 .。圈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图3济南市霾日数的季节变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王建国等:济南市霾气候特征分析及其与地面形势的关系 305 表1是济南不同年代霾发生频率。可以发现霾出 现日数在1950年代年平均为21.4天,1960年代有所减 少,为16.5天;1970年代是1960年代的2倍多,1980 年代和1990年代蕴出现日数显著上升,平均日数分别 达到144.1天和155.4天。 表1济南市霾日数年代季变化 4济南市霾的典型天气类型 霾的出现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通过对2006年霾 天气出现时地面形势分析,发现各种天气形势下均有可 能出现霾。一般霾天气出现时地面气压场较弱,风速较 小,最大风速为4 m/s,最小为1 m/s,平均2.5 m/s以 下。 表2为济南市出现霾天气时14时地面风向出现频 率,可以看出,济南市出现霾天气以西北风为主,占 64%,与高压前部控制一致;吹东北风的占19%,与高 压脊控制一致,吹东风、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时出现 霾的概率较小,分别为3.5%、2%、8%、3.5%,与低压 控制一致,说明济南市在低压影响下出现霾的天气概率 较小。同时对2006年济南市大雾天气进行了普查,结 果发现上述霾天气发生时,无大雾天气出现。 表2 2006年济南市出现霾天气时14时风向频率(%) 主要天气型为: (1)冷高压型,占64.5%,地面图上济南市处于冷 高压或变性冷高压控制之下,天气晴好,有霾生成影响 能见度。此种形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高压前部,此 种形势下的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高压主体在河 套或蒙古地区,当在河套地区时强度较弱,在蒙古时高 压强度较强,特别是高压前部在山东省北部有弱气旋性 弯曲更易出现霾天;另一种高压底部型,高压主体在东 北,济南市位于高压底部偏东气流中,最后一种是人海 高压后部型,济南市处于人海高压后部,以均压场为主, 有时西北太平洋有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此种类型的霾 一般出现在夏季。 (2)低压槽型,占13.5%。此种天气形势分两种, 一种是低压主体位于蒙古东部到东北地区,低槽向南 延伸至山东省,济南市处于低压槽底部偏南气流控制 之下;另一种在河套地区东部和山东东部为弱高压, 济南市处于两高压之间的低压区。 (3)倒槽型,此种类型的霾一般出现在夏季。依据 倒槽位置一般分两种,一种在河套及其以南地区有东 北西南向或南北向倒槽,倒槽中心的位置偏西,济南 市处于倒槽前部东南或西南气流下;另一种是江淮流 域有倒槽,倒槽中心在江淮流域,济南市位于倒槽顶 部,在这种形势下,天空多云,但湿度较低,达不到 雾的标准。 (4)冷锋过境型,地面图上冷锋较弱,冷空气过境 之后易出现霾。 (5)冷锋前部型,锋面位于河套东部到华北中北部 地区,处于偏南气流之下。 另外,济南市受较强冷高压控制或地面有气旋产生 且伴随强降水时最不易出现霾天。 5 能见度与SO2、NO2和PMlo浓度的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济南市霾天气与SO2、NO2和PMlo 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关系,表3给出了2002~2005年 各种天气出现时,能见度与污染物浓度SO2、NO2及 PMlo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到,能见度(除去大雾及 降水天气)与污染物的相关系数都是负值,说明霾天气 发生时污染物的浓度增加,PM o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 最大,为一0.397 7,通过了显著性水平 =O.001的显著 性检验,而能见度与其他两种污染物的相关系数较小, 均未通过检验。大雾天气发生时能见度与污染物的相 关系数分别为一0.176 8、0.139 9和一0.138 3,相关系数 都不高。逐日能见度与污染物的相关系数都为负值, PMlo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为~0.245,显著性水平达到 =0.02的显著性检验。由此来看,PMl0浓度的增加与 能见度下降(霾天气)关系密切。 表3 2002~2005年各种天气时能见度与 SO2、NO2和PMlo的相关系数 6结 论 (1)济南市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一次年3月, 12月最多,平均达11天,6月最少,仅有3.5天。秋 冬季占全年霾日数的64.2%,夏季占全年的16.1%。 (2)济南市霾日数,1950年代~1970年代较少, 每年不到6O天,1980年代~1990年代年霾日数较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在100天以上,2000年后霾日数明显下降。 气象学报 24卷 地面形势发现冷高压型和低压槽型为霾发生的主要天 气型,占总发生日数的78%。 (3)霾天气的出现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冬季冷 空气活动频繁,大气层结稳定,再加上济南处于采暖 季,污染物难以扩散,霾日数较多;夏季是济南市的 雨季,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霾日数相对较少。普查 (4)大气中颗粒物(PM10)的浓度与能见度下降(霾 天气)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22—27 [2】吴兑.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霾天气预警的讨论[J1_气象,2005,3 1(4):3-7 [3】吴兑.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J】.气象,2006,32(4):9-15 吴兑,毕雪岩,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ll气象学报,2006,64(4):510—517 [5】周亚军,熊亚丽,肖伟军,等广州空气污染指数特征及其与地面气压型的关系[J1_热带气象学报,2005,21(1):93-99 [6】李琼,李福娇,叶燕翔,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天气类型与污染潜势及污染浓度的关系[J1_热带气象学报,1999,15(4):363-369 [7】纪忠萍,罗森波,邝建新,等.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预报[J1_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574—581 [8】罗森波,罗秋红,谢炯光,等.广州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统计分析[J1_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567-573 [9】刘爱君,杜尧东,王惠英,等,广州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1l气象,30(12):68—71 [1O】江盔,曹春燕,2003年深圳市霾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J1_广东气象,2004,2O(4):14—15 【11】钱峻屏,黄菲,黄子眉,等.汕尾市雾霾天气的能见度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J].热带地理,2006(04):308—313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ZE IN JI NAN WANG Jian.guo1,WANG Ye hong ,SHENG Chun.yan 3, GAO Hui-jun ,YANG Xiao—xia ,ZHANG Hua (1.Shandong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Ji nail 25003 1,China; 2.Shandong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Ji nail 25003 1,China; 3.Shandong Institute ofMeteorology,Ji nail 250031,China; 4.Laboratory of Climate Study,National Climate Center,CMA,Beijing 10008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limatic statistica1 characteristics of annual number of haze days in Ji nan, Shandong province,are analyzed using the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from 1 95 1 to 2005,and the surface situations favorable to forming haze are analyzed based on surface wind speed and press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haze days is very high from 1980’S to l990’S with more than 100 days.significantly descending since the year 2Oo0:further more.there are more haze days in winter and alltumn than in summer nd spraing;the main surface weather pattern for forming the haze is that the Ji nan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old high pressure nd aa low pressure trough;there is important effect of PMlo on haze weather. Key words:haze;climat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synoptic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