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脏相生理论

五脏相生理论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五脏相生理论

东北三宝系列产品,款款是精品,如何才能发挥产品的最大作用,以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为根本,以现代医学为基础,通过“五脏相生”理论,把人联成了一个整体,使脏腑之间具有相互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脏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其它脏器的滋生、促进,如一个脏器有病,则相邻的脏器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单从相生的关系来看,如脾功能不好,对肺的滋生就会减弱,故有些患脾胃消化不好的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它呼吸道病。类似这些现象,中医多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解释的。

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肾属水脏,对于肝有一种相互滋养生长的作用。两脏从神经上同走一个神经干;从血液循环上看,肾过滤血液,肝贮藏血液,所以古人称:肝肾同源。从生理功能来看,肾藏精、肝藏血,精和血是互生的,精足则血旺,所以又称精血同源。健康时肝肾之间相生,患病时肾功能不足,肝功能也日久变差。

肝藏血以滋养心脏

心与肝之间有一大静脉相通,当心脏工作时,肝就把所藏的血液从静脉排到心脏,然后由心脏从动脉和静脉输送到

全身,再回到肝脏。在肝功能下降不能满足供血需要时,心脏也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

特别提醒的是中老年朋友,人卧血归肝,当人晚上休息的时候血液储藏在肝脏,清晨起床后,由肝脏将血液供应给心脏,维持心脏的生理活动,所以在清晨起床后心脏功能弱,过于运动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心之阳气可以温脾

相生的作用主要是神经血管上的联系。脾大动脉的供血如何完全取决于心脏功能,如果心脏供血能力不足,脾胃就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机能,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及生血、统血的能力就会受到损伤;反过来,因运化失常、营养吸收不良、生血不足,心脏向全身供血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影响。

脾主运化水谷精气以充肺

血液中的营养来自脾胃吸收的食物精华和肺脏吸入的氧气,脾和肺的相互滋生,会使全身气血充足,当肺因劳累、受寒产生虚弱需要调整时,不能忽视脾胃的滋生作用,这一点极易被忽视,许多人认为能吃能喝就是脾胃好,忽视了吸收差、生血差、运化差对肺的影响。

肺清则津气下行以助肾水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状态

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