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尼日利亚国家概况
1.1 自然地理与人口 1.2 政治军事与外交
1.3 经济贸易与自然资源 2 莱基自贸区项目背景
2.1 项目背景
2.2 两国领导人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2.3 自贸区的优惠政策 2.4 股东团队
3 莱基自贸区项目简介
3.1 拉各斯简介 3.2 自贸区简介 3.3 发展总目标 3.4 气候概况-风 3.5 区域交通 3.6 自贸区规模 3.7 环保规划 3.8 电力工程
4 莱基自贸区项目一期简介
4.1 莱基自贸区一期总体规划介绍
4.2 莱基自贸区一期中尼经贸合作区(13平方公里)城市设计 4.3 莱基自贸区一期(3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
1 尼日利亚国家概况: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英文: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是非洲的文明古国,位于西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西接贝宁,南濒大西洋,北界尼日尔,东邻喀麦隆,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石油储量非洲第一(世界第六),同时拥有非洲最大的外汇储备,约
。 330亿美元(2010.12.2)
1.1 自然地理人口
尼日利亚领土面积923768平方公里,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
海岸线长800公里,拥有多个港口,其中拉各斯港Largos(尼日利亚旧都),瓦里港Warri(瓦里石油城)以及欧尼港Onne是其优势港口。
尼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1.5 亿(2008年)。民族最多的非洲国家.,有250多个部族,其中最大的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占全国人口29%)、西部的约鲁巴族(占21%)和东部的伊博族(占18%)。官方语言为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尼日利亚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占总人口44.21%,伊斯兰教为52.61%,传统宗教约3%。
1.2 政治军事外交
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1472年葡萄牙入侵,开始了西方世界长达数百年的对尼日利亚的奴役,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首都阿布贾,经济首都拉各斯。在199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家元首奥巴桑乔当选第四共和国总统,并于5月29日就职。奥巴桑乔执政后,调整内外政策,不断完善政治体制,倡导民族和解,缓解社会矛盾,推行经济改革,政局逐步稳定。亚拉杜瓦就任以来,继续倡导民族和党派和解,争取解决南部产油区安全问题,逐渐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尼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总兵力为85000人。现有警察170万人,军事力量居非洲首位。但尼是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国家的全球安全系数(Global Peace Index)排名,尼日利亚名列第117位,名列非洲倒数第一。近期发生多起绑架事件(排名分别为:英国49,法国34,意大利33,德国12,加拿大8,日本5。)和恐怖分子针对国外石油设施的破坏行为。 图为2010年10月,尼首都阿布贾汽车爆炸案,12人当场死亡 尼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多元化外交政策。特别是,1971年2月10日,尼日利亚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在经贸、油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成果显著。2005年,中尼双边贸易额达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2005年4月,奥巴桑乔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尼日利亚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在尼日利亚国民议会发表了题为《为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的重要演讲,两国并发表联合公报
1.3 经济贸易与自然资源
尼日利亚是西非地区经济大国,其经济总量与周边国家相比较强,增长速度近年来继续保持较快的步伐,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8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32美元。
石油工业是尼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其外汇收入的95%、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来源于石油行业。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超过400亿美元。主要制造业为纺织、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围地区。
尼日利亚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可可、橡胶和棕榈仁,主要进口产品是机械设备、交通设施和消费品等。2010年上半年尼对外贸易总额达510.6亿美元,其中出口371.7亿美元,进口138.9亿美元。主要出口对象国为美国、巴西、西班牙和法国等,主要进口国为中国、美国、英国和荷兰等。但其贸易被公认受到一系列明显的限制问题,包括高营商成本、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实施奖励以及不确定的财政和关税制度,还包括走私广泛、假冒、倾销、缺乏标准化,以及不利的国际贸易规则等等。
尼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有30多种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锡、煤、石灰石等。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352亿桶,非洲第一,世界第六。尼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2007年日产原油214万桶,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十一大产油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5.3万亿立方米,世界第五。煤储量约 27.5亿吨,为西非唯一产煤国。拥有30多亿吨铁矿石资源。森林覆盖率为17%。
2 莱基自贸区项目背景
尼日利亚濒临大西洋,是非洲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广阔。作为西非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可以辐射西非4亿人口。但由于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整个儿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发展,90%以上的产品依赖进口,迫切需要发展工业和制造业
2.1 项目背景
尼日利亚前任总统奥巴桑乔在任期间,多次到中国访问,他觉得可以借鉴中国发展开发区的模式,来改善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带动经济发展。中土集团陈晓星先生直接接受奥巴桑乔的委托,在国内为尼日利亚寻找建设自贸区的合作方。
2003年经中土集团总经理陈晓星引荐,拉各斯州政府初步选定江宁开发区作为合作伙伴,进行莱基自贸区的开发建设。2004年,江宁开发区与三家投资伙伴:南京北亚投资、中土集团、中铁建共同组建中土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赴尼与拉格斯州政府及当地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发莱基自贸区。
2.2 两国领导人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莱基自贸区项目获得了中尼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早在2006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访尼和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尼两国领导人均就合作建设莱基自贸区交换了意见,明确表示积极支持和重视。莱基自贸区自2006年启动以来,中尼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等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
在非洲兴办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秋中非合作
论坛北京峰会上所宣布的八项援非举措之一。随即,尼日利亚时任总统奥巴桑乔亲自致函莱基自贸区给予全力支持。
2007年11月,中国商务部向莱基自贸区-中尼经贸合作区签发了“第二
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标函。确认该项目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正式批准。 莱基自贸区已经纳入拉各斯州政府致力发展的莱基新城总体规划,是拉
各斯州政府重点建设的新城区。
中尼两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中国驻尼使馆官员多次到莱基自贸区
现场考察指导,给予亲切的指导和全力支持。
2.3 自贸区的优惠政策
一、 区内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制成品、机器和设备、消费品及其他与
投资项目有关的物品,均免征进口关税,不受配额限制;
二、 区内企业生产加工的所有产品进入尼日利亚市场,其关税按原材料
价格和零部件价格计算,不按成品价格计算;
三、 外资投资股本及其盈利可随时撤出;外资所得利润和红利可自贸汇
出;
四、 区内企业产品销往欧盟和美国无配额限制。
2.4 股东团队
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开发公司
由中方投资主体-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与拉各斯州政府、尼日利亚莱基全球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合资于2006年5月注册成立,是负责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莱基自贸区的唯一投资开发主体 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
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非发展基金、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于2006年3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是专事莱基自贸区的中方投资开发主体。 中国铁建
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实力雄厚,对外承包及工程建设经验丰富,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中非发展基金
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成立,旨在提供资金和政策性支持以及项目融资平台,引导和扶植中国企业开展对非直接投资和合作。 中土集团
在尼开展工程承包30年,拥有了广泛坚实的高层人脉和社会关系与资源。
江宁开发区
中国知名的成功经济开发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开发区建设、经营管理经验和成熟的管理模式。
3 莱基自贸区项目简介
3.1 拉各斯简介
拉各斯位于尼日利亚西南部,总面积334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尼日利亚经济、金融、贸易、海运和航空中心,全国60%的工商企业机构聚焦于此,其外贸总额占全国的90%,是尼日利亚名副其实的“经济首都”。
3.2 莱基自贸区简介
莱基自贸区坐落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东南部的莱基半岛,南邻大西洋,北依莱基湖。地势平坦,风景秀丽,拥有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拉各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卫星城市,也是尼日利亚发展最快的新区。
3.3 发展总目标
莱基自贸区一期的发展建设总目标:建设以现代生产制造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功能区;打造融合工作、生活、休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新城区;拉各斯国际大都市战略的先导和示范区。
3.4 气候概况-风
莱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其他风向较少。由于哈马丹(Harmattan从东北部撒哈拉刮来的带有尘土的干燥的风)影响不到南部,拉各斯的风力强度较小。根据Ojuso和Salawu风能两密度估计,拉各斯在海拔25米高度的平均风速是2.67米/秒。
3.5 区域交通
港口:目前自贸区主要以来的是拉格斯港口的Apapa港,但由于基础设
施滞后和政府效率低下等原因,海运压港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限制自贸区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未来,自贸区规划以Apapa港口作为自贸区的基本港,并在区内设臵支线港,通过内河航运为自贸区将来的人流、物流提供保障。
根据拉各斯州政府提出的发展意向,从拉各斯岛到自贸区将形成约70
公里长的城市绵延带,但将只有Lekki-Epe和规划中的滨海高速公路两条主要联系通道,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瓶颈。
3.6 自贸区规模
人口规模:就业人口5.91万人,总居住人口12.0万人。
3.7 环保规划
总体目标:以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为主、在建设过程中注重防治治理为辅,
注重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保护,加大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构建低碳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将自贸区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优化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发展以天然
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减少工业染料中队原煤的需求,在日常居民生活中推广太阳能的利用。
3.8 电力工程
发展目标:构建以地方电厂为主供电源,外部电网为调峰和事故电源的
供电形式。建成适度超前的、具有灵活性、经济型、可靠性的供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
负荷预测:按照计算,同时系数取0.9,预测自贸区总电力负荷461MW,
负荷密度154KW/hm2。
电源规划:由于拉各斯电源建设比较滞后,现状供电很不稳定,为确保
自贸区供电的安全可靠,考虑到尼日利亚天然气资源丰富以及热电联产解决周边工业区热能需求,自贸区计划建设540MW装机容量的天然气燃机电厂。 电网规划:与拉格斯电网电压等级一致,形成以132kV为高压配电,11kV
为中亚配电,0.4kV为低压配电的供电格局。
4 莱基自贸区项目一期简介
4.1 莱基自贸区一期总体规划介
绍
莱基自贸区一期总体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的商贸物流园1.5平方公里。以生产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为支撑,自贸区将建成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并邀请中国一流的、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规划设计、咨询单位为莱基自贸区的总体规划出谋划策,为莱基自贸区确定了“新城”开发模式,减少工业用地,增加水面、绿地和特色用地,将商贸、研发、总部办公与工业复合布局,在提升居住环境、提供产业配套的同时,打造有特色的高端滨海居住社区,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核心区和城市中心和现代化工业新城。
4.2 莱基自贸区一期中尼经贸合作区(13平方公里)城市设计
2006年底,莱基自由区一期建设工作提上日程,中土北亚国际投资发展公司在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着手进行莱基自由区一期的城市设计。
规划的具体范围南起沿海公路(LEKKI COASTAL ROAD),北至莱基礁湖岸线,西侧边界为莱基自由贸易区南北联系的规划快速路,东西共分三个街区,总面积约12.96平方公里。
规划确定自由区一期北部将莱基珊瑚礁湖(Largos Lagoon)水系引入,结合北部沿湖红树林生态区,布臵高档居住区,中北部为工业区,主要发展纺织服装加工、机械制造、轻工业制造、家电产业以及建材加工等工业,沿莱基自由区一期中央景观大道与组团隔离带之间布臵商业、金融、办公等综合服务设施,构建中央商务区,初步形成结构完善的经贸区基本框架。同时,着重从自由区一期的空间景观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引导。
4.3 莱基自贸区一期(3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
2007年,为了更好地配合莱基自贸区一期的施工建设,需对莱基自由区一期进行分区规划编制,为莱基自由区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规划范围为概念规划所确定的南岛西侧用地,南起沿海公路(LEKKI COASTAL ROAD),北至莱基礁湖岸线,西侧边界为规划中莱基自由贸易区南北联系的快速路,总面积约29.90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主要延续概念规划中的定位,并从实际地形地貌和招商情况对自贸区一期的功能布局进行了深化和完善。形成以北部的莱基礁湖和南部大西洋为基础的生态背景,内部以四横两纵为主要路网框架,并形成南北两大主要功能区:南部为工业园区,北部为配套新城区。
同时,为了配合莱基自贸区的近期施工建设需求,规划编制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道路竖向、地块开发强度控制等控规层面的规划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