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实训一 安全操作规程、认识常用工具及正确使用、使编写教师:顾伟 用注意事项 课型 实训 班级 学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发动机拆装安全防护措施;实训车间安全规范;普通工具:扳手(呆扳手、梅标要求 花扳手、套筒扳手、活扳手、扭力扳手、内六角板手);螺钉旋具(平口、梅花);锤子;钳子(钢丝钳、鲤鱼钳、尖嘴钳、卡簧钳);专用工具:活塞环拆装钳、气门弹簧拆装架、火花塞套筒扳手、油封取出装置、衬套、轴承、密封圈安装器、千斤顶。 重点 实训车间安全规范;认识常用工具及正确使用、 难点 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多媒体展示、讲解 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1、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操作演示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实训车间安全规范: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场地清洁;不要在场 地内奔跑或打闹;工作时不吸烟、不饮酒;手、长头发和工具要远离运转的机件;用适当的容器收集好机油、燃油、制动液等;熟悉车间内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严格遵守用电规程。 二、发动机拆装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三、发动机拆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四、发动机起动时的安全规则: 五、车底下工作的安全规则: 六、讲解拆卸原则:由外及内、由上及下、方向位置平衡等记号、对称结构螺栓拆卸顺序;先总成后部件再零件(不相干的零、部件不允许解体)、前面操作步骤要便于后面步骤进行;工具使用合理操作正确;摆放合理有序。 七、通用工具 通用工具有手锤、起子、钳子、扳手等。 1.手锤 手锤,由锤头和手柄组成。锤头重量有0.25千克、0.5千克、0.75千克、1千克等。锤头形状有圆头和方头。手柄用硬杂木制成,长一般为320~350毫米。 2.起子 起子(又称螺丝刀),是用来拧紧或旋松带槽螺钉的工具。起子分木柄起子,穿心起子,夹柄起子,十字起子和偏心起子。起子的规格(杆部长)分:50毫米、65毫米、75毫米、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和350毫米等几种。 使用起子时,要求起子刃口端应平齐,并与螺钉槽的宽度一致,起子上无油污。让起子口与螺钉槽完全吻合,起子中心线与螺钉中心线同心后,拧转起子,即可将螺钉拧紧或旋松。 3.钳子
1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钳子种类很多,汽车修理常用锂鱼钳和尖嘴钳两种。 鲤鱼钳:用手夹持扁的或圆柱形零件,带刃口的可以切断金属。 使用时,擦净钳子上的油污,以免工作时打滑。夹牢零件后,再弯曲或扭切;夹持大零件时,将钳口放大。不能用钳子拧转螺栓或螺母。 尖嘴钳:用于在狭小地方夹持零件。4.扳手 用于折装有棱角的螺栓和螺母。汽车修理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络扳手、扭力扳手、管子扳手和特种扳手。 开口扳手:开口宽度6~24毫米范围内有6件、8件两种。适用于折装一般标准规格的螺栓和螺母。 梅花扳手:适用于折装5~27毫米范围的螺栓或螺母。每套梅花扳手有6件和8件两种。 梅花扳手两端似套筒,有12个角,能将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套住,工作时不易滑脱。有些螺栓和螺母受周围条件的限制,梅花扳尤为适用。 套筒扳手:每套有13件、17件、24件三种。适用于折装某些螺栓和螺母由于位置所限,普通扳手不能工作的地方。折装螺栓或螺母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套筒和手柄。 活络扳手:此种扳手的开度可以自由调节,适用于不规则的螺栓或螺母。 使用时,应将钳口调整到与螺栓或螺母的对边距离同宽,并使其贴紧,让扳手可动钳口承受推力,固定钳口承受拉力。 扳手长度有10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375毫米、450毫米、600毫米几种。 扭力扳手:用以配合套筒拧紧螺栓或螺母。在汽车修理中扭力扳手是不可缺少的,如气缸盖螺栓、曲轴轴承螺栓等的紧固都须使用扭力扳手。汽车修理使用的扭力扳手,其扭矩为2881牛顿米。 特种扳手:或称棘轮扳手,应配合套筒扳手使用。一般用于螺栓或螺母在狭窄的地方拧紧或拆卸,它可以不变更扳手角度就能折卸或装配螺栓或螺母。 八、专用工具 汽车修理常用的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项等。 1.火花塞套筒 火花塞套筒用于拆装发动机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尺寸为22~26毫米用,用于折装14毫米和18毫米的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为17毫米的,用于折装10毫米的火花塞。 2.活塞环装卸钳 活塞环装卸钳用于装卸发动机活塞环,避免活塞环受力不均匀而拆断。 使用时,将活塞环装卸钳卡住活塞环开口,轻握手柄,慢慢收缩,活塞环就慢慢张开,将活塞环装入或拆出活塞环槽。 3.气门弹簧装卸钳
2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教师活动 气门弹簧卸钳用于装卸气门弹簧。使用时,将钳口收缩到最小 位置,插入气门弹簧座下,然后旋转手柄。左手掌向前压牢,使钳口贴紧弹簧座,装卸好气门锁(销)片后,反方向旋转气门弹簧装卸手柄,取出装卸钳。 4.黄油枪 黄油枪用于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由油嘴、压油阀、柱塞、进油孔、杆头、杠杆、弹簧、活塞杆等组成。 使用黄油枪时,将润滑脂小团小团地装入贮油筒,排除空气。装潢后,拧紧端盖即可使用。对油嘴加注润滑脂时,应对正油嘴,不得歪斜。若不进油,应停止注油,检查油嘴是否堵塞。 5.千斤顶 千斤顶有螺旋千斤项、液压千斤顶和液压举升器。汽车常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举升力为3吨、5吨、8吨等。 液压千斤顶用于举升汽车及其他重物。其结构由顶块、螺旋杆、贮油筒、油缸、摇动手柄、压油柱塞、柱塞筒、进出油阀、油阀、螺塞和壳体等组成。 使用千斤顶前,用三角木垫好汽车;在松软路面上使用时,应在千斤顶底下加垫木;举升时,千斤顶应与重物垂直对正;千斤项未支牢前及回落时,禁止在车下工作。使用千斤顶时,先把开关拧紧,放好千斤顶,对正被顶部位,压动手柄,就将重物顶起。当落下千斤顶时,将开关慢慢旋开,重物就逐渐下降。 作业布置 目标测试题目: 1、车下作业安全规则。 2、怎样正确使用扭力扳手。 教 学 后 记 :
3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实训二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编写教师:董中喜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2 授课教师: 1、了解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的功用;2、掌握其组成;3、能够说出发动机上各部件的名称。 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的组成及功用 功用 现场教学 1、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2、对照实物讲解。3、学生指认。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车头箱中 二、发动机整体结构:两大机构、五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冷却系统、润滑系、电控系、进、排气系统。 三、电控系统: 1、作用: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组成:(1)电控单元。(2)传感器。(3)执行器。 四、燃油供给系: 1、作用:将燃油以一定的压力喷入气缸。 2、组成:燃油箱、电动汽油泵、供油管、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活性炭罐和回油管。 五、进、排气系统: 1、作用:提供新鲜的空气和汽油混合进入气缸,把废气排出发动机。 2、组成:空气滤清器、进气软管、进气歧管、排气歧管、三元催化转化器、消声器。 六、冷却系统: 1、作用: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80~105℃。 2、组成:散热器、导风护罩、电动风扇、齿型带轮、冷却液泵、汽缸体水套、汽缸盖水套、发动机水套排气管、膨胀箱、热敏开关。 七、润滑系统: 1、作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保护。 2、组成:汽缸盖主油道、汽缸体主油道、连杆油道、曲轴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 八、配气机构: 1、作用:使进、排气门打开和关闭,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及时排出废气。 2、组成: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九、曲柄连杆机构:1、作用: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 2、组成:机体组、曲轴、曲轴带轮、曲轴正时齿型带轮、主轴承瓦、连杆、活塞、活塞销、活塞环、飞轮、止推片。
4
教学过程设计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作业布置 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对照整车,说出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和进、排气系统的分布位置。 2、对照实物,正确说出发动机外部零件的名称。 3、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教 学 后 记
5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三 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拆卸 编写教师:刘国平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1、了解发动机外围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2、能够完成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拆卸及掌握拆卸注意事项。3、掌握燃油供给系泄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动机外围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外围部件的拆卸及掌握拆卸注意事项。 掌握燃油供给系泄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1、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3、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如果是第一次拆卸,需要对拆卸的零件及其顺序做详细记录,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燃油供给系泄压: 1、关闭点火开关,使发动机电路不通电。 2、找到熔丝继电器插座板,找到燃油泵熔丝。 3、起动发动机,待其自动熄火后,关闭点火开关。 三、断开发动机电源(拆下蓄电池): 1、拧松蓄电池负极柱螺栓,取下负极导线。 2、使之可靠离开负极柱。 3、拆下蓄电池正极导线。 4、搬出蓄电池。 注意:拆卸蓄电池时先拆负极,后拆正极;安装时相反。 四、断开燃油管路: 1、断开进油管和回油管。 2、在油管上插上堵头。 五、放净机油: 1、将油盆置于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正下方。 2、放净机油。 注意:为使机油放干净,需将汽缸盖罩上的机油盖拧下来。 六、放净机油: 1、先将水盆置于散热器的正下方,正对散热器出水口处。 2、将散热器下水管的卡箍松开,拉开水管,让冷却液流入盆中。 3、拆下发动机上水管、下水管。 七、拆下电控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 1、拆下喷油器导线插头。A、在燃油分配管上找到喷油器导线插头。 B、用手捏住1缸喷油器插头后端卡子,拔下喷油器导线插头。 C、依次拔下其余三缸喷油器导线插头,取下整个线束。 2、拔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插头。 3、拔下转速传感器插头。 4、拔下爆震传感器插头。 5、拔下氧传感器插头。 6、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插头。 7、拔下空调水温开关。 8、拔下进气温度传感器插头。 9、拔下机油压力传感器插头。 10、拔下散热器热敏开关插头。
6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1、拔下空气流量计插头。 12、拔下点火模块插头。 八、拆下进气管路软管: 1、拆下空气滤清器。A、从滤清器中取出滤芯时,尽量避免滤芯抖动,避免吸附在滤芯上的沙尘掉入进气管。B、使用干净的棉纱擦拭滤清器盖及下体内壁,将尘土等清除。C、禁止擦拭安装在滤清器盖上的空气流量计。 2、清洁滤芯:用吹气枪使压缩空气按照与滤芯工作时空气流动的相反方向吹滤芯,吹净吸附的沙尘。 3、拆下透气软管。 4、拔下燃油分配管真空管。 九、拆下节气门体上的管路及附件: 1、拆下节气门体上各管路:A、拔下进气软管。B、拆下节气门拉索。C、拔下制动助力装置的真空管。D、拔下活性炭罐过滤阀的真空管。 2、拔下节气门传感器的插头。 3、拆下节气门预热水管。 十、拆下剩余的水管:依次拔下以下水管 1、拆下节气门体上的进气预热水管。 2、拆下空调暖风水管。 3、拆下散热器上的冷却液管。 提示:这里的水管及接头较多,要能正确认识每根水管的流向,主要有以下几个:A、通往节气门体。 B、通往空调暖风装置。 C、通往散热器和冷却液泵。 十一、拆下发电机: 1、拆除火花塞高压线。用火花塞高压线专用拆装钳拆下。 2、拆下发电机传动带。 A、 用专用工具扳住传动带张紧器。 B、使用销钉固定住张紧器。 C、取下发电机传动带。 D、取出销钉。 3、拆下发电机固定螺栓。 4、拆下发电机连接导线。 A、 拆下发电机电源导线固定螺母。 B、拆下发电机指示灯导线固定螺母。 C、取下发电机。 注意:发电机后端接线柱符号:D+ 接仪表充电指示灯; B+ 接蓄电池“+”。 5、拆除传动带张紧器: 十二、拆下发电机进、排气管: 1、取出发动机机油尺。 2、机油尺标记。 3、拆下燃油分配管总成。 A、拧下燃油分配管的2个固定螺栓。 B、 将燃油分配管连同喷油器一同取下。 提示:A、燃油分配管的作用是将恒定压力的燃油输送到各缸喷油器。 B、燃油分配管上设有燃油压力调节器、进油管、回油管和喷油器插孔。 4、拆下喷油器:用尖嘴钳拔下喷油器卡簧,取下喷油器。 提示:A、取下喷油器注意保管喷油器密封圈。 B、取下喷油器后,应及时将进气歧管上孔堵住,以防杂物掉入。 5、取下喷油器上的O形密封环圈。 如果难取下可以涂抹一点机
7
备注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油。 6、拆下进气歧管:A、拧下进气歧管的8个固定螺栓。应按由外向内、对角的顺序,分2~3次拧松螺栓。 B、取下进气歧管。 C、 取下进气歧管垫。进气歧管垫不可重复使用。 7、拆下排气歧管:A、拧下隔热罩4个固定螺栓,拆下排气管隔热罩。 B、一次拧下排气管4个固定螺栓,拆下排气管:应按对角的顺序分2~3次拧松螺栓。 C、拧下排气歧管8个固定螺栓,取下排气歧管。取下排气歧管接口垫(不可重复使用)。 十三、拆下起动机: 1、拆下起动机线束。 A、拆下起动机电源导线固定螺母,取下电源导线。 B、拔下起动机控制导线插头。 2、拆下起动机。 A、拆下起动机3个固定螺栓。 B、取下起动机。 十四、拆下机油滤清器总成: 1、用机油滤清器扳手拧下机油滤芯。 2、拆机油滤芯座。 A、依次拆下机油滤芯座固定螺栓。 B、取下机油滤芯座。 十五、拆下惰轮、压缩机架: 十六、拆下节温器: 1、拆下节温器壳及下水管。 2、取下节温器壳。 2、取出O形密封圈。 O形密封圈不可重复使用。 十七、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进、排气管的注意事项。 2、叙述燃油系统泄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 学后记
8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四 配气机构的拆卸 编写教师:丁维甫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6 授课教师: 1、了解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部件的名称。2、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3、掌握拆卸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注意事项。 配气机构的组成,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 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2、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4、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二、拆卸正时带: 1、拆下正时带上护罩。 2、拆下正时带中护罩。检查护罩上上止点记号是否完整。 3、拆下曲轴传动带轮。A、用专用工具固定住带轮。 B、一次拧下带轮的4个固定螺钉。 C、取下带盘:可用橡皮锤轻敲,检查带盘上的上止点记号是否完好。 4、拆下正时带下护罩。 5、松开正时带张紧轮:A、用专用工具固定张紧轮。 B、拧松张紧轮固定螺栓。 C、取下张紧弹簧。 6、取下正时带:A、如果重复使用正时带,要在带上画一个方向箭头(按发动机旋转的方向)。 B、正时带不可沾油、沾水。 C、正时带不可折、不可压重物。 7、拆下正时带张紧轮。 三、拆卸汽缸盖 1、拆下正时带防护罩。 2、拆下凸轮轴正时齿轮后护罩。 3、拆下气门室罩盖压条螺母。 4、取下机油加注口盖。 5、取下气门室罩盖压条。 6、取下气门室罩盖。 7、取出机油反射罩。作用是使凸轮轴轴承能更好的润滑。 8、取出气门室罩盖密封垫。 9、拆下汽缸盖规定螺栓。从两端向中间对角交叉分2~3次拧下汽缸盖固定螺栓。 10、取出汽缸盖固定螺栓。 A、依次用套筒或吸棒取出汽缸盖固定螺栓。 B、注意每个螺栓对应的位置不要搞错。 11、拆下汽缸盖:将汽缸盖放在橡胶块或长形木块上。 12、取下汽缸垫。 注意:拆下的零件应按拆卸的先后顺序摆放整齐,便于清洗检查。 四、分解汽缸盖: 1、将汽缸盖总成平放在工作台上。 2、拆下凸轮轴正时齿轮。
9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3、从凸轮轴上取下半圆键。 4、拆卸凸轮轴轴承盖。 A、先交替对角拆第1、3、5道凸轮轴轴承盖,然后交替对角松开第2、4号轴承盖。 B、拆下的轴承盖按顺序摆放整齐。 5、取出凸轮轴和凸轮轴油封。 6、取出各缸液压挺柱。拆卸时对液压挺柱做标记液压挺柱不可互换。 7、用汽门弹簧拆装钳将气门弹簧座压下,取出气门锁片和气门弹簧。 8、取出各缸的进、排气门。 提示:拆卸时必须对气门做标记,气门不可互换。 9、用气门油封钳取出气门油封。 10、用专用工具取出气门导管。 五、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汽缸盖螺栓的注意事项。 2、叙述拆卸正时带的注意事项。 3、叙述分解汽缸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 学后记
10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实训五 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编写教师:安文政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1、了解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部件的名称。 标要求 2、能够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3、掌握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注意事项。 重点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难点 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注意事项。 教学方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法手段 教学过3、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程设计 5、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转动发动机拆装反转台架,使油底壳朝上。 二、拆卸油底壳: 1、拆下油底壳。 A、拆下油底壳的20个螺栓。 B、在汽缸体和油底壳之间插入铲刀,铲开密封垫并取下油底壳。 提示:拆卸螺栓时应对角操作,分2~3次拆下螺栓。使用铲刀时要小心,以防损坏油底壳凸缘。 2、取下油底壳密封垫。 三、拆卸曲轴正时齿轮: 1、拆卸曲轴正时带固定螺栓。 2、拆下曲轴正时齿轮。 提示:A、如果用手不能拆下带轮,可用2个起子撬出。注意:用起子撬时必须垫上抹布,防止损坏带轮。 四、拆卸机油泵: 1、拆下曲轴前油封端盖总成。用橡皮锤轻敲。 2、拆下发动机前油封。用起子撬出或用锤子敲击前油封。 注意:油封为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 3、拆下机油泵链轮张紧器。 4、拆卸机油泵: A、拆下机油泵3个固定螺栓:分2~3次拧下3个固定螺栓。 B、取下机油泵:将机油泵链条与机油泵一起取下。 五、拆卸活塞连杆组: 1、将第一缸活塞转至下止点位置。 2、拆下连杆轴承盖。 A、均匀地分2~3次拆下1缸连杆轴承盖上的螺栓。提示:螺栓拆下后可连同轴承盖一起取下。 B、取下轴承盖。用橡皮锤轻敲连杆轴承盖并左右晃动。 3、取出活塞连杆组。 4、给活塞连杆组做标记。 提示:将取下的活塞连杆组重新组合起来,做上1缸的标记。注意:连杆与轴承盖的方向。 5、拆下其余的活塞连杆组。注意:每组活塞连杆组必须做好记号,
11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以防装复时能乱顺序。 六、分解活塞连杆组: 1、拆下第一道气环。用活塞环拆装钳。 2、拆下第二道气环。 3、拆下组合油环。 A、拆油环的上刮片、下刮片、衬簧。 4、拆下活塞销。A、拆活塞销卡环。B、取出活塞销。 七、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活塞连杆组的注意事项。 2、叙述活塞环的组成。 教 学后记
12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六 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编写教师:李洪巨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1、了解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件的名称。2、能够完成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拆卸。3、掌握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注意事项。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4、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6、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二、拆卸飞轮: 1、固定住飞轮。 2、拆下飞轮。对角分2~3次拧下飞轮上的6个固定螺栓,取下飞轮。 三、拆下曲轴: 1、拆下曲轴后油封凸缘。 A、对角分2~3次拧下曲轴后油封凸缘的6个固定螺栓。 B、用橡皮锤轻敲曲轴后油封凸缘。 2、拆曲轴主轴承盖。A、由两边向中间对角分2~3次拧下曲轴主轴承盖固定螺栓。B、一次取下主轴承盖。可用橡皮锤轻敲。 注意:第三道的止推环。C、把下轴瓦和主轴承盖放在一起。按顺序摆放好。 3、抬出曲轴。 4、取下曲轴上轴瓦。 四、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曲轴主轴承盖的注意事项。 2、叙述曲轴止推片的安装位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 学后记
13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七 零件清洗 实训 班级 曲轴、活塞、汽缸体的清洗 课时数 4 编写教师:段廷昌 授课教师: 曲轴、活塞、汽缸体的清洗 清洗的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5、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7、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二、清洗曲轴及吹干: 1、清洗曲轴。A、将曲轴置于清洗油盆中,使用软毛刷和汽油或溶剂彻底清洗。 B、用细铁丝对曲轴油道进行疏通,青春油道杂质。 2、吹干曲轴。用压缩空气吹。 三、清洗活塞: 1、用铲刀清除活塞顶面积碳。 2、使用活塞环槽清洁工具清洁活塞环槽。 3、使用汽油和软毛刷彻底清洗活塞。 四、清洗汽缸体 1、清除汽缸体表面的积碳、污垢。用铲刀。 2、清洁油道、水道和气缸内的积碳。 A、用布或细砂纸清除气缸内的积碳;B、用铁丝等清理油道、水道孔。 3、使用软毛刷和汽油彻底清洗汽缸体。清洗时汽缸体置于油盆中。 4、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内外面及孔道。 五、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清洗汽缸体的注意事项。 教 学后记
14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八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认识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能认识各种传感器与执行器,知道安装位置。 认识各种传感器与执行器 知道安装位置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编写教师:王传龙 授课教师: 6、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8、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二、认识各种传感器与执行器 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2、进气温度传感器。 3、氧传感器。 4、曲轴位置传感器。 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6、活性炭罐电磁阀。 7、喷油器。 三、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指认各种传感器,说出他们的作用。 教 学后记
15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九 安装曲轴飞轮组 编写教师:肖强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1、熟悉安装曲轴飞轮组的操作步骤。2、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曲轴飞轮组。3、掌握按照曲轴飞轮组的注意事项。 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曲轴飞轮组。 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曲轴飞轮组。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7、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9、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如果是第一次安装,需要对照零件的拆卸顺序及记录进行安装,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安装曲轴: 1、安装曲轴轴瓦。上下轴瓦的区别是上轴瓦有一个油槽和油孔,下轴瓦没有。 2、将清洁好的汽缸体翻转至下平面朝上,依次装上5道上轴瓦。 安装到位的轴瓦端面应稍高于轴承座端面。 3、将下轴瓦装至主轴承盖中。 4、在上轴瓦与曲轴摩擦表面间涂抹一层机油。 5、将曲轴放置在汽缸体上。 6、安装曲轴主轴承盖。 A、安装止推片:带油槽的一面朝外。 B、在第三道下轴瓦上涂抹一层机油,对正主轴颈将其安装到位。 C、依次安装曲轴主轴承盖。 提示:A、安装时应注意主轴承盖的顺序和方向,不能互换。 B、每个主轴承盖都有代号和向前标记。 C、安装前,须在下轴瓦上涂抹一层机油。 7、按图示顺序分2~3次均匀拧紧10个主轴承盖螺栓。 提示:A、在主轴承盖螺栓的螺纹和螺栓头部下面涂抹一薄层机油。 B、螺栓的拧紧力矩为60N·m。 注意:操作时应及时检查曲轴是否转动灵活。 三、安装飞轮: 1、安装发动机后油封端盖。 2、安装飞轮。 提示:A、飞轮安装时应对正定位孔,否则无法安装。 B、分2~3次对角拧紧6个螺栓。 C、螺栓的拧紧力矩为75 N·m。 四、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16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安装曲轴主轴承盖的注意事项。 2、叙述安装曲轴飞轮组的操作步骤。 教 学后记
17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十 安装活塞连杆组 编写教师:段廷昌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1、熟悉安装活塞连杆机构的操作步骤。2、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活塞连杆机构。3、掌握安装活塞连杆机构的注意事项。 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活塞连杆机构。 掌握安装活塞连杆机构的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安装。 1、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3、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如果是第一次安装,需要对照零件的拆卸顺序及记录进行安装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提示: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好事前准备,有利于安全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安装活塞环: 1、用手安装油环弹簧和2个油环。 2、使用活塞环扩张器,安装2个压缩环(气环) 提示:气环的代码、标记朝上。 3、按相互错开布置活塞环开口位置。 注意:活塞环开口如不按要求错开,将可能导致发动机气缸漏气、压缩无力、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烧机油、起动困难等故障。 三、安装连杆组 1、安装连杆轴瓦。 (1)对准轴瓦凸起和连杆或连杆盖的凹糟。 (2)将连杆轴瓦安装到连杆和连杆盖中。 提示:安装前,需要在连杆轴瓦上涂抹一层机油。 2、将1缸曲拐摇至下止点位置。 3、使用活塞环收紧器,将1缸活塞和连杆总成推入。 提示:活塞的朝前标记向前。 4、用木棒将活塞轻轻敲入。 5、把连杆盖装在连杆上。 (1)匹配连杆盖和连杆的号码。 (2)安装连杆盖,朝前标记向前。 6、分2~3次交替拧紧固定螺母。 提示: 连杆盖螺母下方涂一薄层机油,润滑螺纹和接触表面。 螺权拧紧力矩为30N.M。安装完毕后,检查连杆止推间隙,检查曲轴转动是否灵活。 7、按照同样方法,依次安装其他各缸的活塞连杆机构。
18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四、安装机油泵 1、装上机油泵链条,连同机油泵一起安装。 2、拧紧机油泵3个固定螺栓。 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机油泵和气缸体接触面的平面度。 螺栓拧紧力矩为20N·m。 3、装上链条张紧器,拧紧链条张紧器螺栓。 提示:A、压下弹簧后安装。 B、链条张紧器固定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6N·m。 4、在曲轴前油封端盖上涂一层密封胶。 提示:按要求用专业工具先装上油封。 5、装上曲轴前油封端盖。 6、拧紧油封端盖的6个固定螺栓。 提示:力矩是10N·m。 7、装上曲轴正时齿轮。 注意:对正曲轴正时齿轮上键与键槽的位置,正确安装。 8、将正时齿轮固定螺母先用手拧紧,然后用木棍将曲轴顺时针方向固定。 9、用扭力扳手按固定力矩将固定螺栓拧紧。力矩85N·m。 五、安装油底壳: 1、在油底壳垫上涂一层密封胶。 2、将油底壳垫装上(涂胶的一面靠汽缸体)。 3、在装上的油底壳垫的另一面也涂一层密封胶。 4、装上油底壳,拧紧油底壳固定螺栓。 提示:分2~3次交替拧紧;拧紧力矩为15N·m。 5、装油底壳放油螺栓。 提示:放油螺栓垫片不可重复使用,需更换;拧紧力矩30N·m。 6、翻转台架将油底壳朝下。 7、将1缸活塞转至上止点。 六、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安装活塞连杆机构的步骤。 2、活塞环的开口方向有什么要求。 教 学后记
19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十一 安装配气机构 编写教师:安文政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6 授课教师: 1、熟悉安装配气机构的操作步骤。2、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配气机构。3、掌握安装配气机构的注意事项。 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配气机构 掌握安装配气机构的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安装。 2、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4、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如果是第一次安装,需要对照零件的拆卸顺序及记录进行安装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气门的安装: 1、安装气门导管。将气门导管涂上机油后用专用工具从凸轮轴端压人汽缸盖到规定位置。 提示:A、安装前检查座孔和气门导管是否合格。 B、 气门导管安装为过盈配合,最好用专用工具压人。 2、安装气门油封。涂上机油用专用工具压人。 提示:检查气门油封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安装气门:在气门杆上涂上机油,装入气门。 提示:A、检查气门规格是否符合要求。B、进、排气门不要装错。 C、 若使用原旧气门,应注意各缸气门不能互换。 4、装入气门弹簧。 提示:A、安装前检查气门弹簧座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B、检查气门弹簧座是否变形、裂纹和折断等。 5、安装气门锁片:(1)、装入汽门弹簧垫。 (2)、用专用工具将气门弹簧垫压下。 提示:A、安装前检查弹簧垫、锁片是否磨损、变形、裂纹等。 B、使用新锁片时,应检查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装入气门锁片。 三、凸轮轴安装: 1、安装液压挺柱:在液压挺柱的外围涂上机油,依次装入。 提示:A、安装前检查液压挺柱是否合格。 B、各缸液压挺柱不可互换。 2、安装凸轮轴:在凸轮轴轴承表面上涂上机油,将1缸的凸轮朝上,装上凸轮轴。 提示:A、安装前应更换凸轮轴油封。 B、安装凸轮轴前应检查凸轮轴是否合格。 3、应交替对角拧紧2、4号轴承盖,后拧紧1、3号轴承盖,力矩为20N·m。 4、将半圆键安装到凸轮轴上。
20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5、安装凸轮轴正时齿轮:紧固螺栓的力矩为100N·m。 四、组装汽缸盖 1、安装汽缸垫。提示;A、将1缸活塞置于上止点。 B、安装时注意区分汽缸垫的正反面。 2、安装汽缸盖。 提示:A、放置时动作要轻。B、注意汽缸盖下平面的清洁。 C、注意汽缸盖的定位。 3、拧紧汽缸盖固定螺栓。提示:按由内到外的对角顺序,分4次拧紧,力矩为:第一次40N·m,第二次60N·m,第三次75N·m, 第四次,旋转90度或1/4圈。 4、安放气门室罩盖密封垫。 5、安装机油反射罩。提示:注意方向。 6、安装气门室罩盖。 7、安装气门室罩盖压条。提示;注意压条方向,尖端应向后。 8、拧紧气门室罩盖压条螺母,并旋上机油加注口盖。 提示:螺栓按由内向外的对角顺序,分2~3次拧紧,力矩为15N·m。 9、安装凸轮轴正时齿轮后护罩。螺栓分2~3次拧紧,力矩为15N·m。 五、安装正时带; 1、安装正时带后护罩。提示:上面的螺栓拧紧力矩20N·m;下面的螺栓拧紧力矩15N·m。 2、安装张紧轮。 提示:螺栓不需拧紧。 3、将正时带安装到曲轴正时齿轮上。 4、安装正时带下护罩。 螺栓拧紧力矩10N·m。 5、安装曲轴带轮。注意:带轮定位。 6、拧紧曲轴带轮固定螺栓。提示:A、用专用工具固定带轮。 B、分2~3次对角拧紧带轮4个固定螺栓,力矩为40N·m。 7、将曲轴带轮和凸轮轴正时齿轮上的正时标记对准。 8、将正时带安装到凸轮轴正时齿轮上。 9、将正时带张紧后,拧紧张紧轮锁紧螺栓。提示:力矩15N·m。 10、检查正时带的张进度。提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正时带的凸轮轴正时齿轮与冷却液泵带轮的中间位置,以能旋转90º为宜。 11、将曲轴转动两圈后,再次检查正时标记。提示:A、如有错位,再次调整,调整后重复本步骤。 B、再次检查,直至标记对准。 12、安装正时带中护罩。提示:依次拧紧3个螺栓,力矩10N·m。 注意:检查护罩上上止点记号是否完好。 13、安装正时带上护罩。 六、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组装汽缸盖的注意事项。 2、叙述安装正时带的注意事项。 教学后记
21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十二 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 编写教师:肖强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1、熟悉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操作步骤。2、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3、掌握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注意事项。 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 掌握安装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注意事项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3、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5、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如果是第一次安装,需要对照零件的拆卸顺序及记录进行安装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安装节温器: 1、将已安装好机械部分的发动机固定好。 2、将节温器安装到位,注意节温器的方向不要错。 3、安装节温器O形密封圈。 提示:A、节温器的感温部分必须在缸体内。B、用冷却液浸湿新的O形密封圈。C、清洁O形密封圈的密封表面。 4、装上节温器壳。 5、拧紧节温器的2个固定螺栓。 6、安装下冷却液管。提示:A、固定螺栓拧紧力矩15N·m。 B、下冷却液管与节温器壳为密封连接。 三、安装支架: 1、安装发动机惰轮、压缩机架。 2、拧紧6个固定螺栓。力矩25N·m。 四、安装机油滤清器总成: 1、安装机油滤芯座衬垫。提示:防止变形,拆卸后应更换。 2、安装机油滤芯座。 3、拧紧机油滤芯座4个固定螺栓。力矩16N·m。 4、安装新的机油滤芯。 5、用机油滤芯扳手拧紧机油滤芯。 提示:A、安装滤芯前应将滤芯加满机油,同时在密封圈上涂抹一层机油。 B、机油滤芯拧紧力矩20N·m。 五、安装起动机: 1、将起动机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 2、拧紧起动机3个固定螺栓。力矩60N·m。 3、安装起动线束。(1)安装起动电源线,拧紧紧固螺栓。 (2)插上起动控制导线插头。 提示:A、拧紧力矩13N·m。 B、起动机电源桩头上应有两根
22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电源线,一根为起动机电源线,一根为发电机电源线。 六、安装排气管: 1、安装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垫不可重复使用。由内到外分2~3次 拧紧螺母。 2、安装排气管。(1)安装排气管与排气管接口垫。(2)装上排气管。(3)拧紧4个固定螺栓。注意:接口垫不可重复使用;分2~3次对角拧紧螺母,力矩30N·m。 3、装上排气歧管隔热罩。分2~3次拧紧固定螺母,力矩为10N·m。 七、安装进气歧管: 1、装上进气管垫。提示:应更换,注意正反方向。 2、装上进气歧管。 3、拧紧进气歧管固定螺栓。由内到外分2~3次拧紧螺母,力矩20N·m。 注意:安装前需将喷油孔用布堵住,以防杂质、灰尘掉入进气歧管。 八、安装喷油器: 1、安装喷油器上的O型密封圈。提示:先涂抹一层机油。 注意:喷油器上有两个O型密封圈,上部密封圈保证喷油器和燃油分配管密封,防止燃油泄漏;下部密封圈保证喷油器和进气歧管密封,防止进气歧管漏气。 2、将喷油器安装至燃油分配管。 (1)将1缸喷油器安装至燃油分配管孔位上,用卡销锁住。 (2)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余3缸喷油器依次装上。 提示:在干净的平面上进行,防止灰尘、杂质把喷油孔堵住。 3、将装好的喷油器和燃油分配管总成一起安装在进气歧管上。 提示:A、安装前应检查燃油分配管是否有锈蚀、变形、裂纹等损坏情况,如有应及时更换。 B、检查燃油压力调节器是否损坏。C、安装时需注意喷油器喷嘴是否安装到位。 4、装上燃油分配管2个固定螺栓。力矩10N·m。 5、装上机油尺。 九、安装发电机总成: 1、安装张紧器。固定螺栓拧紧力矩25N·m。 2、安装发电机连接导线。 (1)将发电机放到安装位置上,用1个螺栓稍微固定,不拧紧。 (2)安装发电机电源导线,拧紧固定螺母。 (3)安装发电机指示灯导线,拧紧固定螺母。 提示:如先将发电机装配单到位,会导致连接线束装配困难; 发电机后端接线柱符号:D+ 接仪表充电指示灯; B+ 接蓄电池“+”。 3、拧紧发电机固定螺栓。先拧紧发电机上内六角固定螺栓(短),再拧紧发电机下内六角固定螺栓(长)和螺母。力矩25N·m。 4、安装发电机带。(1)用专用工具扳住张紧器。(2)使用销钉固定住张紧器。(3)装上发电机带。(4)取出销钉。 提示:A、带按顺序绕在曲轴带轮、冷却液泵带轮、转向助力泵
23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带轮、过渡轮和张紧轮上。 B、注意发电机带的方向。 5、安装火花塞高压线。提示:用火花塞高压线专用拆装钳安装4根高压线;其长度不同;4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1-3-4-2. 十、安装冷却液管:依次装上以下水管。 1、节气门体上的进气预热水管。 2、空调暖风水管。 3、散热器上的冷却液管。 提示:这里的水管及接头较多,要能正确认识每根水管的流向,主要有以下几个:(1)通往节气门体。(2)通往空调暖风装置。 (3)通往散热器和冷却液泵。 注意:水管安装要用卡箍牢固连接,以防冷却液渗漏。 十一、安装节气门体时的管路及附件,安装进气软管总成: 1、安装节气门预热水管(2根)。 提示:A、安装前应检查水管是否有老化、断裂等情况,如有应更换。 B、卡箍应更换新件。 C、操作时应防止杂质进入。 2、安装节气门体总成传感器插头。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3、安装节气门体上各管路和拉索。(1)进气软管。(2)活性炭罐过滤器阀的真空管。(3)制动装置的真空管。(4)节气门拉索。 提示:安装前应检查个元件是否有老化、变形、破裂等损坏情况,如有应及时更换。 4、安装燃油分配管真空管路。提示:注意检查真空管路中是否有杂质。 5、安装气门室盖透气软管。(1)装上透气软管。(2)插上软管固定卡销。提示:安装前检查软管是否畅通。安装后应检查是否漏气。 6、安装进气软管总成。 7、安装空气滤清器。 提示:检查各段卡箍是否紧固。 十二、安装电控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 1、安装空气流量传感器线束插头。 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有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2、安装散热器热敏开关线束插头。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有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3、安装机油压力传感器线束插头。 提示:棕色为机油低压传感器(300kPa)。 白色为机油高压传感器(1800kPa)。 4、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 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有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5、安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 6、安装空调水温开关插头。 提示:A、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为黑色4针式。 B、空调水温开关插头为白色2针式。 7、安装转速传感器线束插头。
24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8、安装两个爆震传感器线束插头。 9、安装氧传感器线束插头。提示:A、转速传感器插头为白色。 B、爆震传感器线束插头为绿色和蓝色。C、氧传感器线束插头为黑色。 10、安装喷油器线束。 11、安装喷油器插头。提示:A、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有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B、安装插头时注意方向和顺序。 12、安装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线束插头。提示:安装前应检查插头针脚是否有弯曲、折断的情况,如有应修复或更换。 13、安装进油管和回油管。提示:正确区分进、回油管,不能接错。 油管卡箍应拧紧。 十三、连接电源: 1、安装蓄电池。先连正极,再连负极。 提示:A、蓄电池极柱要求牢固可靠。B、极柱要求无锈蚀和腐蚀。C、正负极不能接错。 2、找到熔丝继电器插座板,安装燃油泵熔丝(10A),红色。 提示:判断熔丝状态,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也可直接用肉眼观察。 十四、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安装进、排气管的注意事项。 教 学后记
25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实训十三 发动机运行调试 编写教师:李洪巨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1、能正确地选用冷却液和机油,并进行加注、检查。2、能对节气门组进行匹标要求 配。3、掌握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查方法。4、能对发动机进行运行试验,并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 重点 选用冷却液和机油,并进行加注、检查,对节气门组进行匹配。 难点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查方法,对发动机进行运行试验,并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 教学方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法手段 教学过4、 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程设计 6、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如果是第一次安装,需要对照零件的拆卸顺序及记录进行安装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外围部件的安装和连接的检查: 1、检查发动机外围各机械部件的连接是否可靠。 2、检查发动机电路、气路、游轮的连接是否可靠。 三、检查蓄电池: 1、检查蓄电池极柱连接是否可靠。 提示:如出现极柱松动应及时紧固,如有锈蚀用记事本用砂纸打磨。 2、检查蓄电池电压。提示:若电压不足应及时充电或更换。 四、加注机油: 1、打开机油加注口盖。 2、从加注口注入机油。提示:使用SJ级或SJ级以上的机油。 3、拧紧机油加注口盖。 4、检查机油液位。 提示:A、将发动机静止3min,检查液位,机油液位应位于机油尺刻度线中部偏上,不足需填补。 B、起动发动机运行5~10分钟后,静止3min,检查液位,机油液位应位于机油尺刻度线中部,不足需添补。 五、加注冷却液; 1、拧开膨胀壶盖。提示:发动机散热器水箱上无加液口的,加注冷却液从膨胀壶口加入。 2、加注冷却液。提示:使用标准的防冻防腐液(红色)。 3、冷却液液位检查。 提示:A、冷却液需缓慢添加,反复挤压上、下水管,使发动机及散热器水箱中的空气排净。 B、运转发动机10min,待冷却后检查冷却液液位,应处于刻度线中间。 六、仪表检查:
26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打开点火开关,检查仪表板各指示灯。 提示:A、发动机防盗指示灯应闪亮3s后熄灭。 B、机油压力指示灯应不停地闪亮。 C、蓄电池指示灯应长亮。 D、冷却液液位指示灯应闪亮后熄灭。 D、燃油箱表应有显示。 注意:点火开关打开后应听到燃油泵工作的声音,否则需检查燃油泵电路。 七、节气门匹配。 1、在点火开关关闭的情况下连接解码器。 2、打开点火开关,打开解码器菜单,检查发动机有无故障码,有故障码需进行故障排除。 3、选择“发动机系统”。 4、选择“系统基本调整”功能。 5、输入调整组号“098”。 提示:在更换节气门或发动机修理后需进行节气门匹配,以消除ECU记忆。 八、检查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 1、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孔周围的灰尘、杂质。 提示:将发动机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80~90℃)后熄火进行。 2、用高压线拔线钳拆下4缸火花塞高压线。 3、依次拆下4个火花塞。 4、拔下转速传感器插头。 提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插头拔掉,将使ECU接收不到信号,就不会产生点火和喷油信号。 5、将气缸压力表连接在1缸火花塞孔上,起动发动机3~5s,待压力表数值不再上升时,读出该数值,即为1缸压缩压力。 6、用同样的方法测取其它3缸压缩压力。 提示:A、气缸压缩压力标准值为1000~1300kPa。 B、一般测量3次,各缸压力差不大于3%(极限值10%),单缸气缸压缩压力不低于标准值80%. C、测试时应保证蓄电池的电压在13V以上,发动机转速没有明显变化。 九、运行检查: 1、起动发动机,检查起动性能。 (1)冷车起动:要求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能顺利起动。 (2)热车起动:要求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5s内能起动。 2、检查燃油压力。桑塔纳的为(250±20)kPa,否则应检查原因。 3、检查发动机运行情况。 起动发动机,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80~90℃)。 A、检查发动机运转工况:要求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转速波动在50r/min内。 B、检查转速变化工况:要求发动机转速改变时应过渡圆滑,突然加速或减速时,不得有爆震、断火、回火、放炮等故障。 4、检查发动机运转时有无异响。 5、检查发动机机油压力、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
27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6、检查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 要求发动机怠速时,进气歧管真空度为57~70kPa。 7、检查发动机排放。 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8、检查发动机四漏情况。 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十、结束工作: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发动机运行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它们的要求是什么? 2、检查气缸压缩压力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 学后记
28
汽车工程系实训教案——发动机拆装
课题 课型 导学目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十四 结束考试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2 编写教师:段廷昌 授课教师: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1、对学生口试考试给出成绩。 2、结合平时出勤情况、上课情况给出成绩。 3、对实训报告给出成绩。 综合以上三项给出总评成绩。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题目: 教 学后记
学生活动 备注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