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来源:意榕旅游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21 《庄子》二则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新课导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háo) 鲦鱼(tiá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是鱼之乐也:这。

汝安知鱼乐:怎么。

全矣: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

第 1 页 共 5 页

3.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4.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第 2 页 共 5 页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的快乐才来问我的。现在我来告诉你吧,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5.你认为在濠梁之上,到底谁赢了?

【交流点拨】(1)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2)从形式上看,庄子是胜者。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庄子是诡辩,巧辩。惠子是力辩,理辩。

6.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濠梁之辩”的巧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

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的,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

第 3 页 共 5 页

乐。

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的,人乐鱼亦乐。

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转移”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7.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做分析。

【交流点拨】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点放在知识的探讨上。惠子的思考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惠子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庄子智辩,重点放在感观上。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

(三)写作特色。

8.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

第 4 页 共 5 页

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9.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问题展开辩论,将深奥的逻辑问题,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出来,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交流点拨】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究底的认真态度。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