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四版/2004年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经 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年出版过三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该项研究成果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普遍认为它适应了社会需要,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参考工具书。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2004年又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在认真总结前三版的研究经验的同时,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表的学科划分、核心期刊数量)、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能更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本版核心期刊定量评价,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达51种,统计文献量达到943万余篇次(1999至2001年),涉及期刊1万2千种。本版还加大了专家评审力度,18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评审工作。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800种核心期刊,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该课题于2001年起开始研究,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成员馆、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众多期刊工作者和科学家参加了研究和评审。两年多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还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最终研究成果就形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本版对学科类目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综合性经济科学”类目,增设“军事”和“自然科学总论”等两个学科类目,对个别类目的学科划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学科类目共计74个,分属7个大编,使新版核心期刊的学科设置更加完整,划分更加合理。
附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数量统计表
综合性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第七编 合计 排重后 2000版 2004版
154 141 214 295 215 155 90 473 1737 1571
287 151 149 304 239 187 102 494 1913 1798
第
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哲学:1、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辨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心理发展与教育 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除C95)--社会科学总论
C8--统计学: l、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 l、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管理学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
C96--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丛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 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含A,除D9 -- 政治学
D1,3,5--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5、 国际问题研究 6、 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西亚非洲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展望 13、 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
D2,4,6--中国政治: 1、政治学研究 2、求是 3、 中国行政管理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瞭望6、社会主义研究7、教学与研究(北京) 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实 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法律: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法学家 10、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河北法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E--军事: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学
第二编 经 济
F--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7、财贸经济 8、财贸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
F0/2--经济学
F11--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
世界经济文汇
F12,2(除F23,27)--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 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中国经济问题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管理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特资流通(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 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含F27--工业经济: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通信企业管理)
F7--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从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2--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
G20--信息与传播:1、现代传播 2、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
G27--档案学: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改名为:档案时空)
G3--科学、科学研究: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学技术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
响
G4--教育: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科研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 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育
.
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 生物学教学
G64--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各类教育: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G8--体育: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
报
H--语言学
H0/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语研究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
H3/9--外国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I--文学
I1,I3/7--世界文学: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国外文学 4、外国文学 5、俄罗斯文艺 6、当代外国文学 7、世界文学 8、译林
I20--文学理论:1、文学评论 2、文艺研究 3、文学遗产 4、文艺理论研究 5、鲁迅研究月刊 6、当代作家评论 7、文艺争鸣 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9、小说评论 10、新文学史料 11、中国比较文学 12、明清小说研究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文艺评论 15、
16、南方文坛 17、中国文学研究 18、名作欣赏 I21/29--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收获 3、十月 4、当代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学 11、解放军文艺 12、时代文学 13、青年文学 14、长江文艺 15、长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杂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学 21、山东文学 22、诗刊 23、花城
红楼梦学刊
J--艺术类
J--综合性艺术:1、文艺研究 2、艺术百家 3、民族艺术
J2,3,5--绘画、书法、工艺美术:1、美术研究 2、美术 3、美术观察 4、装饰 5、书法研究 6、美术&设计 7、世界美术 8、中国书法
J4--摄影艺术:1、大众摄影 2、中国摄影
J6--音乐类:1、中国音乐学 2、音乐研究 3、中国音乐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5、人民音乐 6、黄钟 7、音乐艺术
J7--舞蹈: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戏剧艺术:1、戏剧艺术 2、中国戏剧 3、戏剧 4、剧本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中国京剧 8、四川戏剧 9、上海戏剧
J9--电影、电视艺术: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中国电视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6、电影文学 7、电影 8、电影评价 9、电影新作 10、当代电视
K(除K85)--历史:1、历史研究 2、世界历史 3、史学月刊 4、中国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党史研究 7、史学理论研究 8、中国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当代中国史研究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集刊 14、中国史研究动态 15、中华文化论坛 16、 民国档案 17、安徽史学 18、历史档案 19、史学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国农史 24、文献
K85--文物考古: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东南文化 6、农业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华夏考古 10、江汉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
宫博物院院刊
第四编 自然科学
/Q,T/X--综合性科学技术: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儿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 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8、桂林工学院学报
N--自然科学总论: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辩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
O1--数学:1、数学学报 2、数学年刊.A辑 3、应用数学学报 4、计算数学 5、数学进展 6、数学研究与评论 7、系统科学与数学 8、数学物理学报 9、应用概率统计 10、工程数学学报 11、应用数学 12、数学杂志 13、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14、模糊系统与数学 15、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6、数学季刊 17、工科数学(改名为:大学数学) 18、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运筹学学报 21、数学教育学报
O3--力学:1、力学学报 2、应用数学和力学 3、计算力学学报 4、力学进展 5、固体力学学报 6、力学与实践 7、应用力学学报 8、工程力学 9、爆炸与冲击 10、空气动力学学报 11、实验力学 12、工程热物理学报 13、振动工程学报 14、力学季刊 15、振动与冲击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7、航空学报 18、机械强度
O4--物理学:1、物理学报 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4、光子学报 5、中国激光 6、物理 7、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8、半导体学报 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强激光与粒子束 11、量子电子学报 12、物理学进展 13、声学学报 14、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5、发光学报 16、核技术 17、大学物理 18、金属学报 19、低温物理学报 20、无机材料学报 21、高压物理学报 22、材料研究学报 23、波谱学杂志 24、量子光学学报 25、化学物理学报 26、计算物理 27、人工晶体学报 28、光学技术 29、原子核物理评论
O6--化学: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
P1--天文学:1、天文学报 2、天文学进展 3、云南天文台台刊
P2--测绘学:1、测绘学报 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测绘通报 4、地图 5、遥感学报 6、地壳形变与地震(改名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7、测绘科学 8、测绘学院学报
P3--地球物理学: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3、地震 4、地震地质 5、中国地震 6、空间科学学报 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8、西北地震学报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学进展 11、水文
P4--大气科学(气象学:1、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高原气象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P5--地质学:1、地质论评 2、地质学报 3、地球科学 4、地学前缘 5、岩石学报 6、沉积学报 7、地球化学 8、矿床地质 9、地质科学 10、第四纪研究 11、地球学报 12、矿物学报 13、地质地球化学 14、地质科技情报 15、地质与勘探 16、现代地质 1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地球科学进展 19、中国区域地质(并入:中国地质) 20、高校地质学报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2、地层学杂志 23、古生物学报 24、矿物岩石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8、中国岩溶
P7--海洋学: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5、热带海洋学报 6、海洋通报 7、海洋工程 8、海洋科学 9、台湾海峡 10、黄渤海海洋(改名为:海洋科学进展) 11、东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报
K9,P9--地理学:1、地理学报 2、经济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学 5、人文地理 6、中国沙漠 7、干旱区地理 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9、地域研究与开发 10、冰川冻土 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2、自然资源学报 13、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改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4、资源科学 15、山地学报 16、湖泊科学 17、地理科学进展 18、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干旱区研究
Q--综合性生物科学: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
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Q94--植物学:1、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云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类学报 5、西北植物学报 6、武汉植物学研究 7、植物生态学报 8、植物学通报 9、广西植物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植物研究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学杂志 5、兽类学报 6、动物分类学报 7、人类学学报 8、昆虫分类学报 9、 四川动物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预防医学、卫生学: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 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病杂志
R2--中国医学: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 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医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基础医学: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
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理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
班主任魅力形象应该具有:
1、将爱进行到底。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会收获学生的爱。爱就是要宽容,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偶尔的小缺点,得宽容处且宽容。
2、时尚无极限。除了衣着打扮要能给学生正确的时尚信息,言谈举止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爱的,亲切的,热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识了解学生中流行的话题,感 兴趣的内容等等。
3、一身书卷气。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班主任,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是大有必要的。班主任工作,从读书做起。读好知识书,如班主任的专业书刊,学科专业书籍,社会热点的书,学生爱读的书等等。人在江湖中,不能不通俗,但一定不能低俗,要有自己的底线,追求。--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4首先,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其次,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好与每一个学生的沟
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努力搞好师生关系。
二、打造富有活力的魅力班集体
在班级里,班主任完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班级“小气候”,优化班级系统。
1、 拓展大视野,确立大目标。 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开扩视野,经常结合一些社会知识,让学生有中华意识到全球意识定位人生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未来都有大目标,并从小都能向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2、 养成大气度。 班主任经常让学生举办“对现在,对未来的设想”主题班会让学生能从小养成一个胸怀家庭、胸怀社会的心理,有一种外向性、独立性、变化性、适应性的社会态度。
3、 培养大文化,提升新人格。经常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刊。勇于开拓,着眼于大文化、大问题,多让学生学习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论文,这样学生的思维洞开,目光也高远,使命感、责任感也强化了。
三、做一流的智慧型班主任
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班主任工作能成功,但是有责任心是班主任获得成功的前提。c小学的c校长在市班主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
总之,这次培训工作开展得既有实效性,也有实用性,让我们每一位参训人员来有所获,学有所得。同时,本次活动还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地学习,才能迎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教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发展中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做真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 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魅力的人,一个新型魅力班主任。 13、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4、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中国综合临床 16、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护士进修杂志 18、中国临床医学
R5--内科学:1、中华内科杂志 2、中华血液学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中华消化杂志 7、中国循环杂志 8、中华肾脏病杂志 9、中华传染病杂志 10、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中国肝脏病杂志 13、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4、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15、中华老年医
学杂志 1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高血压杂志 18、中国内镜杂志 19、中国糖尿病杂志 20、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临床荟萃
R6--外科学: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中华创伤杂志 10、中华麻醉学杂志 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中华矫形外科杂志 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中华烧伤杂志 1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妇产科学: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儿科学: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肿瘤学: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华病理学杂志 4、中国肿瘤临床 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肿瘤 7、肿瘤防治研究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1、中华精神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华神经科杂志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中华眼底病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口腔科学: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特种医学: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 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实用放射学杂志 6、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药学: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中国新药杂志 1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中国药房 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5、华西药学杂志 16、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综合性农业科学: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8、河南农业
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通报 4、土壤 5、中国水土保持 6、水土保持通报 7、应用生态学报 8、土壤肥料 9、水土保持研究 10、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1、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
S2--农业工程:1、农业工程学报 2、农业机械学报 3、灌溉排水(改名为:灌溉排水学报) 4、水利学报 5、节水灌溉 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8、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9、农机化研究 10、粮食与饲料工业 1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4、农业机械
S3,5--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遗
传学报 4、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5、中国水稻科学 6、中国棉花 7、杂交水稻 8、大豆科学 9、中国油料作物杂志 10、棉花学报 11、种子 12、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3、玉米科学 14、麦类作物学报 15、作物杂志 16、中国种业 17、核农学报
S4--植物保护:1、植物保护学报 2、昆虫学报 3、植物病理学报 4、植物保护 5、昆虫知识 6、中国生物防治 7、农药 8、植保技术与推广(改名为: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S7--林业: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5、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6、福建林学院学报 7、世界林业研究 8、林业科技通讯(改名为:林业实用技术) 9、浙江林学院学报 10、中国森林病虫 11、浙江林业科技 12、西北林学院学报 13、林业资源管理 14、中南林学院学报 15、福建林业科技 16、林业科技 17、辽宁林业科技
S8--畜牧、动物医学:1、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杂志 3、中国兽医科技 4、中国兽医学报 5、畜牧兽医学报 6、中国家禽 7、中国畜牧杂志 8、中国饲料 9、畜牧与兽医 10、黑龙江畜牧兽医 11、中国动物检疫 12、养禽与禽病防治 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4、蚕业科学 15、动物营养学报
S9--水产、渔业:1、水产学报 2、水生生物学报 3、中国水产科学 4、淡水渔业 5、海洋水产研究 6、水产科技情报 7、水利渔业 8、中国水产 9、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0、水产科学 11、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2、科学养鱼
第七编 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
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
TD--矿业工程:1、煤炭学报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煤炭科学技术 4、金属矿山 5、非金属矿 6、煤矿安全 7、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8、矿山机械 9、矿业安全与环保 10、中国煤炭 11、中国矿业 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煤炭工程 14、矿冶工程 15、煤田地质与勘探 16、煤矿机械 17、矿业研究与开发 18、选煤技术 19、煤矿自动化(改名为:工矿自动化) 20、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1、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2、化工矿物与加工 23、洁净煤技术
TE--石油、天然气:1、石油学报 2、石油勘探与开发 3、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油田化学 5、石油炼制与化工 6、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天然气工业 8、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9、石油钻采工艺 10、油气储运 11、钻井液与完井液 12、石油机械 1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4、炼油设计(改名为:炼油技术与工程) 15、油气田地面工程 16、钻采工艺 17、石油化工 18、新疆石油地质 19、大庆石油地址与开发 20、石油实验地质 21、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2、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3、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4、石油钻探技术 25、大庆石油学院
学报 26、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TF--冶金工业:1、钢铁 2、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3、轻金属 4、钢铁研究学报 5、炼铁 6、粉末冶金技术 7、烧结球团 8、中国稀土学报 9、炼钢 10、有色金属 11、特殊钢 12、稀土 13、稀有金属 1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5、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16、粉末冶金工业 17、有色冶炼 18、硅酸盐学报 19、耐火材料 20、冶金能源 21、冶金自动化22、铁合金 23、硬质合金 24、中国钨业 25、黄金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1、金属学报 2、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金属热处理 4、铸造 5、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6、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7、材料保护 8、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9、焊接学报 10、热加工工艺 11、材料热处理学报 12、机械工程材料 13、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14、焊接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焊接技术 17、腐蚀与防护 18、锻压技术 19、铸造技术 20、轻合金加工技术 21、塑性工程学报 22、模具工业 23、工具技术 24、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5、无损检测
TH--机械、仪表工业:1、机械工程学报 2、中国机械工程 3、摩擦
学学报 4、机械科学与技术 5、机械设计 6、仪器仪表学报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8、润滑与密封 9、机械传动 10、机床与液压 11、工程机械 12、机械设计与研究 13、起重运输机械 14、轴承 15、流体机械 16、光学精密工程 17、制造业自动化 18、机械设计与制造 19、水泵技术 20、液压与气动 21、制造技术与机床 2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3、压力容器
TJ--武器工业:1、兵工学报 2、弹道学报 3、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4、现代防御技术 5、探测与控制学报 6、战术导弹技术 7、火力与指挥控制 8、弹箭与制导学报 9、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0、飞航导弹 11、火工品
TK--能源与动力工程:1、工程热物理学报 2、内燃机学报 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4、动力工程 5、热能动力工程 6、内燃机工程 7、太阳能学报 8、中国电力 9、热力发电 10、汽轮机技术 11、锅炉技术 12、电站系统工程 13、燃烧科学与技术 14、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15、车用发动机 16、华东电力
TL--原子能技术类:1、原子能科学技术 2、核动力工程 3、核
科学与工程 4、核技术 5、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6、强激光与粒子束 7、辐射防护 8、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9、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0、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1、原子核物理评论 12、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3、核农学报 14、同位素 15、铀矿治
TM--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工技术学报 3、电力系统自动化 4、电网技术 5、高电压技术 6、电池 7、电源技术 8、电化学 9、电工电能新技术 10、中国电力 11、高压电器 12、继电器 13、电力电子技术 14、变压器 15、电工技术杂志 16、电气传动 17、中小型电机 18、低压电器 19、电力自动化设备 20、蓄电池 21、微电机 22、微特电机 23、电机与控制学报 2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5、电气自动化 26、电测与仪表 27、大电机技术 2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2、中国激光 3、半导体学报 4、通信学报 5、电子与信息学报 6、光电子、激光 7、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8、激光杂志 9、激光技术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2、量子电子学报 13、应用激光 14、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5、电子技术应用 16、半导体光电 17、激光与
红外 18、电信科学 19、半导体技术 2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1、现代雷达 22、信号处理 23、电波科学学报 24、电视技术 25、压电与声光 2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7、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8、红外与激光工程 29、电路与系统学报 30、光电工程 31、光通信研究 32、微电子学 33、通信技术 34、光通信技术 35、夜晶与显示 36、微波学报 37、广播与电视技术 38、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39、数据采集与处理 40、红外技术 41、电子元件与材料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自动化学报 5、计算机科学 6、控制理论与应用 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控制与决策 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工程 13、计算机应用 14、信息与控制 15、机器人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系统仿真学报 1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遥感学报 21、中文信息学报 22、微计算机信息 23、数据采集与处理 24、微型机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 26、传感技术学报 27、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9、微型计算机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TQ--化学工业: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TS(除TS1,2)--轻工业、手工业:1、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中国造纸 3、林产工业 4、木材工业 5、纸和造纸 6、中华纸业 7、烟草科技 8、精细化工 9、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0、中国皮革 11、海湖盐与化工 12、工业微生物 13、中国陶瓷
TS1--纺织工业、染整工业:1、纺织学报 2、棉防织技术 3、
印染 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丝绸 6、产业用纺织品 7、毛纺科技 8、针织工业 9、纺织导报 10、上海纺织科技 11、合成纤维
TS2--食品工业: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食品工业 5、中国粮油学报 6、中国油脂 7、中国调味品 8、茶叶科学 9、食品研究与开发 10、中国乳品工业 11、食品科技 12、酿酒科技 13、食品与机械 14、中国酿造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TU--建筑科学:1、岩土工程学报 2、建筑结构学报 3、土木工程学报 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建筑结构 6、工业建筑 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中国给水排水 9、岩土力学 10、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施工技术 12、建筑技术 13、世界建筑 14、建筑科学 15、世界地震工程 16、建筑学报 17、混凝土 18、工程勘察 19、城市规划 20、暖通空调 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建筑机械 2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新型建筑材料 27、空间结构 28、城市规划汇刊
TV--水利工程:1、水利学报 2、泥沙研究 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水利水电技术 5、人民黄河 6、水力发电 7、水科学进展 8、人民长江 9、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水力发电学报 11、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2、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3、长江科学院院报 14、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U -- 综合性交通运输: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U2--铁路运输:1、铁道学报 2、铁道车辆 3、中国铁道科学 4、铁道运输与经济 5、内燃机车 6、中国铁路 7、铁道建筑 8、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9、铁道工程学报 10、路基工程
U4--公路运输:1、汽车工程 2、中国公路学报 3、汽车技术 4、公路 5、桥梁建设 6、公路交通科技 7、现代隧道技术 8、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 10、世界汽车 11、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2、中外公路
U6--水路运输:1、中国造船 2、船舶工程 3、船舶力学 4、水运工程 5、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6、造船技术 7、船海工程 8、舰船科学技术 9、中国港湾建设 10、港工技术 11、中国航海 12、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13、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上海海运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
V--航空、航天:1、航空学报 2、空气动力学学报 3、推进技术 4、宇航学报 5、航空动力学报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8、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9、固体火箭技术 10、复合材料学报 11、飞机导弹 12、国际航空 13、飞行力学 14、宇航材料工艺 15、中国航天 16、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17、航天控制 18、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上海航天 20、航空工程与维修(改名为:航空维修与工程) 21、电光与控制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1、环境科学 2、中国环境科学 3、环境科学学报 4、环境化学 5、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6、环境科学研究 7、环境保护 8、环境污染与防治 9、环境工程 10、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1、化工环保 12、工业水处理
13、海洋环境科学 14、中国环境监测 15、环境科学与技术 16、水处理技术 17、农村生态环境 18、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2、自然灾害学报 23、水资源保护
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2000年 第三版摘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C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7中国社会科学 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1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学术交流 15江西社会科学 1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7江海学刊 18江汉论坛 19社会科学 20江苏社会科学 21社会科学辑刊 22学术月刊 23学术研究 2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世界知识 26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7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8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9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社会科学战线 3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2甘肃社会科学 3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8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0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求是学刊 42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5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6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9思想战线 50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研究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5教学与研究 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B哲学:1哲学研究 2自然辩证法研究 3哲学动态 4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5自然辩证法通讯 6心理科学 7现
代哲学 8心理学报 9心理学动态 10齐鲁学刊 11周易研究 12道德与文明 13孔子研究 14人文杂志 15心理发展与教育
B9宗教: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中国宗教 5中国道教 6中国穆斯林 7中国天主教 8天风
C8统计学:1统计研究 2中国统计 3统计与决策 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5数理统计与管理 6上海统计
C91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中国社会导刊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1人口研究 2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6人才学:1中国人才 2人才开发
C95民族学:1民族研究 2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世界民族 5贵州民族研究 6西北民族研究 7黑龙江民族丛刊 8回族研究 9民族论坛 10云南社会科学 11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2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中国藏学 15西域研究 16西藏研究 17满族研究
K历史:1历史研究 2中国史研究 3近代史研究 4世界历史 5史学理论研究 6史学史研究 7中共党史研究 8文博 9清史研究 10中国经济史研究 11史学月刊 12中国史研究动态 13史林 14史学集刊 15历史档案 16抗日战争研究 17民国档案 18当代中国史研究 19中国农史 20安徽史学 21文史哲 22中国文化研究 23文史知识
K85文物考古:1考古 2考古学报 3文物 4考古与文物 5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6江汉考古 7故宫博物院院刊 8敦煌研究
D0政治理论:1政治学研究 2理论探讨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中国行政管理 5社会主义研究 6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7学习与探索 8国外社会科学 9社会科学研究 10探索
D1,3,5,7,8国际政治:1国际问题研究 2现代国际关系 3世界经济与政治 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5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当代世界 7东欧中亚研究 8当代亚太 9欧洲 10瞭望 1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2.
(D We totally agree to market your products in Shanghai if your firm can set up an agency on our behalf.
7. (A The customer must pay cash for his insurance. (B The customer must pay for his insurance by credit card. (C The customer must get a money order to pay for his insurance. (D The customer must get a traveler’s check to pay for his insurance. 8. (A The accountant is to return 300,000 dollars to balance your account. (B The check has bounced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fund in the account. (C The accountant has checked in for 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 The check is specially provided to make a balance on your bank account.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
究 9理论学刊 10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1理论与改革 12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3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4领导科学 15理论导刊
10. (A The investment Department submitted a survey report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电商快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评阿里抢注“双十一”系列商标 一、事件概述
10月30日,有媒体对外公布了一份由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向其发布的通告函。通告函中,天猫称:“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是商标侵权行为。”
日前,京东、苏宁云商、国美在线等电商就此事件纷纷作出了回应,并已更换带有阿里抢注的双十一相关的促销广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旗下“中国商标网”查询获悉,“双11”、“双十一”、“双十一狂欢节”、“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双11网购
狂欢节”这六个商标早已于2011年11月1日已被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而“11.11”尚未被注册。
二、企业回应
京东:11.11(抱歉不知现在能否说“双十一”)已经成为全零售行业的节日,也是消费者的网购狂欢节。该电商企业一贯倡导开放和生态,却试图将此节日以“合法”的方式据为己有,甚至用威逼利诱的手段给媒体和电商同业公司设置障碍,实在是有违开放的互联网精神,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这种借法律之名、行垄断之实的行为,实质上限制了广大消费者本应享有的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当然,该企业可能并不这么认为,也不在意,估计已经习惯了。我方对于媒体合作伙伴们在此事中的感受表示理解,也对大家的配合和理解表示感谢,一次正常的商业行为却把大家卷进漩涡里,我们感到十分遗憾。
我方一贯支持良性、开放的竞争,倡导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作为电商行业的领头企业,京东今年618大促时,面向全行业发出了“英雄帖”,邀请各位友商、同行共同参与618网购狂欢节,共同为消费者带去实惠和利益。京东在明年及未来的618店庆营销活动中,仍会敞开胸怀,热忱邀请友商同仁共同参与,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为消费者带来最佳的网购体验,也期待着与各位紧密合作,打造一场真正属于全行业和全体消费者的网购狂欢节!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京东2013年“双11”前后12天累计为100亿。其中,“双11”全天共成交680万单,是去年同期3倍多;交易额达35亿元,其中POP 平台交易额是去年6倍。
苏宁云商:1、禁令是客观事实,在各家电商广告出街之前釜底抽薪,法律合规手段不义。2、在禁令出来十多天之后才突然曝光,企业间的竞争暗战沦为口水炒作的题材,不利于电商行业整体形象。说好了玩真的,侵权吐槽又是何必?3、苏宁也曾策划“挑战双十一”的广告,但我们对互联网各种不正常的竞争行为早有预案,最终选择了沿用以我为主的“第二届O2O购物节”,主打“击穿五折,疯抢六天”,从商品数量、价格力度、活动时长,服务保
障上,从市场竞争法则而不是口水战上去挑战双十一。4、最后送给业内同仁一句:“双十一”可以是你的,但市场永远是大家的!蛋糕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8-11日,前三天订单总量近600万单。
国美在线:1、“商者无域,相融共生”是国美一直秉承的理念。商标有归属,市场无边界。双11属于全体网民,更是各大电商服务网民的共同机遇,不应该也不可能被谁垄断。2、“被信任是一种快乐”是国美在线的标志,信任来源于少说多做,来源于真实可靠。只有以最大的诚意让利给消费者,才能不辜负广大网民的信任。此次双11,国美线上线下一齐行动,线下销售无定价,所有商家广告价再低11元,定时送货超时赔11元;线上坚持“真品、真低、真快”,推出贵就赔、计时达等新政,从品质到价格、物流、服务都会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双11”不属于国美在线,但国美在线将在双11做到最好!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国美在线2013年“双11”截止至11月11日12时,“亮剑双11”销售额刷新了同期最高销售记录,比去年同期上涨2倍,比平时单日销售额上涨近10倍。
三、专家观点
为了更全面剖析阿里注册“双十一”系列商标,并禁止其他电商使用“双十一”系列做活动宣传给电商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背后隐藏的法律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携手特约研究员、全国知名电商律师特发表本点评(更多分析师点评请关注,中心微信公众账号:i100EC ,供广大消费者与电商人士参考。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及第十二条规定了13类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具体规定如下:
第十条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第十一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第十二条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认为:——阿里不能限制其他电商把“双十一”作为日期使用
首先,虽然阿里巴巴在第35类上注册了“双十一”商标,该类别主要包括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广告、商业信息等,且阿里巴巴已经获得商标专用权,其他电商网站使用该商标面临侵权风险,而且发布电商网站广告的媒体也存在类似风险;但是并不代表其他电商网站完全与“双十一”无缘了,“双十一”商标的显著性体现在作为一种与电商相关的节日方面,但不能限制他人仅仅把“双十一”作为日期而使用。
所以,其他电商网站完全可以找到规避的方法,比如使用“11月11日京东大促销”,“11.11”京东大促销”等表述。
其次,“双十一”虽然是阿里巴巴首创,但目前已经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节日以及广大网民的网购狂欢节,也就是说“双十一”商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成通用名称,依据商标法,商标淡化为通用名称的可予以撤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可以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针对阿里巴巴注册的“双十一”商标,后续极有可能被其他电商网站或者个人提出商标撤销程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弈明律师事务所李广兴律师认为:——其他电商使用“双十一”促销无法律问题,关键在如何宣传上
阿里“双十一”商标维权的一系列动作,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从合法性的角度看,既然国家商标局已经核准下发商标注册证,阿里依法享有“双十一”的商标专用权,那么阿里一系列权利申明及提示的行为均属于合法
行为,无可厚非。至于阿里商标保护行为背后的商业目的,在合法的前提下,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是可以理解的。
28. (A Car making. (B Tourism.
节(特定化指1111),避开故意和阿里“双十一”节混淆的使用方式,就很难构成侵权。
(三)阿里做法违反互联网精神但并不等同于垄断
开放永远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从这个角度讲,阿里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互联网公开的精神的。阿里可以凭借自己平台的优势在该节日获取更大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但不可以通过阻碍他人使用的方式排挤他人。
但违反互联网的垄对精神与违反法律的公平竞争和实施垄断概念不同。知识产权法就是用法律手段赋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垄断,就是在鼓励创新和保护权利者之间寻求利益平衡。违反互联网精神并不等同于垄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认为:——“双十一”应受法律保护,阿里申请商标不属于行业垄断
阿里巴巴已在第35类、38类、41类等相关类别上申请并注册了“双十一”和“双十一狂欢节”等商标,用商标注册的杀手锏守好“双十一”这座易攻难守的城池。
就法律层面来说,按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在不违背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就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双十一”符合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阿里能放言语向侵权者追究赔偿责任,可见并非空穴来风。
即使阿里未对“双十一”进行商标注册,也不见得不能就此提出侵权之诉。自2009年阿里首创双十一网购促销的商业活动,到2012年“双十一”已成为一个标志性节点。一年比一年轰动的双十一促销风暴,使得双十一成为一种全国民众喜闻乐见的约定俗成的特有的名称。“双十一”得到用户和业界的认可,在一定范围内构成一定知名度。基于反不正当竞争的精神,“双十一”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就“双十一”本身来说,当作为日期来使用时,“双十一”仅是语言,而非商标。商标是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或符号,是一种绝对权,不能妨碍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京东或其他电商平台以11月11日或11.11等日期的方式使用,避免与阿里的“双十一”注册商标相混淆,严格说来很难构上商标侵权。阿里注册“双十一”并没有排除或限制其他竞争,很难说得够得上是垄断。
——阿里打出“商标牌”截杀京东、苏宁等电商,用意如下: (一)阿里借“商标牌”打压同行欲做双11终极Boss 30. (A Thank you. (B Average. (C Quite good. (D Excellent. Part C: Listening and Translation SECTION 2: STUDY SKILLS(50 minutes Questions 1-5
Pollution control is management of waste material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pollutants o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quality of human health and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epends on adequate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United States much has been done to control the more noticeable pollutants since 1965: more subtle yet still hazardous pollutants, however, remain to be adequately controlled.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四版/2004年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经 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年出版过三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该项研究成果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普遍认为它适应了社会需要,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参考工具书。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2004年又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在认真总结前三版的研究经验的同时,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表的学科划分、核心期刊数量)、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能更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
况。本版核心期刊定量评价,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达51种,统计文献量达到943万余篇次(1999至2001年),涉及期刊1万2千种。本版还加大了专家评审力度,18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评审工作。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800种核心期刊,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该课题于2001年起开始研究,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成员馆、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众多期刊工作者和科学家参加了研究和评审。两年多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还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最终研究成果就形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本版对学科类目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综合性经济科学”类目,增设“军事”和“自然科学总论”等两个学科类目,对个别类目的学科划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学科类目共计74个,分属7个大编,使新版核心期刊的学科设置更加完整,划分更加合理。
附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数量统计表
综合性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第七编 合计 排重后 2000版 2004版
154 141 214 295 215 155 90 473 1737 1571
287 151 149 304 239 187 102 494 1913 1798
第
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哲学:1、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辨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心理发展与教育 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除C95)--社会科学总论
C8--统计学: l、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 l、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管理学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
C96--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丛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 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含A,除D9 -- 政治学
D1,3,5--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5、 国际问题研究 6、 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西亚非洲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展望 13、 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
D2,4,6--中国政治: 1、政治学研究 2、求是 3、 中国行政管理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瞭望6、社会主义研究7、教学与研究(北京) 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实 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法律: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法学家 10、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E--军事: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7、财贸经济 8、财贸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
F0/2--经济学
F11--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
世界经济文汇
F12,2(除F23,27)--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 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中国经济问题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管理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特资流通(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 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含F27--工业经济: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通信企业管理)
F7--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从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2--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
G20--信息与传播:1、现代传播 2、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
G27--档案学: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改名为:档案时空)
G3--科学、科学研究: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学技术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
响
G4--教育: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科研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 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育
.
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 生物学教学
G64--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各类教育: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G8--体育: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
报
H--语言学
H0/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
语研究
H3/9--外国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I--文学
I1,I3/7--世界文学: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国外文学 4、外国文学 5、俄罗斯文艺 6、当代外国文学 7、世界文学 8、译林
I20--文学理论:1、文学评论 2、文艺研究 3、文学遗产 4、文艺理论研究 5、鲁迅研究月刊 6、当代作家评论 7、文艺争鸣 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9、小说评论 10、新文学史料 11、中国比较文学 12、明清小说研究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文艺评论 15、红楼梦学刊 16、南方文坛 17、中国文学研究 18、名作欣赏 I21/29--文学作品:1、人民文学 2、收获 3、十月 4、当代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学 11、解放军文艺 12、时代文学 13、青年文学 14、长江文艺 15、长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杂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学 21、山东文学 22、诗刊 23、花城
J--艺术类
J--综合性艺术:1、文艺研究 2、艺术百家 3、民族艺术
J2,3,5--绘画、书法、工艺美术:1、美术研究 2、美术 3、美术观察 4、装饰 5、书法研究 6、美术&设计 7、世界美术 8、中国书法
J4--摄影艺术:1、大众摄影 2、中国摄影
J6--音乐类:1、中国音乐学 2、音乐研究 3、中国音乐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5、人民音乐 6、黄钟 7、音乐艺术
J7--舞蹈: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戏剧艺术:1、戏剧艺术 2、中国戏剧 3、戏剧 4、剧本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中国京剧 8、四川戏剧 9、上海戏剧
J9--电影、电视艺术: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中国电视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6、电影文学 7、电影 8、电影评价 9、电影新作 10、当代电视
K(除K85)--历史:1、历史研究 2、世界历史 3、史学月刊 4、中国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党史研究 7、史学理论研究 8、中国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当代中国史研究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集刊 14、中国史研究动态 15、中华文化论坛 16、 民国档案 17、安徽史学 18、历史档案 19、史学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国农史 24、文献
K85--文物考古: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东南文化 6、农业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华夏考古 10、江汉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
宫博物院院刊
第四编 自然科学
/Q,T/X--综合性科学技术: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
N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儿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 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
学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
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8、桂林工学院学报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N--自然科学总论: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辩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
O1--数学:1、数学学报 2、数学年刊.A辑 3、应用数学学报 4、计算数学 5、数学进展 6、数学研究与评论 7、系统科学与数学 8、数学物理学报 9、应用概率统计 10、工程数学学报 11、应用数学 12、数学杂志 13、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14、模糊系统与数学 15、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6、数学季刊 17、工科数学(改名为:大学数学) 18、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运筹学学报 21、数学教育学报
O3--力学:1、力学学报 2、应用数学和力学 3、计算力学学报 4、力学进展 5、固体力学学报 6、力学与实践 7、应用力学学报 8、工程力学 9、爆炸与冲击 10、空气动力学学报 11、实验力学 12、工程热物理学报 13、振动工程学报 14、力学季刊 15、振动与冲击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7、航空学报 18、机械强度
O4--物理学:1、物理学报 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4、光子学报 5、中国激光 6、物理 7、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8、半导体学报 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强激光与粒子束 11、量子电子学报 12、物理学进展 13、声学学报 14、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5、发光学报 16、核技术 17、大学物理 18、金属学报 19、低温物理学报 20、无机材料学报 21、高压物理学报 22、材料研究学报 23、波谱学杂志 24、量子光学学报 25、化学物理学报 26、计算物理 27、人工晶体学报 28、光学技术 29、原子核物理评论
O6--化学: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
P1--天文学:1、天文学报 2、天文学进展 3、云南天文台台刊
P2--测绘学:1、测绘学报 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测绘通报 4、地图 5、遥感学报 6、地壳形变与地震(改名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7、测绘科学 8、测绘学院学报
P3--地球物理学: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3、地震 4、地震地质 5、中国地震 6、空间科学学报 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8、西北地震学报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学进展 11、水文
P4--大气科学(气象学:1、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高原气象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P5--地质学:1、地质论评 2、地质学报 3、地球科学 4、地学前缘 5、岩石学报 6、沉积学报 7、地球化学 8、矿床地质 9、地质科学 10、第四纪研究 11、地球学报 12、矿物学报 13、地质地球化学 14、地质科技情报 15、地质与勘探 16、现代地质 1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地球科学进展 19、中国区域地质(并入:中国地质) 20、高校地质学报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2、地层学杂志 23、古生物学报 24、矿物岩石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8、中国岩溶
P7--海洋学: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
4、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5、热带海洋学报 6、海洋通报 7、海
洋工程 8、海洋科学 9、台湾海峡 10、黄渤海海洋(改名为:海洋科学进展) 11、东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报
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K9,P9--地理学:1、地理学报 2、经济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学 5、人文地理 6、中国沙漠 7、干旱区地理 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9、地域研究与开发 10、冰川冻土 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2、自然资源学报 13、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改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4、资源科学 15、山地学报 16、湖泊科学 17、地理科学进展 18、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干旱区研究
Q--综合性生物科学: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
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Q94--植物学:1、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云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类学报 5、西北植物学报 6、武汉植物学研究 7、植物生态学报 8、植物学通报 9、广西植物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植物研究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学杂志 5、兽类学报 6、动物分类学报 7、人类学学报 8、昆虫分类学报 9、 四川动物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预防医学、卫生学: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 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R2--中国医学: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 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医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基础医学: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
病理生理杂志
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理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
班主任魅力形象应该具有:
1、将爱进行到底。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会收获学生的爱。爱就是要宽容,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偶尔的小缺点,得宽容处且宽容。
2、时尚无极限。除了衣着打扮要能给学生正确的时尚信息,言谈举止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爱的,亲切的,热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识了解学生中流行的话题,感 兴趣的内容等等。
3、一身书卷气。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班主任,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是大有必要的。班主任工作,从读书做起。读好知识书,如班主任的专业书刊,学科专业书籍,社会热点的书,学生爱读的书等等。人在江湖中,不能不通俗,但一定不能低俗,要有自己的底线,追求。--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4首先,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其次,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好与每一个学生的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努力搞好师生关系。
二、打造富有活力的魅力班集体
在班级里,班主任完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班级“小气候”,优化班级系统。
1、 拓展大视野,确立大目标。 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开扩视野,经常结合一些社会知识,让学生有中华意识到全球意识定位人生目标。
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未来都有大目标,并从小都能向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2、 养成大气度。 班主任经常让学生举办“对现在,对未来的设想”主题班会让学生能从小养成一个胸怀家庭、胸怀社会的心理,有一种外向性、独立性、变化性、适应性的社会态度。
3、 培养大文化,提升新人格。经常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刊。勇于开拓,着眼于大文化、大问题,多让学生学习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论文,这样学生的思维洞开,目光也高远,使命感、责任感也强化了。
三、做一流的智慧型班主任
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班主任工作能成功,但是有责任心是班主任获得成功的前提。c小学的c校长在市班主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
总之,这次培训工作开展得既有实效性,也有实用性,让我们每一位参训人员来有所获,学有所得。同时,本次活动还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地学习,才能迎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教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发展中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
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做真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 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魅力的人,一个新型魅力班主任。 13、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4、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中国综合临床 16、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护士进修杂志 18、中国临床医学
R5--内科学:1、中华内科杂志 2、中华血液学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中华消化杂志 7、中国循环杂志 8、中华肾脏病杂志 9、中华传染病杂志 10、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中国肝脏病杂志 13、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4、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15、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高血压杂志 18、中国内镜杂志 19、中国糖尿病杂志 20、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临床荟萃
R6--外科学: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中华创伤杂志 10、中华麻醉学杂志 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中华矫形
外科杂志 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中华烧伤杂志 1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妇产科学: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儿科学: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肿瘤学: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华病理学杂志 4、中国肿瘤临床 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肿瘤 7、肿瘤防治研究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1、中华精神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华神经科杂志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中华眼底病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口腔科学: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特种医学: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 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实用放射学杂志 6、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药学: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中国新药杂志 1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中国药房 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5、华西药学杂志 16、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综合性农业科学: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8、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通报 4、土壤 5、中国水土保持 6、水土保持通报 7、应用生态学报
8、土壤肥料 9、水土保持研究 10、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1、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
S2--农业工程:1、农业工程学报 2、农业机械学报 3、灌溉排水(改名为:灌溉排水学报) 4、水利学报 5、节水灌溉 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8、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9、农机化研究 10、粮食与饲料工业 1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4、农业机械
S3,5--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遗传学报 4、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5、中国水稻科学 6、中国棉花 7、杂交水稻 8、大豆科学 9、中国油料作物杂志 10、棉花学报 11、种子 12、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3、玉米科学 14、麦类作物学报 15、作物杂志 16、中国种业 17、核农学报
S4--植物保护:1、植物保护学报 2、昆虫学报 3、植物病理学报 4、植物保护 5、昆虫知识 6、中国生物防治 7、农药 8、植保技术与推广(改名为: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S7--林业: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5、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6、福建林学院学报 7、世界林业研究 8、林业科技通讯(改名为:林业实用技术) 9、浙江林学院学报 10、中国森林病虫 11、浙江林业科技 12、西北林学院学报 13、林业资源管理 14、中南林学院学报 15、福建林业科技 16、林业科技 17、辽宁林业科技
S8--畜牧、动物医学:1、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杂志 3、中国兽医科技 4、中国兽医学报 5、畜牧兽医学报 6、中国家禽 7、中国畜牧杂志 8、中国饲料 9、畜牧与兽医 10、黑龙江畜牧兽医 11、中国动物检疫 12、养禽与禽病防治 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4、蚕业科学 15、动物营养学报
S9--水产、渔业:1、水产学报 2、水生生物学报 3、中国水产科学 4、淡水渔业 5、海洋水产研究 6、水产科技情报 7、水利渔业
8、中国水产 9、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0、水产科学 11、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2、科学养鱼
第七编 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
TD--矿业工程:1、煤炭学报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煤炭科学技术 4、金属矿山 5、非金属矿 6、煤矿安全 7、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8、矿山机械 9、矿业安全与环保 10、中国煤炭 11、中国矿业 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煤炭工程 14、矿冶工程 15、煤田地质与勘探 16、煤矿机械 17、矿业研究与开发 18、选煤技
术 19、煤矿自动化(改名为:工矿自动化) 20、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1、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2、化工矿物与加工 23、洁净煤技术
TE--石油、天然气:1、石油学报 2、石油勘探与开发 3、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油田化学 5、石油炼制与化工 6、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天然气工业 8、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9、石油钻采工艺 10、油气储运 11、钻井液与完井液 12、石油机械 1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4、炼油设计(改名为:炼油技术与工程) 15、油气田地面工程 16、钻采工艺 17、石油化工 18、新疆石油地质 19、大庆石油地址与开发 20、石油实验地质 21、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2、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3、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4、石油钻探技术 25、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6、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TF--冶金工业:1、钢铁 2、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3、轻金属 4、钢铁研究学报 5、炼铁 6、粉末冶金技术 7、烧结球团 8、中国稀土学报 9、炼钢 10、有色金属 11、特殊钢 12、稀土 13、稀有金属 1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5、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16、粉末冶金工业 17、有色冶炼 18、硅酸盐学报 19、耐火材料 20、冶金能源 21、冶金自动化22、铁合金 23、硬质合金 24、中国钨业 25、黄金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1、金属学报 2、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金属热处理 4、铸造 5、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6、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7、材料保护 8、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9、焊接学报 10、热加工工艺 11、材料热处理学报 12、机械工程材料 13、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14、焊接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焊接技术 17、腐蚀与防护 18、锻压技术 19、铸造技术 20、轻合金加工技术 21、塑性工程学报 22、模具工业 23、工具技术 24、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5、无损检测
TH--机械、仪表工业:1、机械工程学报 2、中国机械工程 3、摩擦学学报 4、机械科学与技术 5、机械设计 6、仪器仪表学报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8、润滑与密封 9、机械传动 10、机床与液压 11、工程机械 12、机械设计与研究 13、起重运输机械 14、轴承 15、流体机械 16、光学精密工程 17、制造业自动化 18、机械设计与制造 19、水泵技术 20、液压与气动 21、制造技术与机床 2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3、压力容器
TJ--武器工业:1、兵工学报 2、弹道学报 3、火炮发射与控制
学报 4、现代防御技术 5、探测与控制学报 6、战术导弹技术 7、火力与指挥控制 8、弹箭与制导学报 9、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0、飞航导弹 11、火工品
TK--能源与动力工程:1、工程热物理学报 2、内燃机学报 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4、动力工程 5、热能动力工程 6、内燃机工程 7、太阳能学报 8、中国电力 9、热力发电 10、汽轮机技术 11、锅炉技术 12、电站系统工程 13、燃烧科学与技术 14、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15、车用发动机 16、华东电力
TL--原子能技术类:1、原子能科学技术 2、核动力工程 3、核科学与工程 4、核技术 5、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6、强激光与粒子束 7、辐射防护 8、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9、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0、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1、原子核物理评论 12、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3、核农学报 14、同位素 15、铀矿治
TM--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工技术学报 3、电力系统自动化 4、电网技术 5、高电压技术 6、电池 7、电源技术 8、电化学 9、电工电能新技术 10、中国电力 11、高压电器 12、继
电器 13、电力电子技术 14、变压器 15、电工技术杂志 16、电气传动 17、中小型电机 18、低压电器 19、电力自动化设备 20、蓄电池 21、微电机 22、微特电机 23、电机与控制学报 2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5、电气自动化 26、电测与仪表 27、大电机技术 2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2、中国激光 3、半导体学报 4、通信学报 5、电子与信息学报 6、光电子、激光 7、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8、激光杂志 9、激光技术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2、量子电子学报 13、应用激光 14、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5、电子技术应用 16、半导体光电 17、激光与红外 18、电信科学 19、半导体技术 2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1、现代雷达 22、信号处理 23、电波科学学报 24、电视技术 25、压电与声光 2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7、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8、红外与激光工程 29、电路与系统学报 30、光电工程 31、光通信研究 32、微电子学 33、通信技术 34、光通信技术 35、夜晶与显示 36、微波学报 37、广播与电视技术 38、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39、数据采集与处理 40、红外技术 41、电子元件与材料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自动化学报 5、计算机科学 6、控制理论与应用 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控制与决策 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工程 13、计算机应用 14、信息与控制 15、机器人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系统仿真学报 1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遥感学报 21、中文信息学报 22、微计算机信息 23、数据采集与处理 24、微型机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 26、传感技术学报 27、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9、微型计算机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TQ--化学工业: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
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TS(除TS1,2)--轻工业、手工业:1、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中国造纸 3、林产工业 4、木材工业 5、纸和造纸 6、中华纸业 7、烟草科技 8、精细化工 9、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0、中国皮革 11、海湖盐与化工 12、工业微生物 13、中国陶瓷
TS1--纺织工业、染整工业:1、纺织学报 2、棉防织技术 3、印染 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丝绸 6、产业用纺织品 7、毛纺科技 8、针织工业 9、纺织导报 10、上海纺织科技 11、合成纤维
TS2--食品工业: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食品工业 5、中国粮油学报 6、中国油脂 7、中国调味品 8、茶叶科学 9、食品研究与开发 10、中国乳品工业 11、食品科技 12、酿酒科技 13、食品与机械 14、中国酿造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TU--建筑科学:1、岩土工程学报 2、建筑结构学报 3、土木工程学报 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建筑结构 6、工业建筑 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中国给水排水 9、岩土力学 10、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施工技术 12、建筑技术 13、世界建筑 14、建筑科学 15、世界地震工程 16、建筑学报 17、混凝土 18、工程勘察 19、城市规划 20、暖通空调 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建筑机械 2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新型建筑材料 27、空间结构 28、城市规划汇刊
TV--水利工程:1、水利学报 2、泥沙研究 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水利水电技术 5、人民黄河 6、水力发电 7、水科学进展 8、人民长江 9、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水力发电学报 11、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2、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3、长江科学院院报 14、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U -- 综合性交通运输: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U2--铁路运输:1、铁道学报 2、铁道车辆 3、中国铁道科学 4、铁道运输与经济 5、内燃机车 6、中国铁路 7、铁道建筑 8、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9、铁道工程学报 10、路基工程
U4--公路运输:1、汽车工程 2、中国公路学报 3、汽车技术 4、公路 5、桥梁建设 6、公路交通科技 7、现代隧道技术 8、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 10、世界汽车 11、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2、中外公路
U6--水路运输:1、中国造船 2、船舶工程 3、船舶力学 4、水运工程 5、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6、造船技术 7、船海工程 8、舰船科学技术 9、中国港湾建设 10、港工技术 11、中国航海 12、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13、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上海海运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
V--航空、航天:1、航空学报 2、空气动力学学报 3、推进技
术 4、宇航学报 5、航空动力学报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8、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9、固体火箭技术 10、复合材料学报 11、飞机导弹 12、国际航空 13、飞行力学 14、宇航材料工艺 15、中国航天 16、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17、航天控制 18、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上海航天 20、航空工程与维修(改名为:航空维修与工程) 21、电光与控制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1、环境科学 2、中国环境科学 3、环境科学学报 4、环境化学 5、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6、环境科学研究 7、环境保护 8、环境污染与防治 9、环境工程 10、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1、化工环保 12、工业水处理 13、海洋环境科学 14、中国环境监测 15、环境科学与技术 16、水处理技术 17、农村生态环境 18、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2、自然灾害学报 23、水资源保护
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2000年 第三版摘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C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南京大学学报(哲
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7中国社会科学 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1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学术交流 15江西社会科学 1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7江海学刊 18江汉论坛 19社会科学 20江苏社会科学 21社会科学辑刊 22学术月刊 23学术研究 2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世界知识 26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7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8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9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社会科学战线 3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2甘肃社会科学 3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8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0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求是学刊 42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5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6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9思想战线 50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研究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5教学与研究 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B哲学:1哲学研究 2自然辩证法研究 3哲学动态 4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5自然辩证法通讯 6心理科学 7现代哲学 8心理学报 9心理学动态 10齐鲁学刊 11周易研究 12道德与文明 13孔子研究 14人文杂志 15心理发展与教育
B9宗教: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中国宗教 5中国道教 6中国穆斯林 7中国天主教 8天风
C8统计学:1统计研究 2中国统计 3统计与决策 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5数理统计与管理 6上海统计
C91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中国社会导刊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1人口研究 2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6人才学:1中国人才 2人才开发
C95民族学:1民族研究 2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世界民族 5贵州民族研究 6西北民族研究 7黑龙江民族丛刊 8回族研究 9民族论坛 10云南社会科学 11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2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中国藏学 15西域研究 16西藏研究 17满族研究
K历史:1历史研究 2中国史研究 3近代史研究 4世界历史 5史学理论研究 6史学史研究 7中共党史研究 8文博 9清史研究 10中国经济史研究 11史学月刊 12中国史研究动态 13史林 14史学集刊 15历史档案 16抗日战争研究 17民国档案 18当代中国史研究 19中国农史 20安徽史学 21文史哲 22中国文化研究 23文史知识
K85文物考古:1考古 2考古学报 3文物 4考古与文物 5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6江汉考古 7故宫博物院院刊 8敦煌研究
D0政治理论:1政治学研究 2理论探讨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中国行政管理 5社会主义研究 6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7学习与探索 8国外社会科学 9社会科学研究 10探索
D1,3,5,7,8国际政治:1国际问题研究 2现代国际关系 3世界经济与政治 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5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当代世界 7东欧中亚研究 8当代亚太 9欧洲 10瞭望 1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2.
(D We totally agree to market your products in Shanghai if your firm can set up an agency on our behalf.
7. (A The customer must pay cash for his insurance. (B The customer must pay for his insurance by credit card. (C The customer must get a money order to pay for his insurance. (D The customer must get a traveler’s check to pay for his insurance. 8. (A The accountant is to return 300,000 dollars to balance your account. (B The check has bounced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fund in the account.
(C The accountant has checked in for 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 The check is specially provided to make a balance on your bank account.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
究 9理论学刊 10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1理论与改革 12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3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4领导科学 15理论导刊 16党政论坛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理论探索 19特区理论与实践 20党建文汇 21党的文献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4中国机构 25青年研究 26当代青年研究 27妇女研究论丛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半月谈 30党建 31中国青年 32辽宁青年 33当代思潮
D9法律: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中外法学 4政法论坛 5法律科学 6比较法研究 7法学家 8法学评论 9现代法学 10法学 11政治与法律 12法商研究 13公安大学学报 14犯罪与改造研究 15人民检察 16人民司法 17行政法学研究 18中国监狱学刊 19民主与法制
F0经济理论:1经济学动态 2经济评论 3中国经济史研究 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5当代经济研究 6当代财经 7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8经济学家 9南开经济研究 10财贸研究 11经济科学 12学术研究 1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4经济研究 15探索 16当代经济科学
F1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西亚非洲 5拉丁美洲研究 6东北亚论坛 7经济学动态 8现代国际关系 9东欧中亚研究 10当代亚太 11现代日本经济 12亚太经济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国际贸易 15国际贸易问题 16欧洲 17世界经济文汇 18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国际经济评论 20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F12,2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宏观经济研究 3管理世界 4特区经济 5经济学动态 6经济体制改革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学家 9经济问题 10经济纵横 11经济研究 12上海经济研究 13特区理论与实践 14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5江苏经济探讨 16湖南经济 17当代财经 18经济管理 19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经济与管理研究 21南方经济 22浙江经济 23中国劳动科学 24港澳经济 25宏观经济管理 26经济评论 27经济改革 28改革与理论 29改革与战略 30中国工业经济 31中国房地产 32物资流通研究 33城市改革与发展 34北方经济 35财经科学 36财经研究 37中国物资流通 38中国经济问题 39经济经纬
F23会计:1会计研究 2上海会计 3财会研究 4中国审计 5财务与会计 6中国农业会计 7广西会计 8财会通讯 9四川会计 10当代财经 11财会月刊 12审计与经济研究 13财贸研究 14审计理论与实践 15财经理论与实践 16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7审计研究
F3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农业现代化研究 4农业经济 5中国农垦经济 6农场经济管理 7经济问题 8林业经济 9农村经济 10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1农村经济导刊 12江苏农村经济 13中国农村观察 14江西农业经济 15世界农业 16南方农村 17乡镇经济 18生态经济 19农村发展论丛 20农业技术经济 21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2中国农业会计 23渔业经济研究 24中国土地
F4工业经济:1中国工业经济 2经济管理 3煤炭经济研究 4中外管理 5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6经济体制改革 7企业经济 8管理世界 9经济问题 10中国经贸导刊 11现代企业导刊 12经济纵横 13浙江经济 14上海企业 15建筑经济 16经济学动态 17经济研究 18经济问题探索 19企业活力 20外国经济与管理 21改革 22经济论坛 23企业管理 24管理现代化 25上海经济研究 26经济与管理工作研究 27企业家 28工业技术经济 29经济师 30集团经济研究 31经营与管理 32国有资产管理 33宏观经济研究 34财经科学 3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6邮电企业管理
F7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经济研究 3商业经济与管理 4价格理论与实践 5国际经贸探索 6国际贸易 7中国物价 8财贸经济 9北京商学院学报 10价格月刊 11对外经贸实务 12商业研究 13财贸研究 14财金贸易 15世界经济 16国际商务 17商场现代化 18江苏商论 19商业经济文荟 20国际经济合作 21国际商务研究
F81财政、国家财政:1财政研究 2税务与经济 3财经问题研究 4财会研究 5财贸经济 6财金贸易 7湖北财政研究 8当代财经 9四川财政 10财经研究 11税务研究 12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3财经科学 14上海财税 15税收与企业 16财经理论与实践 17财经论丛 18外国经济与管理 19涉外税务 20中国财政 21中国税务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理论与实践 2银行与企业 3金融研究 4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国际金融 6金融与经济 7国际金融研究 8中国投资管理 9财贸经济 10农村金融研究 11财经理论与实践 12财金贸易
(C The man went to see some tourist attractions. (D The man bought some gifts for his parents and friends. 14. (A Because he wanted go buy more presents for her.
(B Because he had to pay for the French wine he bought for her.16投资研究 17保险研究 18上海保险
19证券市场导报
G0/2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1编辑学刊 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3中国记者 4新闻战线 5中国出版 6中国图书评论 7新闻大学 8新闻与写作 9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0新闻界 11当代传播
22. (A Go sightseeing at Piccadilly. (B Have a cup of English tea. (C Enjoy a funny French show. (D Return to the hotel and take a rest. Questions 23-26
23. (A Marketing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to customers. (B Marketing just means that businesses sell their products. (C Marketing is something very one of us does quite often. (D Marketing includes a variety of business activities. 24. (A When you are shortlisted for an interview. (B When you are watching television at home.
20新闻实践 21新闻知识 22收藏家 23图书发行研究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图书情报知识 7情报理论与实践 8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9情报资料工作 10图书馆 11图书馆论坛 12图书与情报 13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4情报科学 15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图书馆建设 17情报杂志
G27档案学:1档案学通讯 2档案学研究 3中国档案 4浙江档案 5档案与建设 6兰台世界 7山西档案 8北京档案 9档案管理 10档案 11上海档案 12湖南档案 13四川档案
G3科学、科学研究:1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科学学研究 3中国科技论坛 4科研管理 5中国软科学 6科学管理研究 7中外科技信息 8科技进步与对策 9软科学 10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教育:1教育研究 2教育评论 3教育理论与实践 4教育研究与实验 5外国教育研究 6比较教育研究 7教育与经济 8外国教育资料 9中国教育学刊 10上海教育科研 11人民教育 12教育科学 13山东教育科研 14现代教育论丛 15教育探索 1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 2学前教育 3早期教育 4幼儿教育
G62/63初等/中等教育:1课程、教材、教法 2普教研究 3学科教育 4上海教育 5北京教育 6天津教育 7中小学管理 8班主任 9数学通报 10数学通讯 11高中数理化 12中学语文教学 13语文教学通讯 14中小学外语教学 1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6物理教学 17化学教学 18历史教学 19思想政治课教学 20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1生物学教学 22外国中小学教育
G64高等教育:1中国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3教育发展研究 4中国高教研究 5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7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0江苏高教 11高校理论战线 12高教探索 13黑龙江高教研究 14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1/79各类教育:1中国成人教育 2父母必读 3中国电化教育 4现代远距离教育 5教育与职业 6上海成人教育 7职业技术教育 8中国电大教育 9电化教育研究 10农村成人教育 11中国特殊教育
G8体育:1体育科学 2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5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与科学 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8中国体育科技 9体育学刊 10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1体育文史 12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3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H0/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1语文建设 2中国语文 3修辞学习 4古汉语研究 5汉语学习 6民族语文 7语言与翻译 8方言 9语言教学与研究 10语文研究 11汉字文化 12世界汉语教学 13语言研究 14辞书研究 15语言文字应用 16演讲与口才
H3/9外国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中国翻译 4当代语言学 5
(A reducing polluting substances (B controlling all the pollutants (C restricting industrial activities
(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9外语教学 10中国俄语教学 11日语学习与研究 12中国科技翻译 13外语电化教学 14外语界
I1世界文学: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 3世界文学
(B Pollution-treatment system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massive quantities of water and air pollutants.
(C Materials from waste treatment processes can be made useful again.
(D The cost of pollution treatment is proportionally smaller than that of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5. The overall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to discuss the ways of and problems in pollution control (B to give suggestions about pollution control legislation
(C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fore approaches to pollution control (D to describe what has been achieved in pollution control Questions 6-10
Democracy is so much a part of our national identity that it almost seems a birthright. But the irony is that, even as we hope to spread democracy elsewhere, we risk preaching the virtues of a form of government we no longer practice ourselves. The upcoming elections, our proudest celebration of democracy, will highlight some of the threats to our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Technically, every vote is counted. But will the ballot you cast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Not likely, unless you live in one of about 17 battleground states where the contest between President Bush and Senator Kerry could easily go either way. If you come from a state that is already locked up by one of the parties and most of us do-your vote won’t carry much weight. That’s because of our idiosyncratic electoral college system.
Rather than being elected directly by the people, the President would be chosen by a group of electors appointed by the state legislatures-with the number of electors determined by the state’s total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to Congress and U.S. Senators. By allotting two Senators to each state, our founders enabled small states to wield an influence greater than their populations alone would warrant, ensuring that the most populous states wouldn’t decide every Presidential election. But here’s the rub: When it comes to those electoral votes, it’s winner-take-all (except in Maine, and Nebraska. Get more popular votes, even if only by one, and you grab all of the state’s electoral votes.
There’s yet another way that the electoral system undermines our vote. In 2000,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s largely ignore the 33 states that weren’t up for grabs. Even California, Texas and New York-states offering many electoral votes but little partisan competition-fell by the wayside. If victory or defeat depended on the popular vote, then candidates would have to work for each one. Instead, they decide which states are in play, and go after the voter there. They rarely visit other places and the majority of us don’s experience a real campaign.
Here’s one idea that could help us in futur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they have a system of direct popular vote, but with a critical provision, in the event that no one wins by a majority, they hold an “instant runoff”. That’s done by allowing voters to register not only their first choice among the candidates, by also their second and third. if a runoff is needed (say, if the winner among several candidates has less than 50 percent of vote. You can eliminate the candidate with the lowest tally, and transfer his or her supporters to the second choice on their ballots. This process can play out until there is a clear victor. This system give weight to every person’s vote-something our system of electors will never do. Only a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however, can bring about this change.
6. The function of the quotation mark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1st paragraph is to _________. (A quote what somebody has said (B emphasize the threats (C achieve sarcasm (D create a sense of humor
7. The 17 states the candidates would visit in the campaign are those _____.
(A locked up by one of the parties (B offering many electoral votes (C that could easily fall by the wayside
(D where the competition could easily way
8. The word “rub” in the 3rd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____.
(A the act of rubbing (B the trouble (C the solution (D the conflicting idea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ome popular votes may carry more weight than others. (B the outcome of the election depends on the electoral votes. (C one can win the election only by getting more popular votes.
(D the electoral system prevents the most populous states from deciding every election.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is popular Vote More Democratic? (B our Election System: A True Democracy (C How to Battle Threats to Our Democracy (D How Much Does Your Vote Really Count? Questions 11-15
Americans are far more sophisticated about beverages than they were 20 years ago. Witness the Starbucks revolution and you’ll know where the trend goes. Now, spurred on by recent studied suggesting that it can cut the risk of cancer and heart disease and retard the aging process, tea is
enjoying a similar jolt. Enough chic tea salons are springing up to make even die-hard coffee drinkers consider switching beverages.
Tea is available in more places than ever. “tea was one of the most prolific beverage categories in 1999.” With 24 percent more products offered over the previous year, reports Tom Vierhile of
Marketing Intelligence Service, which tracks food and beverage trends. And the tea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s that from 1990 to 1999, annual sales of the drink grew to $4.6 billion from $1.8 billion. “Green tea is seen by consumers as a ‘functional food’-delivering health benefits beyond sustenance,” says Vierhile.
Recently published studies point out that not all brews are created equal. Only teas that come from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Which, in their raw state are brewed to make green tea, and, with curing, can be turned into oolong and black tea leaves-have been shown to contain health benefits. Other herbal teas and infusions may taste good, yet they do little more than warm up the drinker. But for Camellia sinensis, the evidence is powerful. In a 1998 study, Harvard Universit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drinking one cup of black tea a day lowered the risk of heart attack by as much as 44percent compared with non-tea drinkers, and other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antioxidants in these so-called real teas can also prevent cancer.
One such antioxidant in green tea is ECGC, a compound 20 times as powerful as vitamin E and 200 times as powerful as vitamin C. “When people ask me for something good and cheep they can do
to reduce their cancer risk, I tell them drink real tea.” Says Mitchell Gaynor, director of medical oncology at New York City’s Strang-Cornell Cancer Prevention Centre.
Among those inspired to become a green-tea drinker is Tess Ghilaga. A new York Writer who took it up after consulting a nutritionist six years ago. “I’ve never been a coffee drinker..” says
Ghilage, 33, “she told me to start drinking green tea for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Now Ghilaga and her husband routinely brew tea –they order theirs from Inpursuitoftea.com, an internet tea company, which sells a variety of ready-made and raw teas.
www.alitea.com Along with green, black, and oolong tea, this company sells a wide variety of herbal teas and offers a “Tea of the Month” club.
www.teasofgreen.com this site sells higher-end green. Black and oolong teas and has good tips on proper storage and preparation of tea.
www.tea.com Tea drinkers can find links to sites offering tea lore, such as articles about tea ceremonies in foreign lands. An exhaustiv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ile founds out the site. 11. What do recent studies reveal about tea drinking?
(A Many tea houses have sprung up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B Drinking tea can cut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in particular
(C Tea is rather a magical drinking material to slow down the aging process. (D Many die-hard coffee brewers have developed strong sentiments towards tea. 12. What did Tom Vierhile of Marketing Intelligence Service do,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He reported about the availability of all kinds of tea around the world. (B He tracked the sources of tea and other beverages in Asian countries.
(C He ga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categorization of tea and other beverages. (D He followed the trends of tea and other beverages and analyse them in a professional way. 13.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______.
(A can be used to make green tea or black tea after proper treatments (B are turned into oolong or black tea leaves for the purpose of curing (C have powerful evidence to show its healing power for certain illnesses (D taste good yet do little more than warm up the drinker 1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ECGC? (A A medicine made from green tea. (B A powerful substance in green tea.
(C An additive essential to green tea. (D A special treatment to make green tea.
15.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ea festivals, which website would you most probably surf on? (A www.tea.com (B www.teasofgreen.com (C www.Inpursuitoftea.com (D www.alitea.com
Questions 16-20
A blue sedan nearly sideswipes my car. The driver gives me a weird look. No wonder : I’m at the wheel of a Ford Taurus, with a tangle of wires taped to my face and neck, a respiration monitor strapped around my chest, and a bunch of other gizmos sending data about my vital signs to computers stacked on the front and back seats. I look like the star of A Commuter’s Clockwork Orange.
University of lower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Thomas Schnell is crammed into the seat behind me. Schnell created this lab-on –wheels to gauge how a motorist’s body reacts to driving . He wants carmakers to use his findings to design “smart ”cars that make driving less stressful. I’m taking his rolling research facility of a white-knuckle evening spin in Chicago—home to some of the nation’s worst rush-hour traffic-to learn what happens to the human body during a long, frustrating commute.
So at 5:15 on a Monday, with a storm whipping in off Lake Michigan. I pull out of a downtown parking lot and begin creeping along interstate 90, heading west behind a line of cars that stretche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Now and then, the pace picks up, just as quickly, it slows to a halt ,red brake lights glowing in the twilight.
If I had to do this every day, I’d grind my teeth to dust. After 45minutes, Schnell and I have gone just 10 miles. As the car crawls along. Schnell occasionally asks, “What is your level of fun?” He notes my responses, some of them unprintable, on a clipboard. Here’s what the computers I’m tethered to record:
I begin breathing harder and faster. My respiration rate leaps from 12 to 17 breaths per minute. My heat rate jumps from 74 to 80 beats per minute. The electrodes taped to the muscles in my forehead show increased activity (Translation : My brow furrows and I squint a lot
While I was in no danger of keeling over, my heart rate and other symptoms offered clear evidence that I was under stress, says Robert Bonow, MD,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Over time, that stress could take a heavy toll.
If you are among the roughly 113 million Americans who drive to work each day. You’re probably grimacing with recognition. With traffic congestion getting worse each year, anyone who travels by car to the office or plant, or who simply shuttles kids from school to violin lessons to slumber parties, may be exposing himself or herself to serious hidden health threats.
All that commuter combat is bound to produce casualties. “People are experiencing more congestion and we know that’s stressful, ”say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psychologist Jerry Diefenbaker. Some results are predictable. Reckless driving –sometimes in the form of so-called road rage-is often spurred by traffic frustration. Consider 41-year –old Chris Heard. The mild-mannered engineer used to turn into Mad Max every day as he drove the nearly 50 miles of clogged roads between his home in Brookline, N. H. ,and his office near Boston. “it turned me into a very aggressive driver, ” he says, “taking risks, cutting people off, driving fast on back roads to make up for time I lost , “the result of his congestion-fueled fury ? A stack of speeding tickets and a number of near collisions. Finally he did something about it : He found a job closer to home.
1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rofessor Thomas Schnell has created his lab-on –wheels_________.
(A to make heart jump from 74 to 80 beats per minute
(B to make respiration rate leap from 12 to 17 breaths per minute (C to learn how to make driving enjoyable during rush-hour traffic (D to learn how a driver physically reacts to driving
17. Why was the author driving along interstate 90 on a Monday? (A He was test-driving his smart cat. (B He liked to pick up his driving skill. (C He did not want to be caught in the storm. (D He was dong it a test.
18. The phrase ″take heavy″(para.6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 (A grind one’s teeth (B damage one’s health (C increase one’s activity (D pay more at the toll gate
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 NOT true about 41-year-old Chris Heard? (A He used to play a role in a movie. (B He got a stack of speeding tickets. (C He found a job closer to home. (D He had a number of near collisions. 2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re You a Reckless Driver?
(B How Do You Improve Your Driving Skill?
(C Are you Driving Yourself Sick? (D How Do you Design Smart Cars? Questions 21-25
Transportation is the movement or conveying of persons and goods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As human beings, from ancient times to he 21st century, sought to make their transport facilities more efficient, they have always endeavored to move people and property with the least expenditure of time, effort and cost.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had helped make possible progress toward better living, the modern systems of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e, and the complex, interdependent urban economy present in much of the world today.
Primitive human beings supplemented their own carrying of goods and possessions by starting to domesticate animals-training them to bear small loads and pull crude sleds. The invention of the wheel, probably in western Asia, was a great step forward in transport. As the wheel was perfected, crude carts and wagons began to appear in the Tigris-Euphrates valley about 3500 BC, and later in Crete, Egypt, and China. Wheeled vehicles could not use the narrow paths and trails used by pack animals, and early roads were soon being built by the Assyrians and the Persians.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s in transportation have appeared in the last two centuries, a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vastly changed the economic life of the entire world. Crude railways-horse-drawn wagons with wooden wheels and rails-had been used in English and European mines during the 17th century. Although it first
appeared in England. The railroad had its most dramat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1840 more than 4800 km of railroad were already operating in the eastern states, a figure 40 percent greater than the total railroad mileage of Europe. Since World War 1, however, the U.S. railroads have been in a decline, due partly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automobiles, trucks, buses, pipelines, and airlines.
The first new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o challenge the railroad was the motor vehicle, which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invention, in the 1860s and ’70s,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automobile found its greatest popula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first “horseless carriages” appeared in the 1890s. two hundred million motor vehicles had been produced in the nation within 70 years of their first appearance. The automobile thus became in many ways as important to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railroads had been to the 19th.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tercity buses took over a large portion of commercial passenger travel, and trucks began carrying a great deal of the nation’s freight.
Although the emphasis on fuel conservation waned in the 1980s, few doubt that the issue will emerge again when oil scarcities loom, as they did in the 1970s. future possibilities include automobiles with far greater fuel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mass-transit systems. Both will occur not only in response to oil-supply disruption, but also as an answer to increasing demands for cleaner air. Improvements in mass transit offer the most promise
for the future. Amtrak’s 1993 introduction of the Swedish high-speed “tilting train” should cut travel time between some East Coast cities by almost half, once tracks are entirely electrified.
21.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ransport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all the following EXCET_____.
(A economic development (B living conditions (C industrial production (D political rights
22. The first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ransport in ancient times was attributed to ____. (A the making of carts and wagons (B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C the invention of wheels (D the building of tracks
2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railroad first appeared in _____. (A China (B England (C Crete (D Egypt
24.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 (A there had been oil crises in the 1970s
(B the motor vehicle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cline of railroads (C automobile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railroads
(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 major concern in developing transport 25. What dose the passage say about the “tilting train”? (A It can carry more freight than other vehicles. (B It requires its tracks to be electrical. (C Its speed demands cleaner air. (D Its cost is very low. Questions 28-30
A visitor from Barcelona arrives at a Madrid government office in mid-afternoon. And is surprised to find only the cleaning lady there. “Don’t they work in the afternoons ?” he asks. “no, ” she replies, “they don’t work in the mornings. In the afternoons they don’t come.”
Lazy Madrid, busy Barcelona: it is just one of many stereotypes about Spain’s great
rivals. Mostly, the stereotypes are born of Barcelona’s bitterness at its second-class status. Barcelona is the capital of Catalonia, a proudly autonomous region, but Madrid is the capital of Spain. This causes resentment. It makes Barcelona the largest city in Western Europe not to be a national capital. Worse, Barcelona (Catalonia’s capital since the ninth century regards Madrid (a creation of Philip Ⅱ in the 16th century as an upstart. And, after being bossed about for so long, who can blame them? Over the years
governments in Madrid did their best to strip Barcelona of political power. They tried to squash the Catalan Language. They even decided what the modern city should look like: in 1860 an order from Madrid overruled Barcelona’s choice of plan for its big expansion, and opted for a grid layout.
Barcelona has the liberalism that often characterizes port cities. As Catalans see is. While Madrid bathes in bureaucracy, Barcelona gets on with business. An old-fashioned seriousness in Madrid, isolated high up on Spain’s central plateau, contrasts with the light-heartedness of Barcelona, open to Europe and aggressively avant-garde.
Upon to a point, these old caricatures still hold true. No visitor to government buildings in the two cities can fail to be struck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m. In Madrid, there are creaky wooden floord, antique furniture and walls covered with paintings by Spanish old masters. In Barcelona, the city of Gaudi and Miro, designer chairs and tables are evidence of the place’s obsession with modernism. Meetings of the Catalan cabinet are held in room with a large, modern painting by Antoni Tapies.
And yet, these days, the similarities be two cities are at least striking as the contrasts.
Madrid is hardly lazy any more. Visitors find it har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place. Nor is it old-fashioned. Indeed, it has become almost outrageously modern. To judge by the local cuisine, you would think the place was a port: although far from the sea, seafood is a miraculous Madrid speciality.
As banks and business have been drawn to Madrid and industrial centre as an
administrative one. Barcelona, meanwhile, in Spain’s traditional industrial heartland,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rise in bureaucracy.
The rivalry between Madrid and Barcelona is bound to remain fierce, not least on the soccer field, where Real Madrid and Barcelona compete for Spanish supremacy.
Barcelona will continue to press for yet more power to be devolved to it from Madrid: it is calling for the Senate, Spain’s upper house of parliament, to be moved to the Catalan capital. But with a lot of local autonomy restored, and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1992
Olympics behind it, the chip on Barcelona’s shoulder is becoming ever harder to detect.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illustrates the stereotypes about Madrid and Barcelona? (A Madrid government officials never come to the office in the afternoon. (B Barcelona is an efficient and less bureaucratic place for business dealings.
(C People in Barcelona are very resentful at Madrid’s being the capital city.
(D Barcelona is the largest city in Western Europe but it failed to claim its right status. 27. Historically, Barcelona has regarded Madrid as ______. (A less bureaucratic (Binferior (C a newcomer (D less funny
28. How did governments in Madrid deliberately strip Barcelona of political power? (A They strongly opposed a grid layout in Barcelona which confines the city in its original space.
(B They gave the priority to the Catalan language rather than Spanish. (C They turned down Barcelona’s proposal for its expansion. (D They ridiculed Barcelona’s second-class status.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likely caricature of Spain’s capital city? (A Government houses have dilapidated wooden floor, antique furniture and old paintings.
(B The polished wooden floors and designer chairs and tables are the symbols of government houses.
(C Meetings of the Cabinet are held in room with a large, modern painting by Antoni Tapies.
(D It has all the hustle and bustle because of its political superiority. 30. Nowadays people in Barcelona feel more ______ Madrid as they used to. (A afraid of (B hateful of
(C obsessed with (D competitive with
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1(30minutes
Americans have come to expect a lot of their presidents, more perhaps than any can deliver. We say that the president runs the country, but in practice, presidents have
trouble running large parts of the government. We hold the president responsible for the economy, even though he has few economic levers at his command. We expect the
commander in chief to lead us to victory in war, and then we complain when we think he is micromanaging the military.
And we tend to think of the president a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nation he leads. Few other democracies combine the position of head of government and head of state. We do, and some of the bitterness of our politics spring from the conviction of many Americans that this of that president does not really represent their country. Yet as we look back at our presidents, we see them less as partisan politicians than as national leaders, who in different ways have helped develop the strengths and virtues of our nation. SECTION 4: TRANSLATION TEST (2(30 minutes
有人把香港说成是“文化沙漠”。实际上,香港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在电影制作方面,香港名列世界前茅,其流行歌曲在全球华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有8所知名的大学。
这座城市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因素造就了一种多样化的文化。每年一度由政府主办的艺术嘉年华为当地艺术家展示其独创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并鼓励更多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为中国的文华繁荣作出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