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重视师生兴趣、情感、能力的心理交流,努力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都希望和学生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很多学生却不能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有关报道也指出,“知道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和谐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 师生关系的涵义
“关系”从词意上分析,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
1
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和谐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
2
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到达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1.沟通——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思想法不同,低年级的学生会比较乖,多鼓励多表扬他们,跟他们牵牵手,摸摸他们的头,他们会跟老师很亲切,比较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不再盲目地崇拜教师,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接受程度也不同。“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
针对今年的五年级班级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在一节课上,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纸,然后提出诸如:你喜欢英语这门科吗?你喜欢目前的英语老师吗?你认为她的教学如何呢?你对老师的教学有那些意见和建议?等等一类问题,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那节课上,学生写得非常认真,没有了悄悄话,没有了小动作。课后我仔细地看了每个学生的心里话,心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孩子们有那么多的感受,有的说,自己很喜欢英语,就是基础不太好,没有信心学;有的说,学习压力很大,过于注重语文和数学了;有的说,成绩不好,不敢和老师多交流„„我很感动,于是也写了一段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孩子们,学好英语很重要,老师也很喜欢大家,希望以后多交流,有什么问题及时解决,老师也会针对学生提出的问
3
题或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让我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后来我跟学生的关系越来越默契了。 2.关爱——架起和谐关系的桥梁
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而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这学期我带的班上有个小女孩,眼里总会有些忧郁的情绪,我也知道,过年的时候因为车祸,她妈妈去世了,看了她的QQ空间,我的心里也很酸涩,是啊,缺少母爱的孩子原本就是应该怜爱的孩子。于是,我告诉她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她,只要她能走出阴影,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妈妈会在天上看到而且会很高兴的,我还告诉她妈妈会保佑她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这个同学在课堂上或常规中有一点
4
点的突出表现,我就会乘机表扬并且鼓励她,同时我还鼓励其他同学和她交朋友。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关怀和鼓励使原本可能会消沉下去的孩子有了学习的信心,有了生活的勇气。
也许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感动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只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够激起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从而使他们全面发展。 3.尊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5
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他们虽然是学生,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教师是对的”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作为教师,有必要消除一切偏爱的因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给不同学生以表现机会,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的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如上所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深化小学英语教改,积极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当今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并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英语教学和谐的氛围里,我们更应该重视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 参考书目:
1.《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
2.《教育心理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44年1月。 3.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