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学生谈心
老师与学生谈心是一种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与学生谈心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必然能够有力地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老师应该怎样与学生谈心呢?
一、平等对待学生,不“居高临下”
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一样,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结心交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
二、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
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圈子,有喜、怒、哀、惧,因此要从学习和生活中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保持耐心,“不计较抱怨”
为了解决某个棘手问题而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抱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
四、选准时机,不“急于求成”
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五、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哪怕是老师静静地听完诉说,他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肯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六、以德感人,不“以势压人”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平时一定要有高风亮节,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高尚的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才会听得进、信得过。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