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六辊冷轧机
设 备 安 装 方
二O一O年八月
案
目录
1150六辊HC冷轧机设备安装说明 ………………………………………. 2
1150六辊HC冷轧机机械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 3
1150六辊HC冷轧机液压、润滑、空气管路的配管和安装要求 ……….. 11
1150六辊HC冷轧机电气设备安装要求 ………………………..………. 1
13
1150六辊HC冷轧机设备安装说明
1150六辊HC冷轧机机械设备部分由上卷小车、开卷机、开头矫直机、主轧机、左卷取机、右卷取机、助卷器、机前装置、机后装置、卸卷小车、换辊装置等设备组成。
1150六辊HC冷轧机配备有液压系统、液压AGC系统、弯辊、横移、CPC系统、稀油润滑系统、油雾润滑系统、工艺冷却润滑系统、真空除油系统。 1150六辊HC冷轧机配备有电气传动、厚度控制、板形控制、对中控制等电气控制系统。
该轧机属于精密单机架可逆板带轧制设备,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轧制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有冶金轧钢设备基础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基础设计,选择有冶金轧钢设备安装资质的专业安装公司进行该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前须对基础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前须对所有设备进行清点,并作好交接记录。
由于部分设备系拆开后运输,所以在设备安装前须熟悉图纸,了解设备结构及技术要求,正确地将设备进行安装和组装。
工艺冷却润滑系统的乳液箱安装在地下室内,由于体积较大,须先将其吊装进地下室就位。
主轧机、开卷机、左右卷取机是该机组的核心设备,其他设备的安装均与它们为坐标,所以在机组安装时先将其就位,并调整好其轴线位置、水平度及标高。 设备的安装、精度检测、管路的焊接、酸洗、试压、清洁度检查等要有详细记录。
2
1150六辊HC冷轧机机械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1、 设备基础技术要求
2.1设备基础应有确认该基础已经具备安装条件的相关资料。
2.2设备基础表面及予留孔内应清洁,予埋地脚螺栓的螺纹部位应防护完好,伸出地面部位无弯曲变形。
2.3设备基础的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应符合表1-1要求:
表1-1 序号 项 目 允 差 ±20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向) 0 2 基础各面标高 -20 基础上平面 凸台上平面 3 外形尺寸 凹穴内尺寸 4 5 基础上平面水平度 基础垂直度 标高(顶部) 6 予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根部和顶部) 中心距 深度 孔壁垂直度 标高 8 予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 20 0 -20 +20 0 5/1000 10/全长 5/1000 20/全长 +10 0 ±2 ± 10 +20 0 10 +10 0 7 予留地脚螺栓孔 ±5 中心距 5 水平度(带槽锚板) 水平度(带螺纹孔锚板) 2
2.4 主轧机、开卷机、左右卷取机基础要求有沉降记录。
2.5主轧机、开卷机、左右卷取机基础要求有永久性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在布置图上标出其编号、设置位置、实测坐标及标高值。
2.6 安装需要的临时基准线标点和临时基准点应根据永久性中心标板和基准点作出。
3、主轧机组的安装技术要求 3.1调整底座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进行测量,其标高允差 +0.50,作详细纪录。(只测量一个底座的中部)
3
调整底座止口尺寸A达图纸要求。
3.2调整底座止口中心线与基础主传动中心线一至。
用带座内径千分尺测量A/2实际宽度,在与两片牌坊配合部位分别各检测两点,作详细纪录。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 0.05/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50 mm, 两底座止口面平行度允差: 0.05/1000。 3.3 检测底座上平面水平度。
单个底座可直接用水平仪测量,两底座间的测量采用在平面上担精密长平尺,在平尺的中部用水平仪测量,作详细纪录。 任意方向上允差:0.05/1000。 3.2轧机牌坊的安装
3.2.1 轧机牌坊吊装在底座上,使两个牌坊底部同側止口面与其中一个底座止口面接触,采用螺栓予紧装置将牌坊与底座的连接螺栓紧固,检查牌坊与底座的接触面之间的间隙,0.05 mm塞尺周边长度上75%不得塞入。 3.2.2两牌坊窗口中心面与主传动中心线的同面度。
由于两片牌坊较重,装在底座上后可能破坏底座的水平,因此首先要检查底座水平及标高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可通过调整底座下面的斜垫板进行调整。 复查两牌坊窗口中心面与主传动中心线的同面度。
为便于测量,将钢丝架在下支承轴承座窗口中心部位,使钢丝与主传动中心同在一垂直面内。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05/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50 mm, 3.2.3 检查两牌坊窗口平行度。
为便于测量,将钢丝架设在下支承轴承座窗口中部靠近一側150-250 mm处,用带座内径千分尺测量,使钢丝到两牌坊窗口面距离A1和B1之差为两牌坊窗口实际尺寸之差的一半。测量A1、A2及B1、B2。其允差为:│A1-A2│≤0.05 mm;│B1-B2│≤0.05 mm。 3.2.4 检查两牌坊窗口的垂直度。
窗口内吊挂钢丝,为便于测量,将钢丝架设在靠近窗口一側150-250 mm处,为防止钢丝晃动,将重锤浸入油桶中,用带座内径千分尺在上、下支承辊部位各检测三点。2-6
先检查窗口一个侧面的垂直度,测量A1、 A2、A3及B1、 B2、B3。根据检测的结果计算出各处窗口的垂直度。
垂直度允差为:0.05/1000,全长0.15 mm。 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窗口另一侧面的垂直度。 牌坊窗口的垂直度也可采用水平仪进行测量。 3.3轧机主传动箱体的安装 3.3.1 调整主传动箱体的标高。
箱体的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上箱体工艺基准面(出厂时已给出实测数据)标高与基础基准点(或轧机底座上平面)标高换算而得出。 允差:±0.50 mm。
3.3.2 调整主传动箱体的纵向水平度。
箱体的纵向水平测量采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箱体的镗孔端面外露处。允差
4
0.05/1000。
3.3.3 调整主传动箱体的横向水平度。
箱体的横向水平测量采用框式水平仪测量上箱体顶部的工艺平面。 允差:0.05/1000。
3.3.4 调整主传动箱体轴线与主传动中心线的同面度。
在箱体外侧设置两块辅助中心标板,使其连线与主传动中心线平行,并测量出距主传动中心线的实际距离,在其上方吊两根垂直钢丝,利用箱体外侧的工艺基准面(出厂时已给出实测数据),测量出B1和B2的距离,计算出箱体的实际中心位置以及与主传动中心线的平行度。 平行度允差:0.1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30 mm。 3.4主电机的安装
共四台主传动电机,要求电机与减速机输入轴、电机与电机轴的轴线同心,采用在齿轮连轴器的外齿轮端面及外园上相互打表的检验方法。 两轴线径向位移允差:0.30 mm。 两轴线倾斜允差:0.50/1000 4、开卷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4.1开卷机底座的安装
4.1.1调整底座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底座的水平滑动面上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0.50 mm。 4.1.2检测底座上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水平滑动面上放平尺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底座两个水平滑动面上担精密平尺,在平尺的中部用水平仪测量其横向水平。 任意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05/1000。 4.1.3调整底座固定侧滑板面的位置。
在开卷机卷轴的中心标板上架设辅助拉线,该线与卷轴中心同在一个垂直面内,用钢尺测量底座上固定侧滑板的实际位置A,用带座内径千分尺测量底座轴线的平行度。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05/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50 mm,
说明:若开卷机在出厂时底座与箱体整体包装,将采用辅助吊线到卷筒外园距离的测量方法,来检测卷筒轴线的正确位置。参见5.3条
4.2开卷机传动箱及卷轴的安装
将开卷机传动箱及卷轴安装在底座上,调整好卷轴外支承,使其托辊与卷轴端支承轴承外园接触,力量适度。
箱体安装在底座上后可能要影响底座原有精度,若有变化须进行调整。 4.2.1检测卷筒外园的水平度 在卷筒外园上装上定径园环,用框式水平仪在扇形板中部测量卷轴的水平度。 允差:0.1/1000 (只许外侧高)。
4.2.2测量卷轴与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
5
卷轴外园上固定旋转臂及千分表,用手盘动卷轴,在拉设的轧制线钢丝上打表测量卷轴与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若有超差可调整底座。 允差:0.05/1000。 4.3主电机的安装
要求主传动电机与减速机输入轴的轴线同心,采用在齿轮连轴器的外齿轮端面及外园上相互打表的检验方法。 两轴线径向位移允差:0.30 mm 两轴线倾斜允差:0.50/1000
5、左、右卷取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5.1调整卷取机传动箱的标高。
箱体的标高用水准仪测量卷轴扇形板外园高点标高与基础基准点(或轧机底座上平面)标高换算而得出。 允差:±0.50 mm。
5.2 调整卷取机传动箱体的横向水平度。
箱体的横向水平测量采用框式水平仪测量上箱体顶部的工艺平面。 允差0.05/1000。
5.3 调整卷取机传动箱体卷轴中心线与主轧机中心线的距离。
在箱体卷轴外侧上方挂设一根钢丝,使其与主传动中心线平行,并量出距卷轴中心标板的实际距离,在该钢丝上吊挂一根垂直钢丝,测量卷轴外园距垂直钢丝的距离,计算出卷轴中心线的实际中心位置。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50 mm。 5.4 调整卷轴的水平度。
在卷筒外园装上定径园环,在卷筒扇形板中部用框式水平仪测量卷轴的水平度。
允差0.1/1000 (只许外侧高)。
5.5 调整卷轴中心与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
卷轴外园上固定旋转臂及千分表,用手盘动卷轴,在拉设的轧制线钢丝上打表测量卷轴与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 允差0.05/1000。 5.6主电机的安装
共两台主传动电机,要求电机与减速机输入轴、电机与电机轴的轴线同心,检验采用在齿式连轴器的外齿轮端面及外园上相互打表的方法。 两轴线径向位移允差:0.30 mm。 两轴线倾斜允差:0.50/1000
6、机前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6.1底座的安装
将底座安装在基础上,侧面方形法兰与轧机牌坊连接,并用键进行定位,拧紧螺栓后接触面用0.05 mm塞尺检查,塞入范围不能大于周边长度的25%。 6.1.1底座的水平
轧制方向水平用框式水平仪在底座的上平面进行测量,横向水平在底座的上平面担平尺进行测量。 水平允差:0.10/1000
6
6.2分别安装机前对中装置、前真空除油装置、测厚仪支座及左转向引料装置,安装完后在偏导辊上用框式水平仪复查其水平度,若有超差可调整底座。 水平允差:0.10/1000
7、机后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7.1底座的安装
将底座安装在基础上,侧面方形法兰与轧机牌坊连接,并用键进行定位,拧紧螺栓后接触面用0.05 mm塞尺检查,塞入范围不能大于周长度的25%。 7.1.1底座的水平
轧制方向水平用框式水平仪在底座的上平面进行测量,横向水平在底座的上平面担平尺进行测量。 水平允差:0.10/1000
7.2分别安装右真空除油装置、测厚仪支座、φ320园盘剪及右转向引料装置,并在偏导辊上用框式水平仪复查其水平度,若有超差可调整底座。 水平允差:0.10/1000
8、开头矫直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8.1底座的安装
8.1.1底座的安装标高
将座座安装在基础上,设备的标高用水准仪测量底座顶部平面标高与基础基准点(或轧机底座上平面)标高换算而得出。标高允差±0.30 mm。 8.1.2底座的中心安装位置
用轧制线中心拉线检测底座的中心位置,测量A1和A2。 中心位置允差±2 mm。 8.1.3底座的纵向安装位置
测量底座上连接开卷机外支承装置的垂直面到开卷机卷轴中心线的距离A,来检测底座的前后位置。 位置允差±1 mm。 8.1.4底座的水平
用框式水平仪在机座顶部平面上担平尺测量其水平。 水平允差:0.10/1000
8.2机架、夹送辊、矫直辊、液压剪等装配部件的安装
将已装配好的部件吊装在底座上,在传动侧机架及操作侧机架顶部担平尺用框式水平仪复检测量其水平。 水平允差0.10/1000 8.3传动装置的安装
传动装置的标高用水准仪及钢尺进行检测,允差:±2 mm。
与下主动矫直辊的同心度检测,采用在减速机输出轴联轴器上固定百分表,圈下矫直辊轴头水平中心线处的外园及端面,同心度允差:0.3 mm。 9、上、卸卷车的安装技术要求 9.1上、卸卷车导轨的安装 9.1.1调整导轨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导轨的上面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0.50 mm。
7
9.1.2检测导轨上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导轨面上放平尺,平尺与导轨接触面0.1塞尺不入,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两导轨面上担平尺,在平尺的中部用水平仪测量其横向水平。 任意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20/1000。 9.1.3调整两导轨间距离。
用卡尺或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两导轨内侧的实际尺寸。 允差±0.50 mm。
9.1.4调整两导轨中心线与卷轴中心线一至。
在卷轴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导轨内侧距钢丝的实际宽度A1和A2,在与两导轨内侧分别各检测数点。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3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1.0 mm。 9.2盖板导轨的安装
9.2.1调整导轨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导轨的上面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2 mm。 9.2.2检测导轨上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导轨面上放平尺,平尺与导轨接触面0.3塞尺不入,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两导轨面上担平尺,在平尺的中部用水平仪测量其横向水平,作详细纪录。
任意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30/1000。 9.2.3调整两导轨间距离。
用卡尺或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两导轨侧导向面的实际尺寸。 允差+2 mm。
9.2.4调整两导轨中心线与卷轴中心线一至。
在卷轴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导轨侧导向面距钢丝的实际宽度B1和B2,在与两导轨侧导向面分别各检测数点。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2.0 mm。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2.0 mm。
9.3固定鞍座的安装
9.3.1调整鞍座半园块顶部的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两个鞍座半园块顶部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1.50 mm。
9.3.2检测鞍座半园块顶部水平度。
在单个鞍座半园块顶部外园面上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 水平度允差:0.20/1000。 9.3.3调整两鞍座半园块间距离。
用卡尺或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两鞍座半园块内侧的实际尺寸。 允差±2 mm。
9.3.4调整两鞍座半园块中心线与卷轴中心线一至。
在卷轴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鞍座半园块导轨内侧距钢丝的实际宽度C1和C2,在与两鞍座半园块内侧分别各检测数点。
8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1.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2.0 mm。
10、换辊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10.1支承辊换辊装置底座的安装
底座前端与轧机牌坊相连,使其导轨面与机内导轨吻合,允差: 0.10 mm。 10.1.1检测导轨上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导轨面上担平尺,平尺与导轨接触面0.1塞尺不入,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两导轨面上担平尺,在平尺的中部用水平仪测量其横向水平。 任意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10/1000。 10.1.2调整两导轨中心线与主轧机中心线一至。
在主轧机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导轨内侧距钢丝的实际宽度,在与两导轨内侧分别各检测数点。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2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 0.3 mm。 10.2移动油缸的安装
油缸轴线与主轧机传动中心线平行, 允差:0.20/1000。 油缸轴线与两导轨中心线偏移允差: 0.5 mm。 10.3中间辊及工作辊换辊装置导轨的安装 底座前端与轧机轨梁相连。 10.3.1调整导轨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换辊大车行走导轨的上平面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0.30 mm。 10.3.2检测导轨上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导轨面上放平尺平,尺与导轨接触面0.15塞尺不入,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两导轨的高度差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导轨的上面进行测量。 单导轨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20/1000。 两导轨的高度差允差:0.3 mm。 10.3.3调整两导轨间距离。
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两导轨内侧的实际尺寸。 允差±1.0 mm。
10.3.4调整两导轨中心线与主轧机中心线一至。
在主轧机传动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内径千分尺测量两导轨内侧距钢丝的实际宽度A1和A2,在与两导轨内侧分别各检测数点。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2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0.5 mm。 10.4活动盖板升降装置的安装 10.4.1调整升降装置的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水准仪及钢尺在四个活动盖板升降装置的销轴伸出部位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2 mm。
四处标高之差允差:±1 mm。
10.4.2调整单侧升降装置底座间的距离。
9
分别在两个单侧升降装置的销轴伸出部位用钢尺进行测量。 销轴的间的距离允差:±2 mm。
10.4.3调整两个单侧升降装置托辊间的距离。
用钢尺或直接测量两升降装置托辊凸缘外侧的实际尺寸H。托辊处于高位时测量。
允差:-3 mm
10.4.4调整两个单侧升降装置中心线与主轧机中心线一至。
在主轧机传动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升降装置托辊凸缘外侧的实际尺寸A1、 A2和B1、B2,托辊处高位时测量。
A1、 A2允差:±2 mm。
A1、B1及A2、B2允差:±3 mm。
10.5换辊大车的安装
将换辊大车吊装在中间辊及工作辊换辊装置的导轨上,检查固定车内各条轨道与机内轨道的吻合情况,允差0.2 mm。
若有超差,可调整中间辊及工作辊换辊装置的导轨。 11、助卷器安装要求 11.1助卷器导轨的安装
11.1.1调整助卷器导轨上平面标高
参照基础上的永久标高基准点,采用经纬仪及钢尺在助卷器行走导轨上进行测量。
其标高允差:±1.5 mm。 11.1.2检测导轨平面水平度。
在单个导轨面上用水平仪测量其纵向水平,两导轨面担平尺用水平仪测量其横向水平。
单导轨方向上平面水平度允差:0.20/1000。 横向水平度允差:0.20/1000。 11.1.3调整两导轨间距离。
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两导轨内侧的实际尺寸。 允差:+1.5 mm。
11.1.4调整两导轨中心线与主轧制线中心一至。
在主轧制线中心拉线上吊挂垂直钢丝,用钢尺测量两导轨内侧距钢丝的实际宽度,在两导轨内侧分别各检测数点。 与中心线平行度允差:0.30/1000。 相对中心线偏移允差: 2.0 mm。 11.2移动油缸的安装
油缸轴线与主轧制中心线平行, 允差:0.30/1000。 油缸轴线与两导轨中心线偏移允差: 1.0 mm。
10
1150六辊HC冷轧机液压、润滑、空气管路的配管及安装要求
1450六辊HC冷轧机须由施工单位现场进行安装及配管的主要设备有: 液压系统。
液压AGC系统。
弯辊、横移、CPC系统。 稀油润滑系统。 油雾润滑系统。 工艺冷却润滑系统。 真空除油系统。
液压、稀油润滑、油雾润滑、工艺润滑的配管必须按相关标准进行试漏、酸洗、中和、钝化、水冲洗、干燥、油循环、试压、防锈等处理,空气管路要进行压缩空气吹扫。所有配管要进行外观、焊接质量和清洁度的检查验收。 1、 各液压、润滑油箱、伐组架、冷却器、蓄能器的安装
各液压、润滑油箱、伐组架、冷却器、蓄能器按图纸位置及标高进行安装,要求如下:
纵横中心线允差:±10。 标高允差:±10。
水平度或垂直度允差:1.5/1000 2、管道敷设质量要求:
管道的敷设应便于拆装、检修,不得妨碍设备的运转、维修。
管道的支架部置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相间错开100mm以上。
管道排列整齐,标高及坐标位置偏差为:±10mm。水平度或垂直度公差为2/1000。
稀油润滑油的回道应向回油箱方向往下倾斜12.5-25/1000的斜度。 油雾润滑管道应顺油雾流动方向朝上倾斜5/1000以上的斜度。 3、焊接质量要求:
液压AGC系统、弯辊、横移、CPC系统、液压控制及传动系统的管路焊接应采用氩弧焊焊接。
焊接质量的检查按(YBJ 207-85)标准中的表2.3.4.2-2对接接头焊缝内部质量标准及表2.3.4.3焊缝探伤抽查量规定如下:
液压AGC系统及弯辊、横移、CPC系统的焊接质量等级为Ⅰ级。 液压控制及传动系统的焊接质量等级为Ⅱ级。
工艺冷却润滑系统、空气管路的焊接质量等级为Ⅲ级。 4、清洁度要求:
液压、润滑管路在酸洗合格后进行管路冲洗,冲洗时必须将液压缸、液压马达、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润滑点与管路断开,用临时管路连接成冲洗回路。伺服伐、比例伐用临时自制的模拟伐块代替。
清洁度的检查按(YBJ 207-85)标准中的附录C管道冲洗清洁度等级标准,规定如下:
液压AGC系统及弯辊、横移、CPC系统的清洁度不得低于15/12级。 液压控制及传动系统的清洁度不得低于17/14级。
稀油润滑系统、油雾润滑系统的清洁度不得低于20/17级。
11
工艺冷却润滑系统的清洁度不得低于20/17级。
空气管路吹扫后的清洁度在排气口用白布遮挡检查,5分钟后其上无铁锈、灰尘及其它脏物。 5、打压试验要求:
各系统的压力试验在管路酸洗、吹扫合格后进行,压力试验介质为符合相应系统清洁度等级的工作介质。
进行压力试验时所有的液压缸、液压马达、伺服伐、比例伐压力继电器、蓄能器等不得参与压力试验。
液压管路的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润滑管路、工艺润滑管路的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25倍。 空气管路的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15倍。
12
1150六辊HC冷轧机电气设备安装要求
1. 高、低压设备应保证达到规程规定的相关安全距离;
2. 厂房及设备应有完整的接地系统。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应按相关规程规定实
施,特别是屏蔽接地应严格符合相关规定,不得马虎凑合; 接地应有三种各自接地系统
计算机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 ≤1Ω PLC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2Ω 保护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4Ω
3. 低压配电室及操作控制室应保证温度20~27〇C,湿度20%~80%,尘埃≤
0.1mg/m3,尘埃粒度≥ 0.5μ,空调设备正常运行;
4. 高压与低压、强电与弱电、直流与交流、电力与控制电缆应分别敷设,以防
产生干扰;无论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或其他方式敷设电缆,都要按以上标准执行,动力线、控制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分层敷设。 5. 安装整流变压器应特别注意:
整流变压器外观应完整、无损,无缺件、渗漏和污垢; 变压器基础铁轨应水平,轮轨与轮距应吻合; 接地线安装牢固,接触良好;
周围有适当的消防设备及验查事故排油实施;
整流变压器等高压设备应聘请专业队伍进行严格的高压试验后,方可投
入运行。
6. 安装电机应特别注意:
电机基础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基础混凝土
强度应达到75%以上,基础下沉稳定,标高、中心线等标志清楚,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地脚螺栓孔应垂直,全长允许误差不超过螺栓孔直径或短边长的/10;
吊装受力应符合电机制造厂规定,转子护环、轴径、风扇、集流环等不
得作为着力点,轴径应包扎保护;
接地线截面正确,接地可靠,绝缘良好; 转子盘车旋转灵活,无异常声音;
主轧机、左右卷取、开卷电机振动不得超过下表: 同步转速rpm 1500 1000 750以下 双振幅值/mm 0.085 0.10 0.12
7. 安装电气柜应特别注意:
电气柜安装布置应按甲方自行工厂设计进行;
基础型钢长度应与柜总长一致,标高高于地坪10~40mm,在车间内高出
200mm,安装不平度和不直度均为1mm/M,全长5mm; 柜单独或成列安装允差应符合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垂直度(每米) 1.5
13
水平度 水平度 柜间接缝 相邻两柜间 成列柜顶部 相邻两柜间 成列柜顶部 2 5 1 5 2 接地正确。
8. 应按照图纸详细校对线路连接的正确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9. 只有在对设备安装按照1项所列规范进行严格验收的基础上,才可由有资格
的电气专业人员对轧机进行调试。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