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望子成龙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试题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望子成龙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试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望子成龙学校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物理模拟题

(全卷分Ⅰ、Ⅱ卷。满分100分,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选择题(共36分。本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择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则 A、6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2-4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3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沿同方向运动 D、0-2s和2-4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变

v/(m/s) 4 2 0 -2 -4 t/(s) 6 2 图1 4 2、如图2所示,物体A紧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受力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

A B F 图2 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A、

2x(t1t2)x(t1t2) B、

t1t2(t1t2)t1t2(t1t2)2x(t1t2)x(t1t2) D、

t1t2(t1t2)t1t2(t1t2)C、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4、物体由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2m所用时间是0.15s,则下落处的高度约为

A、10m B、12m C、14m D、15m

5、一静止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l时,速度为v,当物体下滑速度达到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是

A、l/2 B、2l/2 C、l4 D、3l4

6、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两个2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4m/s和10m/s,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3m/s2 B、4m/s2 C、5m/s2 D、6m/s2

7、n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一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汽车都匀速行驶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长度)

A、

vv2vs B、 C、 D、 2aaav8、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1、F2

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别为F1=42 N、F2=28 N、F3=20 N,且F2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B、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 N C、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F2、F3的合力大小为48 N,方向指向正南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28 N,方向指向正南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等于零,而加速度不等于零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加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它的速度也减小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一秒末的速度为6m/s,第二秒末的速度为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C、任何一秒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2 m/s D、在第一秒内平均速度为6 m/s 11、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描述是 A、相邻两个1秒内的位移差值是9.8m

B、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C、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D、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1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0o<<90o,合力F一定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4s后的速度大小为10m/s,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和 m/s2。

14、子弹以水平速度连续射穿三个并排着的完全相同的静止并固定的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它在射穿每个木块前的速度之比为 ,穿过每个木个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15、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向其他五个顶点作用着5个力F1、F2、F3、F4、F5,如右图3所示。已知F3=10 N,则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

16、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图3

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通过的路程是 m,刹车8s通过的路程是 m。

17、如图4所示,在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F v 的物体,质量为m=20kg。在运动的过程中,还受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

图4

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g=10m/s2)

三、实验题(共3小题,18小题3分,19小题3分,20小题7,共13分)

18、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 ,它们是记录直线运动物体 和 的仪器。

1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固定点 橡皮条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图5 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5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0、(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6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读出3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

距离 测量值/cm d1 0 1 2 3 4 5 3 6 7 3 2 5 图6

6o4 5 0 1 2 1 1 8 9 10 11 12 13 5 12 d2 d3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m/s2。

四、(共33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6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多大?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2、(8分)如图7所示,重力为500N的人使用跨过定滑轮轻绳拉重为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o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

图7 60o 支持力和摩擦力。

23、(9分)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16m/s 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乙以4m/s的初速度、1 m/s2的加速度和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时两车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4、(10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望子成龙学校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物理模拟题答题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18分)

13、 , ; 14、 , ; 15、 ;

16、 , ; 17、 ,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三、实验题(共16分)

18、 , , ; 19、 ; 20、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 。

四、计算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6分)

22、(8分)

23、(9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4、(10分)

望子成龙学校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题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7 D 2 B 8 ABD 3 A 9 AB 4 A 10 BC 5 C 11 AD 6 A 12 BC 二、(每空2分)13、1.5,-3.5; 14、3:2:1,(32):(21):1;15、30N;16、24,25;17、20N,向左。 三、实验题

18、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时间(每空1分) 19、C(3分) 22、

距离

测量值/cm d1 1.20 d2 5.40 d3 12.00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0.21,0.60(表格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 三、计算题 23、解:如图

vA AvB B vC

C D AB为加速阶段,BC为匀速运动阶段,CD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

 vBvAat1=0+15=5(m/s)

vCvB vDvCat2 avDvC05=2.5(m/s2) t22负号表示a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4、解:人和重物静止,对物体进行分析得到,绳

F y Fy 60o 的拉力F等于物重200N;人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将绳的拉力F分解得: 水平方向:FxFcos60o200100(N) 竖直方向:FyFsin60o200在x轴上,fFx100N

31003(N) 212N O f G x Fx 在y轴上,由三个力的合力得NGFy5001003327(N) 25、解: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 则vtv甲a甲t1 vtv乙a乙t1 两式联立解得tv甲v乙a甲a乙164(s)4 21此时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212ss甲s乙(v甲t1at1)(v乙t1a乙t1)=24(m)

22当乙车追上甲时,两车运动位移相等 解之得t=0 t2(v甲v乙)a甲a乙8(s)

2(v甲v乙)a甲a乙t=0表示出发时刻,不合题意舍去,故t8(s)

26、解:设汽车甲、乙两段时间间隔均为t;

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速度为v,位移为s1,加速度为a,第二段时间间隔内位移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 s1at2 s2vt(2a)t2

乙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速度为v',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位移分别为

s1、s2,由运动学公式得

''1212v'=(2a)t s1'11'(2a)t2 s2v'tat2 22设甲、乙车的总位移分别是s,s',则有 s=s1+s2 s's1's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s5 '7s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