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No.4 第四期 ・Aug.2009 语言学研究・ 关系小句作为评价手段的认知语用分析 邓庆环 ,潘立新 (赣南师范学院a.外国语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本文通过语料库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了关系小句作为评价手段的理据。文章认为关系小句的评价价 值体现在相关过程的评价价值上,体现在小句结构特有的视角上,还体现在小句与语境之间构成的独特关联上。 本文自建的语料库为主题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关键词:关系小句;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9)04—0061—06 由于语言在表达客观内容的同时总会伴随语言 Halliday认为,实现关系过程的典型的动词形 使用者对这些内容的主观态度和判断,因而语言学 式是be和have。动词的特征一直都是哲学家和语 家对语言表达中这种态度和判断的手段关注颇多。 法学家很感兴趣的内容,对动词的讨论也因此成了 语言学家认定的评价手段有Martin…,Hallidayl2 J, 所有语法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但是,无论在哪本 和Thompson 等人基本认同的词汇手段,Hunston 语法书中,我们无法找到“关系动词”这个范畴,这 和Sinclair (2000)识别的句型手段,还有杨信彰 主要是因为Halliday的分类是建立在语言的意义和 (2003)提出的“整个语篇的角度”L5 J( 们。很显然, 功能特征上。这与语法研究中的动词分类建立在语 评价手段已经成了语言系统中一个有效的表意系 法和语义特征之上有很大的差别。 统。因为评价意义本身无自身结构,它依附于其它 Poutsma认为,系动词是指那些与名词性成分或 结构元素,所以,对评价意义的研究离不开对语言概 相当于名词性成分连用时能充当谓语的成分。它们 念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研究。这就为我们进一步研究 使主语具备下列三种特征之一:处于某种状态或具 评价手段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备某种特征;进入某种状态或开始拥有某种特征;保 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语言的概念功能时提出, 持某种状态或某种特征 。这说明Poutsma早已注 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过程可分为六类,并在语法上 意到可以充当系动词的这部分词语在语义上的细微 体现为六种小句。其中的关系小句表达关系过程 差别。而且他提出be动词“不表示动作,没有意 (relational process),表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或事物 义”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因为他发现在be+adverb/ 间所处的关系,主要由动词be和have表达。在精 adjunct结构中,be表达了轻微的、与介词和相关动 密度上,关系过程可分为内包的(intensive),环境的 词很接近的动作意味。如: (circumstantia1)和所有的(possessive)三种类型,每 (1)My bed is close to the wal1.(=My bed 种类型又可细分为修饰的(attributive)和识别的(i. stands close to the wal1.) dentifying)两种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关系过程是一 (2)The book is on the table.(=The book 个表达概念意义的丰富和复杂的系统过程。系统功 lies on the table.) 能语法认为,每个小句都体现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这个思路同时也被他运用到了对have的分析 其中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就与语言使用者表达的 中。他认为,在have的几个含义中,其中相当于to 客观内容和主观情感密不可分。本文拟在自建语料 be in possession of的意义使它具备了系动词的特 库的基础上,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探索关系小句在 征,这一特征可以通过是否具有相应的被动语态结 英语学术语篇和小说中作为评价手段的理据。 构得到证明。他还认为,seem/appear作为系动词更 一、英语语法对系动词的研究 主要地表达了状语概念,意味着说话者对命题内容 +收稿日期:2009—02—27 基金项目:200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YY0903) 作者简介:邓庆环(1966一),女,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 6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不确定的态度或立场,如: (3)He seems/appears happy. 别型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可逆(reversible)。 本世纪初,语言研究转向对如何使用语言的关 注为关系过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Halli. day提出,语言是人类识解经验的源泉。而所谓的 “经验”又是指我们通过语言为自己识解的现实。 而grow/get注重的是进入某种状态时的“起 始”含义。 Jespersen以表语(predicative)为题讨论了be类 动词的用法。他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可以被称为系动 他们认为识解要借助功能语法来实现,小句或小句 词的标准是看它是否能与表语结构同现,是否能被 复合体是识解的出发点。就关系小句而言,关系过 be动词替换 J。 Quirk以内包式补语(intensive complementa— tion)为题讨论了系动词的特征。他认同be动词只 具有句法连接功能而不含语义特征的观点,但他将 对系动词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根据 系动词表达的不同意义可以把系动词分为进行式系 动词(current copula)和结果式系动词(resulting cop— ula) 】。虽然Quirk并没有把区分它们之间的标准 以定义的方式表达,而只是将这些系动词进行了简 单的列表说明,但至少他的研究为大家更全面地了 解系动词之间的异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Huddleston则对be动词的语义“空泛性”(se— manfieally empty)作出解释并强调其作为时态表征 的重要作用。他认为be动词的这两个特点能有效 地将它与其它系动词区分开来。此外,他还提及了 be动词的“识别”(identifying)意义 J。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语言学家和语法学 家对系动词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对系动词的 基本性质和作用等基本问题并没有异议,更重要的 是,他们大都注意到了系动词独特的语义特征。但 他们相互之间还是有无法兼容的内容,如Poutsma 虽然用不多的笔墨涉及到be和have在系动词范畴 内具备的共同特征,但他的观点却一直没有得到后 来其他语法学家的重视。 二、关系小句理论 Halliday对系动词的讨论主要反映在关系小句 上,他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Halliday 认为,关系小旬体现关系过程,通过参与者和关系过 程两个要素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词汇 层用“being”表达,实际上,“being”表现的是不同事 物间建立的修饰型关系和识别型关系。前者说明参 与者的属性,后者说明参与者的具体身份。这样一 个宽泛的定义将所有含有“修饰”和“识别”意义的 动词都包括其中,这当中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系动词, 也有大量的非系动词,如:have,become,turn, seem,appear,comprise,exemplify,imply,express, signify,indicate,等等。Halliday强调,修饰型和识 程应被识解为“表达了与扩展系列一样的语义类 型”,即:(1)一个参与者从精密度(概括性)、体现 (抽象性)或示例(标记)三个纬度详述(elaborate) 另一个参与者——被用来识解上下义型的分类; (2)一个参与者从复合、所有或相关性方面延伸 (extend)另一个参与者——即被用来识解部分型 分类;(3)一个参与者从时间、空间、原因、条件等环 境纬度加强(enhance)另一个参与者——即被用来 识解时间和空间上的顺序或组织【】引。在这个模式 中,关系过程内容层的含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继这之后,Halliday和Matthiessen在2004年合 作修订了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 书,关系小句理论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他 们认为,关系小句虽然能识解了外部经验(outer ex. pefience)和内在经验(inner experience),但两种识 解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体现在过 程中。如关系小句中的过程仅仅是这两个参与者之 间高度概括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关系小句中的 过程是不凸显的,关系过程的概念功能与人际功能 由它的参与者完成。 Halliday等人对关系小旬的研究扩大了传统语 法对系动词的研究,强调了关系小句在意义识解中 的重要作用,把分类零散的系动词及相关的动词系 统化了。但他们认定关系过程在关系小句中作为高 度概括的联系作用又使我们对关系过程的理解回到 了对系动词的简单理解之上,从而忽略关系小句细 微的人际意义。这是HaHiday等人对关系小句的研 究留下了缺憾。 三、关系小句的评价价值 将语料库手段运用到语法研究中成效较大的有 Sinclair和Biber等人。前者主要从语篇中选取例句 描述词汇的结构特征口 ;后者则以语义分析为基础 讨论不同语法现象的特点,并依据语料库分析它们 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由于目前系统讨论 关系小句的语体特征和评价意义的研究极少,因而 本文将建立一个自己的小型的英语学术语篇和短篇 小说语料库。 第4期 邓庆环,潘立新关系小句作为评价手段的认知语用分析 63 首先,本文整理了关系小句在这两类语篇中的 表2本语料库学术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词 分布情况。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关系小句类型面 查 詈瓦 万面 箬 从表中可以看出,关系小句在这两种语篇中出 现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如修饰型内包式关系小句出 现的频率都很高,识别型环境式和所有式出现频率 都极低。它们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修饰型环境式、 所有式和识别型内包式出现的频率上。判断小句性 质的依据既包括动作过程也包括相应的参与者,因 而对小旬评价价值的讨论就离不开对这些成分的讨 论。 1.关系小句中动词的评价价值 动词作为一种评价性手段的作用是毋庸置疑 的。由于动词表达的评价意义基本上直接进入或附 着在动词的意义部分,因而对系动词be不能表达评 价意义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持赞同的态度。但是比较 表2和表3,我们看到它在本文语料库中出现的频 率极高,讨论它的评价价值也是本文无法回避的主 题。 我们先看看语料库中的一些句子: (4)It was in Burma,a sodden morning of the rains.(A Hanging,George Orwel1) (5)He was a dark sallow marl,wiht a dark beard and rather heavy eyebrows.(The Signal— m,an,Charles Dickens) (6)The low sun was full in her face,ren— dering every feature,shade,and contour distinct, from the curve of her little nostril to the colour of her eyes.(The Withered Arm,Thomas Hardy) (7)This is the basis for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Testing the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ev Principles of Relevance,Jean —Baptiste Van der Henst and Dan Sperber) (8)These phenomena are at the heart of how negation itself is to be defined and under— stood.(Exploring Quantfiwrs,A.J.Sanford and Linda M.Moxey) 表3本语料库短篇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词 动词 出现次数所占比例%(注:和语篇中所有的动词相比) 从数据来看,be动词是两种语类中出现频率最 高的动词形式。虽然它们的作用不一样,或交代背 景,或介绍、描写人物,或归纳总结,但它们的目的都 是一样的:实现语言的信息传达功能。由于这些信 息都包含在be动词以外的其它词上,所以我们不妨 可以说be只充当了时态的承载体,表达时间概念。 可是,这个简单的结论却无法运用到以下例句中: (9)It is curious,but fill that moment I had never realized what it means to destroy a healthy, conscious man.When I saw the prisoner step a— side to avoid the puddle I saw the mystery,the unspeakable wrongness,of cutting a life short when it is in full tide.This man was not dying, he Was alivejust as we are alive.All the organs of his body were working——bowels digesting food, skin renewing itself,nails growing,tissues form— ing—all toiling away in solemn foolery.f A Hanging,George Orwel1) 小说中的主人公“I”是一个执行死刑监督的司 法,例(9)是描写他在送死刑犯去刑场的路上 时的心理活动。呈现在他眼前的人物的作用已经远 远地超出了人物本身的作用:他在通过描写人物的 动作表现人的生命力。be动词形式上的不一致,一 方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困惑:生与死竟然是如此之 近!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对的态度:尊 重生命! (10)“My eyes were on the bell,and my ears were open to the bell,and if I am a living man,it did not ring at those times.”(The sig— nalman,Charles Dickens) 小说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I”偶遇一 位信号员,信号员向“I”讲述了自己内的痛苦—— 他感觉自己总是能看见一个“死亡之神”。“I”于是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钜 想方设法消除信号员内心的疑虑。以上便是“I”在 劝说信号员时说的一句话。不同的be动词形式在 这里表明主人公对信号员想法的态度和评价——那 仅仅是一种幻觉。 实际上,时态的评价作用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Declerek通过比较That is/was my brother两个句子, 说明be动词所承载的不同时态反映了说话者不同 的心理状态和交际意图,因而带有不同的评价意 义¨引。Lyons在讨论话语的主观性特征(subjectivity of utterance)时就提及了时态、语气和体的作用¨引。 Matthiessen也认为,如果从语义角度考察时态的人 际功能,那么不同时态的选择会影响到交际双方的 关系 ’ 。 Martin和White认为,在评价系统中,态度系统 含有表示判断的子系统,它的评价功能是事实性/真 实性(fact/truth)评价,可能性/可行性(possibiliyt/ practicabihty)评价,妥当性(propriety)评价和建议性 (suggesitve)评价等。这些评价意义都可以通过词 汇本身表达出来H 。 (11)She was now five—and—twenty;but she seemed older.(The Withered A丌n,Thomas Hardy) (12)As it was getitng gloomy,he took the glass and its contents to the window.(ibid.) (13)The summer drew on,and Rhoda Brook almost dreaded to meet Mrs Lodge again. (ibid.) (14)The conversation became quite confi- dential as regarded their powers and weaknesses. (ibid.) (15)In turn,we became concerned at how well natural language quantifiers fitted the catego— ties of hte formal frameworks.(Exploring Quanti一 ,A.J.Sanford and Linda M.Moxey) (16)Such cases seem to us to require formal treatments that explain quasi—monotonicity,and there are plenty of those.(ibid.) 无论是在学术论文还是在小说中,seem都是很 常用的词,它的语义内容不强,但是它的评价作用却 很明显。在(11)中,was和seemed的对照使用表达 了说话者个人对事实的评价,而在(16)中,seem传 达出的更多的信息是“可能性”。体现了说话者较弱 的语气以及对于命题真值性愿意承担的责任。 和be相比较,(14)和(15)中的become所表达 出的评价意义是通过它的语义本身表现出来的。它 强调事态的转变以及说话者时目前和过去状态变化 的个人观点。 在(12)和(13)中,说话者的态度也是通过动词 体现:was getitng和drew on表达的是他们对事件发 生过程的厌烦或反感的情绪。 我们注意到,识别型内包式关系小旬在学术论 文和短篇小说中所占比例相差很大,而且表达过程 的动词也完全不同。如短篇小说中be出现的频率 高,而在学术论文中show,relfect,represent,include 等多个动词交替使用,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有这样两 点:它们既强调了作者所涉及的内容或谈论的话题 都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又可以在适当的语境中将 它们用于被动语态,使作者拉开和内容间的距离。 这两种手法都表达了作者客观的立场,符合论文文 体的要求。如: (17)Table 6.2 shows the percentage of”ac- ceptable”responses for judgments of negative or posiitve quantiifers within upwards and downwards entailing frames.(Exploirng Quantfier¥,A.J. Sanford and Linda M.Moxey) (18)One would expect this to influence the strength of the implicature that some is included in the meaning of hte expression.(ibid.) 2.小句结构评价价值的认知语用解释 (1)关系小句中视角的评价价值 视角最初是修辞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观察事物 的物理或心理的角度,也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或 观点。Roger Fowler把.视角分为三类:时空视角 (spatio—temporal point of view),观念视角(ideolog— ical point of view)和心理视角(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引。时空视角指人们观察或呈现世界时所依 循的时空角度和位置,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的顺 序;观念视角涉及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反映人们对于 对象的态度和评价;心理视角实质上就是信息的选 择和组合,心理起点通常是言语的出发点和话题,而 心理终点则是言语的内容,即新信息。任何句及句 以上的语言单位都同时蕴涵着这几种视角。 Scheibman在视角研究上以自建的口语语料库 为基础提出,在关系过程中,如果小句的主语为第三 人称,语言使用者就将他们的评价和视角投射到世 界外部实体和事件之上,并且赋予这些实体和事件 特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客观性的评价¨引。换言之, 第三人称主语在关系小句中的作用是将视角从说话 第4期 邓庆环,潘立新关系小句作为评价手段的认知语用分析 65 者身上移开,将评价和态度提高到了描写的层次。 从功能上说,它们反映的是一种隐藏的主观性。因 为正是由于第一人称的缺失,这些形式就没有了所 谓的说话者的视角。这也是语言使用者表达态度的 一种方式和手段。如: (19)Well,did you see her? Yes,quite plain. Is she ladylike? Yes,and more.A lady complete. Is she young? Well,she,s growed up,and her ways be quite a woman. Of course.What colour is her hair and face? Her hair is lightish,and her face as comely as a live doll s. Her eyes,then,are not dark like mine? No—of a bluish turn.and her mouth is very nice and red;and when she smiles,her teeth show white. (The WitheredArm,Thomas Hardy) 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两个人的观念视角和心 理视角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一个人在以自己的标准 衡量谈论的对象,而另一个人却在貌视对事实的陈 述中表达对谈论对象的喜爱之情。而这就是 Scheibman所说的隐性评价。 同样,在学术论文中,视角的评价作用也是通过 第三人称表现,只是方法有所不同。如: (2O)It is reasonable for the hearer to follow a path of least effort because the speaker is expec— ted to make her utterance as easy as possible. (Testing Principles of Relevance,Jean—Baptiste Van der Henst and Dan Sperber) (21)In this context,it was clear that the experimenter was asking for the time in order to set his own watch.(ibid.) 这是论文文体中最常见的句型,其评价作用既 体现在相应的形容词上,也体现在第三人称代词it 的使用上。因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拉开了说话者 与命题间的距离,表现出较强的客观色彩,因而影响 到了语言使用者对内容的介入程度。 (2)识别型内包式关系小句在学术论文中的评 价价值 HaHiday[2 认为,修饰型内包式关系小句和识别 型内包式关系小句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可逆 (reversible),即:修饰型内包式关系小句不可逆,而 识别型内包式关系小句可逆。所以,从理论上说,以 下两个句子可以进行改写: (22)Quantiifers that produce negations in simple declraative sentences may be the ones that produce complement set focus.(Explorign Quan— tiifer ̄,A.J.Sanford and Linda M.Moxey) (23)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relevance is what makes some inputs worth processing.(Tes— tign teh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ve Pricniples of Relevance,Jean—Baptiste Van der Henst and Dan Sperber) 改写后的句子: (22)a:The ones that produce complement set focus may be quantifiers that produce nega— tions in simple declarative sentences. (23)a:What makes some inputs worth pro— cessing is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relevance. 但在分析中,Halliday提出,小句中前后用be连 接的两部分并非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形式 和功能间的区别,换句话说,它们中有一个是标记 (token),有一个是价值(value)。标记是外表,是形 式;而价值是实质和意义。所以,Halliday认为识别 型内包式关系小句可以用来体现价值观。 (3)关系小句评价作用在语境中的体现 在小说中,意义的表达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所构 建的世界来实现的,因而我们对小说的理解离不开 语境的帮助。语境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发 生的事件,了解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意向。如: (24)The dead man was a hundred yards a— way.(A Hanging,George Orwel1) 这是小说的结束句。表面上,这个修饰型环境 式关系小句是在告诉读者被绞死的罪犯离小说主人 公之间所隔的距离,但是每个读过小说的人都很容 易体会到主人公通过这个小句与上下文的结合所表 达的内心感受:一条生命的结束只用了短短的几分 钟,但是在更短的时间内(注:a hundred yards表明 他们结束任务后离开刑场的距离),几乎所有的人 都把他们刚刚经历过的恐惧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人 们的世界又充满了莫名其妙的快乐。这种快乐和小 说中描写的当时平静的监狱气氛相辅相成,但是却 和“I”内心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作者表达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态度的方式,也是引导读者思考的方法。 (25)I aln chief here,and my orders are that you should not expose yourself to the Still! [3]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iton) [M].London:Arnold,2004. [4]Hunston,S.and John Sinclair.A Local Grammar of Evlauation [A].In Susan Huston nda Geof 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la Stance and the Construciton of Discourse[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An Outpost of Progress,Joseph Conrad)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体现人的权势,表达 人际关系。虽然权势的体现有多种手段,但结合例 [5]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ll—l4. (25),我们说它体现了词汇的选择和语气的运用。 如:chief,order和情态词should的使用让我们仿佛 听见了一个不可一世的上司正在下达命令。 四、结语 [6]Poutsma,H..A Grammar of Late Modem English(Part 2)[M]. Gmmn ̄n:P.Neordhoff,1916. [7]Jespersen,O..Essentilas of English Grammar[M].Now York: H.Holt and Company.1943. 本文旨在说明,关系小句有其独特的语义价值 和评价功能。从总体上来看,关系小句中表示过程 的动词带的语气和语义特征稍弱一些,这就为我们 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不但 对关系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作为语言使用 [8]Quirk,et 1a.A GrammarofContemparary English[M].Longdon: Longuum,1972. [9]Huddleston,R..Introduction to the Grammar of Englis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O]Halliday,M.A.K.and 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M].Now York:Continuum Internaitonal Pub- ifshingGroup,1999. 者,我们还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语言资源来达到交 际意图。 [1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nd edition)[M].London:Arnold,2004. [12] Sincliar,J..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英语语法大全 [M].任绍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 Biber,D.eta1.LongmanGrammar ofSpoken andWrittenEng- lish[M].Boston:Houghton Miflin,1982. [14]Declerck,R..Tene sin English:Its Structures nd Usae in Dis— course[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1991. [15]Lyons,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注:本文的语料库包括以下内容: 1.小说语料库 A Hanging by Georgy Orwell; An Outpost ofProgress by Josph Concord The Signalman by Charles Dickens; The Withered Arm by Thomas Hardy 2.学术论文语料库 Exploring Quanti ̄rs by A.J.Sanford and Linda M.Moxey [16] Mathiessen,c..Tense in English Seen Th/'ollIsh Systemic- Funcitonal heTory[A].In M.Berry,C.Butler,R.Fawcett& Guowen Huang(eds.).Meaning and Form:Systemic Function— Testing the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ofRelevance by Jean—-Baptiste Van der Henst and Dan Sperber al Interpretations[c】.Norwood,N.J.:Ablex,1996. [17] Martin,J.R.and 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lauaiton 【M]..Now Yok:rPalgrave Macmilln,a2005. [18] Fowler,R..Linguisitc Criticism[M].Oxford:Oxfodr Univesrity Pl'eSs,1996. 参考文献: [1]Martin,J.R.,Christian M.I.M.,Matthiessen&Clare Paint- er.Working With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l997. [19] Scheibman。J..Point of View and Grammar[M].Amsterdam: J0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itonal Grammar (2nd edition)[M].London:Arnold,1994. 责任编辑:龚子方 Con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ve Functions of Relational Clauses DENG Qing.huan ,PAN Li.xin (a.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b.School ofEducational Centre,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Based a self-buih corpus of some academic writings and short stori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aluative motivations of relational clauses in terms of cogniitve and pragmatic theories.It argues that evaluation meanings in relational clauses are expressed through process verbs。the s ̄cfic poifnt of view of relational clauses。or the context in which relational clauses are used. Key words:relational clause;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