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得税会计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会计与审计 所得税会计研究 王丽艳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沈阳110014)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国家的财政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发 展。所得税会计,是财务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所得税会计面临许多挑战,其理论研究 和社会实践都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所得税会计进行研究。尤其是在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所得税 会计准则》以后,对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2所得税会计;会计制度;会计处理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新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方法,相对于以往的利润表法更加科学。资产负债表提出了 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差异由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 础的不同而产生,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其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占差异的主要部分。所以,用“负 1.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含义 所得税会计最早产生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其主要任务 是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我国目前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要求企 业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把负债表上所列的资产与负债进行 对比,找出期初、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与依据会计准则计算出账面价值并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计 算出计税基础,从而确定出本期所得税费用。并在此基础 上,分析导致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暂时性差异进行 会计处理。 2.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是由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不一致所 债”来体现暂时性差异更加贴切。在旧的准则中,只是考虑 了长久产生的时间性差异,没有考虑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所得 税的影响。时间性差异主要在税率发生变化时才能体现出 来,而暂时性差异伴随企业的发展不断产生。资产负债表既 能够核算暂时性差异,又能体现时间性差异的影响,所以是 更加科学的核算方法。 2.暂时性差异代替了时间性差异 新准则用暂时性差异作为核算的对象,取代了旧准则中 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说法。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 异分析的是会计利润与纳税后的实际利润之间的差异;暂时 导致的。因为,对于企业的任意一项业务,会计收益是依据 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但是,会计准则与国家的税法并不是 完全一致的,如企业的某项收入,用会计准则衡量可能属于 成本,不必纳税;然而在国家的税法上这些成本得不到承认, 必须纳税。然而,由于法律的强制性,企业要缴纳的税款还 性差异分析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 税基础间的不同之处。二者虽然都有着时间的特性,但又有 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应用范畴不同。前者 要以法律为准,这就产生了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的差别。 会计准则与国家税法的不一致,主要发生在对资本的认 识上。依据经济学的价值量增加原理,当各种资本参与到流 通过程中来,才会带来价值量的增加。按照会计准则,转移 到流通中的资本属于一种成本,但是税法对成本的认识与会 计准则不同,因此就产生了差异。 3.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步骤 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于收益、费用的确认期问不同所造 成,是利润表债务下的概念。后者是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和账面价值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下地 概念。 第二,暂时性差异包含范围更广,囊括了时间性差异。 由于会计核算依据权责发生的机制当作判别原则,而税法核 算时依据实际收人的金额当作判别机制,所以,在二者在对 资产、收入、负债的认识上存在差别。差别可能是暂时性的 但不一定是时间性的;但是,只要是与时间有关的差异一定 是暂时性的。 3.财务列表中所得税项目的列报和披露内容进行了 调整 首先,应依据会计准则,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排除递延所 得税负债与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在账面上产生的价 值。其次,依据相关准则和国家税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的 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接着,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 计税基础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对差异进行分析, 分清差异的性质,从而确定期末递延所得税的负债与资产。 最后,根据企业当期的收入额与本期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 出当期应缴所得税。 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新准则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款项,取代了原有的“递延税项”。其 次,在旧的准则中,企业所得税费用只包括本期所得税费用, 新准则把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划分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 延所得税费用”。再次,新准则在附注里对财务报表的各个 二、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利润表债务法 56理论研究 方面的款项进行更加详细规范的注解。 三、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独立的处理标准,监管力度差 目前,我国的税务处理标准还是和会计准则搅在一起, 没有独立的处理标准。这一状况长久发展下去,既会影响到 财务会计为国家提供相应的决策信息,又会影响到国家税收 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此外,企业对所得税财务核算的监 管力度很差。目前,我国由税收部门负责新办企业的所得税 征管工作。在不少中小企业中,所得税核算很不规范,虚账 假账现象大量存在,由此产生国家大量的所得税流失,所以, 国家应加大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监管力度。 , 2.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存在差异 在我国,所得税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国有企业与外 资企业所得税遵循的法律并不相同,这严重影响这企业间的 公平竞争。我国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提供了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样虽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但长此以往,将大大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此现象有待及时 解决。 3.我国在制度法规上存在的缺陷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会计为税收提供有效信息的前 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是缴纳所得税的法律依据。会计 准则和会计制度完善,才能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合理。然 而,我国的会计准则过于宏观,不够具体,实施起来很不方 便。我国税法中对所得税的规定也过于简单,有待进一步完 善。此外,在一般企业中,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由不同的 人来担任,好多工作在重复的进行,这增加了税款计算的工 作量。 4.税务人员的自身缺陷 目前,我国实行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独立的财会体 系,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 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并不是很理想,许多人不能适 应所得税会计独立的现状。尽管薪的税法允许单位借助纳 税代理进行所得税统计,但是,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数量 有限,实力雄厚的纳税代理机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纳税代 理制度要想切实推广还有待税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 提高。此外,我国在税收的管理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四、所得税的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所得税会计制度越来 越受到重视。所得税会计工作搞得好,能够有效缓解纳税人 和征税人的矛盾,推动税收的顺利进行。因此,寻找措施来 改进现有所得税会计中的不足,迫在眉睫。 1.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就目前而言,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 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研究范围也是局限于业务的 会计处理,严重阻碍着所得税会计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将 所得税会计的相关工作重视起来,积极加强对其的宣传力 度,通过报刊杂志、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相关的学 术交流活动,从思想上、理念上为所得税会计理论与方法的 提供研究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财税部门、会计 部门等进行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工作,分析与讨论所得税会计 会计与审计 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其为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健全与完善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 健全与完善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应该积极 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将企业施行所得税会计当作是计税义 务进行规定,确保企业内所得税会计实际的法律地位;第二, 对计税所得额税基加以规定,依据所得税的税基保护原则, 对税前进行扣除项目、成本费用范围列支,以及所得税会计 核算中应税所得模式与程序进行界定;第三,规范没有按照 税法规定、违规操作所得税会计的核算工作产生后果的法律 责任。只有积极有效实施上述规范,才能保障企业所得税会 计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持续 发展。 3.内外资企业在优惠政策上要实现统一 从公平角度进行考虑,应该积极对内外税制进行统一, 对于运行国外资产投资的行业与地区,不管是外资或者内 资,应该鼓励公平竞争,施行同等的优惠税收政策,使国内外 企业处于同一竞争起跑线。还要加强统一管理工作,注意以 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期限和纳税期 限进行明确与统一;第二,把优惠税收政策的制定权全部归 于中央,并在执行的实际过程中保障政令的统一;第三,健 全、完善税收监督体系与制度,加大监督广度与力度,在罚与 法上,要保障税法的严肃性与统一性,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 济的稳步、持续发展。 4.财务会计规范间需要进行协调 按照财务制度有关规定,企业进行支付的各种赔偿金、 违约金、罚款、滞纳金、被没收的财务,捐赠、赞助支出,法律 规定外的付费等等,都不可以列入成本费用之中,而在会计 制度中规定,上述各个支出项都可以在相关损益科目中列 支,在税法中也对它们的扣除标准进行了规定。即使企业按 照会计制度进行严格核算,把上述支出项列入相关损益科 目,虽然不违法税法,但是很难说没有违反财务制度。如果 有关审计部门就此任务企业违反了财务制度,要进行五倍罚 金的处罚,企业难以接受。财务会计规范间需要进行进一步 的协调,现行条件下,鉴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已经建立,可将单 位内部财务法规予以取消,这样可以缓解有关法律间的冲突 与矛盾,有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接轨。 5.强化所得税会计意识与观念 所得税作为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考虑如何增加收入节 约支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与投入最小化就成为企业目前 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应该强化强化所得税会计 意识与观念,从加强认识人手,确保企业科学、合理决策,提 升企业效益,充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晓华.所得税会计处理研究EJ].财会审计,2011,(4). [2]王丽娅.所得税会计研究[J].现代商业,2008,(12). 作者简介: 王丽艳,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会计师。 理论研究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