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运用洋流知识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3. 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预习案】:
一、阅读课本58-60页,完成下列知识(注意图3.7、图3.8、图3.9):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________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 ____________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________作用;寒流有_____________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________分布有显著影响。(思考渔场形成的具体原因(条件)) (1)寒暖流交汇: 大西洋西岸的________渔场、日本的__________渔场。 (2)上升流: ________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________,加快________。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________,对海上航行不利。(思考雾形成的条件)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夏季为主)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
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沃克环流的形成
沃克环流是海洋—大气能量交换型环流。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驱使着低纬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了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表层的海水温度较高,于是在太平洋西部的低纬地区便形成了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当东部的海水向西流走以后,邻近及下层的海水前来补充,形成补偿流,尤其是上升补偿流,水温偏低,进而东部海区相对形成了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冷水池”。当海水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后,便形成了正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即沃克环流。
由于西部海域水温高,气温也高,形成上升气流,因而降水丰沛;而低纬的东太平洋地区则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致使南美洲的低纬西海岸地区较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_____、_____部的海面温度异常_____的现象。
2.成因:______ ____减弱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每隔几年,___ __会减弱,甚至转为西风,此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_____海水_______现象消失,_______逆流增强,_______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海岸的____ __流被____ __流取代。
3.影响
(1)气候:
太平洋东岸:沃克环流中的______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______气流,气候由原来的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引发________灾害。(例如: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导致 泛滥;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冷性浮游生物,使秘鲁的渔业严重受损)
太平洋西岸:沃克环流中的______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引发______灾。(例如:热带西太平洋降水 ,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的严重 )
(2)渔场: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冷性浮游生物,使秘鲁的渔业严重受损
(3)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范围气候产生影响。(例如:厄尔尼诺期间,非洲西部稀树草原区干旱少雨;1998年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1998年夏秋我国长江、淮河、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4)中国:东亚季风减弱,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
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华北降水比常年减少。常出现暖冬凉夏,东北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粮食减产
拉尼娜现象
1.概念: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_________的现象。
2.成因
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这样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度差异增_____,沃克环流增______,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2014-2015年度修水英才中学上学期导学案 编制人:吴文元 审核人: 领导签字: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3.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影响大致相反) 全球: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例如: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4.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
天气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4.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探究案】:
读“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回答1~2题:
1.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2.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②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③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④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 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
以洋流上升为特征的水在大范围内增温的现象,科家称之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到来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据此完成5~7题:
5.“厄尔尼诺”发生的海区是( ) A.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区 B.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 C.赤道附近大西洋东部海区 D.西赤道附近大西洋西部海区 6.“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上空鸟更多 C.印尼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7.“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B.长江入海口附近盐度较低 C.黄河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D.我国近海实施“伏季休渔”
下图示意太平洋沿某一纬线的8月、2月表层水温变化。读图,回答8~9题:
8.该纬线为( ) A.60°N B.30°N C.30°S D.60°S 9.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判定( )
A.a海域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影响2月、8月水温差异大
【训练案】
) 完成资料书相对应试题(可课外完成)
【预习案】: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2014-2015年度修水英才中学上学期导学案 编制人:吴文元 审核人: 领导签字: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二。厄尔尼若现象:
1.中、东、升高。2.东南信风、东南信风、冷性、上涌(翻)、赤道、暖性、寒、暖。3.下沉、上升、干燥少雨、多雨、洪涝、洪水;上升、多雨、干燥少雨、旱、减少、干旱。
拉尼娜现象:1.降低。2.大、强。
【探究案】:
1---9.ABB(A)CA CABB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