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艺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工艺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来源:意榕旅游网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2):189—192 第31卷第2期 2011年4月 Journal of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 工艺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李权 ,杨明杰 ,陈林碧 ,张惠敏 (1.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福建永安366014;2.国家人造板及林4 ̄5:r-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福建---4 365000;3.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探讨了施胶量、含水率、密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因素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胶量越高,产品 的各项性能越好,采用10%施胶量生产的竹重组材的静曲强度(MOR)及弹性模量(MOE)超过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最大 指标值。(2)当竹束含水率从4%增加至24%时,产品的吸水厚度膨胀率( )逐渐降低,力学性能则先升高后降低。(3) 竹重组材的密度越高其各项性能指标越好。(4)当加热温度从105℃上升至155℃时,产品的各项性能先升高后降低。 (5)当加热时间为1O一20 h时,产品的各项性能先升高后降低。 关键词:竹重组材;工艺参数;性能 中图分类号:TS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9X(2011)02—0189—04 E筇ect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Oil performance of recombined bamboo materials LI QuaJl ,YANG Ming-jie ,CHEN Lin—bi ,ZHANG Hui—min (1.Fujian Yonsiin Bamboo Industiral Company Limited,Yong an,Fujian 366014,China;2.National Wood and Forest Product of Chemic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Sanming,Fujina 365000,China; 3.College of Forestr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5,China) Abstract:Effects of she consumption,moisture,densiyt,temperature and time on performance of reeombined bamboo materials were esplored.The results indicated as ̄fiows:(1)The more she consumption the better properties,using of 10%sine consumption produced the recomhined bamboo materials whose modulus fo elastic(MOE)and modulus fo rupture(MOR)exceeded maximum value of epywood for concrete ofrm.(2)The tihckness swelling(rs)reduced and the MOR,MOE increased ifsrt nad then decmased when the moisture increased from 4%to 24%.(3)The properties fo ereombined bamboo materilas increased as the density Was added.(4)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reased ifrst nad then de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rue increased from 105℃to 155℃.(5)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reases ifsrt nad then decreases when the time increase from 10 hours to 2O hours. Key words:recombined bamboo materials;teehnol晒cal parameter;property 竹重组材的研制最早出现在中国¨-2],我国很多研究单位借鉴重组木的制造工艺和原理,尝试研制以 竹材为原料的竹重组材制品。1987年,南京林业大学在实验室压制出了以苦竹(Pleioblastus alllAzr1.1 ̄)为原 料的具有较强静曲强度(modulus of rupture,MOR)和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MOE)的重组竹。中国 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实验室压制出了以野生杂竹为原料的重组竹。浙江农林大学也在实验 室试制了以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和青 皮竹(Bambusa textilis)为原料的竹重组材 J。但迄今为止,有关重组材工厂化生产的文献资料还较少, 《重组竹》及《重组竹地板》的国家标准也还在制定当中。为了给竹重组材连续化生产、规模化应用提供试 验依据,本项目从施胶量、含水率、板材密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5个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研究所用毛竹(Phyllostachys haerocyda)采伐自福建省永安市郊区,为4—5年生竹龄,胸径7—10 cm, 收稿日期:2010—11—12 修回日期:2011-02—17 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0870)。 作者简介:李权(1982一),男,助理工程师,从事人造板的检测、研究与开发。通讯作者杨明杰(1967一),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竹重组材的研 究与开发。 ・190・ 福建林学院学报 第31卷 竹壁厚度5.0—9.0 mm。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由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固含量为50%,pH 值为9.0,使用时用水稀释成固含量为25%。 1.2主要试验设备 竹材碾压机:将竹条分解成横向松散纵向相连的网状竹束的机器,每小时产量0.5 t,为福建省永林竹 业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冷压机:上压式冷压机,最大压力为2 000 t,由青岛国森公司生产。模具:尺寸为 2 020 mm(长)X145 mm(宽)×110 m/n(厚)。高温窑:空间尺寸为300 em(长)×300 erfl(宽)x600 CITI (高),采用蒸汽散热片加热。干燥设备:干燥能力为1 t・h~,温度55—85℃,连续进料。万能力学试验 机:由济南硕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LF,量程10 kN,可测量产品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抗 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 1.3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竹材—一除去竹青竹黄—一剖分— 疏解—一蒸煮—一+干燥—-+浸胶—一干燥—噬【坯 —一冷压—一加热固化—_+脱模成材—_÷后期处理。 采用冷压热固化工艺,其具体步骤为:将去除竹青和竹黄的竹材剖分成片,采用碾压设备将竹条滚压 疏解成横向松散纵向相连的网状竹束,将竹束放至专用锅中用沸水蒸煮,再将蒸煮后的竹束放人干燥设备 中干燥,接着采用浸渍方法施加酚醛树脂胶,干燥到一定含水率后将材料放入模具中组坯冷压,再放人高 温窑中固化,最后脱模成材。 1.4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施胶量、竹束含水率(施胶过后进行冷压时的竹束)、密度、加热温度、加热 时间等因素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基本参数为:施胶量10%、含水率15%、密度1.05 g・em一、加热时间 5 h、加热温度135℃。设计含水率15%、密度1.05 g・cm~、加热时间5 h、加热温度13592,施胶量分别为 8%、9%、10%、1l%、12%、13%;设计施胶量10%、密度1.05 g・cm~、加热时间5 h、加热温度135 oC,含水 率分别为4%、8%、12%、16%、20%、24%;设计施胶量10%、含水率15%、加热时间5 h、加热温度135 oC, 板材密度分别为O.8、O.9、1.0、1.1、1.2、1.3 g・cm一;设计施胶量10%、含水率15%、密度1.05 g・cm~、加热 时间5 h,加热温度分别为105、l15、125、135、145、155 oC;设计施胶量10%、含水率15%、密度 1.05 g・cln~、加热温度135 oC,加热时间分别为1O、l2、14、16、18、20 h。每组试验重复3次,得到的检测 结果取平均值。 1.5检测方法 参照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检测竹重组材的纵向MOR和纵 向MOE。吸水厚度膨胀率(thickness swelling,rs)按GB/T 17657—1999中4.5的规定进行,并要求在 (63±3)℃热水中浸泡24 h,浸泡时间为24 h±5 arin,浸泡后的测量在10 arin内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施胶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胶量制得的竹重组材,其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竹重组材的MOR和MOE随 着施胶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胶量超过10%后其影响程度逐渐减缓。当施胶量为10%生产的竹重组材的 MOR及MOE超过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2项性能的最大指标值,完全能够满足室内装修用材如家具、 门、门框、室内隔板、工艺品等用材要求,对于户外用材则选择1l%一12%的施胶量为佳。施胶量越大其 越小,主要是随着施胶量的增加,竹束胶结面积增大,板材内部间隙减小,水分难以进入,防水效果越 好 J。但施胶量也不宜过大,增大胶粘剂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2.2含水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含水率竹束制得的竹重组材,其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当竹束含水率从4% 升高到12%时,由于水分对热的传导作用,板材MOR和MOE随着竹束含水率的升高而提高。当竹束含 水率由12%上升到20%时,MOR与MOE从高变低,这主要是由于竹纤维强度本身会随着吸着水的增加 第2期 李权等:工艺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l91・ 而下降 ,在达到纤维饱和点时,强度达到最低值。竹束含水率越高,其传热效果越好使得酚醛胶固化程 度越高,因此其 越低。 表1不同施胶量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表2不同含水率竹束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Table 1 The properties of recombined bamboo Table 2 The properties of ̄eombined bamboo materials diferentOue consumption materials with diferent moisture 2.3板材密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不同密度竹重组材,其性能检测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显示,竹重组材的密度对产品的MOR和MOE 影响显著。MOR和MOE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提高, 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这是由于密度增大后不仅 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竹材组织实质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竹束之间相互胶合的机会 J。但当密度提高到 1.1 g・cm 后影响程度逐渐减缓,因此选取密度为0.9—1.0 g・cm_3最佳,密度太高则浪费原材料,密度过 低又达不到所要求的强度。 2.4加热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加热温度制得的竹重组材,其性能检测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当加热温度为105— 1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竹束的塑性增加,胶粘剂固化程度越好,因而产品的MOR和MOE越好, 在 135℃时达到最佳值。当加热温度为135—155℃时,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后期随着 温度的持续升高,竹材中化学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它一些碳水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降 解【9 J,以及酚醛树脂胶过度固化变脆,因此产品的MOR和MOE逐渐降低。 表3不同板材密度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表4不同加热温度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Table 3 The properties of recombined bamboo Table 4 The properties of recombined ba,nlboo materials with diferent density materials with diferent temperature 2.5加热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加热时间制得的竹重组材,其性能 表5不同加热时间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检测结果见表5。加热时间对竹重组材的MOR、 Table 5 The properties of recombined bamboo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time MOE起着决定性影响。产品的MOR与MOE在 前16 h内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其 在 14 h时最小。当加热时间在14—16 h时,该因子 影响程度逐渐减小,超过16 h则MOR和MOE反 而降低。加热时间对竹重组材的 影响直接,若 低于14 h的加热时间,则板坯内的酚醛树脂胶未 能充分固化 ,导致产品的 过高,不能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超过16 h时又会导致酚醛树脂胶热解, 变大。 ・192・ 福建林学院学报 第31卷 3结论 (1)施胶量的大小对产品的性能影响显著,用10%施胶量压制出的竹重组材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 防水效果。 (2)在一定范围内竹束含水率越高对热的传导作用越好则产品固化程度越高,其力学强度就越好,然 而竹纤维强度本身会随着吸着水的增加而下降。两者维持着一个动态平衡,当含水率为12%时其各项性 能指标最佳。 (3)竹重组材的密度越高,则单位体积内的竹材组织实质质量就越高,竹束之间相互胶合得就越好, 其各项性能指标就越好,但是密度过大会浪费原材料,提高产品成本。因此选择密度为0.9一1.0 g・cm 最佳。 (4)加热温度的高低对胶合强度和固化后的尺寸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加热温度为135℃时, 产品的各项性能最佳,当温度过低时会导致胶粘剂不能完全固化,温度过高时则会导致竹材中化学成分以 及酚醛树脂胶在高温下发生降解。 (5)加热时间决定了胶粘剂的固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加热时间为14—16 h时该因子影响程度逐渐减 缓,超过16 h则MOR和MOE降低,因此加热时间选择15 h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王恺,肖亦华.重组木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J].木材工业,1989,3(1):40—43. [2]朱一辛,饶文彬,关明杰,等.木竹重组材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6):6—7. [3]李琴,华锡奇.重组竹发展前景展望[J].竹子研究汇刊,2001,20(1):76—80. [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S] 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1999. [5]李权,李宁,罗建举,等.竹丝模压刨花板的工艺优化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9,38(1):23—25. [6]李琴,汪奎宏,杨伟明,等.重组竹材胶合板制造技术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56—60. [7]尹思慈.木材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于文吉,余养伦,周月,等.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J].林产工业,2006,33(6):24—28. [9]唐永裕.竹碎料板生产技术[J].竹子研究汇刊,1998,17(1):11—13. [1O]龙传文,邝孑L唐,吴德政.竹木碎料板生产工艺的研究[J].木材工业,2002,15(6):14—21. (责任编辑:江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