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备课入手,塑造高效语文课堂
摘要: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在课前准备方面,具体来说,可以从备知识、备思想、备语言、备习题、备自己入手。
关键词: 备课高效课堂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我就“课前准备”这一方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备知识
这是备课中最基本的内容。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所要教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归纳、上升、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加深度。可以说,课讲得漂亮不漂亮,三分靠教材,七分靠资料。要想上好课,只有时时处处多方面有目的、有重点地搜集资料,聚沙成塔,上课时才能“左右逢源”。
例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结合课文,介绍了几种写作的构思方法:一字立骨法、彩线穿珠法、滴水见阳法、欲擒故纵法、衬托对比法、众星拱月法等。并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进行解说,如彩线穿珠法:“线”是“我”的父母对不同情况下的于勒的态度;“珠”是多个关于于勒的场景:有对于勒以前不良行为的回忆,有对于勒出海发财归来的憧憬,有对于勒回家改善生活的期盼,有在船上看到于勒后的愤怒和逃避。又如欲擒故纵法: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极力渲染于勒之于我们家的重大意义:父母的态度、生活的窘况、姐姐的婚事……似乎一切都有赖于于勒这个大救星的恩惠。于勒的两封书信、船长的话、公务员的求婚,更让人觉得这种恩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家都等着于勒衣锦还乡。这一“纵”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是,当在船上真正看到日思夜想的于勒竟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卖牡蛎的老头时,风云突变,一切美好理想破灭后,父母的态度让人看清了一切。这些知识既未离开文本,又不仅仅是文本知识,而是对文本的归纳、延伸,是学生最想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备好知识,用足够多、足够深度的知识吸引学生。教师必须高举勤奋治学的旗帜,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做好资料积累和理论储备工作,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工作。 二、备思想
我们的教学任务除了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智能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书本的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思
想得以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结合学生实际,在着重考虑如何启发学生聪明才智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上《杨修之死》时,借杨修因恃才放旷致死的事实,提醒正处在成长期的初中学生:性格影响人生,不良的性格会给人带来不可避免的性格悲剧,因此,要注意形成良好的性格,正确看待学习上、生活中的人和事,勿骄勿躁,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应见贤思齐,成人之美。又如在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联系学生学习科目多、功课紧的状况,重点要求他们学习“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的”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有效地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学习,均衡地提高各科成绩。教师在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时,要做到自然而然而不是牵强附会,是迁移化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思想教育,更不能搞政治挂帅。 三、备习题
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链条,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备课时,我们要重视习题的设计,避免机械重复、单调,应该有目标,有层次,有重点,有拓展。每一道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习题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有多样性,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完成练习的内
在动机。例如: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一般采用分层练习,一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全做,对于一些较难的练习让学生选做。又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设计了一道拓展性的题目:从书刊报纸上搜集一组写父亲、赞美父爱的文章、图片或名句,然后在语文活动课上交流,并与朱自清的《背影》作比较。这既让同学们感悟了深厚的父爱亲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接着又布置了一个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题目:找找自己爸爸年轻时的照片,对比现在的爸爸,好好回忆爸爸为你为这个家付出的点点滴滴,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一篇赞颂父爱的作文。这套连环练习前有优秀文章启发熏陶,后有以照片为依托的素材,学生感觉容易发挥,而不是没新意的老调重弹。 四、备语言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教学语言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悦耳动听。教师要说普通话,要吐字清楚、音律和谐、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条理清楚、便于记录。教学中不讲粗话、脏话,用纯洁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二是趣味性强。教学语言要生动、有趣、活泼、形象,切忌平平淡淡、枯燥无味,使人厌烦。要使人听了如见其人、如现其事、如入其境。有趣必须服从教材内容,决不能为求趣而曲意。三是目的性强。教学语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忌无准备、东拉西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
五、备自己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己,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减少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但脾气急躁,往往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容易使“事态”升级。经过课后反思和向名师学习,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当学生调皮时,自己默数1至60,压制自己的情绪,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理智地处理事件。这是我教学经历中感受颇深的一个例子。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教到老,学到老。学习和研究名人名家的经历与成果,从中吸收有价值的、可借鉴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和个性特长、性格特征,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塑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用一句话概括,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定要认真而全面地认识自己,尽可能地采取补救措施,达到长善救失的效果。
总之,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是有效备课。有效备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协调处理好教材、学生、老师这三方面的关系,又要始终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只有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7.9.
[5]吕洪波,编著.教师反思的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