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心式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离心式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来源:意榕旅游网
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 机组不对中 2. 压缩机转子不平衡 3. 轴承不正常 4. 联轴器故障或不平衡 5. 动静部分摩擦,基础不均匀下沉或机座变形 处理方法 1. 重新对中,消除管道外力的影响,必要时进行热态对中检查 2. 检查转子弯曲度及是否结垢或破损,如有必要应对转子重新进行平衡 3. 检查并修复轴承消除半速涡动因素 4. 检查修复或更换联轴器,进行平衡 5. 调整安装间隙或更换超差件,消除机座变形,加固基础 6. 检查各润滑点油压,油温及油系统工作情况,找出异常原因设法解决 7. 检查压缩机运行时是否远离喘振点,防喘裕度是否正确,气体纯度是否降低,根据原因按操作法规定进行处理消除 8. 消除带液和清除杂物 9. 消除轴颈部位的机械和电磁偏差 10. 修复或更换转子 11. 修复或更换转子 1. 消除管道应力 2. 调整工艺参数,消除气流激振 3. 重新复核压缩机管线支撑 1. 更换密封 2. 修复或更换联轴器及其余部件 3. 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使压缩机运行稳定 4. 更换推力盘或轴承座 1 压缩机异常振动 6. 油压、油温不正常 7. 压缩机喘振 8. 气体带液或杂物浸入 9. 轴颈测振部位的机械跳动和电跳动过大 10. 转子热弯曲 11. 转子有裂纹 1. 管道应力过大 2. 压缩机气流激振 3. 管线支撑设计不当 1. 级间密封损坏或磨损,造成密封间隙增大 2. 齿式或膜片式联轴器齿面或磨损磨损 2 压缩机管线异常振动 3 压缩机轴向推力过大及轴位移增加 3. 压缩机喘振或气流不稳定 4. 推力盘端面跳动大,止推轴承座变形大 5. 轴位移探头零位不正确,5. 校核探头,重新校对探头零位 探头特性不好 6. 油温、油压波动 7. 止推轴承损坏 1. 温度计安装不当或热电偶损坏 2. 供油温度高或油质不符合要求 3. 润滑油量减小或油压低 4 压缩机轴承温度升高 4. 轴承损坏 5. 轴向推力增大或止推轴承组装不当 6. 压缩机气封漏气 6. 调整油温、油压 7. 更换止推轴承 1. 检查测温套的安装情况,校准温度计,更换或修复热电偶及其余测温元件 2. 检查冷却水的压力和流量,投用备用冷却器或更换补充新油 3。1 检查油的粘度、含水量和抗乳化度等 3.2 检查油箱的油位及泵工作情况 3.3 检查润滑油过滤器前后的压差,投用备用过滤器或清洗 3。4 检查油系统阀门开度和漏油情况 4. 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 5. 检查压缩机转子及密封情况,调整间隙,检查止推轴承,消除缺陷,消除压缩气体带液现象 6. 调整气封间隙或更换气封 1. 润滑不正常 5 压缩机径向轴承故障 2. 压缩机不对中 3. 轴承间隙不符合要求 4. 压缩机或联轴器不平衡 1. 轴向推力过大 1. 确保使用合格的润滑油 2. 检查对中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3. 检查间隙,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轴承 4. 检查压缩机转子组件和联轴器,看是否有污物附着或转子组件缺损,必要时转子应重新找平衡 1.1 检查止推轴承间隙 1.2检查气体进出口压差,必要时检查内部密封环间隙数据是否超标 1.3 检查段间平衡盘密封环间隙是否超标 2.1 检查油泵、油过滤器和油冷器 2。2 检查油温、油压和油量, 2。3 检查油的品质 1. 检查运行点在压缩机特性线上位置,如距喘振边界太近或落入喘振区,应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消除喘振 2. 改变自控系统整定值 3. 检查进气阀门开度,消除进气通道阻塞,投入防喘振自控,流量过低时应停机 4. 压缩机减速停机时气体未放空或回流,出口止逆阀失灵或不严密,气体倒灌,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 进口流量减少或转速变化时应及时打开防喘振放空阀或回流阀门 6. 正常运行防喘装置应投自动 7. 定期检查防喘装置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失灵、失准或卡涩、动作滞后等,应及时解决 8. 升速升压应缓慢均匀 9. 降速之前应先降压,以免发生喘振 10. 调整工艺参数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11. 更换级间密封 12. 调整混合气体比例到要求范围内 1. 修复或更换梳齿气封 2. 更换密封圈 3. 调整油压到要求范围内 4. 更换油封 5. 更换或修复级间气封 6. 检查密封环,必要时应修理或更换 7. 检查密封油质、指标不符应更换,检查密封油温,并进行调整 8. 检查密封气压力及线路,并调整到规定值;检查压差系统各元件工作情况 9. 拆下密封后重新调整间隙组装;按规定进行修理或更换 10. 消除吸入损伤、减少磨损,必要时进行更换新件 11. 应研磨、修正接触面或更换新备件 12. 可能组装时造成损伤,组装应注意;尽量减少空负荷运转;不能修复时更换 13. 分析气体性质,更换部件材质或更换新件 6 压缩机推力轴承故障 2. 润滑不正常 1. 运行点落入喘振区或距喘振边界太近 2. 防喘裕度整定不当 3. 吸入流量不足 4. 压缩机出口压力过高 5. 工况变化时放空阀回流阀未及时打开 6. 防喘装置未投自动 7. 防喘装置或机构工作失准或失灵 8. 升速升压过快 9. 降速未先降压 10. 气体性质改变或气体状态严重改变 11. 级间内漏量增大 12. 气体分子量发生变化 1. 轴端梳齿气封损坏 2. 缸体配合处密封圈损坏 3. 油压过高 4. 油封损坏 5. 压缩机内泄漏加大 6. 密封环精度不够 7. 密封油品质和油温不符合要求 8. 油气压差系统工作不良 9. 密封部分磨损或损坏 10. 浮环座的端面有缺口或密封面磨损 11. 浮环座的接触磨损不均匀 12. 密封环断裂或破坏 13. 密封面、密封件、O型环7 压缩机喘振 8 压缩机轴端及密封面泄漏 被腐蚀 14. 因低温部分操作密封部分结冰 15. 计量仪表工作误差 1. 进口法兰垫子损坏 2. 出口法兰垫子损坏 3. 进口密封面磨损 9 压缩机进出口法兰泄漏 4. 出口密封面磨损 5. 进口管道应力过大,法兰变形 6. 出口管道应力过大,法兰变形 1. 油封间隙超标 2. 油封回油孔堵塞 3. 油封梳齿磨损 10 压缩机油封泄漏 4. 上下油封不同心 5. 装配有误 6. 油压过高 7. 不对中和振动 8. 排油烟风机运转故障 1. 电气方面存在问题 2. 与叶轮相的邻扩压器表面腐蚀,扩压度降低 3. 叶轮或扩压器变形 4. 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碰 5. 吸入压力高 1. 润滑油乳化 2. 油温过高 12 润滑油变色 3. 机械杂质过多 4. 润滑油选用不对 1. 连接部位泄漏 2. 调压阀损坏 13 润滑油压异常 3. 油泵打不起压 4. 油过滤器堵塞 5. 压力表显示不准 6. 回油不畅 7. 轴承座中分面泄漏 1. 膜片损坏 14 压缩机联轴器故障 2. 连接件螺栓松动,磨损 3. 联轴器护罩碰擦 4. 润滑油变质或量少 14. 消除结冰,或用于干燥氮气净化密封大气 15. 检查系统的测量仪表,发现失准时检修或更换 1. 更换垫子 2. 更换垫子 3. 修复密封面 4. 修复密封面 5. 消除管道应力 6. 消除管道应力 1. 更换油封 2. 疏通回油孔 3. 修复密封部位或改变轴向密封位 4. 重新装配油封 5. 按正确方法装配 6. 其他操作 7. 消除不对中和振动 8. 检查排油烟风机运转情况,清洗油雾分离器滤芯 1. 检查断路器的动作情况;检查电压是否降低;检查各相电流差是否在3%以内; 2. 检查扩压器各流道,如有腐蚀应改善材质或提高表面硬度;清扫表面,使表面光滑;如叶轮与扩压器相碰或扩压器变形,视情况修复或更换 3. 修复或更换变形叶轮或扩压器 4. 检查各部间隙,不符合要求则必需调整和更换 5. 与设计数据对照,找出原因,并解决 1. 更换润滑油 2。1 加强冷却效果、 2.2 改进润滑方式、 2。3 油泵装配间隙不合 3.1 置换润滑油 3。2 检查轴承系统,更换磨损件 4. 更换润滑油 1. 消除泄漏 2. 更换调压阀 3. 修理油泵 4. 更换或者清洗油过滤器 5. 更换压力表 6. 检查疏通回线 7. 消除泄漏 1. 更换膜片 2. 紧固连接件或更换 3. 调整护罩位置适合 4. 更换或添加润滑脂 11 压缩机电机超负荷 5. 联轴器护罩碰擦 6. 联轴器护罩中封面漏油 1. 冷却器腐蚀及磨损 级间冷却器漏 2. 冷却器破裂 5. 调整护罩位置适合 6. 重涂密封胶或者更换密封条 1. 检查冷却水水质看是否被污染,或者使用了不适当的水作为冷却水 2.1 检查管子固定是否稳妥,固定部分有无损坏,及时更换 2.2 检查冷却水水压是否在设计值范围内,及时调整 3。1 检查内管是否胀紧 3.2 检查法兰面是否平整,连接是否正常 3。3 检查垫片材料是否合格,有无破裂,及时更换 15 3. 安装操作不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