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 摘 要:高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和创造先进文 化、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的重任。因此,高校的廉洁教育不仅事关高校自身的反腐 倡廉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课题组选取省内20多所不同 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发放问卷10000多份,从廉洁教育的基本概念到接受廉洁教育的对象、从廉洁 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到接受廉洁教育的渠道和途径、从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到影响廉洁 教育成效的原因、从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对廉洁教育的影响到师生员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 等方面,就各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全省高校共有12508名师生参与了此项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调查所示的各种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进而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高校廉 洁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消 除。 关键词:江苏高校;廉洁教育;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0)01—0075-10 2005年下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此后,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同 志进一步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传授知 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和创造先进文化、为社会培养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人的重任。因此,加强廉洁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为 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高校干部教师的党风廉政建 设,增强高校师生的反腐倡廉意识,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观,江苏省 教育纪工委委托扬州大学牵头,选取全省20多所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开展调研,旨在通过 对这些高校廉洁教育现状进行专项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增强高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 一、专项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专项调研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针对师生的不同特点,从廉洁教 育的基本概念到接受廉洁教育的对象、从廉洁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到接受廉洁教育的渠道和途 收稿日期:2010—02—15 基金项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苏教社政[2008]9号) 豳 廉政文化研究一径、从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到影响廉洁教育成效的原因、从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对廉洁 Alo∽一二。一。年第二期 教育的影响到师生员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等,面向高校的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进行问 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高校师生对开展廉洁教育的认识、了解和参与程度;有关高校开展廉洁 教育的现状;开展廉洁教育的形式、师生接受廉洁教育的主要渠道等。一是进一步探讨高校开 展廉洁教育的有效形式,并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 师生强化廉洁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从而增强高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将反 的关口前移,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从根本上消除的可能。此次调查,我们在全省高 校范围内选取了20多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发放问卷10000多份,全省共有12508名 师生参与了调查。20所高校平均发放调查问卷600多份,平均收回率为99_3%,被调查样本具 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参与调查的学生10508人:男生5359人,女生5149人;专科生3573 人、研究生420人、本科生6515人,其中大学一年级2365人、二年级211O人、三年级1275人、 四年级658人、五年级104人,77.6%是共青。教师2000人:男性1118人,女性882人,其 中770人来自管理岗位,包括328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06位科级领导干部;1546 人,民主党派400人,另有共青和群众412人。 廉 政 二、专项调查的数据结果及基本分析 调 本课题围绕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l6个主要方面,根据师生的不同特点共设计出50个相 研 关问题,专项调研的数据结果与基本分析如下。 1.关于廉洁教育的对象 师生在回答“高校需要接受廉洁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问题时,教师比较集中的选择是 “有权力者”,而学生的选择则比较分散,相对比较多的选择分布在“校领导”(师15.4%、生 l8.8%,下略)、“有权力者”(42.5%、33.3%)和“全体师生”(27.O%、33.4%)这三个选项上,这一现象 表明师生对高校廉洁教育主要对象的认识有差异。由此可见,和教育部颁发有关文件后,人 们对廉洁教育的重点尚没有形成共识,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廉洁教育的开展。 2.关于师生接受廉洁教育的渠道 为筛选出高校师生接受廉洁教育的有效渠道,我们设计了“接受廉洁教育最主要的渠道?” 等7个问题来调研师生的主观感受。 (1)在回答“接受廉洁教育最主要的渠道?”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相对集中在“各种媒 体”(47.7%、44.6%)和“学校教育活动”(40.5%、42.2%)这两个选项上。 (2)在回答“您了解关于廉政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主要方式?”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相 对集中在“学校教育”(43.1%、41.6%)这一选项上,这说明学校教育无疑是廉洁教育的主渠道。 (3)在回答“您和您周围的人,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来源于哪种渠道?”这一问题时,师生 的选择都集中在境内媒体(72.9%、70.2%),这充分说明在现代社会,媒体的作用愈来愈大。但 就境内外媒体而言,学生较之于教师更具有浏览境外媒体的倾向。 (4)在回答“您所在单位的廉洁教育是如何开展的?”这一问题时,教师的选择比较分散, “定期学习”(44.5%、17.6%)、“教育活动”(48_4%、42.7%)、“观看教育片”(43.0%、24.1%)、“专题 讲座和报告会”(31.5%、21.8%)、“警示教育”(30.1%、15.7%)等5个选项选择者相对较多;而学 生则相对集中在“教育活动”这一选项上,说明教师参与廉洁教育的活动途径较多,而学生主要 是通过廉洁文化建设等途径来实现。 (5)在回答“您认为何种廉洁教育形式给您的印象最深?”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都较为 分散,而在“教育活动”、“观看教育片”、“警示教育”这3个选项中,师生中相对较多的人 (41.4%、38.9%)认为观看教育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在对“教育活动”的选择上,学生多于 圆 教师(21.4%、28.6%);但在对“警示教育”的选择上,教师则高于学生(22.8%、17.1%),说明学生 参与廉洁文化等教育活动较多,教师则接受警示教育的机会较多。因此,高校应多开展一些直 观而又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活动,从而取得廉洁教育的实效。 (6)在回答“您所在学校有廉洁教育(或纪检监察)方面的专题网站或网页吗?”这一问题 时,选择“有”这一选项者,教师明显多于学生(76.7%、33.2%),说明高校廉洁教育方面的专题 网站或网页在教师中具有一定的知晓率,而学生由于条件,很少有人知晓和登陆学校廉洁 教育方面的专题网站或网页。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从网站和网页上接受廉洁教育。 (7)在回答“您认为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专设廉洁教育内容吗?”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虽 达成共识,普遍认为“很有必要”(85.O%、75.2%),但师生中也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1.4%、 9.2%)认为“没有必要”,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关于高校廉洁教育的形式 课题组从高校已有的廉洁教育形式、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师生认同的廉洁进校 园的主要形式以及师生对教育形式的看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1)在回答“您所在学校或部门单位开展廉洁教育的形式?”这一问题时,教师比较集中的 选项依次是“集中学习”(62.0%)、“报告讲座”(42.7%)、“警示教育”(3O.1%);学生的选择则较 为分散,相对集中的选择是“集中学习”(22.5%)、“报告讲座”(37.8%)、“校园文化活动” (23.2%),这表明各高校的廉洁教育形式还较为单一,而对学生的廉洁教育形式则更需要进一 步丰富。 (2)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哪些?”这一问题时,师生都较为集中地选择了 “宣传阵地”(46.7%、44.6%)和“观看廉政教育电影”(42.7%、54.2%)这两个选项,而学生还 较多选择了“举办教育活动”(40.5%),可见,这三种教育形式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3)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进校园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师生选择最多的选 项是“校园文化建设”(55.8%、47.0%),而师生对“课堂教学”(17.8%、14.8%)的选择均较少, 由此可见,我们对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学习贯彻需要进一 步加强。 (4)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廉洁教育的形式如何?”这一问题时,师生中有过半的人认为当前 的廉洁教育工作流于形式(59.3%、64.6%)。这需要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展廉洁教 育,既要注重形式创新,也要注重实际效果;既不要让师生觉得陈旧呆板,也不能让师生感到流 于形式。 4.关于师生对廉洁教育形式的要求 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什么?”这~问题时,师生的选择比较分散,教师 的选择只有“警示教育”一项较为集中(21.3%),而学生的选择只有“社会实践”一项较多一些 (37.8%),说明高校尚没有哪种教育形式能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 5.影响廉洁教育效果的相关因素 在回答“您认为影响廉洁教育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这~问题时,师生都没有较为集 中的选择,而学生有两项选择相对较多,即认为“齐抓共管、社会支持参与的合力不够” (38.3%)和“方式方法不灵活,缺乏吸引力、感染力”(30.7%)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师生对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宣传教育经费、人力投入不够”(4.7%、3.5%)两项内容选择较少,又 可以反过来说明高校是比较注重廉洁教育工作的。 6.师生对反腐倡廉有关信息的了解现状 课题组为了解师生对反腐倡廉信息的把握情况,设计了“您对我国反腐倡廉有关信息的了 解状况?”等6个问题。 (1)在回答“您对我国反腐倡廉有关信息的了解状况?”这一问题时,教师中大部分人选择 了“比较了解”(70.6%),而学生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不太了解”(61.3%)。可见,需要进一步拓 展学生了解反腐倡廉的信息渠道。 (2)在回答“您对我国反腐倡廉有关信息关注态度或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选择“主动 团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廉政文化研究一Alo∽三O—o年第二期 关心”的教师有一半左右(54.9%),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33.8%);而选择“被动接受”的师生 均在三分之一左右(29.O%、34.5%),这表明需要提高师生对反腐倡廉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他 们主动关心反腐倡廉工作。 (3)在回答“您是否知道党和国家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时,师生中大 部分人选择了“知道一点”(76.8%、81.0%)。因此,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强法制文化建 设,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师生中尤其是学生进行关于廉政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在回答“《实施纲要》是何处颁布的?”这一问题时,师生的正确选择分别不足二分之一 和三分之一(49.4%、30.7%),说明各高校对《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工作尚需要加强。 (5)在回答“《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要把什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 时,学生选择的正确率超过教师(68.9%、81.5%),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6)在回答“学校廉洁教育(或纪检监察)的网页您经常浏览吗?”这一问题时,教师选择“经 常”的不足三分之一(29.9%),而学生则不足十分之一(8.7%);即使选择“偶尔”者,师生的比例 均未超过二分之一(48.4%、38.1%)。可见,高校需要加强专题网站建设,以增强其影响力。 7.关于高校对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 廉 政 调 研 为了解各高校对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从高校对反的重视程度、开展廉洁教育的 次数、有无廉洁教育制度、财力与人力投人情况等六个方面设计了相关问题。 (1)在回答“您所在学校或部门单位对廉洁教育和反斗争是否重视?”这一问题时,师 生选择“重视”(38.6%、14.2%)与“较重视”(33.9%、32.7%)这两个选项的均不足二分之一,说明 师生对高校反斗争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说,高校的反斗争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2)在回答“您参加所在单位最近一次廉洁教育活动的时间是何时?”这一问题时,教师相 对集中地选择了“一个月前”(40.O%),而学生除选择“没参加过”(40.8%)者较多外,其余选择 则较为分散。这一结果说明,教师中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廉洁教育活动者较多,而一般教师和学 生参加廉洁教育活动的机会或次数则相对较少。因此高校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人群,开展不同 形式、不同内容的廉洁教育活动,以扩大廉洁教育的受众面。 (3)在回答“您所在部门单位一学期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次数是多少?”这一问题时,师生 选择相对集中的选项是“1-2次”(48.7%、43.3%),说明高校的廉洁教育活动尚需进一步加强。 (4)在回答“您所在单位有廉洁教育制度吗?”这一问题时,教师较多地选择了“有” (70.6%)这一选项,而学生的选择则不太集中。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廉洁教育制度方面的宣传。 (5)在回答“您参加所在部门单位最近一年内专题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次数是多少?”这一 问题时,师生的选择均很分散,教师选择相对集中的选项(“二次”)也不足三分之一(24.7%), 这说明高校内的部门单位开展的活动还相对较少,或者说虽然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但给师生 员工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 (6)在回答“您认为学校廉洁教育财力、人力投入是否充分?”这一问题时,师生选择“不够 充分”这一选项的相对集中(41.6%、38.7%),说明高校在开展廉洁教育工作上投入的人力、财 力,师生们并不了解,建议高校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投人情况的公开程度, 让师生能充分了解,以增强师生反腐倡廉的信心。 8.师生对学校廉洁教育现状的满意度 为了解师生对学校廉洁工作的满意程度,我们从对高校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对反 现象的认识、廉洁教育取得的成效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1)在回答“您认为当前高校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如何?”这一问题时,师生中较多 的人选择了“较高”这一选项(67.5%、42.1%),说明高校干部廉洁自律得到师生认同;但从 学生的选择低于教师来看,我们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的教育工作尚需加强。 El (2)在回答“您认为通过反斗争,现象是否得到遏制?”这一问题时,师生普遍选择 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74.1%、65.2%),说明经过若干年的反斗争,取得的成绩已是 有目共睹。 (3)在回答“您对近年来高校廉洁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只有44.9% 的教师认为“较满意”,而学生中只有45.9%的人认为取得的成效“一般”,这表明师生对高校廉 洁教育的成效认同度不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 (4)在回答“请您对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洁状况作一评价”这一问题时,认为“大多数廉 洁”(35.9%)和“多数廉洁”(36.3%)的教师均不到一半,学生则在三分之一左右(11.7%、 35.8%)。这提示我们:师生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洁状况并不满意。 (5)在回答“请您对当前高校教师的廉洁状况作一评价”这一问题时,有59.1%的教师自我 评价是“大多数廉洁”,而学生则不以为然,只有15.6%的人持此看法;而选项为“多数廉洁”的 学生也只有40.1%,联系到学生在“您认为当前高校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如何?”这一问 题时的选择,提示我们的有关管理人员或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当加强廉洁自律,注重塑 造教师的廉洁形象。 (6)在回答“您认为高校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是否有力度?”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 择也不够一致,44.6%的教师选择了“力度较大”,而学生则有“48.2%”的人选择了“力度不够”, 说明高校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透明度还不够,师生对此不满意或知晓率不高。 (7)在回答“您认为近年来廉洁教育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较为集中的是 “效果一般”,有34.4%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而学生中则有22.7%的人认为“效果较差”。因 此,高校的廉洁教育工作必须加强。 (8)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廉洁教育的内容贴近您的学习工作实际吗?”这一问题时,有46.0% 的教师认为“贴近”,学生中只有22.4%的人持此看法,而且学生中还有44.1%的人认为“不太贴 近”,可见,高校应当对当下的廉洁教育内容很好地进行反思,应当通过探究师生的内心需求,把 握师生的思想脉搏,精心设计和安排廉洁教育的内容,以增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对开展廉洁教育起点的认识 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应该从何时抓起?”这一问题时,师生比较集中的选择是“学生时 代”(41.1%、54.8%),而且学生中还有20.4%的人选择了“儿童时代”,这说明师生都认为廉洁教 育应当提早抓,从而有助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应当重视师生的看法,根据师 生的需要调整和选择廉洁教育的最佳时机。 1O.对职业的选择及动因 为了解师生选择职业的动机和廉洁教育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两个相关问题,试图从师生的 选择中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1)在回答“如果让您重新选择职业,您首选的职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教师的选择比较 集中,他们中有48.0%的人依然选择“教师”,但也有39.0%的人选择了“公务员”;学生的选择 则比较分散,有33.3%的学生选择了“公务员”,22-3%的学生选择了41;商人”;而师生中选择“工 人”这一选项的最少,教师只有0.1%,学生是2.4%。这一现象说明,我们在开展廉洁教育时,还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观和职业观教育。 (2)在回答“您选择这一职业的动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相对比较集中,有三 分之一的人(33.9%、31.4%)分别选择了“社会地位高”和“收入高”这两个选项,由此可以分析 出这部分师生的价值取向。 11.关于廉洁教育的效果 为了检验近年来高校廉洁教育的成效,课题组根据师生的工作生活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关 的6个问题,了解师生对这些问题的各自看法。 (1)在回答“假如您了解掌握一些具体涉及问题的线索,您将如何去做?”这一问题时, 师生中均有超过一半人选择了“积极举报”(57.5%、54.9%),但也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选择了 “怕打击报复不敢举报”或“涉及自己利益才举报”,说明廉洁教育工作不可以有丝毫松懈。 El (2)在回答“在公务活动中遇有馈赠礼品,您认为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时,76.5%的教师 廉政文化研究一Alo∽一二。一。年第二期 廉 政 调 研 Iml 认为应当“登记上缴”,但也有17.4%的人选择了模棱两可的选项:“带回办公室”,只有5.7%的 人选择了“带回家”,说明大多数教师知道如何按规定处理公务活动中的礼品馈赠问题。 (3)在回答“您怎样看待学生给老师送礼、请吃饭这一现象?”这一问题时,教师作为行为的 接受方只有17_3%的人持“反对”态度,相反有73.1%的人认为“可以接受”;学生中只有20.6% 的人持“反对”态度,但也有过半的人认为“可以接受”,甚至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是“很 正常”的现象。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一些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也进入了师生交往 之中,引起了人际交往的显著变化,改变了师生之间单纯的交往关系,需要予以重视和引导。 (4)在回答“您在评优、、提干等事项中给有关老师送过礼或请吃过饭吗?”这一问题 时,可喜的是有79.8%的人选择了“从未”这一选项,但也有16.2%的人选择“经常”这一选项, 因此,应当理智地看待师生们的这一选择,有可能这其中或许有一部分人碍于伦理和难以启齿 的原因选择了这一选项,我们决不能对此津津乐道、盲目乐观,甚至飘飘然而放松教育要求。 (5)教师在回答“如果有学生给您送礼,您会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时,有58.5%的人选择了 “拒绝并给予批评教育”,但也有35.2%的人认为可以“有选择地收受”,联系前面调研学生对教 师廉洁自律的满意度时的选择结果,我们不难分析出学生为何作出那样的选择。 (6)教师在回答“有人在评优、、提干等事项中给您送过礼或请吃过饭吗?”这一问题 时,77_3%的人选择了“从未”,但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其它选项,因此,要加强对教师 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教育。 l2.对产生原因的认识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和廉洁教育,课题组设计了两个相关问题来了解师生对个 体和社会产生原因的看法。 (1)在回答“您认为分子之所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43.9%的教师和 48.3%的学生选择了“监督不够”,但教师中有45.8%的人认为是“制度不健全”导致的,仅有 9.7%的教师选择了“教育不够”这一选项;学生的选择比较平均,有30.2%的学生认为“制度不 健全”和30.8%的学生认为“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导致个体产生的原因。这些选择的结果提 示我们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教育”和“自律”在洁身自好和反腐倡廉 中的作用。 (2)在回答“您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问题时,教师中有53.0%的人选择了“缺 乏监督制约”,学生中有48.9%的人选择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这一选择中可见,教师更 多地将之归因于客观,而学生则较多地认为是主观所致。但从师生中选择“素质差”(5.9%、 11.9%)这一选项的人均较少来分析,又可得出人们对导致的主观原因认识不够的结论, 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和引导。 13.关于廉洁教育的影响作用 开展廉洁教育究竟有何作用,它对提高人们的廉洁意识有无帮助,能否有效地预防? 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相关问题来了解师生们的看法。 (1)在回答“开展廉洁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择在所有的设 计问题中最为集中,有80.1%的教师和75.3%的学生认为开展廉洁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成 长”,并有14.9%的学生认为还可以“对家长廉洁产生积极影响”。这说明开展廉洁教育已经得 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2)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对反有何作用?”这一问题时,有70.9%的教师认为“有促 进作用”,也有53.6%的学生持有相同观点,这表明通过开展廉洁教育,师生们已普遍认识到廉 洁教育在反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l4.关于廉洁教育培养的素质重点 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最重要的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哪种素质?”这一问题时,师生的选 择不太确切,只有接近一半的师生(49-3%、49.0%)认为“廉洁自律”是应注重培养的最重要的 素质之一。 15.关于开展廉洁教育对反腐倡廉的基础性作用 在回答“您认为廉洁教育在反斗争中的地位如何?”这一问题时,师生们的选择都集中 在“很重要”(48.7%、44.0%)和“重要”(45.4%、47.7%)这两个选项上,说明师生都充分认同开展 廉洁教育可以为反腐倡廉奠定良好的基础。 l6.反腐倡廉的主要措施 在回答“您认为反腐倡廉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教师的选择相对集中在“制度” (42.2%)和“监督”(41.1%)这两个选项上,学生的选择没有相对的显示度,相对较多的选择与 教师相同。但师生们对“教育”(21.9%、14.3%)、“提高素质”(13.6%、15.4%)、“自律”(12.2%、 6.0%)、“查处”(23.0%、15.0%)等选项的认同度却较低,说明高校仍需要通过加强廉洁教育来 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 三、结论与启示 课题组通过对20所高校发放一万多份问卷调研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下列一些 基本的结论与启示。 1.基本结论 (1)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已在高校广泛开展。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 的意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下发以 后,全省各个高校已经开展了包括集中学习、课堂教学、报告、讲座、观看教育片、警示教育、社 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廉洁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各种媒体”是师生接受廉洁 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相对于教师,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宽广、主动 性更强。但限于条件,学生通过观看教育片、警示教育等途径接受生动直观的廉洁教育机会较 少,高校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参加学校内的各种教育活动。 (2)廉清教育进校园工作已在各高校初见成效。在被调查的师生中,大部分师生对我国反腐 倡廉有关信息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了解”、或“知道一点”,并表示出“主动关心”的 态势;多数人知晓颁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 纲要》,并明了《实施纲要》中要求学校将“廉洁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多数师生明 确表示在了解掌握了一些涉及问题的具体线索时,会“积极举报”;大多数教师在公务活动 中遇有馈赠礼品时,知道“登记上缴”,并在学生送礼时会“拒绝并给予批评教育”。 (3)师生对反腐倡廉和廉洁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多数师生认为所在高校对廉洁教育和反腐 败斗争“重视”或“较重视”;被调查的师生,对于高校反腐倡廉和廉洁教育取得的效果给予了较 高评价,多数被调查者尤其是教师对于近年来高校廉洁教育所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或“较为 满意”。师生普遍认为高校教师“大多数廉洁”或“多数廉洁”;通过反斗争,消极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或“得到有效遏制”;高校在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时,“力度 较大”或“很有力度”;高校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较高”。 (4)师生对廉洁教育进校园的作用达成了共识。参加调查的师生普遍认为廉洁教育对反腐 败“有促进作用”,开展廉洁教育对于反腐倡廉具有“很重要”或“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接受廉洁 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有权力者”和“全体师生”,廉洁教育应该从“学生时代”或“儿童时代” 就抓起,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绝大部分的师生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专设廉 洁教育内容”,并且有不少比例的师生认为学校开展廉洁教育“对家长廉洁也会产生积极影 响”。因此,高校应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正直节俭、廉洁自律等方面开展廉洁教育,而其中,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应作为重点培育的主要素质。 (5)廉洁教育的形式虽多样化,但又常常偏重于一二种形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高校都 翻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廉政文化研究一Alo∽三O—o年第二期 能运用“集中学习、课堂教学、报告讲座、观看教育片、宣传阵地、警示教育、社会实践、校园 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廉洁教育,但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教师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 比较集中的选择是“集中学习”和“报告讲座”这两种教育形式,而学生的选择相对集中在“报告 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形式上;但师生在选择廉洁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时,教师选择的 是“警示教育”、学生选择的却是“社会实践”,而且多数师生认为高校当前廉洁教育“流于形 式”。可见,虽然各高校的廉洁教育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但师生所希望的教育形式并不多见,尚 没有达到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境地。 (6)加强廉洁教育主渠道建设,才能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调查中发现,多数师生认为接 受廉洁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各种媒体”,对问题的看法主要也是来源于“境内媒体”;同 时,他们对廉洁教育中“定期学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和“课堂教学”、“集中学习”是最有效的 形式等选项也不尽认同;并且认为近年来廉洁教育的“效果一般”,内容也与师生的学习工作实 际“不太贴近”。因此,师生普遍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专设廉洁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 高校只有加强廉洁教育的主渠道建设,才能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应在高校开设廉政教育课 程,与两课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电教片等形式,让廉洁教育生动而有震撼力。 廉 政 调 研 (7)社会大环境的现象对于高校的内环境具有很大影响。在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各种 负面因素对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容 易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学生产生扭曲的认识。经过教育,虽然大学生对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较高的认同和理性的思考,但从道德认识转化到道德行为还有一定的距 离。尤其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则常常表现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2.相关启示 (1)健全机制,确保江苏高校廉洁教育整体推进。一是要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建立健全 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和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 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努力构建纵向有领导、横向有沟通的廉洁教育立体网络,形成全校上下 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监督考评机制建设。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组 织协调作用,依照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变化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时代要求,研究与探索高校开展 廉洁教育的有效机制,将考评纳入师生员工综合考评体系,并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不断 调动和激发廉洁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凝聚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合力,把高校真正建设 成为反腐倡廉的坚强阵地。三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 格局考虑经费投入,确保廉洁教育的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各类廉政文化活动等所需经费及时到 位,为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2)典型引路,以反腐倡廉建设来推进廉洁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校的干部教师 理应在廉洁自律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因为干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到学生。因此,高校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廉洁教育中,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是 廉洁教育的重点对象。高校廉洁教育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不断提升干部的党 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从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以反腐倡廉建设来推进廉洁教育。高校师德建设 中应当包含廉洁自律等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干部教师进行廉洁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洁的精神境界。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对于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校要通过把廉洁 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到干部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的集中学习之 中,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我党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度;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 教育活动;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教育,既通过组织学习反腐倡廉典型的先进事迹,从中 圈 得到激励和鞭策,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吸取教训、受到震撼,以切实改变过去高 校部分干部教师忽视廉洁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现状。同时,通过开展廉洁教育,达到三方面 目的: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干部以身作则,教师依法执 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二是发挥教师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实名制、胸卡挂牌 制等形式,更好地监督和领导干部贯彻反腐倡廉要求和廉洁白律规定,促进领导干部自觉 地廉洁从政、从教;三是发挥教师反腐倡廉的主体教育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通过课堂以及一 切教育场合对学生和他人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以反腐倡廉教育来推进廉洁教育的不断深入;四 是切实加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以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廉洁教育,从而为推进廉洁教育 进校园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3)创新载体,以学科化教育模式加强廉洁教育。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重要的途径之一就 是要加强廉洁教育的主渠道建设。就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言,让相关知识以学科化 的模式进人课堂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是大学生接受思 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要创新教育载体,将廉洁教育的基本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课程教学之中,以学科化的教育模式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思想政治理论 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课程体系,内容丰富、系统,可从多方面融入廉洁教育。充分发挥这类课 程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高校应当科学制定廉洁教育的教 学计划,侧重于从“知”到“信”的转化教育,侧重于教授廉政知识、法律法规,澄清是非观念,确 立敬廉崇洁意识。在课程讲授中,系统宣传我党在、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反腐 倡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象存 在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严重危害;科学阐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统教育在反斗争中的重要性;宣传我国如何把反腐倡 廉寓于各项重要措施和立法之中,以及国外在廉政建设和反方面的有关法规与 经验;弘扬在廉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和精神;研究吸收中国古 代廉政思想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内容等等。在课堂教育的同时配合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组 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高校廉洁教育的系统性。 (4)融会贯通,将廉洁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同 样也是加强廉洁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因此,高校要将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之作为校园 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来建设,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原则,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在校 园内张贴以廉洁教育为内容的标语或宣传画,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修 建廉洁教育、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廉政文化长廊,在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网站、宣传栏等媒体上 开辟廉洁教育专栏,刊用格言警句、古今中外廉政故事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通过 举办党风廉政教育专题讲座、座谈研讨、模拟法庭、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比赛、赛歌会或戏剧 小品表演等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自觉参与这些活动;通过组织师生观看电影、电视片,考察警示 教育基地等活动,让师生接受生动直观的反腐倡廉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比赛、征集警 句格言、写心得体会和毕业生离校前的廉洁宣誓等教育活动,激发师生内在的主动性。利用各 种形式和途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加强廉洁教育,使师生始终置身于浓厚的廉政文化氛 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为廉洁自律、反腐倡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结语 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是落实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履行《联合国反 公约》规定的义务、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廉洁自律既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修养和品德情操。高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走向社会之前打好思想、政治、道德、心身素 质的基础十分重要,因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廉洁自律品格的廉洁教育必不可少。在高校全面开展 廉洁教育,既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拓展新途径、创造新形式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 豳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廉政文化研究一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廉政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引领,以廉 Alo∽三。一。年第二期 洁教育为核心,以领导干部的典型作用为示范,以创新的教育形式为载体,大力推进廉洁 教育进校园工作,使高校师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和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要 通过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提高他们对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 力,为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负责人:戴跃农,扬州大学宣传部副,党校副校长,教授,扬州市“三个代表”研究 中心研究员。课题组成员:蒋国英、殷宏楼、李卫星、曹功林、娄金海。本课题调研工作在江苏省教育 纪工委直接领导下进行,得到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 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通 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 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正德职业技 术学院等有关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调研报告形成后省教育纪工委张亚平副、郝锋等同志给 廉 予悉心指导,在此一并鸣谢!) 政 调 责任编校崔洁 研 Research Reports about the Status 0f University Anti— corruptiption Education UCaU0n ion‘ Jiangsu Provincen J lanR Yrovince Project-based Group of Commission for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Inspection,Jiangsu Prov.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ocale to spread knowledge,transmit civilization,cultivate intellects and innovate knowledge,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mission to promote and create the advanced knowledge and foster qualiifed constructors and faithful successors for the society.Consequently,the consturction of university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not only connects with the anti-corruption in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over—all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the project-based group delivered 10,000 questionnaires among twenty universit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types.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cerning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which include the basic concepts,recipients,educational forms,contents,channels and methods,basic circumstances,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on over—all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mong all staff and students to the CPC’S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and the status and suggestions among every university.In total,1 2,508 students and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Through compiling and analyzing the various data and information drawn from the research,the project-based rgoup discuss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by innovating educational form and content,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iciency SO as to prevent and eliminate corruption rfom the source. Key words: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anti——corruption education;anti——covruption 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