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作者:杨丹 周宇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在接受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课的培训后,自己学习收获颇多,获益匪浅,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共同遵守和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的标准。早在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首次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上述六个方面的规定,应当贯穿我们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各章重点

第一章为“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这一章分为三节,依次为:伦理与教育伦理、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该章从“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的联系进行阐释,任何道德规范都是在特定的关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职业道德命题也必然离不开教育伦理关系,只有从教育伦理这一命题出发才能搞清楚教育的职业道德。

第二章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该章指出职业与职业道德均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高校教师是在出现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之后产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在继承历史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随着高校教师的出现而产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道德人格的高尚性、到的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和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同时具有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四个方面的功能。

第三章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该章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为引领教师如何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在“境界”方面有所欲求。师德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良好职业素质最为集中的体现。

第四章为“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该章指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加以确立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来协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和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原则主要有: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高校教师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要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言传身教,追求公平;讲求诚信,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三个方面的指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五章为“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的两个方面,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是指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各部门的管理以及各高等教育部门自身的内部管理;微观的高等教育管理包括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核对高校教育事务活动的管理。高校教师在微观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辅导员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通过分析辅导员角色与职能定位、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是院系与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还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应当从思想政治、知识能力、性格、道德等方面加强修养。高校教师在行政事务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等道德规范。

第六章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该章指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着教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当遵循有教无类,亲徒爱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心平气和,虚怀若谷;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等十个方面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活动的道德操守应该内在拥有职业道德情操,外在坚守职业道德信念。 二、学习心得体会

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对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作出了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笔者作为黔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级学生的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人,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身为辅导员的自己,不仅要模范的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等各项法律规定,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因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是院系与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者。辅导员群体只有在清晰地认识上述角色的基础上,才能对自身的职能有更加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加注重提审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

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的道德风貌影响着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辅导员的性格气质影响着学生生个性的发展,辅导员的兴趣和专长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倾向,辅导员的仪容风度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作为辅导员,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知识能力修养、性格修养、道德修养,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平等待人、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宽容大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把辅导员当成一个神圣的职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身体力行的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