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部 位 交底内容: 砌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做好施工放样工作,机械设备保养、施工人员动员、临时排水等工作。 1、施工放样: 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施工位置进行准确的实地放样,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橛并做好保护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 2、基础开挖: 测量放样结束,即可进行正式的砌筑工程的基坑开挖等施工,根据放样成果,确定基础实际挖深及开挖宽度。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开挖宽度和深度,避免超挖、欠挖。当一次开挖长度较长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疏导沟底积水,保持整个开挖过程中坡面不遭水害。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地基承载试验,不合格的地段,按要求,挖掉软土,碎石换填,满夯实后达到承载力。基地倾斜面应按设计坡度挖凿成型,不得用填补法筑成。 3、基坑检验: 基础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报请监理检验,再复核里程桩号等项目,并考察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完成本项工作,方可进行以下工作。 4、墙体的浇筑 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模、及时浇注墙体,设计为C15片石混凝土。 (1)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牢固,下口处加扫地方木,占口模内加方木内撑,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松动、跑模。 (2)按照模板设计方案先拼装好一面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 混凝土挡 墙 编制单位 接收单位 海滨大道五标工程部 编 号 日 期 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应明确规定。 (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至模板垂直后,拧紧对拉螺栓。模板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4)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等。 (5)混凝土应按规范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应连续进行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设在设计沉降缝处。墙身沉降缝竖直贯通,墙体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内填沥青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6)挡土墙设计高程以下0.5米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与交通工程结合,预埋防撞护栏钢筋。 (7)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行找平。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 (9)泄水孔设置:沿墙高和沿墙长均设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米交错布置,泻水孔采用ф10mmPVC管预埋,挡墙背泻水孔处采用土工布包裹塑料盲沟反滤。 (10)片石可采用机械(如吊车)投放、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每次平铺一层。 (11)混凝土浇注时,设置看模人员,发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等现场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加固抢修。 (12)对于危险地段或已出现滑坡的地段,浇筑片石混凝土挡墙时应在上方安排看守人员密切注视边坡,防止人员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 5、C15混凝土应符合如下标准: (1)用来搅拌混凝土的材料必须经过进场检验、试验合格。 (2)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单执行。 (3)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分钟。 (4)根据运距适当控制水灰,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 6、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1)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0MPa。 (2)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20cm。 (3)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4)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 7、拆模 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拆模时注意成品保护。 8、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覆盖塑料布、草帘等。 (2)、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大约2至3小时一次。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