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分析
作者:江勤娟
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升学考试》2019年第07期
摘 要 :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数学学困生的数量较多是最重要的教学问题,而产生此类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初中数学知识量较多、难度相对于小学来讲较为复杂,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从而无法跟上数学课堂教学进度,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严重的弃学心理,所以解决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解决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全方面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首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只有愿意把自己真实的学习困惑表达出来,教师才能够去对症下药,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与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初中数学教学进度.其次,教师还需要创设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数学素养,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目前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这对学生长久的人生发展之路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1.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表现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量比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定理与概念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容易用错定理,出现无从下手的现状.例如,部分学生对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区分不清楚,不知道谁是位置关系、谁是图形的形状.其次,初中数学学困生存在自学能力较差的问题,往往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去解答问题,如果自己单独去解答数学问题存在很大的难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不善于去动脑、动手,导致对所学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甚至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厌学的心理. 2. 存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原因 2.1 数学学科难度较大
本身数学相对于语文、英语就是一门较为抽象、复杂的学科,如果学生不具备优秀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很难对所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数学对学生解决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学生一定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懒惰的心理,觉得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原理就可以了,在初步数学学习时可以以这样的状态去学习,但是当数学知识难度越来越高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 2.2 小学数学基础较差
很多学生本身小学数学基础就非常差,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点较为简单,还不至于跟不上教学进度,但是当升入初中之后数学难度大大增加,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数学学困生.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学模式与理念都是不同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这种反差,会存在相应的数学学习压力,从而降低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3 教师缺乏创新教学
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升学率,总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死记硬背,这种老式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完全不能够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需求.教师不能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存在差距的,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就 会出现很多的数学学困生.这种老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较多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后,家长也缺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关心,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存在学习数学困难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3. 解决初中学困生问题的方法及个案分析 3.1 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这种能力差异,深入到班级活动中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且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对现有数学知识有稳固的基础之后,再开展新一轮的数学教学,遵循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有的学生理解能力非常差,教师就可以先把平行四边形中的平面图展示出来,然后对其特点与性质进行阐述,相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困生,就可以设计和平行四边形相关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解答,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加以正确的指导.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例如,可以分为三层:A基础较差的;B中等或者偏上的学习水平学生;C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展现一道数学题之后可以让三个小组去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和学习,充分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3.2 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部分学生本身小学数学基础就非常差,当深入了初中之后,学习难度和任务量都有所增加,学生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巩固学生的小学数学基础,能够在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带出小学学过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点有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单的回顾.其次,数学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充分把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衔接工作做好,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过渡期. 例如,教师提出用三角板或者量角器画图教学 教师:用图形作为镶嵌,有几种图形 学生:五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 教师:那么如何画出三角形? 学生:用量角器或者三角板! 教师:具体描述一下
学生:用三角板画出60度角之后,两条边量出相同的长度,然后连接端点就可以了. 当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小学期间学习过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学生既能够回忆以往学过的小学数学知识,也能够使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出多种三角形类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多,能够充分调动起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去. 3.3 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很多学生感觉学习数学吃力,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是抽象、复杂的,其实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初中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现象相互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具备一定难度的数学题,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跟得上数学教学进度.
例如,在学习角度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上学习相关知识,用三角尺把旗杆和地面的角度测量出来,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平面图去理解角度,学生是很难理解,只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够加深记忆与理解,并且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素养,这样在遇到高难度数学问题的时候就能够迎刃而解,降低了学生的解题压力,提高解题的效率. 4. 总结
總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与理念,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就能够解决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优秀的数学素养,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以后长久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李孝诚,綦春霞,史晓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基于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56-61+67.
[2] 夏小刚.提高布依族地区初中学生数学能力教学——实验个案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82-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