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
作者:张华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02-01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微量泵泵药.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现结合病例谈一谈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0—50岁。 2 置管术后的护理
2.1 固定与消毒 用无菌透明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每日更换一次,敷料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
2.2 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3〕。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2.3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 监测中心静脉压 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2.5 深静脉置管的重要性 深静脉置管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血透结束后,先将双腔导管内血液用生理盐水每侧10 ml快速冲净,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下次在透前将保留的肝素盐水抽出。
2.6 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再消毒局部,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10 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3 小结
经此处理,全部病例均未出现空气栓塞、穿刺点局部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及出现堵管现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无菌操作技术,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才能做好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薇.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2):113-
[2] 周萍.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2):194- [3] 雷娜.深静脉留置管的护理.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22(2)
作者单位:114200 辽宁海城市正骨医院IC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