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支一扶”招录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精选汇总及答案解析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A”,错的涂黑“B”。)
1.绝大多数国家汽车靠右行驶,少数靠左,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B。【答案解析】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不可以改变的。题目当中不管汽车是靠右行驶还是靠左行驶,都是按照本国这个自身的规律实施的,本题说法错误。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经济现象。 B。【答案解析】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3.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A。【答案解析】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范畴,是未经人类劳动改造过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统称,既包括一般的可耕地和建筑用地,也包括森林、矿藏、河流、水面、天空等。
1
4.非例行性决策是指没有遇过的、无先例、程序、城规可遵循的决策。
A。【答案解析】非例行性决策没有先例可行,故题中说法正确。 5.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答案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以及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6.帝国主义入侵,是为了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B。【答案解析】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
7.2015年4月3日,**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他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时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5年4月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8.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A。【答案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2
9.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10.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时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是我国实现由富到强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标志。题中说的是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故说法错误。
11.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 B。【答案解析】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并不是说长江以南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
12.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属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B。【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13.党政机关如有需要,可随时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
3
B。【答案解析】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招待所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者场所。
14.《汤姆索耶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著作之一。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
15.农村宅基地不能作为私有财产继承。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律题。《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是集体分给农民建房的,农民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不是农民的私有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A”,错的涂黑“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