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数学文化《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向东走9米记作A.向东走5米2.有理数A.B.向西走5米)C.上截取线段,使.若点D恰好为D.的中点,则下列米,则米表示()D.向两走4米C.向东走4米可转化为(B.3.如图,小林利用圆规在线段结论中错误的是(...)A.B.C.)D.4.教材中“整式的加减”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图所示,则A和B分别代表的是(A.整式,合并同类项B.单项式,合并同类项C.系数,次数D.多项式,合并同类项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跑道构型,可节省飞机飞行时间,過极端天气侧向跑道可提升机场运行能力.跑道的布局为:三条南北向的跑道和一条偏东南走向的侧向跑道.如图,侧向跑道点O南偏东70°的方向上,则这条跑道所在射线与正北方向所成角的度数为()在1/12A.160°B.110°C.70°D.20°6.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半斤(注:明代时1斤=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设有正确的是(A.)B.C.D.人分银子,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二、填空题
7.如图,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虽然明知不对,可他们还是要这样做,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他们的动机:________.8.1934年10月16日,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将士和机关人员共86000余人在于都河北集结完毕,准备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数字8600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如图,①~④展开图中,能围成三棱柱的是________..2/1210.如图,n、p、q在一条缺失了原点和刻度的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已知四个有理数m、且m+p=0,则在m,n,p,q四个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一个是.,11.下面是小宁解方程的依据是________.的过程.①代表的运算步骤为:________,该步骤对方程进行变形12.元旦期间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活动方式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每满200元减50元;方式二:若标价不超过400元时,打8折;若标价超过400元,则不超过400元的部打8折,超出400元的部分打6折.某一商品的标价为x元,当时,x取值为时,两种方式的售价相同.三、解答题
13.(1)化简:(2)计算:.;14.体育课上全班男生进行了百米测试,达标成绩为14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4秒,“-”表示成绩小于14秒.-1.2+0.70-1-0.3+0.20.3+0.5求这个小组8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3/1215.先化简,再求值:16.已知:四点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1)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①画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②画射线AC;(2)用适当的语句表述点A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17.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少20°,则这个角的补角为多少度.18.已知是方程的解,求a的值.19.如图所示,把一块正方形纸板剪去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后留下了阴影部分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三角形的高为h.(1)用含a,h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2)若20.如图,边交于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平分,与边交于点D,平分,与4/12(1)依题意补全图形________,并猜想(2)填空,补全下面的证明过程.∵∴∵∴平分,,,________________平分,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数学课上,某班同学用天平和一些物品(如图)探究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该班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仅用一架天平和一个10克的砝码能否测量出乒乓球和一次性纸杯的质量?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找来足够多的乒乓球和某种一次性纸杯(假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相同,每个纸杯的质量也相同),经过多次试验得到以下记录:记录天平左边6个乒乓球,天平右边状态记录一1个10克的砝码14个一次性纸杯平衡7个一次性纸杯,记录二8个乒乓球1个10克的砝码请算一算,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多少克?一个这种一次性纸杯的质量是多少克?解:平衡5/12(1)设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克,则一个这种一次性纸杯的质量是________克;(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列一元一次方程求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并求出一个这种一次性纸杯的质量.22.观察下列两个等式:,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如:数对,,都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同心有理数对”,记为是“同心有理数对”.(1)数对(2)若(3)若,是“同心有理数对”的是________;是“同心有理数对”,求a的值;是“同心有理数对”,则________“同心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23.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若数轴上b,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则A,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如: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则A、两点间的距离AB=|﹣2﹣8|=10,线段AB的中点C表示的数为=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__.(2)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求当t为何值时,PQ=AB;(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6/12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1.【解析】【解答】解:∵向东走9米记作∴米表示向西走5米,米,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负数表示向西走,问题得以解决.2.【解析】【解答】解:故答案选D.【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法分配律进行变形即可.3.【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D是线段CE的中点,AB=CD∴CD=DE,即选项A符合题意;AB=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逐项判定即可.4.【解析】【解答】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整式的加减就是合并同类项,故答案为:D.【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整式的加减就是合并同类项,据此填空即可.5.【解析】【解答】解:∵∴射线在点O南偏东的方向上,CE=CD=DE,C符合题意.;与正北方向所成角的度数为:180°-70°=110°,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方向角及邻补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6.【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7x+4=9x−8故答案为:A.7/12【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分银子的人数×7+4=分银子的人数×9-半斤,据此列方程即可。二、填空题7.【解析】【解答】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虽然明知不对,可他们还是要这样做,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他们的动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8.【解析】【解答】解:数字8600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答案为:.,【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据此解答即可.9.【解析】【解答】三棱柱展开后,侧面是三个长方形,上下底各是一个三角形由此可得:只有②是三棱柱的展开图.故答案为:②.【分析】一般三棱柱展开后,侧面是三个长方形,上下底各是一个三角形,进而得出答案.10.【解析】【解答】解:∵m+p=0,∴m与p互为相反数,且线段MP中点为坐标原点,且易知原点最靠近点Q,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绝对值最小的数是q故答案为:q【分析】由m+p=0,可得m与p互为相反数,且线段MP中点为坐标原点,且易知原点最靠近点Q,据此即得结论.11.【解析】【解答】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故答案为:移项,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流程,其中①代表的步骤是移项,步骤①对方程进行变形8/12【分析】观察框图中解方程步骤,找出①代表的步骤,进而确定出依据即可.12.【解析】【解答】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当,时,x取值为250或450时,两种方式的售价相同,故答案为:250或450.【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时,按打八折进行列出方程,②当时,按不超过400元的部打8折,超出400元的部分打6折的标准,进行列出方程,解之即得结论.三、解答题13.【解析】【分析】(1)直接合并同类项即得结论;(2)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14.【解析】【分析】先求出表格中记录数据的平均数,再加上达标成绩14秒即可.15.【解析】【分析】先将代数式化简,再将x值求出,代入原式即可求解16.【解析】【分析】(1)根据语句①画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即可;②画射线AC即可;(2)用适当的语句表述点A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即可.17.【解析】【分析】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根据“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少20°”列出方程,求出x值,再根据补角的定义求解即可.18.【解析】【分析】将为1进行解方程即可.19.【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进去4个相同的三角形的面积即得;(2)根据绝对值及偶次幂的非负性求出a、h的值,然后代入(1)结论计算即可.代入方程得,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9/1220.【解析】【解答】解:(1)如图,∠DAB+∠EBA的度数等于43°;故填43°;(2)证明:∵AD平分∠CAB,BE平分∠ABC,∴∠DAB=∠CAB,∠EBA=∠CBA.(理由:角平分线的定义)∵∠CAB+∠ABC=86°,∴∠DAB+∠EBA=故填:×(∠CAB+∠ABC)=43°.,43°.,角平分线定义;【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补图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B=∠CAB,∠EBA=∠CBA,从而求出∠DAB+∠EBA=(∠CAB+∠ABC)=43°,据此填空即可.×21.【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出答案;(2)弄清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2.【解析】【解答】解:(1)∵,10/12,,∴数对,、不是“同心有理数对”;∵,,∴,∴是“同心有理数”,∴数对,是“同心有理数对”的是;(3)是.理由:∵是“同心有理数对”,∴,∴,∴是“同心有理数对”.【分析】(1)根据“同心有理数对”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2)根据“同心有理数对”的定义,可得,求出a值即可;(3)根据是“同心有理数对”,可得,即得,据此即可得出结论.23.【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故答案为:-2+3,8-2t;【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直接求解即可;(2)当P、Q两点相遇时,P、Q表示的数相等,据此列出方程,解之即可;(3)由于t秒后,点P表示的数-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可得PQ=|5t-1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1/12根据PQ=AB(4)不发生变化.理由:由于M表示的数为:为:求出MN的值即可判断.点N表示的数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