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试行)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 制:5年

二、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

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康复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现代康复医学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康复技术人才. 2. 职业岗位

⑴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及康复保健工作.

⑵疗养院、老人护理院、康复中心从事康复治疗和康复保健工作. 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从事康复治疗和康复保健工作.

三、人才规格

1. 具有专业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基本理论.

2. 能够对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感知认知能力等进行康复功能评定,

并学会谚言语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和心理评定的方法.

3. 具有指导患者进行各种主动运动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肉和心肺功能

的锻炼,步态训练,平衡与转移训练,各种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训练的能力;掌握各种被动运动疗法,包括牵引、西方手法等.

4. 具有为患者进行电疗、光疗、蜡疗、冷疗、水疗、超声治疗和磁疗等的能力. 5. 具有指导患者进行作业治疗和职业训练的能力. 6. 能够采用中医的各种传统疗法为患者服务. 7. 具有为患者进行言语和心理治疗的能力.

8. 掌握运动保健和老年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 9. 具有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0. 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能力. 11.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2.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知识和能力考核

1. 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种,考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可在平时教学过程

中安排.

2. 实践考核:康复功能评定、中医康复、康复护理基础、康复治疗学四门课程要通过

学校组织是实践技能单列考核.

3. 英语、计算机除参加可能考核外,还应参加社会等级考试.

4. 实习出科考核:毕业实习时,要通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出科考核. 5. 毕业考试科目: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学、疾病康复学.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课程总课为5879学时,课程总学分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实践课)3747学时,205学分;选修课832学时,44.5学分;毕业实习1300学时,40学分. 1. 必修课

公共课:2005学时 109.5学分 ⑴ 德育:276学时 15学分 开设《理论》、《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经

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 础知识》、(含卫生法规、残疾人保障法).引导学生认识现代中国国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为创业立业打下思想基础.

⑵ 体育:276学时 15学分 学习必要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增强体

育锻炼与保健意识,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面提高文化素养、身心素质和社区适应能力,为终生锻炼、继续学习和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⑶ 英语(含专业英语):486学时 27学分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巩

固和扩展必要的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着重培养使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⑷ 语文:248学时 19学分 在初中语文基础上,巩固和扩展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进一步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是良好习惯.

⑸ 数学:210学时11.5学分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运算能

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行结合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为医学统计和科研打好基础.

⑹ 物理:140学时 7.5学分 学习并掌握高中物理基本知识、医用物理必备的基础

理论和常用康复医疗器械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⑺ 化学:119学时 6.5学分 学习必需的无机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实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⑻ 信息技术:150学时8学分 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数制及转换、微型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软件及硬件)、多媒体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基础、英文、中文(五笔)输入法;学会Word 97的运用,学会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培养学生的程序阅读能力和编写小型程序的能力,并能进行程序的调试和维护.

专业课:1742学时 95.5学分 ⑼ 医用生物学:学时3学分 学习并了解细胞学基础及遗传的基本知识,现代

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⑽ 人体解剖生理学:180学时10学分 学习并掌握人体生长发育,各系统的组成、

形态结构、功能、生命活动的规律及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⑾生物化学:学时3学分 学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酶、生物氧化、糖类、脂类、

含氧化合物代谢、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及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理解物质代谢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物质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⑿病因病理学:108学时6学分 学习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部分常见病的病

理改变、导致疾病产生的免疫学及生物学因素等内容,获取必要的病因病理学知识,为康复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⒀康复医学概论:36学时2学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康复及康复医

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康复医学专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⒁药理学: 72学时4学分 学习并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制

剂、剂量与用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⒂运动学:126学时 7学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力学和运动生

物力学的基本原理,熟悉人体形态结构和技能活动的特点,学会运动姿势和动作的分析,了解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心理活动特点,理解人体运动的规律和运动训练的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基础.

⒃内科学:224学时12学分 学习并初步掌握问诊和一般体格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X线、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初步掌握诊断和住院病理编写的方法.学习并了解常见内儿科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结果、诊断及防治原则,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良好医德.

⒄外科学:1学时 8学分 学习外科学总论的基础知识,树立无菌观念,正确进行

无菌操作;掌握外科感染及颅脑、骨关节疾病的基本知识;熟悉外科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康复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⒅康复功能评定:72学时4学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康复功能评定

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残疾分类、人体形态与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电生理诊断、言语语言功能评定、心理和精神残疾评定及感认知能力评定的主要内容,学会常用评定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⒆中医康复:1学时9学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在现代康复医疗中的重要性,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推拿、针灸等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熟练

为患者治疗.

⒇康复治疗学:328学时18学分 学习并掌握运动疗法的作用、分类和具体操作技

能,了解各种物理因子的作用机理,学会应用理疗技术为患者服务,掌握其适应政症和禁忌症;理解作业疗法的特点,掌握其主要练习方法;了解语言训练、吞咽训练和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21)疾病康复学:170学时9.5学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疾病的致病

因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理解其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预后及转归,掌握常见的病症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并能制订之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为患者服务.

⒉选修课

限选课:292学时 14.5学分

(22)康复护理基础:学时3学分 学习护理基本概念、护理理论、护理程序和基

本护理技术操作,能以康复对象为中心,运用各种护理技术,按护理程序的方法提供服务,以满足康复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的需要.

(23)人际沟通:36学时1.5学分 学习并初步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语言沟通

和非语言沟通等技能,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

(24)心理学:36学时1.5学分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同时

了解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及防治措施.能在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25)预防医学:学时3.5学分 从预防观点出发,学习人群--疾病--环境之间的 关系,采取公共卫生、社会卫生、自我保健和康复预防等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6)康复工程:68学时3.5学分 通过本门的学习,了解康复工程在现代康复医学

治疗中的应用,掌握假肢、矫形器、助听器、轮椅及自助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并能制作一些常用的矫形器具.

(27)社区康复:34学时1.5学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社区康复的概念及特

点,理解社区康复在我国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社区康复的目标和任务,掌握社区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开展社区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任选课:0学时30学分 开设医学文献检索、社区医学、医学史、科研设计、

论文写作、医学美学、英语口语、书法与绘画、音乐、环境与健康、健康教育、保健学、急救医学、老年病学、人口理论、食品与健康等课程.(每门课不超过2学分)

2. 毕业实习:1300学时 40学分

毕业实习安排在市级以上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和社区进行,主要康复医疗常规的评估与治疗手段,包括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社区康复服务.

六、 实践教学、军训、劳动、第二课堂安排及要求

1. 实践教学安排及要求:

(1) 课程实验、见习:见教学进程表

(2) 集中教学实习:内科、外科见习2周,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见习2周. 2. 军训、劳动安排及要求:

(1) 军训: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安排军事训练1周,主要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和组织

纪律观念及宿舍内务管理能力.

(2) 劳动:第一学年第四学年每学期 1周劳动,共6周,可结合专业安排,或参加生

产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五学年劳动教育,结合毕业实习进行,不另安排时间.

3. 第二课堂:每周安排一次,2学时.内容包括时事报告、文学欣赏、体育比赛、艺

术体操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计划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