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30分 题量:48题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 A.0~3岁 B.3~6岁
C.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前 D.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幼儿园前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林教授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从中分析儿童发展的特点。林教授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儿童身体的发展是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这一发展规律是() A.头尾原则 B.近远原则 C.先后原则 D.大小原则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装置主要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 1 -
5.张老师在上音乐课时,边唱边弹琴,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从注意的品质来看,张老师的这些行为属于注意的() A.广度 B.分配 C.稳定性 D.选择性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幼儿园放学时,很多家长都在幼儿园门外接孩子,东东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东东表现出的这种记忆现象属于() A.识记 B.保持 C.再现 D.再认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小明听《西游记》故事时,在头脑中浮现了孙悟空的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8.妞妞爱问妈妈“星星为什么总眨眼睛?”这说明妞妞的思维特点具有() A.表面性 B.经验性 C.拟人性 D.片面性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9.一岁半的小强,看到玩具会指着说“拿”,看到食物会说“吃”。这种语言形式是()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 2 -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0.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行为主义者华生观察发现的新生几的三种基本情绪() A.怕 B.妒忌 C.怒 D.爱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1.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是能说出() A.“纯” B.“你” C.“我” D.“妈妈”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2.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主要研究的是() A.条件反射 B.道德判断 C.言语获得 D.早期依恋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3.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是() A.游乐场所 B.家庭 C.幼儿园 D.社区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4.很小的婴儿向大人表示他身体不适、饥饿时,采取的行为方式一般是() A.害怕 B.悲伤 C.愤怒
- 3 -
D.哭闹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5.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7.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8.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 4 -
19.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0.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己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1.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A.重复 B.独自
C.双人或集体独自 D.命令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2.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3.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 5 -
暂无解析
24.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 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二、判断题 (共20题,共40分)
2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答案:正确
26.六七岁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答案:正确
27.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正确
28.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答案:正确
29.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答案:错误
30.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答案:错误
31.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答案:错误
32.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答案:正确
33.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34.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 6 -
答案:错误
35.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答案:错误
36.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答案:正确
37.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孩子的交往。 答案:错误
38.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答案:正确
39.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答案:错误
40.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工具性侵犯的比率要高于年龄大的儿童。 答案:正确
41.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快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听到了好听的音乐。 答案:错误
42.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对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评价作品的两个标准。 答案:正确
43.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 答案:错误
44.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答案:错误
三、问答题 (共4题,共42分)
45.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6.简述依恋的特征。
答:(1)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 (2)有亲近行为;
(3)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
- 7 -
(4)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 (5)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47.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认识? 答:(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48.维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答:答:(1)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3)维果斯基将学校中的教学与发展比作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可能性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一个正确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
启示:对儿童的教育存在最佳时期,一定时期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调整,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