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NO.08,2014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Ol4年第O8期 学分制下高校选课管理制度实施研究 ——以南京某211高校为例 侯婷婷 高鹤榕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r-苏南京210095)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实施了学分制度,选课制度作 为学分制的核心和基础,对学分制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南京市某211高校,对'3-今高校的选课制度实施情 况进行调查,为目前我国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发展情况提供切实依据,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求为学分制发展贡献微 薄之力。 关键词:学分制;选课制;实施现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133-03 l 引言 学习内容为核心(自主选课制),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 选课制指允许大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 生学习量和质的计量单位(绩点制),允许学生在较长时间 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 内灵活选择学习进程(弹性学制),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 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 进行全程辅导(导师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完整的学分制 对学分制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包含选课制、绩点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 学分制也称课程选修制,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 学者们普遍认为学分制度起源于德国柏林大学。19世 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 纪70年代,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得到完善和正式应用,此后 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不同学者对于学 被许多国家引用和发展。学分制在我国推广应用主要有两 分制的界定有所区别,较为全面的定义为“以学生自主选择 方面的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实训教程》主,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及专业教学软 (1)2012年秋季期,校级珠算技术比赛团体二等奖。 件、实训场所,在理论讲解的同时每门专业课都开设有一定 (2)2013 年春季期我校第二十五届五笔录人比赛团体 课时的实训课,同时科学安排点钞、翻打传票,从速度上要 一等奖、我校翻打传票比赛团体第一名、我校第五届会计实 求,天天训练,天天测试,让他们形成自觉地竞争,并适当进 务技能比赛团体第一名;13年秋季期校级点钞比赛团体一 行奖励。 等奖、校级第二十六届五笔录入团体一等奖。 (3)2014年,第三实践阶段以《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会 (3)2013年广西珠算通信比赛二等奖。 计电算化》课程为主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 3.2.2个人奖 《收银员资格》考证。《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 (1)12级会计一班黄玉妃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区第29 这两门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可并行起来学习,在完成一套手 届大中专珠算技术比赛个人全能二等奖。 工账的同时,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再将同样的业务处理一 (2)2014年1月玉林中等职业会计技能大赛会计电算 次,生成相同的会计报表,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体会会计实务 化综合项目:一等奖有黄玉妃、黄妙、苏秦娟,二等奖有黄 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强他 颖,三等奖有黄学文、莫秋梅。 们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会计 (3)2014年1月玉林中等职业会计技能大赛会计手工 手工账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双循环、双融合”。 (无纸化)项目:一等奖有李幸秋,二等奖有刘梦婷、黄乾宇, 3研究及实验部分成果 三等奖有刘萍萍。 3.1研究实验班与比照班科目成绩对比表 综上所述,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技能大赛的举行不 表1 实验班与比照班科目成绩对比表 仅使我们看到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举行大 赛可以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它像给课程改革施加了一 个作用力,使其具有了更大的加速度,使课程改革以更大的 速度发展。今后,我们要注意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 用,通过技能大赛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 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促进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跃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加强技能大赛与专业特色的融合 EJ3.科技信息.2009,(14). 3.2 12会计一班在实验期间取得的成绩 -123曹庆旭.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EJ3综合研究, 3.2.1 团体奖 2O11,(23) NO.08,2O14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4年第08期 人才愈加受到重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多层 有自己熟悉同学的情况下反而更容易放开去表达。将到课情况与日常交流对比来看,每次都去的同学里 次化,要求人才进一步发挥自身专长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大学不断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 面与老师交流的比率比较高,我们可以认为“出勤”和“与老 普及教育,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在兴趣爱好、个人规划方 师同学交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两者呈现出正相 面存在多样性。高校提供大量优质的选修课便于实现满足 关关系。对于小部分偶尔去上课却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的 学生个性化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群体,经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是想要获得与考试和日常考核 相关的信息。采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方式,可以改善自身 2研究成果回顾 以往对学分制、选课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制度本身存在 在老师心目中形象,并快速获取老师对于课程的要求。(2)对已选修课课程效果评价,如表2所示。 的弊端及政策建议,对高校学分制下选课管理实地调研并 得出结论的相对较少。就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的 看法趋于一致,诸如选课的自由度不大,选修课的质量不 高,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等;对高校实施现状的研究,其中 表2实际修课效果与预期差异及原因分析 有柏美屹等学者对中部地区的三所2l1学校进行调研,认 为存在课程机构设置不合理,选课方式不完善,选课指导体 系不健全等问题。此外有裴长安等学者对高校学生态度研 究,诸如此类的研究相对缺乏,不能很好为我国学分制度的 改革提供借鉴。为增加样本的代表性,笔者调研了位于南 京地区的一所211,并将选课制的内容进行细化,从多角度 进行测量。 3对于选课制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 3.1 调查背景 选课制主要有四种类型:完全选修;一半必修,一半选 修;主辅修制;课程选修制。笔者调研高校目前把课程设置 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并且对各门课的学分进行规 定。本科生的各类学分达到学校规定才能顺利毕业,同时, 多修学分部分按照每学分/80元进行收费。笔者于2013年 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对南京某211高校进行问卷调 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回收率为97.4 ,有效 问卷为478份,有效率为95.6 。 3.2 调查程序 对于发放问卷的调查人员进行基本培训之后进行问卷 调查。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在有效回收之后 运用SPSS1 9.0进行数据分析。 3.3调查结果 (1)日常到课及交流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选修课出勤及与老师同学交流情况分布 90.57 的同学出勤可以做到基本上都去(包含每次都 去和大多数时候去),表明本科生参与选修课的态度积极, 适应及配合选修课这种开课形式。 在平时与老师同学交流方面,6.9 的同学经常与他人 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72.38 的同学偶尔交流,20.71 的 同学从不交流。选修课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上课 方式,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的学生可以坐在一起上课,这 样一来,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出更多的 灵感,有利于学生扩展思维。同时,班级这种团体形式的打 破导致一些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的态度, 因而总是保持沉默。就笔者从访谈情况来看,少部分学生 会在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之后变得十分积极,他们认为没 只有4.41 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选修课的实际效果跟 自己的预期从来都不相符,多数同学还是对选修课的修课 效果持肯定态度的,可以看出当前高校选修课质量整体还 是得到学生认可的。选修课的实际效果与自己预估相符和 不相符的群体都认为造成这种不相符的原因主要在于自 己,诸如自控能力比较差,平时没有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 期末复习的时候没有认真投入;其次是选课系统,想要选修 的课程选不上,只好选修一门不喜欢甚至不太想修的课程; 最后才是老师,老师的素质与高校实行选课管理是相匹配 的。 (3)对选修课数量评价,如图1所示。 图1对学校选修课数量评价 被调查者觉得学校选修课的数量没有达到充足的水 平,仅有8.6O 的学生认为我校选修课的数量比较少,其余 群体中,3O.82 的学生认为比较多,就学生的反馈情况来 看,我校的选修课数量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对于认为选修课 数量比较少的同学来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对于学 校的选课方案不太了解,可能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想要修 的课程学校没有开设。 (4)是否会选择旁听及原因分析。 当选读课的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部分学生会采 取旁听的方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48.52 的学生表示会 去旁听其他课程,由于制度限制不能够进行选修的有18 人,占旁听人数的8.5 ,38%的学生是因为不作为正式学 习,仅仅旁听一下。29.1 的学生是因为不想参加最后的 考试选择旁听,如果学校能够转变考核方式,将会减少不想 考试而旁听的学生人数。还有1.9 的学生不清楚选课制 度,不知道怎么进行选修。除上述情况也有其他因素影响, 例如某门课程老师给的分数比较低,选择了某门课程由于 人数限制没能进行选修。 (5)对公选课的了解程度,是否会进行选修。 为了能够切实了解大学生对于选课制度的知晓程度, 笔者选取了跨专业选修课和选读课作为评价指标。在调查 NO.08,2O14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4年第O8期 样本中,450人次知道高校开设了跨专业选修课,仅有28人 不知道学校的这一选课制度,由此推测绝大多数本科生对 高校选课制度有一定程度了解。有305人表示会选修跨专 业选修课,173人表示不会进行选修。了解跨专业选修课人 数与选修人数对比来看的话,知道开设并且会选择的学生 占总体的6lI 72 ,知道开设不会选修的占总体的32.43 , (6)对选读课的评价。 图4选修课希望获得的知识 外的知识,与课程知识形成补充。17.66 的被调查者希望 选读课是高校规定本科生在毕业之前,需要看一定数 能继续深入学习课程知识。就选修课的分类来看,选修课 量的课外读物,这些课外读物一般是规定好的,如红楼梦, 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课人数达 唐诗三百首等,通常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提交,由老师进行分 到一定数量才能开课,限选课通常是本科生的专业课,自由 数评定,达到6O分以上即为通过,一般不会计入GPA。在 选择空间不是很大。对于任选课来说,大多数学生希望能 选读课的效果测定了,43.82的学生认为选读课有效的督促 够获得专业以外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实现兴趣爱好 学生读书,56.18 的人认为选读课没有起到效果,原因主 的多样性培养。 要有以下三点:(1)老师对于选读课督促不够,占总数的 3O.59 ;(2)缺乏老师相应的指导,占总数25.11 ;(3)与 4结论及政策建议 针对南京某211高校的调研,笔者发现,本科生对选课 学业要求不符,占总数44.29 。这样的反馈与选读课实施 方式有关,一般每门选读课会有一个指导老师,在进行名著 制度比较了解,就笔者调查的学校,跨专业选修课自2011导读时不要求本科生到场,课后没有监督,只需要在期末之 年开始施行,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知道学校运行了此项制 前交一篇读书报告。这样的机制使得很多学生在没有看书 度。然而很多学生表示不会进行跨专业课的选修,一方面,的情况下上交读书报告,到网上参看别人写的图书报告。 学科差异性比较大,学习的知识对于以后就业或者深造没 常常会造成为了凑学分去修读课程;另一方 认为与学业要求不符的学生表示,唐诗三百首自小学起就 有实质性作用,面,对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及授课环境不清楚,进行选修时 开始背诵,对大学生的学习来说已经缺乏了实质性意义。 “风险”比较大。本科生眼中的“风险”包含课程最后的成绩 (7)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如图2所示。 评定,平时有事情需要请假时不能获得任课老师的批准等。 相比之下,选择本专业的课程,任课老师多是专业老师,平 时会比较宽容,通过相对也会容易些。这反映出大学生选 课态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高校施行选课制度以后,课程质量和师资力量都成为 很重要的影响方面。就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可进行选修的 图2开设选修课的目的 课程数量不是很多,不能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要,被调查 对于开设选修课的目的,68.17 被调查者认同选修课 者对选修课数量的评价多为一般。’课程的质量则得到了学 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渊博,26.87 和24.85 认为是为了调 生的任课,在调查课程的实际选修效果与预期差别时,被调 节放松和补充课内知识。同时认同是为了修学分和培养兴 查者普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效果不佳,教师的责任很 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得到了本科生的肯定。 趣爱好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到了4O.66 和48.87 。近 好,就调查情况来看,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多数考试 4O 的学生认同选修课的存在时为了凑够学分的观点,这 样会影响大学生修课的效果。 (8)喜欢的考核方式,如图3所示。 都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倦 怠。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期末时候将老师要求的内 容进行强化记忆,也可以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这就造成了 考核制度的不公平,挫伤平时认真参与课堂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一方面将考核方式进行扩展,勇于尝试新型的考 核方式;另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改变往常以考试 成绩评定学生优劣的弊病,鼓励学生将努力花在平时,这样 也可以减少本科生期末考试复习压力。 图3喜欢的期末课程考核方式 46 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开卷考试的方式完成期末考 参考文献 核,24.64%被调查希望能在期末时候上交论文,l9.3 的 [13蔡先金,宋尚桂.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 被调查者希望能够通过出勤率的方式给定成绩。就调查结 出版社,2006. 果来看,本科生对于选修课的期末考核方式需求趋向于多 [2]曹莉艳,郑意长.我国高校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gt),2004。(09):34-36. 样化,希望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能有相符的考核方式。例 如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采用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写调 [3]柏美屹,罗颖.中部地区高校选课制实施现状研究——以三所 研报告,进行ppt演讲等。一些对基础知识要求扎实掌握的 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重要知 识记忆。 “2 Ll工程”大学为倒[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55,104. [4]裴长安,牛满亮.大学生选课态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 育,20Il,(14):167—169. [5]唐莉.大学生选课制的推广与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3,(02):109-111. (9)选修课希望获得的知识,如图4所示。 62.83 的被调查者希望在选修课中能学习到课程以 一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