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Module 1 Basketball 说课教师 毕业时间 指导教师 1.教学内容所属版本、学段、第几册、第几课 本节课取材于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高中选修7第一模块,适用于高二年级学生。课型为阅读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 2.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以及处理方法 本模块的话题是Basketball, 贴近学生生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教材分析运动的热爱,对于知名篮球组织NBA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Textbook 国际视野。在Introduction部分已经介绍了一些有关篮球运动的专业术Analysis) 语以及国际知名的篮球组织NBA的发展史,并且对学生们喜欢的球队进行了讨论。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展开,介绍了NBA历史上一个赛季得分超过3,000分的第一和第二名球员,分别是张伯伦和乔丹。为使学生对两名球员有个清晰的认识,我引导学生将两篇文章对比,将教材所给题目由易到难重新排序。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应当涉猎体育方面的话题,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课先将上节课所学习过的词汇进行复习,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20)班学生,为理科A2层次班级。经过一(Students 年多的高中学习,本班大部分学生具备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但也Analysis) 不排除部分同学英语词汇量较小,阅读能力较弱的情况。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 1.通过对词汇的复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与篮球相关的一些词汇。 2.学生能够熟练的对所学习的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进行运用。 3.通过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学生能够对迈克尔·乔丹和威尔特·张伯伦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所给信息简单的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4.通过课上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课后能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针对自己(Teaching 喜欢的球员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介绍。 Aims) ▲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1.通过NBA宣传视频导入新课,之后利用图片进行复习,充分热身之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有目的的对课文进行略读、扫读。 2.通过小组合作、大组比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 Attitude & Value)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对国际知名的篮球组织NBA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其中部分知名球队、运动员有所了解,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重点 (Teaching 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设立如下教学重点: important 1.培养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快速准确查找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points) 2.培养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设立如下教学难点: (Teaching 1.通过阅读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比如,让学生复述课difficult 文或根据文章中的重要词汇,谈论一名自己喜欢的球星。 points) 2.培养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和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 一、教学方法和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型教学法相结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信息加工处理,完成所提出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确保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整堂课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和学习策二、教学手段 略(Teaching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下,利用图像、Methods & 声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容量,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Learning Strategies) 三、学习策略 1.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对课文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 2. 归纳总结法:通过略读课文,学生能够匹配段落大意。
整体设计流程: 教学流程(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环节: 一、导入(lead-in)(4分钟) 教学流程: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一段有关NBA的视频,提出问 题:本视频是关于什么的,从而引出本课的话题 Basketball。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自然地 引出本课话题。 二、读前活动(pre-reading)(7分钟) 1.教学流程:通过图片展示,采用大组竞赛形式,帮助学生复习与篮球 相关的术语。 1.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巩固和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相关单词, 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教学流程:向学生展示一张印有数字23的球服图片,让学生猜测穿 此球服的是谁。 2.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学生的猜测,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课文。 3.教学流程:让学生阅读课文标题进行相关推测,并且回答两个与题目 相关的问题。 3.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题目的预测和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学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三、略读(skimming)(5分钟) 教学流程:略读课文,将文章的段落大意进行匹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匹配文章段落大意的能力,突出本节课 的教学重点。 四、扫读(scanning)(9分钟) 1.教学流程:要求学生阅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补全写有两名运动员 基本信息的表格。(如下:) 2.教学流程:采用大组竞赛形式,完成判断正误的题目。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活动均旨在培养学生扫读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 步理解课文,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助于高效 课堂的实现。
五、读后活动(post-reading)(10分钟) 1.教学流程: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填空。 2.教学流程: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对文章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活动,都属于语言输出部分。阅读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输入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输出,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六、总结和作业(summary & homework)(5分钟) 1.教学流程:教师抛出问题问学生今天学到了什么,并进行总结。 2.教学流程:教师进行作业布置。 a.阅读第九页有关姚明的文章并完成活动1和2,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中提到的中外球员的差异。 b.根据今天所学两位著名NBA球员的传记,尝试对自己喜欢的一名运动员进行介绍,不少于100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有个总体的概括,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言输出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根据本课的需要,板书设计如下图所示,其包含课题、两名运动员四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即:姓名、出生地、效力球队和平均分,目的是便于学生对两名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有个清晰的认识。
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课后反思(Self-reflection) Module 5 Basketball
本节阅读课整体上还算成功,围绕高效课堂展开教学,将阅读课整体上分为五大部分:导入、读前、读中、读后、总结和作业,其中读中包含扫读和略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比如,大组比赛结果没有给学生以积极地反馈,读后活动可以再丰富一些。这也是以后我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