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
2、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能够运用音乐乐器和自备乐器演奏秧歌舞的典型节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的简单律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在学唱歌曲《秧歌舞》时,对基本的音准、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准确把握。 2、加入锣鼓等乐器对秧歌的典型节奏进行演绎时,学生之间的准确配合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黑板、粉笔、锣、鼓、镲、丝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秧歌舞》音乐片段,请同学们跟老师活动起来。 (师生活动,共扭秧歌舞) 师:刚才我们跳的这个舞叫什么啊? (秧歌)
师: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大街上扭秧歌。这也是我们汉族人所喜欢的一种歌舞形式。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秧歌舞》。 (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秧歌舞》 (1)听赏范唱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歌曲《秧歌舞》的片段,下面我们将完整欣赏歌曲《秧歌舞》,感受歌曲的基本曲调和演唱情绪。 (2)学歌词
师:歌词描写了什么内容? 生:
师:你能跟着老师的鼓点,读一读歌词吗?来试试。 生: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
(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尤其注意讲解小附点、前十六后八的节奏。) (3)唱歌词
教师范唱,让学生加深歌曲曲调的印象。
师: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下,唱得好请同学们给老师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我相信同学们比老师唱得更好。那老师弹琴,同学们来唱吧。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但是个别地方需要注意,(讲解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我们再完整来一遍,这一次要努力记住歌词,并请同学们拿出红绸,让我们唱着歌舞起来吧。 2、了解秧歌
(1)介绍秧歌,学习“十字步”。
(秧歌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行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 欢快、热烈)
(教师画出“十字步”的图示,示范十字步的步伐。) (2)跟着音乐,做出“十字步”律动。
第二遍聆听《秧歌舞》音乐片段,师生跟着音乐,共同做出秧歌的简单律动。 3、课堂拓展:学习一段锣鼓经,分小组合作
师:在秧歌中,为了渲染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人们常用锣鼓来助威,下面我们就学习一小段锣鼓经,为歌曲伴奏。
(1)学习一小段锣鼓经,了解所需的乐器。
2∕4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鼓鼓 锣 鼓鼓 锣 鼓鼓 锣锣 鼓鼓 锣 镲 镲 镲镲 镲
(带领学生学习并练习该节奏,清楚的标出各个节拍所需要运用的乐器。) (2)全班分为三大组,进行小组合作和集体合作。
教师请两位同学与自己合作,先进行示范;再将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为A、鼓组 B、锣组 C、镲组,通过分组而又团结协作的方式对上述的节奏进行演绎。 4、综合实践音乐活动 1、小组合作:
请若干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其中三名同学分别拿着鼓、锣、镲进行歌曲伴奏,几个同学跟着老师的动作进行秧歌舞的表演,剩下的同学齐唱该曲。
2、集体合作:
全班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 (三)扩展探究:
课后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2)对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提出表扬,激励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开心快乐的成长! (3)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