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洪水监测和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2.下图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选址的流程图”,此流程图最可能是为下列哪种设施选址设计的(
A.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B.汽车加油站 C.地下水天然补给区 D.大型游乐场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 - / 17
)
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4.若在该区域建CBD,最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干道市区与郊区之间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关于图中①②曲线所反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B.①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C.②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14时进出城的车流量相等
6.交管部门对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利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土地覆被是指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被,也包括陆地表面的水体等,其时空变化综合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2000年和2010年土地覆被状况(颜色深浅代表不同覆被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甲、乙两地土地覆被类型分别是( ) A.耕地 裸地 B.森林 耕地 C.裸地 草地 D.草地 森林
8.图中水体北部面积变化较南部大的原因是( ) A.北部降水少、蒸发强,入湖水量减小
- 2 - / 17
B.人湖河流修建水库,大量引水灌溉 C.北部地势较高,湖水大量流失 D.北部为砂质湖底,湖水下渗快
9.能够确定该区域2000年至2010年各类土地覆被变化面积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物资严重缺乏,诸多企业停产。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下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上图显示了ipad2生产的( )
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分散现象 11.受本次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 )
A.提高产品价格 B.提高运输能力 C.扩大海外产能 D.创新生产技术
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为GIS案例分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研究内容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的有( )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②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图甲案例研究的地质灾害是( )
- 3 - / 17
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火山
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下图为2016年2月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百度迁徙地图( ) A.数据收集应用了RS和GPS技术 B.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 C.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D.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
15.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止确的是( ) A.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B.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 C.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D.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
某市将该市河道,山坡及松散土石分布状况的相关信息数字化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得出如下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4 - / 17
17.该企业可能是( )
A.制糖厂 B.啤酒厂 C.钢铁厂 D.电子装配厂 18.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中心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水文地质 ②城市规划 ③交通线路 ④农作物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21.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A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B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与图B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 5 - / 17
图A
图B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2.GPS手持机界面图,此时,GPS手持机同时接收了多少颗卫星的信号( ) A.3 B.6 C.10 D.11
23.2012年1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到2020年,该系统的服务范围将覆盖全球。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具体的经纬度位置 ②为用户提供实时的通讯业务 ③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某地的海拔高度 ④为船舶提供航行速度信息 ⑤监测海洋水质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⑤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显示的车头朝向始终如图示,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A.遥感 B.计算机 C.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货大楼位于当前汽车位置的东北方向
- 6 - / 17
B.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约2 000米 C.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右下 D.要查看更大范围的交通线路应放大图示比例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材料二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__。
(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红外线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植被是( )。 A.桷树 B.桦树 C.松树 D.草
(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规律,影响这一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7.图甲为一幅我国山东省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图乙数据表示图甲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 7 - / 17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__________。
2
(2)耕地面积为__________米,其平均海拔为__________米。
(3)从地形看,此处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容易遭受__________灾害。
(4)为配合区域荒山绿化,该地区准备栽培一批果树。请列举比较适合的果树品种__________(至少两个)。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见下图。
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图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巡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从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森林大火发生后,对地观测中心紧急响应,收集各种可用卫星资源,开展火灾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 材料二
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阿南林场火灾环境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 8 - / 17
(1)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火灾,是由于遥感技术具有__________等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火灾进行监测,并为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由材料二遥感影像可以看出,此时的风向为__________风。
(3)__________季节是东北林区森林火灾的多发时节,试从气候因素分析原因。 (4)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计划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材料二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它是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 材料三
现代战争是数字技术之间的较量,谁占据信息,谁就更富有和安全;谁失去信息,谁就会贫穷挨打。 (1)精确制导炸弹的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 (2)简述数字地球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
(3)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有何重要意义? (4)列举两例说明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
- 9 - / 17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答 案
1~5.CABBA 6~10.CCACD 11~15.CCBBB 16~20.DBCBD 21~25.DDBCC 26.【答案】
(1)光谱 植被类型;(2)D;
(3)①探测范围大;②实时传输;③快速处理;④迅速获取信息;⑤实施动态监测等; (4)垂直分异 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发生分异。 27.【答案】
(1)由东北流向西南;18 %; (2)1800;76; (3)洪水;
(4)苹果、雪梨、桃等。 28.【答案】
(1)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2)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3)还要用到摄像技术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需要另找较近的、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
(4)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29.【答案】
(1)监测范围广,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 (2)偏北。
(3)冬春;冬春季节降水较少,是一年中的干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4)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30.【答案】
(1)全球定位系统(GPS)。
(2)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科学技术已成为研究地球现象的重要手段;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迅速发展,这些为数字地球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的开展。
(4)在家里可以网上购物、参加交互娱乐项目、网上虚拟旅游等。
- 10 - / 17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解 析
1.
考点:3S技术的综合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4.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6.
- 11 - / 17
6.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用来监测,A错。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的所有信息转化为数据,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和共享,不能进行监测,B错。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的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可以用来监测,C对。遥感技术,主要是测量、记录,是遥远的感知目标物,可以收集信息,不能实时监测,D错。 考点:城市交通问题,地理信息技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9.
9.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地理数据处理、分析、管理、输出等功能,能够确定该区域2000年到2010年各类土地覆被变化的面积的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0~11.
考点:工业分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 12 - / 17
12~13.
13.图甲案例研究的范围包括坡度、坡面、断层等方面,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B对。泥石流、地震、火山不会分析坡面,A.C.D错。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质灾害类型及发生条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4~15.
15.图示时段是人口流动现象的监测,不属于人口迁移;中西部地区短途客流的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的提升;图示时间段为腊月二十八,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人口从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流出,是返乡过年,与逆城市化无关。该题选B项。 考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6.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判读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17~18.
- 13 - / 17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GIS系统和工业区位因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9~20.
考点:地理信息系统,海拔高低的比较。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21.
考点:GPS的判读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22.【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GPS信号搜星界面显示同时接收11颗卫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GPS定位 【题型】选择题
- 14 - / 17
【难度】一般 23.
考点:导航卫星的功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4~25.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图三要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26.
考点:遥感影像的判读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27.
- 15 - / 17
第(2)题,图甲中f表示耕地,且占了18个小表格。根据题意“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可知,100=1800平方米。将图甲中的f与图乙中的海拔叠合,每个小表格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故耕地面积=18×发现耕地所在的海拔都为76米,故平均海拔为76米。
第(3)题,图甲中h表示房屋,房屋位于河流旁边,且房屋的海拔为75米,河流的海拔为74米,由于山东夏季多暴雨,故房屋较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第(4)题,该地区位于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适合种植的果树:苹果、雪梨、桃、柿子等。 考点: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28.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29.
第(3)(4)题,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的干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火灾烧毁地面植被,导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并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考点:遥感技术在灾害中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30.
- 16 - / 17
第(3)题,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的开展。
第(4)题,在家里可以网上购物、参加交互娱乐项目、网上虚拟旅游等。 考点:数字地球的功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 17 -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