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
况(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一、内容简要:
1、山西的基本状况 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 5、现状及遗留问题 6、提出解决方案 二、前言:
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
山西的基本状况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 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矿藏有煤、铁、铝。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
山西环境污染居全国首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世界污染第一。其环境问题很复杂,兼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水资源短缺及污染:
山西地处内陆山区,降水较少,但出于黄河沿岸,且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处于山西
内,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黄河水逐年减少,尤其是上个世纪时,黄河曾多次断流,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也多年多处断流,几近干涸。除此之
2
外,山西每年都有多处水源干涸,且山西的地下水也逐年减少。山西的到城市中有至少六成水资源不足,目前山西省地下水位平均下降近百米,全省22个城市和70个县城缺水,4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山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10年,全省中等干旱年预计缺水将达50亿立方米。
另外,水资源的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6条主要河流中有88%以上的断面受到污染,62%的断面失去使用功能。水环境恶化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存。除其发源地雷鸣寺断面为二类水质外,整条汾河再没有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而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则分别达到5个和14个。城市地下水有六成不达标,在开展地下水监测的10个城市,共监测水井56眼。有67.9%的水井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超标水井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和氨氧,其污染分担率之和占95.1%。受污染的水体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2、 空气污染:
山西空气污染相当严重。据山西商报报道,山西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约10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省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没有一个达到国家规定的适合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二级标准。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51.64万吨,烟尘为112.19万吨,工业粉尘为69.4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和第四位。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到56.7%,其次为颗粒物占32.3%,二氧化氮占11.1%。在对环境空气中苯并芘进行检测发现,太原、清徐、临汾、孝义部分区域空气中苯并芘平均浓度明显超标,最高值超标达9倍。
此外,山西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无严重超标,到处是煤灰沉降,浮尘严重,窗台桌椅等不到一天就可以落满灰尘。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及北方沙尘影响,沙尘暴现象及其严重。山西的天空一年四季几乎都笼罩着一层暗黄色。据调查,山西省会太原空气质量再到多数情况下为中轻度污染,污染严重时可达重度污染等级,不是以人类居住,
3、 水土流失,生态资源破坏及荒漠化: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土地由泥沙黄土淤积而成,结构松散,级易受到风化,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特有地形。近几年来,山西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情况日益加重,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特别是晋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滥挖、滥采、滥垦、滥牧导致了国土资源和植被的严重破坏。该地区风沙持续时间长,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40天以上,6级大风天数达到60天以上,最高达150多次。频繁的大风使当地土壤风蚀严重,每年春季平均每亩要刮走4-8立方米土壤。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在山西是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从秦汉时期开始,山西的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近几个世纪,破坏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坏,有一些生物灭亡或濒临灭亡。山西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也直接影响到山区生态系统平衡。现在的山西整体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沙漠化防治重点省份之一,不再是山清水秀,裸露的地皮伴着干裂的风,吹进人们受伤的心灵。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一、内容简要:
1、山西的基本状况
3
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 5、现状及遗留问题 6、提出解决方案 二、前言:
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
山西的基本状况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 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矿藏有煤、铁、铝。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
山西环境污染居全国首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世界污染第一。其环境问题很复杂,兼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水资源短缺及污染:
山西地处内陆山区,降水较少,但出于黄河沿岸,且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处于山西
内,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黄河水逐年减少,尤其是上个世纪时,黄河曾多次断流,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也多年多处断流,几近干涸。除此之外,山西每年都有多处水源干涸,且山西的地下水也逐年减少。山西的到城市中有至少六成水资源不足,目前山西省地下水位平均下降近百米,全省22个城市和70个县城缺水,4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山西省水资
4
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10年,全省中等干旱年预计缺水将达50亿立方米。
另外,水资源的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6条主要河流中有88%以上的断面受到污染,62%的断面失去使用功能。水环境恶化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存。除其发源地雷鸣寺断面为二类水质外,整条汾河再没有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而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则分别达到5个和14个。城市地下水有六成不达标,在开展地下水监测的10个城市,共监测水井56眼。有67.9%的水井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超标水井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和氨氧,其污染分担率之和占95.1%。受污染的水体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2、 空气污染:
山西空气污染相当严重。据山西商报报道,山西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约10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省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没有一个达到国家规定的适合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二级标准。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51.64万吨,烟尘为112.19万吨,工业粉尘为69.4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和第四位。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到56.7%,其次为颗粒物占32.3%,二氧化氮占11.1%。在对环境空气中苯并芘进行检测发现,太原、清徐、临汾、孝义部分区域空气中苯并芘平均浓度明显超标,最高值超标达9倍。
此外,山西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无严重超标,到处是煤灰沉降,浮尘严重,窗台桌椅等不到一天就可以落满灰尘。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及北方沙尘影响,沙尘暴现象及其严重。山西的天空一年四季几乎都笼罩着一层暗黄色。据调查,山西省会太原空气质量再到多数情况下为中轻度污染,污染严重时可达重度污染等级,不是以人类居住,
3、 水土流失,生态资源破坏及荒漠化: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其土地由泥沙黄土淤积而成,结构松散,级易受到风化,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特有地形。近几年来,山西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情况日益加重,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特别是晋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滥挖、滥采、滥垦、滥牧导致了国土资源和植被的严重破坏。该地区风沙持续时间长,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40天以上,6级大风天数达到60天以上,最高达150多次。频繁的大风使当地土壤风蚀严重,每年春季平均每亩要刮走4-8立方米土壤。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在山西是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从秦汉时期开始,山西的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近几个世纪,破坏更是与日俱增,每天都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坏,有一些生物灭亡或濒临灭亡。山西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也直接影响到山区生态系统平衡。现在的山西整体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沙漠化防治重点省份之一,不再是山清水秀,裸露的地皮伴着干裂的风,吹进人们受伤的心灵。 几点建议
现在山西环境在逐步改观,但还是很严重,同时还有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破坏环境,山西的环境污染有增无减,但已基本得到控制。那太钢为例,上世纪末,太钢排放的烟粉尘和废水占太原市总污染负荷的14.3%和
42.3%。2000年以来,我们不断推进清洁生产,烟粉尘排放总量下降近80%,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下降60%。2003年,太钢集团产品销售收入达207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
5
当然山西的问题还很严峻,仍然无法脱掉世界污染大省的称号,对此我有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工业技术改造及集约化生产,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比如太原钢铁厂对废钢渣及烟尘的处理方法取得了和好的效果,值得引起重视,引进到其他重工业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促进全体的技术改造。同时,要引进身外、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对产业结构、运作模式,废物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优化,达到技术改造保护环境的目的。 可以引进国内位先进设备,调整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对工业三废进行统一治理,建立大型废水、废渣、废气处理系统,对工业产出的污染物进行统一治理,集约化治理。这种智利方式可以化零为整,减少治理成本,且统一排放,避免了一些企业的违规行为。
大力宣传环保思想,增强人们的环保节约意识这点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但做的总是不尽如人意,问题在哪?我想教育针对的人群是关键。首先,我认为,接受教育的人群应由青少年及儿童转向全社会各年龄段,尤其是一地中青年人。人们总认为成人有辨别对错的能力,而儿童正处在思想发育期,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儿童很懂得环抱,反而是一些家长图一些方便不去理会污染问题,更甚者教育孩子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以孩子误入歧途。加强教育应该从全体开始。其次,应该加强对大范围低收入人群及未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教育。大部分流浪人群、低收入低素质人群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积极成为污染环境的主力军。对于这些人,一些对资源再利用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减缓生活危机,同时可以利用它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就是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在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应该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及环保思想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把农业废料变为清洁的能源。
四、后记
每每听到人们在谈论山西的环境问题时,总感觉有点心痛,向自己成长的地方给人的印象就仅限于此,特此写了这篇论文,本是想替山西申辩的,可是在查资料的同时慢慢意识到山西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人吃惊,希望以后可以看到山西的环境可以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成为山西人的骄傲。也希望自己为来可以为山西的发展和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五、参考文献
《山西晚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中新网》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