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早晨煮好的牛奶冷却一会后,虽然温度降低但是内能并没有改变 3.(随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1,其含义是 1 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它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kJ
B.一定质量的水,从 10 ℃升温到 15 ℃所吸收的热量小于从 70 ℃升温到 75 ℃吸收的热量 C.餐馆里有道菜叫“铁板牛肉”,用 130 ℃的大铁板盛装九成熟的牛肉.待客人品尝时牛 肉已十成熟了.这是利用大铁板降温时向牛肉释放较多的内能
D.内燃机工作时,气缸内高温气体的内能将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5.(广州中考 )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
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 A 端,A 端会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6. (绍兴中考)如图所示的台秤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
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要求的是( )
7 . ( 绵阳中考 ) 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
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
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 K 的 a 端移至接线柱 A B.将导线 L 的 b 端移 至接线柱 B
C.将导线 L 的 b 端移至接线柱 D D.将导线 M 的 c 端移 至接线柱 B
8.(湖州中考)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
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0.18 安和 0.16 安,造成两 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 B.灯泡 L1 和C.导线有电阻 L2 的电阻不同 9 D.灯泡 LA..灯泡(菏泽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和 L2 在电路中的位置
( ) L1 和 L2 并联,电流表测的是 L1 支路的电流B.灯泡 C.灯泡 LL1 和 L2 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1 和 L2 串联,电压表测的是串联,电压表测的是 L2 的电压D.灯泡 10.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 L1 和 L2 L1 的电压
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1.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
行人监控装置,R1 为光敏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A、B 间接监控装置.则( )A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通过.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
R 间电压降低 2 的电流变大C.当仅增大
D.当仅增大 R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 R1 的电流变大
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 A、B 间的电压
1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
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R 10 V
B 1 的阻值为 20 ΩC.滑动变阻器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 R2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10 0.3 Ω A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3.迎丰中学为了保证学生饮水卫生,学校决定为学生供应开水,工人师傅用锅炉将 300
kg、20 ℃的水烧开(在一标准化大气压下),这些水要吸收________J 的热量.而实际烧了 10 kg 的无烟煤,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3.4×107 ________J 的热量,该锅炉的效率为 ______. (c 水= 4.2×103J/kg· ℃14 q.小明家买了一辆家用轿车,小明非常喜欢,整天围着轿车转来转去,一天当父亲检查发 煤= J/kg)
动机时,小明发现发动机上有火花塞,据此判断这台发动机是______油机,火花塞工作后的一个 冲程,发动机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15.天水市籍河风景线的亮化工程初见成效,每到夜晚,五光十色的小彩灯、霓虹灯将两岸
装扮得绚丽多彩.有同学研究了小彩灯的发光情况,通过观察,他发现每个小彩灯上标有“ 2.5
V 0.25 A”的字样,要使这些小彩灯正常发光,应将______个这样的小 彩灯______(填“串”或“并”)联在家庭电路的输电线路上.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 V 的示 数将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 是单刀双掷开关,当 S 合 在 a 处时,电压表示数为 6 V,当开关合在 b 处时,电压表示数为 9 V,同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1 A,则 R18.有一种电源被称作“恒定电流源”,它能够对外提供大小不0 的阻值为______.
变的电流.现有一个恒定电流源,它对外提供大小为 3 A 的电流,用
它给一个标有“6 V 0.5 A”的灯泡供电,要使灯泡正常工作,需要给灯泡______联一个阻值为 ______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的电阻.
19 R1 为定值电阻, 端移动到 R2 为滑动变阻 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 a b 端, 电流表示数 I 与电压表示数 U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 压为 6V,R1 的阻值为______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20.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 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得知细 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 7.5 V,数据 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V) 0.3 1 2 4 6 7.5 电流(A) 0.06 0.10 0.12 0.20 0 彩灯亮度 不发光 弱光 较亮 亮 很亮 灯丝烧断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第 4 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______安;
(2) 从 数 据 中 发 现 , 通 过 彩 灯 的 电 流 与 电 压 不 成 正 比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滑片.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置于______端. B P 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 U1.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保持滑片 P 不动,用电压表测出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
E.移动滑片 P 的位置,重复步骤 B、C、 D 两次.
(2)讨论交流
小明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 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另一小组的小芳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总电压等于各 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测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R0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4)小明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L 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 读数,经检查:除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定值电阻 R. 0 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为 进 一 步
.确 定 故 障 , 应 将 电 压 表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十堰中考)如图甲,是小凯连接的测量标有电压为 2.5 V 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 图中的①~⑤是部分导线的序号,A~N 是部分接线柱的编号.
(1) 只 改 接 图 中 的 一 根 导
线,就能改正电路 中 的连接错误.请简 述 你的改正方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电流表读数如图乙, 示数是 ______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丝的电阻为 ______Ω,向______(填“左”或“右” )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两端电压逐次下降,灯丝温度也不断降低,测量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发光情况 明亮 较亮 不很亮 较暗 微光 熄灭 电压 U/V 2.5 2.1 1.7 1.3 0.9 0.5 电流 I/A 0.26 0.24 0.21 0.19 0.16 电阻 R/Ω 8.1 7.1 6.2 4.7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对 比 不 同 电 压 下 小 灯 泡 的 阻 值 , 把 你 的 发 现 写 成 具 有 概 括 性 的 一 句 话 :
四、计算题(第 23 题 8 分,第 24 题 9 分,共 17 分)
23.室温下用电热水器给 2 kg 水加热,加热过程中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水的比 热容为 c 水=4.2×103 J/(kg·℃).
t/min 0 2 4 6 8 10 12 14 T/℃
20 35 50 65 80 95 95 95
(1)在上图坐标中作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2)把水加热至刚沸腾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若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由煤燃烧供给,假定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 15%被水吸收,则将水 加热至沸腾,要完全燃烧多少 kg 煤?(煤的热值为 3×107 J/kg)
24.如图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 10 ℃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箱内 电阻 R1=5 kΩ,R2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2 V.当电压鉴别器的两接入点 a,b 间的电压 Uab 小于 2 V 时,鉴别器将使开关 S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 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 Uab 大于 4 V 时,鉴别器将使 S 断开,停止加热.
(1)从图中读出环境温度为(2)通过计算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15 ℃时的热敏电阻 R2 为______kΩ.
(3)若想使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在第 (2)问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在鉴别器功能和热敏电 阻不变的条件下,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七) 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1 . C 2.C 3.C 4.D 5.C 6.D 7.D 8.A 9.D 10.A 11.A 12.D 13.1.008×108
3.4108 29.6% 14.汽 内 机械 15.88 串 16.变小 变大 17.30 Ω 18.并 2.4 19.5 20.(1)0.18 (2)彩灯电阻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3)第 6 次实验时灯丝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或 7.5 V) (4)在 220 伏L(较高)电压下,细金属丝表面的绝缘层被击穿(2)小芳 21.(1)右 保持滑片 P 不 动,用电压表测出灯泡(3)1.2 两端的电压 U短路或2 小明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与灯泡的阻值相同,而小芳的不同
22.(1)将导线④的 N 端改接到接线柱 (4)灯泡 L E(或 R C0 端 断路) 滑动变阻器(2)0.28 8.9 R左 两端并观察电压表有无示数 (3)灯丝温度越高,灯丝
电阻越大6.3×10 23.解: (1) (2)Q 热=cmΔt=4.2×103 J/(kg· ℃)×2 kg×75 ℃= 50.14kg J (3)Q(1)25 放=Q 热/15%=6.3×105 J/15%=4.2×106 J,m=Q10 放/q=4.2×106 J/(3×107 J/kg)= 4×10 24.R 解:(2)当 Uab=2 V 时:R2 两端电压 U2= V,I=Uab/R1=2 V/(5 000 Ω)= -4 A,2=U2/I=10 V/(4×10-4V/(5 A)=25 kΩ,对应图乙中的 15 ℃,当 Uab=4电压 V 时:R2 两端 图乙中的 U2=845 V,I=Uab/R1=4 000 Ω)=8×10-415 A,R2=U2/I=8 V/(8×10-4 A)=10 kΩ,对应 ℃,所以,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在 ℃~45 ℃ (3)增大 R1 的电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