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蕨类植物》精品教案

《蕨类植物》精品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二课时)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一级主题 “生物的多样性”中的“1.生物的多样性”部分:“概述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内容设计三大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群植物都是依靠孢子来繁殖的,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一般都比较容易观察到,学生比较容易通过蕨类植物的这一特征理解孢子繁殖,因此教材就以蕨类植物为例,阐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共同的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通过观察录像和图片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能够做分析判断的能力;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燃煤内容有一定了解等。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良好基础或资源。对于孢子,学生知之甚少,要通过直观、动态变化的事实资料,进行突破。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举例说明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提高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录像和图片,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对 “植物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的生物学观点的认同。 【教学重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 / 2

【教学难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孢子生殖 【教学方法】讲解、观察图片和录像、对比分析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资源】铁线蕨、肾蕨或其他蕨类植物,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录像:蕨类植物 讲解:蕨类植物约有12000多种,常见的有铁线蕨、肾蕨、银粉背蕨、蕨菜、桫椤等,其中桫椤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导入新课 提问: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总结: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有同学认为可能与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没有专门吸水、运水的结构。事实如何呢?首先,我们以银粉背蕨为代表认识蕨类植物。 讲授新课 实验:观察银粉背蕨或其他蕨类植物,认识一.蕨类它们的形态特点 观察、思考 通过观察,对思考,认识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思考 观看录像、思考,认识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 归纳 思考 比分析,理解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录像,分析思考,理解蕨类植物的生殖特征。 通过对比、归思考 引起思考, 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 初步认识蕨类植物 设计意图 引出本节课 植物结构 总结:银粉背蕨地上部分是发达的叶片和叶二、蕨类柄,肉眼可以清晰的看到叶片上的叶脉,叶植物的生脉主要的组织构成就是输导组织和机械组殖 织。显然这是具有了复杂组织分化的真正的三、总结叶。 蕨类植物讲解:课前将一株银粉背蕨的地下部分取的主要特出,洗干净,发现它的茎短小似根状匍匐于征 地下,上面生有许多不定根。在显微镜下观四、孢子察,根、茎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分植物 化,是真正的植物器官。看来与苔藓植物相比较、归纳 纳,理解三种思考、交流 孢子植物的异五、蕨类比,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且内 2 / 2

植物与人部都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分化。可它们类的关系 为什么还要生活在阴湿的环境呢? 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其叶背面的孢子囊 讲解:在成熟的银粉背蕨叶背面边缘有很多褐色隆起,叫孢子囊群。成熟的肾蕨、铁线蕨等叶子背面都有孢子囊群,这些形态各异的孢子囊群,由许多孢子囊聚集而成,孢子囊内有什么呢?用解剖刀将银粉背蕨的孢子囊剥离几粒,在载玻片上压碎,滴清水做成临时装片,借助显微镜观察,可见孢子囊里生有大量的孢子,孢子是什么?请看录像 录像: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总结: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落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提问:请从生活环境、结构、生殖三方面概括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总结:蕨类植物生活环境为森林、溪沟等阴湿环境。结构有真正的根、茎、叶,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分化,孢子生殖。 思考: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为什么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总结: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分化,吸水、运输、支撑能力较强,所以比苔藓植物高大。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回顾:上节课提到夏末秋初,葫芦藓会长出孢柄,顶端有葫芦形的孢蒴,内有孢子,孢子有何意义? 2 / 2

同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总结:苔藓、藻类植物也进行孢子生殖,它们同属于孢子植物 提问:请从结构、生活环境、生殖方式三方面对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 提问:请举例说出蕨类植物与人类有哪些密切关系? 总结:蕨类植物可药用、食用、作为绿肥和饲料。此外,距今2亿多年前,曾生长着高大的蕨类植物,构成大片森林,而当气候、环境剧烈变化后,这些高大的蕨类植物被埋在了地下,经过上亿年的地质作用,就形成黑色可燃的煤炭。可见,蕨类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课上小结 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本节课学习了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通过孢子囊中形成的孢子进行生殖,适合在陆地的阴湿环境中生活。 不同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 4 板书设计 生活环境 结构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陆地的潮湿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生殖 加深记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升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认识 孢子生殖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