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
DOI: 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137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情感教育的实施
高洁丽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因时因地改变教 学策略,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努力开发学生在 数学领域里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关键词:尊重赏识鼓励感染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37—02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 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 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有效的情感体验能够 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中等职 业学校数学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抓住知 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 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 动中获得新知、掌握技能、发展情感”不谋而合。该文结合笔 者的教学案例,对中职数学课堂中情感教育浅谈自己的一些 体会。
2肯定与赏识学生
教学案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中,求解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题讲解: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轴分
别相交于乂(-3,0)和(1,0),与少轴相交于(0,3),求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
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教师给出的方法是: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个关于,
B
Jax2 +fe + c,将已知的三个点代入,得到一
\\9a - 3b + c = 0 (a = -1
ab+c = 0,解出|b = -2,从而得
[c = 3 [ c = 3
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J = —X2 — 2x + 3。
的方程组| +
有个学生用二次函数对称轴的方法进行解题:根据“函数图像与
a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要求教师要更有 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案例:在《概率与统计初步》一章中,对于“基本事 件”知识点的解析:在统计知识中,按照事件发生的不同情 形,可以分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讨论“常 温下,100 0时,铁变为液态”属于“不可能事件”,很多同学 表示不理解。
教师的解释是:这属于不可能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有过用铁锅煮水的经历,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0,如果此 时铁变为液态,就是说,铁锅变成水
悟悟。
学生一时间大彻大
X轴分别相交于^(-3,0)和5(1,0) ”得
到,函数的对称轴为X=IWz-1,由此设函数表达式
2
为
J = a(x + 1)2+左,代入其中的点5(1,0)和(0,3),得到a
a + k = 3
4 + k = 0
,,解出j ,
(a = —1
C
[ k = 4
,函数表达式为J = —(x + i) +4,
2
展开后得 = —2 — 2 + 3。
可以看出,首先,这个学生对于二次函数图像以及函数 对称轴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透彻,能够通过函数的图像找 出对称轴,其次,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和顶点式之间能够灵 活地进行转换。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给予肯 定,在班级中提出表扬,赞赏他对于知识点扎实的掌握和灵 活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肯定与赏识带给他 们的成功的愉悦感,从而增强和坚定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们坚信,一个手势:翘起大拇指,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 天,也许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赏识就像阳光,教育就是要用 赏识这束阳光来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Jxx
C
当教师抱怨学生“教不会”的同时,教师有没有反思自己 是否“会教”,教师是否愿意去亲近学生,去关注一些数学基 础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教师在不遗余力地帮 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所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 解决,更多的是教师对于他们的真心:接受、认可所有同学, 这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一一学生认可他的授课教师,当这 样一个良性循环逐步形成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由之 而得以激发。
3鼓励自我发展,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建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37
科技创新导报
2016 NO.2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创新教育
生的教学本质。教师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 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师生从中获取愉悦感、成就 感和满足感。
(2)展现个人魅力,带领学生走入绚丽多彩的数学世界, 领略数学之美。通过函数奇偶性,学会欣赏自然界的对称之 美;通过复利计算,学会理财;通过三角函数,感知生活中图 形的变化规律:如电压变化、水波的迭起等;通过一题多解,
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从 而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这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 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自 主能动性,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案例:“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的正负号”的教学体 验,通过一个个知识点的提问,让学生自我探究,发现规律 从而总结规律。
复习回顾:已知尸(,少)是角有:
sma
rxtanacos a =—
rxa
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则
x体验数学的各种变化形式。
5结语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倾注自己全身心的感情去带 动、影响学生。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师生情感的投入不应该 是一条直线,一路平坦,而应该是一个正弦函数的图像,高 潮迭起,情感随之起伏变化,这样的动态课堂,能够激励和 感染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教师要用自己 真挚的情感去激活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力,使 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让学 习数学成为一种期待和享受。
问题一: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由哪些变量决定?根据
sina = r 为例:少>〇 时,r>0;
y<〇时,r<0。所以,sina的正负取决于y的正负。同 理,得到cosa和tana的规律。
问题二:P(x,y)的x,y在各个象限内的正负情况?
r = y/x2 + y2 >0,以
问题三: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内的正负情况如何?根 据问题一、二的结论,问题三迎刃而解。
问题四:请总结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内正负的规律。
通过四个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师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堂的实践证明,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都特别有成就感, 热情在成倍增长,这是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 的心理需求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得到了充分满足。课后在和学 生的对话中,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是这样的:这堂数学课, 就像是在玩一个个过关斩将的游戏,我们在完成一个个提问 后,感觉到数学课的学习也可以这么的有趣和刺激。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 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使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 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知识的权利,让学生在知识 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⑴张国庆.数学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教育,2004(22):29-30.[2] [3]
J
].中国职业技术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美)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喻平.教育心理学[
社,2002.
4打造“师生师生共同体”真情感染学生
教师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是,教师的对象是具有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教师根据 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需要和 享受。为此,数学老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听懂学生的语言,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这要求 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师长的地位, 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课堂中,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教学态 度,亲切的目光,都能够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有 意地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以及鼓励,引起学生情感的 共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
138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