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作者:李文静 任史策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
摘 要: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正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民办高校的有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学生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建议
当前,在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中,学生干部队伍成为高校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民办高校的全方位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日前,由于民办高校构成成分、创建方式、管理模式的特殊性,现在的这支队伍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很难实现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学校的管理有效的结合。本文将对新时期下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情况、学生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 一、新时期下民办高校及学生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不同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民办高校发展只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运营与管理方面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与同类的公办院校系统的管理与培养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据调查,现今各民办高校的中层管理人员大多为原公办高校退休人员,特别是教学院长等。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来源较为广泛,多存在综合能力参差不齐、跨度大的特点。与同批次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多数的学生素质偏低,能力较弱,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滋长了学生行为散漫,思想活跃的习惯,为学生管理带来困难。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并在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平衡。此外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极强,并渴望社会对民办高校学生和公办高校学生同等对待。因社会中不乏有对民办高校歧视的人,甚至一些政要部门也是对这此区别对待,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有低人一等,继而产生自卑感和逆反的行为。
再次,因在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的影响下,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也是相比公办院校的高出很多,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过分的注重教育成本的投入,对学校的期望也是颇高,使得民办学校中有着众多多才多艺的学生,学生对于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热情较高。这就使得有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学生干部队伍中去,但是相应的学生干部质量有所下滑,使得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是班级、院系、乃至学院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团体的“小领导”核心,也是学校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培养方式的有效传递者。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创新和突破大多来自于学生干部队伍,这也就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推到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因在学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干部成为同学之间的“佼佼者”,将原有的“服务职能”转变为“管理职能”,让其被自身的“优越感”所蒙蔽,导致学生干部队伍能力下降,战斗力不足。
(一)学生干部缺乏奉献精神,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在现今的民办高校中,学生干部的思想活跃,思维跳跃,创新意识较强,在学生中能够起到引领和带头的作用。在学生干部的管理层面来说,一直强调的职能便是“服务”,但是随着“90后”大学生占据校园的主体,自我意识较强,在成功的竞聘为学生干部之后,慢慢淡化了服务学生、服务老师、服务学校的职能,他们把自己变为管理工作中的主导者,缺乏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因在学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自我感觉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此相配的就应该是更多的地位及荣誉,通过学生干部这一“特权身份”想要获得的更多,特别是在评奖、评优、入党等层面表现出极强的功利主义行为。 (二)学生干部缺乏协调能力,难实现工作与学习同进步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表现突出的代表,他们大多热情极高,工作积极,态度认真,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自我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但是大多数学生干部缺乏协调能力,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忽视了学业成绩的提升。因民办高校学生活动较公办学校明显增多,因此学生干部比较繁忙,经常会因为活动的开展而请假,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会耽误很多的课程,导致大多学生干部的成绩不理想,多门挂科、绩点不足的情况常有发生。很明显,大多学生干部轻学习、重工作,忘记了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缺乏自我的协调能力,不能合理的分配自己工作与学习的时间,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顾此失彼,学业成绩不理想。 (三)学生干部缺乏思想政治意识,未树立大局观念
思想政治素养是当前大学生必备素养之一,学生干部更应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意识,实时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并成为思想的传播者。但是因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薄弱及不够重视,导致其学生在思想政治意识的建立方面较为落后,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较低。在国家大政方针、会议精神的学习方面不够主动,被动学习之后效果不明显。另外,在工作中,多数学生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很难承担其它额外的工作,没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很难实现“自我”到“大我”的转变。
三、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设性建议
针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严整性,提升干部队伍人才质量
学生干部的选拔环节是学生干部队伍组建的首要前提,要想使这支队伍具有战斗力,那就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注重严整性。笔者认为在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在选拔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品质,应从那些在平时表现中比较细心、热心、为工作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同学中进行选拔;其次,学生干部的第一个身份便是学习,在选拔时应关注学生成绩,一定选取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学生管理的核心,这样就能够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再次,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听取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学生干部是服务广大同学的,工作是要回归学生中去的,只有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才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才能打造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队伍。
(二)加强学生干部的党性教育,提升思想政治觉悟。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意识,拥有大局观念。因此在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在平时的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关注时政新闻,关注国内外事务,并要求学生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淡化工作中功利主义色彩。此外,应不断加强学生干部的党性教育,开展向优秀党员学习的专题会议,用以熏陶、警醒学生干部的言行,要求每一位学生干部必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每一位学生干部的党性修养,实现他们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落实服务育人职能
民办高校中,学生干部拥有双重身份,首先是广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其次是学生中的干部。他们应该时刻清醒的认清这个事实:学生干部的最大职能就是服务广大同学。若要成为成功的服务者,就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明白学生干部的真正职责,从“自我”向“大我”转变。加强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在工作过程中,不能以“干部”的身份要求人,而是应以这样的身份引领人。学生干部应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摒弃骄傲、虚荣、功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身边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认可,为顺利的开展工作添砖加瓦,落实服务育人新职能。 参考文献
[1]黄文杰 马晓强.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发展现状及建议.创新教育,2017(3). [2]沈爱军.改善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具体对策.课程教育与研究,2013(9). [3]施燕.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库,2004. (作者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