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10.1常见有机物的基础性质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高中化学10.1常见有机物的基础性质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中讲解

一.烃类性质LV.2

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甲烷 乙烯 苯 结构式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正四面体 烯烃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苯环含有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结构 特点 分子 形状 物理 性质

2.烃类的化学性质 (1)甲烷(CH4)

平面形 平面正六边形 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①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点燃

②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光照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CH2Cl2、CHCl3、CCl4。 (2)乙烯(CH2==CH2)

完成下列方程式:

点燃①燃烧:CH2==CH2+3O2――→2CO2+2H2O。(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1

催化剂

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 催化剂拓展:①nCH2==CHCl――→CH2—CHCl;

(3)苯(C6H6)

催化剂

――→

完成下列方程式:

点燃

①燃烧: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带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苯的硝化反应:

浓H2SO4

――→50~60 ℃

③加成反应:

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

一定条件――→

3.烷烃

(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通式 结构 CnH2n+2(n≥1) 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 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 1 mol CnH2n+2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NA 密度:随着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小于水的密度 。

特点 物理性质 2

熔沸点:随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 化学性质 (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①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②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2CHCH2CH3称为异戊烷,C(CH3)4称为新戊烷。 4.同系物

(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分解反应(高温裂解) (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nH2n+2(n≥1),如CH4、CH3CH3、(3)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 5.同分异构体

(1)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无同分异构现象;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用方法和思路

基团连接法 将有机物看作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体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如:丁基有四种,丁醇(C4H9—OH)、C4H9—Cl分别有四种 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换位进行思考。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换位思考法 个H原子,若有一个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也只有一种结构 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 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 ①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个碳的甲基氢原子等效; 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氢原子等效 定1移1法

6.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以乙烯C2H4为例)

电子式 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分析二元取代物的方法,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先固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 3

(1)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 CH2==CH2 (2)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能团) 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单键、双键或三键) 注意:键线式:碳碳键用线段来体现。拐点或端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不必标出,其他原子及其他原子上的氢原子都要指明。 例如:丙烯、正丙醇的键线式分别为7.化石燃料石油的利用

(1)石油的成分: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径和芳香烃。所含元素以C、H为主,还含有少量N、S、P、O等。 (2)石油的加工

方法 分馏 裂化 裂解

8.化石燃料煤的利用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1)煤的干馏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过程 把原油中各组分分离成沸点不同的分馏产物 把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深度裂化,产物呈气态 目的 获得各种燃料用油 得到更多的汽油等轻质油 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 、

(2)煤的气化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目前主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化学方程式为C(s)+高温H2O(g)――→CO(g)+H2(g)。 (3)煤的液化

催化剂①直接液化:煤+氢气高温、高压――→液体燃料。

4

高温催化剂

②间接液化:煤+水――→水煤气――→甲醇等。 高温

二.烃衍生物的基础性质LV.2

1.乙酸、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

物质名称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物 理 性 质 色、味、态 挥发性 密度 溶解性 乙醇 CH3CH2OH—OH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易挥发 比水小 与水任意比互溶 乙酸 CH3COOH—COOH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易挥发 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①跟活泼金属反应:乙醇的分子是由—C2H5和-OH组成,羟基氢比烃基氢活泼,能被活泼金属取代。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活泼金属包括:Na、K、Mg、Al等。

②跟氢卤酸反应:乙醇分子里的羟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乙醇与HBr反应时,通常用NaBr、浓H2SO4和乙醇混合共热,反应式可为: CH3CH2OH+NaBr+H2SO4(浓)(2)氧化反应

燃烧:CH3CH2OH(l)+3O2催化氧化:2CH3CH2OH+O2或CH3CH2OH+CuO

2CO2(g)+3H2O(l)+1367kJ 火焰呈淡蓝色 2CH3CHO+2H2O CH3CH2Br+NaHSO4+H2O

CH3CHO+H2O+Cu

将光亮的铜丝加热到变黑,迅速伸进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发现铜丝又变为光亮的红色,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生成的乙醛,说明Cu(或Ag)起催化作用。 (3)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①与有机酸的酯化,

②与无机含氧酸的酯化,CH3CH2OH+HONO2→C2H5ONO2(硝酸乙酯)+H2O 3.乙酸的性质:

5

(1)酸性(断O-H键)

是一元弱酸,酸性强于碳酸,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断C-O键)

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18

①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羧酸脱羟基而醇脱羟基氢,可用O原子作跟踪原子,证明脱水方式。 2.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2)实验装置

CH3COOCH2CH3+H2O。

(3)反应特点

(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浓硫酸的作用: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④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6)实验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可逆)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

6

三.常见基本营养物质LV.2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有机物 单糖 糖类 二糖 多糖 油脂 油 脂肪 蛋白质 C、H、O C、H、O C、H、O、N、S、P等 C、H、O 元素组成 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蔗糖 淀粉、纤维素 植物油 动物脂肪 酶、肌肉、毛发等 代表物分子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水溶性 易溶 易溶 不溶 不溶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 特征反应 银氨溶液葡萄糖――→有银镜产△生 蔗糖 淀粉 遇碘单质(I2)变蓝色 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 产物为葡萄糖 酸性条件下: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油脂 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①遇浓硝酸变黄色 ②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生成氨基酸 水解反应 葡萄糖 糖类 注意(1)油脂水解方程式: ①酸性条件——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碱性条件——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钠盐可制肥皂)和甘油。

在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2) 葡萄糖

7

①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OH用途: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等。 ②与新制Cu(OH)2的反应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2H2O

+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说明 CH2-(CHOH)4-CHO除能被[Ag(NH3)2]OH、新制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外,还能被KMnO4(H)、Br2水等强氧化剂氧化。 ③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

(3)淀粉

(1)组成和结构:分子组成为(C6H10O5)n,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有直链结构和支链结构两种。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物质,无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有一部分淀粉会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于水里,形成胶状粉糊。 (3)化学性质

①不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反应,不显还原性。 ②在稀酸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6H10O5)n+nH2O淀粉

③遇I2变蓝。 (4)蛋白质

①两性:因为有-NH2和-COOH。

②水解:在酸、碱或酶作用下,天然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多种α-氨基酸。

nC6H12O6

2C2H5OH+2CO2

分子中的叫酰胺键(肽键)。当蛋白质水解时,肽键中的C-N键断裂,C原子接羟基,N原子接H

原子。这是认别蛋白质水解产物的关键。

③盐析:少量Na2SO4、(NH4)2SO4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浓的上述无机盐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盐析是可逆的,可用以提纯蛋白质。

④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甲醛、紫外线作用时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而凝固。变性是不可逆的。

⑤颜色反应:具有苯环结构的某些蛋白质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 ⑥灼烧气味: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8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