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给数学教学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投影仪、电视录像、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应用,以微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将相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定位,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比形象思维能力好,是高级的思维形式。其实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阳等一幅幅漂亮的图案出现在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目的。
联想是由头脑中已知的某一事物想到与它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促进学生记忆的一种手段,情趣盎然。
在这种形势下,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不能胜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了解数学发展的最新动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数学的要求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成为学生的示范者、咨询者、质疑者、鼓励者。
三、探索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提高数学素养应优先解决的问题,严格的说,我国目前部分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应试目的而设计的,忽视了实际应用。数学仅看成是继续学习的工具,它所强调的思维,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基本都是通过习题来培养的,以致变成了解题能力的训练。而很多例题、习题又是多年不变,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形势,因此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在新教材未出台之前,立足现行教材,充分挖掘内涵,渗透一些与市场经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内容则是必须和有效的,但教材内容调整应注意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一般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二是要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解题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横向渗透的目的;三是要更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得突出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
数学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这样两个方面努力:首先,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高度抽象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但正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及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在学习导数的应用,如生产效率、边际、弹性时,就不至于觉得过于抽象而无从下手了。其次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总之,提高数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这一形势需要。
【关键词】思维能力;丰富表象;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要“发展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形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应该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我想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丰富表象,夯实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是指人们曾经感知过而保留在人脑中的事物的映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正确的、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必须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首先,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要丰富学生表象的积累,就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实物、模型、挂图、板书等),调动学生视觉的参与,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包括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顺序,怎样观察等。其中应特别重视电教手段的使用,它可以变静为动,化近为远;可以在学生无法亲临现场观察的情况下解决学生表象缺乏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映思维过程的演示。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表象的生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在学生观察模型,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及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让相对的面动起来——重合,证明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这样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的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相对面的位置及面积关系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次,动手操作是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丰富事物表象的主要途径。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提高感知效果,因此,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操作的需要,通过让学生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活动,相互配合,以生成全面、丰满的表象。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学中创设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充分感知:把一个物体分成同样大的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鲜明表象。
二、利用想象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方式,它的实质是表象的改造过程。例如:在《有趣的图形》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争做小小设计师的环节,让学生运用不同形状的纸片自己设计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稻草人、风车、小孩钓鱼、火箭、太
联想熟练与否,显示思维流畅的程度,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促使表象数量的增多,丰富表象间的联系。
例如:学习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引导学生联想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是利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圆形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求出圆的面积;如果把圆面看成有一定的厚度,就成为了圆柱体,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割补,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而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三、 实践应用,培从
养形象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形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数学中,
象很多题目都是事理、文理、福算理三者的结合,要解建
直决问题的原型比较复杂抽
省
泉
象,学生摄入大脑后难以州观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教学市中,可经常进行一些根据永
入图形列出算式。根据算式
春画图形,根据图形编应用县
仙手题,根据应用题画图形等夹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中悟出画图的方法,感受心
到数与形结合的优点,从小
学
培而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
力,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曾养思维的互助互补,相辅相兴
成。例如:《时、分、秒固
思的学习》一节的教学,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维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能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所以建立时间观力
念并不容易。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1小时能做哪些事、测1分钟的脉搏、做
1分钟的眼睛保健操、跳1分钟的绳、看着秒针的走动拍手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时、1分、1秒的长短等,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和发挥教材中的素材,创设条件激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兴趣,强化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习惯,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启发、去发展、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把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知识领域。
125 都市家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