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 ) A.使身体能运动 C.散发体内的热量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D.完成呼吸和取食

2、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3、酸奶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 ) A.醋酸菌

B.病毒

C.乳酸菌

D.酵母菌

4、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5、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B.种皮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6、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1 / 9

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①② C.①②③

B.③④ D.①②③④

7、某男子看《唐人街探案》时,哈哈大笑后发现下颌不能正常合拢了。原因最可能是( ) A.关节囊受到损伤 C.关节软骨有病变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韧带损伤颌骨无法复位

8、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鲤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C.家燕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D.猎豹体表被毛,体内有膈

9、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10、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C.身体呈两侧对称

B.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

11、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C.糖类、脂肪、蛋白质

B.脂肪、无机盐、糖类 D.脂肪、维生索、水

12、下列对四种无脊椎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呈圆柱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 1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 9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14、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5、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16、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7、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18、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专供人类食用

19、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20、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3 / 9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2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和猴子骑车 C.母鸡抱窝和青蛙冬眠

B.蚂蚁做巢和牛耕田 D.蜘蛛织网和马拉车

22、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23、鲫鱼游泳时动力来自于( ) A.胸鳍的摆动 C.腹鳍的摆动

B.背鳍的摆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2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4 / 9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25、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 2、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属于_____发育。 3、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__________,使面粉发酵产生的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4、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 ,各种生物的________ 和所占的________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共享单车掀起绿色出行浪潮,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人在骑车时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骑共享单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______(填序号)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______上,最终在______上形成视觉。 (2)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内。

(3)骑共享单车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______。

(4)由于骑行不稳,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⑨→______→⑧(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

(5)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

5 / 9

增大等一系列反应,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______系统和______的调节。 2、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_______;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_________。

(4)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_,这种

6 / 9

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选取牵牛花植株上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三片叶片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

①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片摘取下来,分 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

②分别用清水漂洗后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甲叶片上遮光部位不变蓝,暴光部位变蓝,乙叶片不变蓝,丙叶片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

(2)甲叶片上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3)乙、丙叶片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岀的结论是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____的措施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起着重要作用。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C 4、C 5、A 6、A 7、B 8、B 9、B 10、D 11、C 12、C 13、A 14、A 15、C 16、A 17、A 18、D 19、B 20、A 21、C 22、C 23、D 24、D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8 / 9

1、集合体 菌落 2、蛹 完全变态 3、酵母菌 二氧化碳

4、原始海洋

5、种类 数量 比例 生态平衡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①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反射 A 小脑 ⑦→B→⑥ 神经 激素

2、乙 乙图细胞有芽体或进行出芽生殖(乙图细胞为椭圆形并有细胞壁或液泡) 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 红细胞

3、(1)动脉;静脉;(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3)体循环;肺循环;(4)左心室;瓣膜;(5)B型、O型.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消耗尽 光照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合理密植 碳一氧平衡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