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阐述了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内容,提出了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实验教学 实习教学 改革 g42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认识是否正确,是不是真理,最后还得靠实验来验证。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到素质教育。素质主要依据人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需要,根本目标是在掌握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注重健全其人格为根本。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1 加强高校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论述实践对创新的重要性时曾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实践,没有这后一条,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1]。实验检验理论,实验在理论之先,这是一个重要观点。理论教学的本身是为了更好的实践。通过实验牢固地确立实验先于理论,理论源于实验的观念。从近年来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提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可以看出,加强实验教学建设
已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开始学校对我所在的学院实验室追加投资几百万,使其更加完善。除增设了许多验证性试验,还有很大一部分实验设备选择都是考虑到学生日后生产实践,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落伍,不脱离现实。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大学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以及成才的关键。 2 整合优化实验实习教学内容 2.1 实验类型比例调整
基于目前高校验证性实验偏多,改革首先就要适当减少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同时提高其质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比例;其次,联系当前生产、社会应用实践的需要开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验项目,实现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2]。2006年开始学校对我所在的学院实验室硬件建设追加投资几百万经费,使实验室从硬件条件得到了提高,并提成了实验室管理水平,使实验室的利用率极大改善。实验室根据专业性和功能性增设了许多验证性试验,还针对相关专业的生产实习和生产实践所需条件,购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同时,不断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2 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化
各专业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特点,按照
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原则,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避免和杜绝内容重复、脱节,形成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衔接紧密的实验教学体系[3]。在微生物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是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开始时是由老师准备好以培养基形式存在的杂菌,但学生只知道做却不知道有什么实际意义,从前年开始我们让培养动物肠道内的菌,由培养出的肠道杂菌再做分离培养,纯培养。这样做不仅能复习以前的解剖的知识,同时对以后学习传染病奠定很好得基础,这个实验的几个重要步骤,剖检、采病料,细菌培养,通过染色观察在实践中经常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疾病诊断的能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并让他们感到可以学以致用。 2.3 实验资源的共享
很多实验设备存在没有不行,但利用率又不是很高,这就可以根据本专业各学科开设实验课程的不同特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用节约的资金提高实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新思路组建实验室。使之建立成为一套先进地、高效地、完善地实验课程管理体系。
2.4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2000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理事长王义遒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的讲话中说:“现在学校里学生的实习工厂或车间少了,有好多工科学校都没有实习工厂了,认为实习车间应该有产值,没
有产值就应当统统并到公司。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悲哀,是全世界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把学校里的实习工厂统统变成市场化,学校就不能为学生作一点牺牲,拿出一点设备给学生练练手”。[4]如今招聘单位又一味提倡有实践经验者优先,那么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要从哪里得来实践经验。这就必须加大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不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轨,同时要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既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又为企业输送了满意的人才。
深化教育改革可以探讨改善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改革不能是条条框框,它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学院曾在2006年时适当地改变课程顺序,将原在大三开设的两门专业课提前到了大二下学期,然后在大三上学期给学生设置生产实习任务,利用两个月让在校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习,使学生体检到生产一线单位学习和体验生活。经过两个月的生产单位的实践,学生回来后反应极好,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学生目的性学习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主动的提出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带着问题进入理论课堂,与专业教师主动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动性。如果大四才开始生产实习那么有好多学生就会把问题留给自己,把问题带出校门。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一个闭环过程。类似这样的改革方法可能还有很多
种,相信有了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中国的实验、实习教育改革将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编缉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
[2] 齐昕,徐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1):234-235.
[3] 叶辉,程备久,冯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88-91. [4] 王义遒.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二次全国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南京)上的讲话[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04):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