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 (17分) (2016七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期日中 ________ ②舍去 ________ ③去后乃至 ________ ④尊君在不 ________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2. (11分) (2019七下·农安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④手版⑤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第 1 页 共 9 页
【注】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狱:案件。④委:抛弃,扔弃。⑤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 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讯立辨________ ②王逵欲深治之________
(2) 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什么?
(3)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这一情节体现了周敦颐怎样的君子品格?用《爱莲说》中的原句回答。
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
3. (1分) (2017八上·环县月考) 下列拼音写汉字、划线的字注音。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________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________然不惊。
4. (1分) (2018七上·巴南开学考) 请根据拼音把汉字工整的写在括号里。 fěi cuì ________
xiū kuì ________
tóu xián ________
chōu yē ________
nuó yí ________
kāng kǎi ________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4·淮安)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这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医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山西)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黄鹤楼》崔颢) (2)
________,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 (3)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苏轼) (4)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
第 2 页 共 9 页
(5)
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6)
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一则) (7)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出师表》诸葛亮) (8)
雾凇沆砀,________,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 (9)
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
7. (26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学问,回答问题
《千里江山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价值之外,从另一角度衡量,画中所表现的建筑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对于了解宋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们现在研究宋以前的建筑时,最感材料缺乏的是住宅。那时的宫殿、祠堂、寺刹等建筑多少还有些实物或遗址保存下来,而住宅建筑由于坚固性和工程质量都比宫殿庙宇差,又在经常使用,很容易损毁改易。目前所看到的古代住宅最早的建于明前期,再早的住宅迄今尚未发现。要了解明以前的住宅只能求之于文献、绘画等资料,其中绘画是形象资料,尤为重要。现存宋元绘画中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当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此图。《清明上河图》所画是汴梁城乡建筑,以商店为主,兼有一部分住宅。画中对建筑物的构造、装修细部有很详细的描绘,但因为画面取景较近,剪裁较精,所画街景建筑物又较密集,在表现建筑全景布局方面就难于兼顾,因此,《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住宅全景和布局的资料不是很多。在这方面《千里江山图》有其优点,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及其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
当然,也有人对《千里江山图》的建筑价值提出质疑。这幅画表现的是江南水乡之景,是创作而不是写生,加以当时画家只有十八岁,不可能有很多的经历见闻,所以画中所表现的除本人所体验的,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前人作品中吸收过来或是受师友启发而来。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既然不是专门描绘某一特定地点,而是泛写江南,画中在某些方面会夹杂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既然会吸收前人之作,画中就会有较早一些时候的情况,所以不能把它和写实作品同等看待,把所画内容一一信以为真,也不能用它做为判定时代的严格依据。另一方面,正因为它画的不是一个具体地点,它就不太受那些具体实物的限制,它所反映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现实的建筑物,而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意义。这一点,对那些在画中多次出现的建筑形式来说,尤其适合。因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并不难处理,只要正确估计,这幅画中所提供的建筑形象,仍不失为了解宋代住宅建筑的重要资料。又由于我国建筑形式发展缓慢,我国后世乃至近代的民宅都能在《千
第 3 页 共 9 页
里江山图》中找到影子。
(节选自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
(1) 文段中“寺刹”和“处理”的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à chǔ B . chà chù C . shà chǔ D . shà chù
(2) 阅读材料二,下列对《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是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两幅绘画作品。 B . 《千里江山图》中村落与山水相依,反映了古人的实际居住情况。
C . 《千里江山图》中的建筑富有概括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因此可以作为判定建筑物时代划分的依据。
D . 陆游有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时代农家的住宅形象有可能出现在《千里江山图》中。
(3) “山水城市”的概念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教授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如果你是一位城市环境规划师,应该重点做哪些事?
①重点研习________(选填人名)的文学作品。(双选题)
A.王维 B.辛弃疾 C.马致远 D.陶渊明 ②重点研习________(从文中选填一幅画),理由是________。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6八上·安定期末) 走进名著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
(2)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9. (15分) 综合实践题。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
第 4 页 共 9 页
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
《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A . 野泉声入砚池中 B . 清香移在菊花枝 C . 梅梢月斜人影孤 D . 空谷幽兰绝美人 (3)
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 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6九上·东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第 5 页 共 9 页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1、1-2、
1-3、
1-4、
2-1、2-2、2-3、
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
3-1、
4-1、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1、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第 7 页 共 9 页
6-1、6-2、6-3、6-4、6-5、6-6、6-7、6-8、
6-9、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
7-1、 7-2、
7-3、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8-1、8-2
、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9-1、9-2、
第 8 页 共 9 页
9-3、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