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免疫学检验》总论复习指导1

《免疫学检验》总论复习指导1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一章 抗原

1.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性能称为____________;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性能称为___________。

2.半抗原具有______________,缺乏______________。

3.某种物质构成抗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和具有______________大分子。 4.对免疫系统来说,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互相作用的最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其决定因素是抗原分子表面的____________。

6.立克次体和变形杆菌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利用变形杆菌的抗原检测体内立克次体抗体的试验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7.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又称为____________,对人来说既含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 8.人类同种异体抗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同时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半抗原只有__________性。药物半抗原在体内成为完全抗原时常常与_____细胞结合。

10.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将抗原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既可引起细胞免疫又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抗原属于________________。 11.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

12.引起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链球菌M蛋白属于_________抗原。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2.免疫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免疫功能失调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Ig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条多肽链以_______方式连接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_____和_______。 5.Ig根据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变化多少而分为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区。 6.Ig轻链有两个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区。

7.抗体酶解片段中,可结合抗原的是_____片段,可结合细胞的是_____片段。

8.母体给胎儿的被动免疫物质是_____,天然的血型抗体类型是_____,黏膜局部抗感染的抗体类型是_____。

9.具有J链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和_______。具有分泌片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___。

10.以单体形式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五聚体形式存在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____。

11.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是______和_______。 12.Th细胞表面的特征性白细胞分化抗原是______;Tc细胞特有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______;可用于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的表面抗原是________;可用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的表面标志是________。

13.对特异性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表面具有____________,在T细胞为 _______;在B细胞为________。

14.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5.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熟的终末细胞是___________。

16.单核-巨噬细胞除具有吞噬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功能。 17.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______和________;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 18.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9.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始动因子是______________,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20.在抗体产生之前,补体发挥抗感染作用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的激活,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21.具有免疫黏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分子片段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2.补体固有成分中,处于两条激活途径(经典与旁路)汇合点的关键成分是_______。两条途径的共同末端是_______。

23.补体替代途径的C3转化酶是_______,C5转化酶是_______。

24.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在作用特点上的最大区别是细胞因子不具有______________,而抗体具

1

13.HLA分子的结构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区、_________区、__________区和_______区。 14.HLA分子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5.同时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半抗原只有__________性。药物半抗原在体内成为完全抗原时常常与_____细胞结合。

16.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将抗原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既可引起细胞免疫又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抗原属于________________。 17.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

18.引起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链球菌M蛋白属于_________抗原。 19.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__________和T细胞介导的____________。

20.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_________;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1.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2.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______限制。

23.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属于_____抗原,该类抗原只能刺激B细胞产生_____类抗体,而且无_________。

24.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特点与NK细胞__________,前者是__________的,并受________限制。

25.致敏Tc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26.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又称 。

27.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 、 、 、 。 28.抗原抗体反应分二个阶段 、 。 29.前带为 过量,后带为 过量。

30.血清学反应既可用已知抗体检测 ,也可用已知抗原检测 。 31.抗原抗体反应需适宜的酸碱度,一般以 为宜。

32.细菌悬液的制备程序是选择标准的菌种→ →刮取菌苔,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革兰染色镜检,验证无杂菌→ →加温处理细菌→检查合格→ 备用。

33.可溶性抗原指 、 、 、 等。 34.细菌悬液可作为 ,也可作为 。

35.抗血清制备时,动物注射途径有 、 、 、 等。放血方法有二: 、 。

36.抗血清的保存的三种方法: 、 、 。

1.浆细胞( )

A.由T细胞分化而来 B.有吞噬功能 C.是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 D.有抗原提呈功能 E.一株浆细胞可产生多种类型抗体 2.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效应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单核细胞 D.CTL E.Th细胞 3.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的细胞是( )

A.Tc细胞 B.Ts 细胞 C.Th1细胞 D.Th2 细胞 E.B淋巴细胞 4.B细胞表面标志中不包括( )

A.EB病毒受体 B.MHC-II类分子 C.MHC-I类分子 D.CR E.CD3分子 5.对B细胞起辅助作用的细胞是( )

A.Tc细胞 B.Ts 细胞 C.Th1细胞 D.Th2 细胞 E.NK细胞 6.人类T细胞表面标志中不包括( )

A.TCR B.CD2 C.CD3 D.CD4 E.C3b受体

7.与TCR形成复合物,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信号传导的分子是( ) A.CD28 B.B7 C.CD3 D.CD4 E.CD8

8.与MHC-I类分子结合,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的分子是( )

2

A.CD28 B.B7 C.CD3 D.CD4 E.CD8

9.与MHC-II类分子结合,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的分子是( ) A.CD28 B.B7 C.CD3 D.CD4 E.CD8 10.下列细胞之间的互相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

A.NK细胞和靶细胞 B.Th细胞和B细胞 C.Th细胞和巨噬细胞 D.Tc细胞和靶细胞 E.Tc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1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2.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4.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5.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在( )

A.CH区B.CL区C.VH区D.VL区E.VL和VH区 16.天然血型抗体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7.抗体产生细胞是( )

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 18.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分子裂解片段是( )

A.C2a B.C3a C.C3b D.C4a E.C5a 19.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356789

20.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是( )

A.IgG B.IgM C.细菌脂多糖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凝聚的IgG1 2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A.C4a B.C2a C.C2b D.C3b E.C5b 22.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A.C4a B.C2a C.C2b D.C3b E.C5b 23.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A.C3a C4a B.C2a C3a C.C3a C4a C5a D.C3a C5b67 E.C3b C4b 24.经典途径参与溶菌的补体组分是( )

A.C1~9 B.C3~9 C.C5~9 D.C8~9 E.C5~8 25.膜攻击复合物的组成是( )

______

A.C1qrs B.C3bBb C.C5b67 D.C5b678 E.C5b6789 26.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分子包括( )

A.C2a C4a B.C5a C3a C.C2b C4b D.C3b C5b E.C3b C4b 27.补体的生物学效应中不包括( )

A.血型不合的输血引起的溶血 B.药物过敏性溶血 C.免疫调理 D.ADCC作用 E.中和溶解病毒

28.参与经典激活途径C3转化酶组成的补体片段是( )

-- A.C2b C4b B.C3a C5a C.C--3bBb D.C3b C4b E.C1qrs

29.参与替代激活途径C3转化酶组成的补体片段是( )

-- A.C2b C4b B.C3a C5a C.C--3bBb D.C3b C4b E.C4b C2b C3b

30.下列细胞因子中非T细胞产生的是( )

3

A.IL-1 B.IL-2 C.IFN-γ D.TNF-β E.IL-4 31.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上皮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32.诱导B细胞活化的IL是( )

A.IL-1 B.IL-2 C.IL-3 D.IL-4 E.IL-8 33.半抗原的特点是( )

A.大分子 B.通常是多肽 C.本身无免疫原性

D.仅能刺激B细胞活化E.只有与载体结合才能与相应抗体反应 34.TD-Ag的特点是( )

A.在胸腺中形成 B.可刺激胸腺产生抗体 C.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D.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 E.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 35.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除外( )

A.半抗原 B.免疫原 C.变应原 D.TD-抗原 E.TI-抗原 36.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的标准是( )

A.异种 B.同种异体 C.自身正常组织D.自身异常组织E.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曾接触过的物质 37.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

A.多肽 B.多糖 C.蛋白质 D.核酸 E.类脂 38.下列物质注入自身体内可引起免疫应答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精液 E.淋巴细胞 39.可引起同胞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40.TI--Ag的特点是( )

A.多为蛋白质 B.诱导产生IgG类抗体 C.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 D.需经APC提呈才能激活B细胞 E.不能产生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 41.构成抗原物质的关键因素是( )

A.异物性 B.大分子 C.复杂结构D.理化特点 E.化学成分 42.抗原表面与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

A.抗原结合价 B.抗原识别受体 C.肽结合区D.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E.功能性抗原决定簇 43.进入血液可成为自身抗原的物质除外( )

A.肿瘤细胞 B.眼葡萄膜色素蛋白和眼晶体蛋白 C.精子D.甲状腺球蛋白 E.脊髓和神经细胞 44.异嗜性抗原的特点是( )

A.具有种属特异性 B.可引起交叉反应 C.仅存在于同种不同个体之间 D.是引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E.极微量就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 45.外毒素和类毒素的区别是后者比前者缺乏( )

A.免疫原性 B.反应原性 C.特异性D.毒性 E.保护性 46.佐剂的作用除外( )

A.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 B.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C.增加抗体滴度 D.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 E.促进TH细胞的活化

47.某些药物半抗原进入体内后最常黏附的载体细胞是( )

A.红细胞 B.上皮细胞 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48.肿瘤相关抗原是指( )

A.某种肿瘤细胞特有 B.各种肿瘤细胞共有 C.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共同抗原 D.肿瘤细胞高表达,正常细胞微量表达 E.肿瘤细胞低表达,正常细胞高表达 49.下列物质中,无免疫原性的除外( )

A.与蛋白载体结合的半抗原 B.氢氧化铝 C.与红细胞结合的药物 D.类毒素 E.马免疫血清(抗毒素) 50.对抗原决定簇的正确叙述是( )

A.能与所有T细胞抗原受体结合 B.仅能被B细胞识别

C.一个抗原分子表面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 D.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4

E.所有抗原决定簇都能激活免疫细胞

51.结合在大分子物质上的半抗原可称为( )

A.载体 B.抗原决定簇 C.佐剂D.亲和素 E.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52.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相同抗原互称为(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53.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组称为( )

A.H-2复合体 B.HLA复合体 C.MHC D.H-2抗原 E.HLA抗原系统 54.人类MHC复合体定位在( )

A.第6号染色体 B.第7号染色体 C.第17号染色体 D.第15号染色体 E.第2号染色体 55.编码HLA-II类抗原的基因位于( )

A.HLA-A区 B.HLA-B区 C.HLA-C区 D.HLA-D区 E.HLA-E区 56.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改变的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肿瘤相关抗原 57.MHC复合体的产物不包括( )

A.HLA-I类分子的轻链 B.HLA-I类分子的重链 C.HLA-II类分子 D.C2、C4 E.B因子 58.表面无HLA-I类抗原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E.上皮细胞 59.表面不表达HLA-Ⅱ类抗原的细胞是( )

A.血小板 B.B细胞 C.活化Th细胞 D.巨噬细胞 E.树突状细胞 60.90%以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型别含有( )

A.HLA-CW6 B.HLA-B7 C.HLA-B27 D.HLA-B8 E.HLA-B35 61.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 )

A.朗罕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 D.并指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2.不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 )

A.Th细胞和B细胞 B.巨噬细胞和Th细胞 C.树突细胞和Th细胞 D.NK细胞和肿瘤细胞E.Tc细胞和肿瘤细胞 63.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

A.IgM抗体显著升高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C.潜伏期长 D.浓度低 E.亲和力低 64.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 A.胸腺 B.骨髓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血液 65.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66.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 )

A.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 B.CD8分子与MHC-II类分子结合

C.协同刺激分子及其受体结合 D.IL-2与相应受体结合 E.IL-4与相应受体结合 67.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 )

A.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 B.CD4分子与MHC-I类分子结合

C.协同刺激分子及其受体结合 D.IL-2与相应受体结合 E.IL-4与相应受体结合 68.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 )

A.BCR与抗原的结合 B.IL-2与相应受体结合 C.IL-4与相应受体结合 D.SmIg与MHC分子的结合 E.协同刺激分子及其受体结合 69.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 )

A.BCR与抗原的结合 B.IL-2与相应受体结合 C.IL-4与相应受体结合

D.SmIg与MHC分子的结合 E.B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和Th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 70.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不包括( )

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Th细胞 D.B细胞 E.Tc细胞 71.TI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抗原需经巨噬细胞加工 B.可产生各种类别的抗体 C.有免疫记忆

5

D.B细胞识别抗原需T细胞辅助 E.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72.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应答细胞为B1细胞 B.可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C.B细胞识别抗原不需T细胞辅助 D.不能引起回忆反应 E.只产生IgM类抗体 73.初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

A.潜伏期短 B.抗体亲和力高 C.抗体维持时间短 D.抗体含量高 E.以IgG为主 74.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不包括( )

A.潜伏期短 B.抗体亲和力高 C.抗体维持时间长 D.以IgM类抗体为主 E.迅速产生大量IgG类抗体 75.致敏Tc细胞的作用特点为()

A.无抗原特异性 B.受MHC-II类分子限制 C.ADCC效应可加强其吞噬作用 D.通过释放细胞毒性物质损伤靶细胞 E.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76.细菌型别鉴定可采用( )

A.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B.直接凝集玻片法 C.对流免疫电泳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单向琼脂扩散 77.外周血T细胞的定量检测可用( )

A.免疫荧光法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E花环形成试验 D.OT试验 E.肥达反应

78. 具有鉴别意义的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是:( )

A. C3受体B. E受体 C. CKR D. PWM受体 E. FcrR 79. T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花环的分子是:( ) A. CD8 B. CD2 C. CD28 D. CD3 E. CD4 80. 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

A. C3受体 B. E受体 C. SmIg D. IgFc受体 E. IgEFc受体 8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

A.静电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 E.分子间结合力 8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小的是( )

A.静电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 E. 分子间结合力 83.抗原自凝现象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 )

A.反应pH达到或接近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B.反应pH达到或接近抗原的等电点

C.反应pH高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D.反应pH低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E.反应pH高于抗原的等电点 84.可以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特定的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 )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带现象 85.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 )

A.固定的B.规定的C.与抗原相对而言D.随便设定的E.人为规定的 86. 抗原抗体反应中,参与的反应最适pH为( )

A.6.0~9.0 B.7.0~9.0 C.7.2~7.4 D.6.0~8.0 E.7.0~7.5

87.在抗原抗体反应中,通常使用什么溶液作抗原抗体稀释液。( )

A.0.70%NaCl溶液 B.0.60% NaCl溶液 C.0.75% NaCl溶液 D.0.85% NaCl溶液E.0.95% NaCl溶液 88.静电引力大小( )

A.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正比B.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C.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反比 D.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E.和两个电荷的距离平方不成比例关系 89.下列哪项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 )

A.沉淀反应B.凝集反应C.中和反应D.补体结合试验E.蛋白质变性 90.关于不完全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抗原不结合B.与抗原结合并出现凝集C.与抗原结合不出现凝集 D.常为IgM类抗体E.为多克隆抗体 91.玻片凝集试验( )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B.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6

C.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D.为半定量试验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92.关于凝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IgM类抗体的作用比IgG类抗体要强B.IgM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

C.IgG类抗体不易出现不完全反应D.反应的发生可分为四个阶段E.可进行定量检测 93.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致敏载体B.用于检测标本中抗体C.出现凝集为阴性D.敏感性高E.特异性强 94.关于SPA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B.能与IgG的Fc段结合C.能与IgG的F(abˊ)2段 结合 D.能与IgM的Fc段结合E.与IgG结合后不影响其活性 95. 关于间接血凝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细胞作为载体B. 不能检测抗原C. 可检测抗体D.可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E. 应用广泛 96.关于胶乳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B. 敏感性较血凝试验要高C. 可进行定性检测 D. 可进行半定量检测E. 可进行定量检测

97.关于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可定性检测C.可作半定量分析 D.可用于新生儿溶血检测E.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 98.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是( )

A.白蛋白B.细菌C.脂多糖D.DNAE.血小板 99.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 )

A.IgGB.细菌C.真菌D.寄生虫E.SRBC

100. 破碎组织细胞提取核酸抗原最常用的方法为( )

A.反复冻融法B.超声破碎法C.表面活性剂处理法D.自溶法E.酶处理法 101.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 )

A.百日咳杆菌B.氢氧化铝C.石蜡油D.羊毛脂E.磷酸钙 102.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 )

A.亲合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E.硫酸铵盐析 103.某抗原需制备1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 ) A.家兔B.小白鼠C.马D.绵羊E.猴

104.某免疫原有10μg,制备抗血清应选择哪种途径免疫( ) A.肌肉注射B.皮内注射C.腹腔注射D.淋巴结内注射E.静脉注射 105.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 )

A.静脉采血法B.心脏采血法C.颈动脉放血法 D.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 106.抗血清一般的保存方法为( )

A.液体4℃保存B.液体-20℃保存C.真空干燥保存D.25℃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 107.细菌O抗原的制备方法为( )

A.经0.5%甲醛处理30minB.100℃处理2小时C.56℃过夜D.95%乙醇处理60min E.抗菌素杀菌处理

108.下列试验应用最广泛的是( )

A.絮状沉淀试验B.免疫浊度试验C.单向免疫扩散试验D.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E.间接血凝试验

109.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则是( )

A.抗原过量B.抗原抗体达到最适比C.抗体过量D.抗体特异性强E.反应溶液pH为6.5~8.5 110.双向扩散试验中沉淀环弯向抗原一方是因为( )

A.抗原分子量大B.抗体分子量大C.抗原抗体分子量相等D.抗原扩散快E.抗体扩散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