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器 2013年第3期 浅谈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如何开展 马连军 (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包官营完全小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使得广大教 师眼前为之一亮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 展有效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更多的收 获.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广大教师所不断追 求的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教学也是实施素 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弘扬 科学精神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这对于 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 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对此 我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学生的热情激发 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做一 种礼物来接受 小学生对新鲜有趣、形象直观 的事物更为感兴趣.只要激起学生内心深处 求知的渴望、学习的激情.学生便不会觉得学 习任务繁重而无趣.相反会觉得欣喜.会感受 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 脸严肃、一本正经,教学氛围枯燥、紧张,使得 学生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而降低了学生参与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此在科学课教学 中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渲染气 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 学生对课程 喜爱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如果教 师天天板着脸、不苟言笑、整天严厉地训斥学 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抵触与厌烦.并会把 对教师的不喜欢直接带到他所任教的学科上 来 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将爱洒向学 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这样在 课堂上便会少了严肃.多了微笑.没有紧张. 只有愉悦.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学生自然喜爱 老师.喜爱科学课 其次.讲究语言艺术 单一的语调、生硬 的语气、不变的语速、使教学如同一潭死水, 一教学反思参 064400) 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 学习。如在学习《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我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校园.与学生一起观 察校园里的各种植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 常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实现互动教学 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 有效互动、积极探究、主动构建的过程。开展 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究.实现互动教学这 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环节 通过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与教师成为平等的学 习主体.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转变以往教学 单向传递.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与交流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机 会、提供条件.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教 学有效性。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 是科学分组 小组分配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 定着合作的成效 我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按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更 科学、更合理,更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是明确分工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共 同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 责.这样才能在学生的集体努力下完成探究 活动:三是必要指导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 合作者、指导者.要及时为发现合作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做好指导.以使合作顺利实施:四是 合理评价 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既要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要让学生体会到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小组的成功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 恒的追求目标 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学习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实践 与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 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构建活力课堂.进行有效 教学。 (责编 张宇) 、让人昏昏欲睡.这对于生性好动、天真活泼的 小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反而更会让 学生对教学产生厌倦 因此教师要讲究语言 艺术.要以幽默的语言、抑扬的语调、舒缓的 语气来带给学生轻松与愉悦,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可以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这样既可以调动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同时又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 生认知技能、科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方面的发展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通过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 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 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投入 到问题的探究中来.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学生 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更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利于学生科学 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设问 题情境时.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具体、明确,具有 趣味性、探索性、全体性与启发性 而不能笼统 地提出是什么.发现了什么 2.创设操作情境。波利亚提出:“学习任何 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 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 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 作能力.科学课又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学科.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为学 生创设操作情境.既能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 中发现真理、提高认识,利于协调学生的动手 与动脑能力.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生活情境 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有 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 的影子.学好科学课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 活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郑荣原 (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马聪小学 301505) 低年级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 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 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了明 确的定位.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三个不 同的层次.而“学习”一词突出了教师的指导 作用.也界定了学生必须在低年级经历一个 习得、逐渐达成目标的过程 学生朗读现状分析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低年级学生缺乏良 好的朗读习惯.并暴露出一些问题 1.添字、丢字、换字,无意识地错读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添一个字.或 者丢一个字.或者无意识地把字读错 例如, 有的学生会把“泼水”中的“泼D6”读成“b6”, “小壁虎一挣”中的“挣zh ̄ng”读成“zh ̄ng”.学 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读错了 虽然仅一字、两 一 字之差.但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教材 编写者精心挑选的.且抛开文本内涵不谈.每 个词、每句话、每段落都会对学生语言文字运 用的规范化提供范例.因此一字都不能读错 2.摒弃美感.唱读、指读 教材中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然而一 些学生喜欢拖着长音唱读.或者一字一顿的指 读,使得文章美感顿失..这样.长句子的适当 停顿也被唱、指读所掩盖,听觉效果一落千丈。 3.语速过慢或过快.忽略标点地读 不同的标点及段落间的停顿是有所差异 的 有些学生在所有标点处的停顿与段落间 停顿一样长.造成语速过慢:有些学生则无视 标点.造成语速过快。这都不能读出美感.也 无法感悟文章意思 4.不够精致地读 有些学生在朗读一些轻声词语时不认 真,如把明A(bai)、事情(qing)、棉花(hua)等 词语中的“白 “隋 ‘花”读成了本音 再如. 普通话中有一些变调现象.如“多美的小路 啊”中的“啊”在这句话中可以变调.学生在读 时却未变调 这些错误的读法是教师缺乏范 读造成的。 二 解决策略 1.依托教研.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 在低年级段.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 要 尤其在朗读指导方面.一个具有较高朗读 水平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生就能具有良好的朗 读表现 既然从事了教育事业.既然面对的是 群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就必须身先士卒.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 素质的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朗读知识讲 座、朗读比赛等活动.教师的朗读热情就能被 激发出来.也就能掌握普通话知识和朗读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