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蒙娜丽莎之约(节选)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进了大门,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房间外。队伍移动得更慢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
那幅画不大,大概77厘米长、53厘米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忧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1.【品词析句】读句子,谈体会。
(1)从第1自然段“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移动得更慢了”“终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要素】下列语句,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请将其分类。(填序号)
①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②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③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忧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④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
3.【综合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 )
A.蒙娜丽莎的喜悦和哀愁。 B.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 C.蒙娜丽莎微抿的双唇。 D.蒙娜丽莎极富个性的眼神。
4.【提取信息】《蒙娜丽莎》中,达·芬奇的精湛技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还表现在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和_____________上。
5.【个性感悟】谈谈你对“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画三则(节选) 郑燮(xiè)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①初放,绿阴 照人,置一小榻②其中,甚凉适③也。秋冬之际,取围屏 骨子④,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⑤,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⑥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⑦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huánɡ):刚长出的竹子。②榻:狭长而低的床。③凉适:凉爽舒适。④围屏骨子:屏风架子。⑤窗棂(línɡ):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⑥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⑦岂非:难道不是。 1.【理解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1)余家:_______________ (2)师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子】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非天然图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判断】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郑燮是清代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 ( ) (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 ( ) 4.【语文要素】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参
类文阅读
1.(1)从这些词句中,我体会到了看这幅画的人很多,而且大家看得很仔细,由此可见这幅画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2)我体会到了作者激动、迫不及待的心情,从“近了、更近了、终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2.①② ③④ 3.B 4.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她身后的背景 5.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很大。 小古文阅读
1.(1)我的家里。 (2)效法某人或某一流派并继承其传统。 2.(1)夏天,新长出的竹子刚刚长出嫩叶,苍翠碧绿,光亮照人。 (2)这难道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3.(1)√ (2)× 4.示例:温暖的阳光透过密密的竹林,在地面上投下点点光斑。微风吹来,绿绿的竹叶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微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