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全国通用)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全国通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06 文学、文化常识

1.【2022春·江苏盐城·七年级统考期中】 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B.《卖油翁》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文章选自《归田录》。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D.《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的抒情方式更偏直接抒情,《老山界》则偏间接抒情。 2.【2022春·广西柳州·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如“孤”是自称,“卿”“大兄”是他称。

C.《木兰诗》选自宋朝(朝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D.臧克家,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3.【2022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泱泱华夏,历史悠久,史书众多。我们的课本中经常会接触到这些史书。比如《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的长妈妈成为鲁迅笔下多次的描写对象,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D.《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南朝民歌,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

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推崇。

4.【2022春·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臧克家都是现代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诗集《烙印》是臧克家的代表作。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鲁迅的代表作品除了散文集还有小说集,如《呐喊》《彷徨》。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5.【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对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开始时是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它记述了志怪、地理知识、民风民俗、科学医学、宗教信仰等内容。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故事均源于此。 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的欧阳修,号醉翁,是唐宋家之一。 6.【2022春·江西南昌·七年级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 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C.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D.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7.【2022春·广西桂林·七年级统考期中】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家、民主战士,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B.《木兰诗》是宋朝的北方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C.“燕然勒功”讲的是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如“孤”是自称,“卿”“大兄”是他称。

8.【2022春·广西来宾·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尊称。

B.“出门看火伴”中的“火伴”,指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C.“刑天”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也作“形天”。 D.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家之一。 9.【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黄河颂》本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民的抗日热情。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10.【2022春·江苏扬州·七年级统考期中】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闻一多是知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作为学者,他说了就做,言行合一;作为民主战士,他做了再说,或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C.《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11.【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校考期中】 下列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司马光——《史记》——纪传体通史 B.《最苦与最乐》——梁启超——号任公——《饮冰室合集》 C.《卖油翁》——欧阳修——字乐天——唐宋家之一 D.《骆驼祥子》——鲁迅——周树人——《呐喊》 12.【2022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一经发表,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B.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如《土地的誓言》铺陈描述各种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间接抒情则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如《邓稼先》一文中的议论饱含敬仰之情。

C.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D.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中的“公”“翁”是对男子的谦称。 13.【2022春·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C.《老王》一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描写老王: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D.《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小说中除了主人公样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小福子等等。

14.【2022春·湖南张家界·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了邓稼先忠厚质朴的品质。文章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写的一篇通讯,文章一经刊发,便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C.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

D.杨绛先生的《老王》运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墨来刻画老王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细腻而真实,感情真挚。

15.【2022春·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都,古称锦官城,因其为掌织锦的官署,因而杜甫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名蜀郡,因其为西蜀郡守所在地,故出生于此的西汉文学家刘禹锡,其屋舍被称为“西蜀子云亭”。

B.《创业史》是小说家柳青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告别老一辈单打独斗、创立家业的狭隘思维,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C.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爱菊,采菊,食菊,赏菊,咏菊,颂菊,与菊为伴,他的写菊诗常常是物我合一。不仅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为证,更可从周敦颐的名句“晋陶渊明独爱菊”中得到印证。

D.运用排比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运用排比句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16.【2022春·浙江·七年级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木兰从军的故事数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

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D.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指的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7.【2022春·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现代作家。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生活中诸多细节的回忆,来表现这位伟人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

B.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又可以间接抒情。诗歌《黄河颂》主要采取的是间接抒情。 C.《台阶》以“台阶”为线索,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感情。

D.《卖油翁》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18.【2022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欧阳修,字永叔,号放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D.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只”是副词) 19.【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校联考期中】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20.【2022春·河北唐山·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

练,富有诗意。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戏曲曲目,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唐宋家”中唐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21.【2022春·河北张家口·七年级统考期中】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古代臣子对帝王的尊称一般有:君、陛下、大王、天子、主上等。 C.“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以“卿”为爱称。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22.【2022春·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中】

小通准备和同学们分享一些文化常识,你指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

A.古汉语中常用“三、九、十二、百、千、万”等词来表示“多”,《木兰诗》“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也是这样的用法。

B.小南的外国网友对中国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情况都很好奇,小通建议小南买一本鲁迅幼时爱读的《山海经》寄给对方。

C.鲁肃在与吕蒙对话时,称其为“大兄”,称蒙母为“令堂”,自称为“孤”。 D.小通认为“沿河边走”短语中的“沿”是介词,跟名词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地点。 23.【2022春·四川巴中·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金柝”是古时中专门在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D.欧阳修,字醉翁,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唐宋家”包括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24.【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

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副词、形容词、名词。

B.“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C.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敬称。“足下”“令郎”“阁下”“大兄”都是对他人的敬称。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家”。 25.【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中】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宫廷中非常得宠,他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获得国王赏识。

26.【2022春·湖北十堰·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面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民的抗日热情。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抒情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卖油翁》选自笔记小说《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文章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 D.古代皇帝自称有“孤”“朕”“寡人”等,“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以“卿”相称。

27.【2022春·贵州黔西·七年级校联考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陋室铭》正是被贬谪期间所作。 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写的一篇通讯,文章一经刊发,便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C.古人的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如“家父”“令尊”“贤弟”是敬辞,“赐教”“小弟”“寒舍”是谦辞。

D.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8.【2022春·贵州铜仁·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南北朝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壁”。 B.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C.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大量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念和眷念之情,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从而表达了它深沉的爱国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故事。 29.【2022春·辽宁营口·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本文是一篇写人

记事的回忆性散文,饱含着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B.《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作品主要讲述了以江姐、许云峰等为代表的地下党人,被捕入狱之后,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宁死不屈的英雄故事。

C.《逢入京使》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有“诗仙”之称,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D.《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30.【2022春·山东日照·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她和端木蕻良都是“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人物。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31.【2022春·广西河池·七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有一项表述有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C.《卖油翁》形象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无人”的道理,启示人们:即使有才华、技艺,也应谦逊做人。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改正:( )项错误,“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2.【2022秋·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中】 请判断以下哪些是敬辞,哪些是谦辞。

赐教 见谅 奉劝 小儿 令爱 惠顾 舍妹 家君 敬辞: 谦辞:

参:

1.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表述有误。“汝”属于一般性的称呼,而非“属于敬辞”。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闻一多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不是臧克家;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木兰诗》为北朝民歌,选项中“南朝民歌”错误。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B.有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识记。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故选B。 6.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自己和对方的身分,掌握说话的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用词的恰当。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A.“请迅速还我”语气生硬,不得体;

C.“赐教”指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不合乎语境;

D.“恭候”是敬辞,表示恭敬地等待对方,这里指对方等待自己,表达不得体; 故选B。 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并非“宋朝”。 故选B。 8.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

故选A。 9.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C.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故选C。 10.B

【详解】本题考查积累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能力。

B.依据文章内容可知,题干中“作为学者,他说了就做,言行合一;作为民主战士,他做了再说,或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一句表述有误,应该改为“作为学者,他做了再说,或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民主战士,言行合一”。 故选B。 11.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欧阳修,字永叔;

D.《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一篇小说; 故选B。 1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表述有误,《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而不是小说; B.《土地的誓言》铺陈描述各种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属于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接抒情;

D.“‘公’‘翁’是对男子的谦称”表述有误。“公”是对男子的尊称,“翁”是对男子的谦称; 故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纪传体”错误,应是“编年体”;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文中的“我”指的就是少年鲁迅; 故选C。 15.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和文化常识。

A.“西汉文学家刘禹锡”是错误的。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是纪念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扬雄的建筑; 故选A。 16.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表述有错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而非“纪传体通史”。 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B.《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主要采取的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感情强烈,抒情直接,有强烈的感染力。本诗歌颂黄河的磅礴气势,伟大坚强,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此项“诗歌《黄河颂》主要采取的是间接抒情”说法有误; 故选B。 18.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C.欧阳修,号醉翁;陆游,号放翁。 故选C。 19.C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C.《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通史”。 故选C。 20.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错误。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不是臧克家的。

B.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戏曲曲目”表述有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错误。欧阳修是北宋人,不是唐代人。 故选C。 21.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A.有误,《资治通鉴》为编年体通史; 故选A。 2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C.“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而鲁肃是一名大将,不能用孤。 故选C。 23.B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指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这些知识要随学随记,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A.有误,《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此项说是臧克家的代表作有误;

C.有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金柝”,是古时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这里指的是打更声,此项“是古时中专门在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有误;

D.有误,“醉翁”是欧阳修的号,此项“字醉翁”有误;

故选B。 2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狂澜”是中性词,“沉湎”是沉溺、沉迷之意,是贬义词,“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是褒义词,故这四个词语感情色彩不同,此项说法有误; 故选B。 25.D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D.“获得国王赏识”有误,应为:都被国王一一否定。故选D。 26.B

【详解】考查对文学及文化常识的掌握。

B.有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故选B。 27.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选项中列举的词语中“家父”应是谦辞,“赐教”是敬辞; 故选C。 28.A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指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这些知识要随学随记,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A.有误,《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此项中“选自南北朝郭茂倩编纂的……是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有误。 故选A。 29.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王维是“诗佛”,李白是“诗仙”; 故选C。

30.D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D.“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不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故选D。

31. C 人外无人 人外有人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人外无人”有误。陈康肃认为自己射箭的技艺天下无双,却不想被一个毫不起眼的卖油翁折服。这启示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故应把“人外无人”改为“人外有人”。故选C。 32.赐教 奉劝 惠顾 令爱 家君 舍妹 小儿 见谅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赐教,敬词,意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奉劝,敬辞,劝告的意思。

令爱,敬辞,敬称他人的女儿,多用于称呼对方的女儿。 惠顾,敬辞,惠临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 见谅,意思是请对方原谅自己(客套话);谦辞。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舍妹,谦称,一般是面对别人时称呼自己妹妹的谦虚之词。 家君,谦称。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