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印染(2008 No.14) 。。。‘。‘。’ 5蓬 谇9 纺织印染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探析 .。.。.。.<>. 李健 (上海纺织能源环保中心,上海200080)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中国纺织工业现状,并以印染行业为重点,分 析了传统纺织印染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方式和现代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纺织印染工业循 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纺织工业;循环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IS.1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017(2008)14—0051—03 Recycling economy construction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LI Jian (Shanghai Textile Ener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Shanghai 200082,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for the texti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xtile industw,taking 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as emphasis,recOnstructing mode and development direc— 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construction for textile enterprise were analyzed,and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of circu— lar economy in textile industry was put forwa rd in the paper. Key words:textile Industry;circular economy;evaluation 1 前言 我国较多印染企业生产布的百米耗水量均超过国家规定 纺织工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发展最早并为 的2.5m /100m的标准,有的高达3.5m /100m,水重复利用率 国民经济贡献重大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工 只有7%左右。我国大部分城市淡水资源匮乏,必须充分节约 业,特别是印染行业的生产方式“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低安 用水,除防止跑、冒、滴、漏外,应大量开发推广节水技术措施, 全”,其经济增长以巨大的资源能源耗损和生态环境破坏作为 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代价,已成为我国资源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的大户…。以印染 在节水技术措施上,沿海城市可开发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印 行业为例,至2006年底,全国印染布年产量已达到4O0亿米,占 染前处理用水,不仅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可节约大量淡水;某 世界总量超过30%,排放的纺织印染废水占全国工业部门废水 印染厂采用微机自动化控压给水技术对全厂供水管路进行改 排放量第六位和COD排放量的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 造,项目投运后,改变了一机工作,多机空流和跑、冒、滴、漏现 一,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 ,这种忽视甚至超越生态承载能 象,达到节水l5万m /年的效果 。 力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保持稳定、高速和持久。因此,探析纺 开展清洁生产,推行节水工艺,建立用水责任制,进行一水 织印染工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和途径,对建立和发展资源节 多用和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如绳洗机、平洗机都可采 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纺织工业,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 用逐格倒流对水循环利用;印染厂使用大量烘筒,烘筒冷凝水、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效、扩容蒸发的冷凝水,只要安装一个简易的回汽水利用装 置,既节约了能源,又增加了软质的清洁热水供洗布或锅炉使 2传统企业循环经济改造 用。 循环经济是指能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减量化、 2.2改革工艺、减少污染 再利用、资源化”等三个原则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 印染是一个应用染化料对织物进行加工的过程。科学合 在我国纺织工业发达地区的水环境已不堪重负,水质性缺水矛 理的工艺设计不仅是优质产品的前提,而且是减少排污节约资 盾突出,推行清洁生产是解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 源的重要手段。 根本出路。传统纺织印染企业在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节水 表l是同一色泽,使用不同染料经1:4JD浴比染色后测定 技术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改革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的排污情况。从表l可见,同种色泽两种不同的染料废水的 染,对可利用物质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4 J。 COD 值相差可达2—3倍。 2.1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2.3综合利用 印染厂大量使用染料助剂、化学药品,很多可以综合利用。 收稿日期:2008—07—03 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污染。 作者简介:李健(1963一),男,江苏常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纺织节 (1)淡碱回收一丝光淡碱循环利用纯棉、涤棉织物在用 能环保研究工作。 浓碱丝光过程中,产生大量50g/L左右的淡碱,通过淡碱回收 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印染(2O惦No.14) 表1不同染料配方污染物情况 色泽 染料种类 CO1)c /(rag/L) 色度/俯 冰黑 2423 lo0O 活性冰熙 2820 2Ⅸ帕 枣红 冰GI) 7744 1Ⅸ帕 活忡 2465 4ooO 大红 纠大枣 5033 70I) 活性 2326 20I)O 妃 印地索 38【)6 2oo 活性 2366 2{)o 印地裘 3569 40 活性 2208 70 装置,将淡碱经蒸发浓缩后重新利用,百米碱耗明显下降。 (2)废碱综合利用一煮布锅碱液 含碱浓度为8一l0 L, 浴比1:2.5—1:3.5.煮布结束时,废液排出后可作为烧毛火火 和碱退浆使用,煮布锅废碱液 ̄1]fl-退浆碱液,节约_『用碱量,减 少_『废液的外排。 (3)染料回收利用一超滤法回收染料用超滤膜哉留染料 颗粒.嘲收的染料性能与新的染料基本一样,此法设备简单,操 作方便,应大力提倡。 (4)浆料回收利用 随着合成浆料使用的增加,化学浆料 PVA、CMC等,一般微生物难以降解,在废水中给末端处理污水 带来r困难。采用化学法和超滤法回收PVA浆料,町用作重新 上浆的浆料,亦可用作制作浆糊的原料。 3 现代企业循环经济建设 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是纺织2-.q_l,组织结构 的重要形式,其具有分布集中、在整个纺织工业中比重大、规模 效益显著、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等特点,在推广清洁 生产建设循环经济上有如下优点 : (1)企业分布集中,便于治理; (2)规模生产比重大,治污成效易显; (3)规模效益显著,有利于降低治污成本; (4)企业问竞争激烈,有利于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5)区域发展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提供良好支持。 产业集群有利f构筑能量梯级利用产业链,实现系统内能 量的有效利用。水如列能量一样,存在/f:同等级。一个产业集 群内的水系统集成,_日『以通过陶建水循环梯级利用链进行,其 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 (1)废物作为生产或以废原料形式供园区内外的其它企业 使用; (2)废水串级使用。一个企业排出的水质较好的废水,如 循环冷却水的排放,部分可用于邻近另一企业对水质要求不高 的环节,自Ⅱ烟尘治理; (3)废水集中回用 若干邻近企业共建水循环系统对同样 性质的废水,如含H sO 废水,可先集中处理后再统一回用; (4)废水处理设施共享。对于有较大规模废水处理设施的 企业,还可以考虑接纳邻近企业的废水进行有偿处理,有助lf 缓解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压力。 52 WWWo cdfn.C011!".cn 4 纺织印染工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 为合理评价纺织印染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把握纺织印 染行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进程中的情况,必须建立纺织印染行业德 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从已有的研究看,学者们已经关注到纺织 印染行业要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来规范,也认识到纺织印染行业 的竞争力受到环境的制约,开始关注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研究,但关于纺织印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近乎空白。 根据纺织印染工业要体现纺织业的发展效率(生态效率)和发展 水平(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循环经济H标,提出以下循环经济评 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为纺织印染行业的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 4.1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指标集合,是…个有机整 体,而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组合,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如_F四 个统一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要求内容要反映纺考}l印染的行业特性,具有较强的钳州 性,能准确评价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循环经济的发 展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科学设计,确保每个指标都能体现或 指向纺织印染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方面。 (3)实用性原则 首先,具体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 学基础上。指标体系应能全面涵盖纺织印染行业发展循环经 济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次,指标选取应强讽代表性、 典型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重复的指标,使指标体系简洁易 用。再者,要考虑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最好能通过 统计资料查询或实际凋奁获得。最后,指标体系要能进行有效 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4)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要能成为全面衡 纺织印染行业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工具,要反映纺织印染行业的现有发展循 环经济的条件、未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过 程中瓶颈,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纺织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 要 特征和状况。因此,指标体系要从发展的数量和发展的质地两 方面展开,尤其足发展的质量,它直接体现循环经济的二个原 则。 4.2评价指标体系 为从整体上对纺织印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根据 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纺织印染 行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首先应卡句 建评价体系的框架 在评价体系中考嗯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 数量水平和效率水平。前者反映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竞争力. 后者则反映纺织印染业发展的质量,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原则. 选定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等各项指标。 根据纺织印染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基础、目标和设汁 原则.将反映纺织印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加以合理综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印染(2008 No.14) 合,提出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目标层、准 指标层指标层是用来反映各准则下的具体内容,根据纺 则层、指标层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其中目标 织印染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指标。 纺织印染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 层由准则层加以反映;准则层则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加以反映, 如图1所示 j 圃c圈 目标层状态层准则层目标层是评价的总目标,用来衡量纺织印染行业 反映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分为发展总 在评价系统中,刻画发展总量用行业的外显竞争 发展总量I l发展效率 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 量水平和发展效率水平。 力和内在竞争力体现;刻画发展效率的准则用循环经济的三个 指导原则来表现纺织印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匝 豳囱痢 圆 1 纺织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机架 根据图1的理念,建立纺织印染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 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纺织印染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级 2级 3级 4级 产晶巾场l 有率 丸进没备比例 指标释义 干r某地I)(纺织印染行、l 销售收入I j 个 的比霞 或称纺机的新度系数,反映纺织印染I:业的装备水平和先进张艘 外碌竞争力 发展水平 效箍 营销能力 纺织印染f. 对:iNk增加值贡献率 纺织印染行、Ik增加俩/令 (或地p()州k增加俩 内 :竞争力 技术能力 R&1)投入IJ 、 增JJJJ仿比例 信息系统建没的完持度 反映对技术的羲视 度,也反映r技术的动态竞,f}能力 信息系统建设的完簿度分{ 级 ,循环经济承视发 食业清沽,扛产实施 度 原料/fl ̄,源有 性能 无宙 脲料消费份额 减照化 清沽能源消费份额 万元产值物耗 反映纺织印染行、lk的食、 实施清沾,卜产的情况,分 级 即灭然及 牛资源类纤维使用比承 清沾能源消耗酞I i总能源消耗量的IL蘑 报告期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的总和‘珐 纵印染l二业总产值之比。 减鼠化 资源/能源投入减量化 万元产值能耗 万 产值水耗 万几产值COD排放量 报告期能耗总鞋IIj纺织印染 ̄tblk总产值之比。 指新鲜水耗IJj纺织印染1:业总产值之比 废水CO1)排放墩 纺纵Ii业总产值之比 污染减鲢化 发展效率 水的 复使用比例 万兀产值sO2排放垣 围废产生量削减率 废气s02排放最 纺织日J染j:业总产值之比 工业周废排放最0纺织印染工业总产值之比 体现物质集成、能源的嘏复使用比例 能源再利用牢 再利川 ¨玎水最复利J}】率 印染材料冉利用率 原材料的系复利刚率 纺织机械再制造 能 集成、水资源集成的效果 资源化 周废的资源化利用 同峻资源化利用牢(边角料资源 年综合利川的同废 当年 业产生周废的 ‘分比 化利,H率) j废排放达标宰 伞 “ 废”的{ll做尤 化总 /个年“ 爱”的排放总量 废物排放 富化 危险废物综合处鼹率 危险废弃物安食处嚣詹rl危险废弃物总_《l}的比例 依据该指标体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一方面了解 某地区纺织印染行业与其它省市纺织印染行业在循环经济发展 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可以把握纺织印染行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进 程中的情况,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指标能实现日标值。 参考文献: [1] 奚 .清沾生产 』循环经济[M].北糸:化 1 、l I}|版社,2005. [21 徐竟成,朱清漪,拿比明,等.印染废水微滤.反渗透PUff深度处州 组合]:艺试验研究[J].印染,2008,34(5):24—25. [3』 Robert K H.Slrategi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leelion,design and 5 结语 我国的纺织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染业电源远流长,是世 synergie8 of applied tools[J].Journal ofCleaner Pr ̄xluction,2002,10 (3):197~214. [4] 陈金坤.纺纠日J染企业中“清洁 £广:”仞探f J].污染防治技术, 1996,9(4):216—218. 界闻名的丝绸之路的起源地,但现代纺织和印染业与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差距。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和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正严 重制约着中国纺织印染业的发展。建设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 [5] 陈金坤.浅议绿色纺织l:程 ̄'llq-念纺织1:业园[c].全 纺织口J染 废水深度处理及嘲用和污水达标排放学术研讨会科技义集。2005: 35—4O. ・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6] 俞亦政.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殷对策【D].东华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 于现荣.生态I: 周区理论Lj实践[D』.浙江大学坝 学位论文, 2o05. 必由之路,是主动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是调整产业 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同时,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对循环经济下的新型纺织印 [8] t 海纺织 J 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上海纺织控股集团~I-海大学 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与决策建议。∞ 循环经济研究院,2oo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