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 6-8 立方米沼气池, 养 2 头以上的猪, 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 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 0.8 亩塑料大棚内建 8 立方米沼气池,饲养 3-5 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进土壤;棚内生产根本不施化肥,
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 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 3-5 头猪,种 1-2 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 1-2 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 15%以上,生产本钱下降 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开展, 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本钱,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 5-10 立方米沼气池,饲养 100 只鸡、 3-5 头猪,养 3 亩水面的鱼,种 5 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 →鸡粪 〔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
----
----
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局部沼渣肥田。 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 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第五种: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
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说明,每 5000 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 25 千克,年产鸡粪 1200 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 18 千克,磷肥 17.5 千克。
第六种: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 100 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 100 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 50 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 1000 元。
第七种:牛-鱼模式
2 头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
200 千克。 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
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 牛粪作蘑菇培养料, 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
----
----
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 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
第十种:家畜-蝇蛆-鸡-牛-鱼模式
家畜的粪便喂蝇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是优质有机肥料。
第十一种:鸡-猪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作农田肥料。每 1 年的鸡
只肉仔鸡
粪可养 1 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 千克〕。第十二种:鸡-猪-牛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人、畜、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饲料本钱。
----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