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及对策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7年第4卷第41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l7 Vb1.4 NO.41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8039 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及对策分析 薄蔚,周雪红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新疆阿勒泰836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积极地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 o1 5年 1月~2016#-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的血液样本提供者,采集患者的血液 样本,vREDTA.K3作为抗凝剂,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与患者病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条件和人员操作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静脉血血液样本检验结果中的 WBC、RBC值低于末梢血血液样本,PLT值高于末梢血血液样本,差异显著P<0.05。血液样板放置时间 越长,其PLT、RBC和HGB值就越高,WBC值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常温储存的血液样本的WBC、 PLT、RBC和HGB值均显著高于冷藏储存,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入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并 采取合理对策规避检验中的误差,能够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误差;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11l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41.8039.02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在多种临 1.3统计学方法 床疾病诊断中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的临床血常规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 检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 料用(%)表示,用 检验;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发生偏差,给临床诊断带来误导【2】。因此,对血常规检验中 引起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原因进行积极地探讨,并在此基 2结果 础上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临床检验工作者的一项重要 2.1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分析 任务。以下就对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并 经分析本次136例血常规检验结果中,有l2例检验结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果与病历结果差异较大,分析其误差原因主要包括采血部 位、血液样板放置时间及血液样本储存温度等。 1资料与方法 2.2不同采血部位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影响的比较 1.1一般资料 静脉血血液样本检验结果中的WBC、RBC值显著低于 选取201 5年1月~201 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血液 末梢血血液样本,PLT值显著高于末梢血血液样本,差异均 常规检验的患者1 36例作为研究的血液样本提供者,其 显著P<0.05。 中男60例,女76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 23不同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影响的比较 (52.4±5.7)岁。 血液样板放置时间越长,其PLT、RBC和HGB值就越 1.2研究方法 高,WBC值则越低,差异均显著P<0.05。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以EDTA.K3作为抗凝剂,应用 2.4不同血液样本储存温度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影响的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检验,然后将检验结果 比较 与患者病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条件和人员操作 常温储存的血液样本的WBC、PLT、RBC和HGB值均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3]。 显著高于冷藏储存,差异显著P<0.05。 表1 不同采血部位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影响的比较(Y ̄s) 3讨论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①建立完善的血常规检验管理制度:严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主要包括采 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护理人员在 血部位、血液样板放置时间及血液样本储存温度等。鉴于此 进行采血时,应选择合理的时间、合理的部位,及时送检, (下转8042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8042 Journal of Clinica1 Medical 2017年第4卷第41期 2017 Vb1.4 No.41 表2两组患者空腹条件下以及进食2小时后的糖化血红蛋 白、血清C肽等指标检测情况对比(Y++-s) 蛋白含量持续升高往往会并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等 症状,甚至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合并症。根据有关研究 结果表明,在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的基础上,还 必须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才能客观评价患者的身 体状况。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的过程中,有必要考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情况。 定期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反映患 3讨论 者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好、更客观的掌握 检测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能够帮助 患者病情,并为及时准确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 我们更好的了解患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对于病情较轻的 但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糖化血红蛋白能够作为糖尿 患者而言,血糖升高会加速胰岛素分泌,造成血清C肽值 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常规的血糖检测的 升高,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细胞超负荷工作并逐渐消耗殆 作用仍然不可替代,只有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日常的血 尽,使得患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患者血糖指数随即升 糖检测相结合,才能够真正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高。检测血清C肽,主要是要观测患者体内胰岛素细胞的分 血清C肽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形成,检测糖尿病患 泌状态,针对利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由于外 者血液中血清C肽含量,能够有效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 源性胰岛素中不含血清C肽,通过检测血清C肽含量就能够 能,由于这种方式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 有效诊断患者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计,因此,测量那些正在接收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 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糖尿病患者分泌的内源性胰岛 清c肽能够准确判断其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根据相关研 素、血糖浓度以及血清c肽浓度等都会偏高。测量患者血清 究表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紊乱或者胰岛敏感性降低都 C肽浓度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对与诊 会造成葡萄糖代谢出现异常,造成血糖偏高。血清c肽作为 断病情、鉴别低血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糖 评价胰813细胞分泌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患 尿病检查诊断中,测量血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患 者胰813细胞的功能,对检查诊断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血糖含量以及身体状况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联合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检验 对于评价疗效意义不大。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葡萄糖 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其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准确率高 结合血红蛋白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会随着血液中血 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红蛋白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会在 红细胞120天的代谢周期内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郭建军.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 面,随着血液中红细胞的代谢更替,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才 [1]会发生变化。因此,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主要是反映了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 1):16—17. 2] 马妍艳.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 患者在测量前120天的血糖平均含量,患者是否空腹以及抽 [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12):163 165. 血时间对其均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很好 的了解糖尿病的疗效情况。 f3] 孔令娥.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 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8):1078—1079. 糖化血红蛋白的额百分率含量是指患者血液中与葡萄 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所有血红蛋白的比重。如果患者血红 本文编辑:吴玲丽 (上接8039页) 严格按照储存条件进行血液样本储存。②加强血常规检验人 参考文献 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是临床检验人员掌握影响血常 [1] 臧素纲,韩霜,陈鑫,等.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在血常规检验质 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加强血常规检验前 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4):1861—1863. 后的质量控制,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 [2] 邓姗姗,卢 杰,吕文涛,等.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 分析 .中外医疗,2014,ll(2O):197—198. 并采取合理对策规避检验中的误差,才能够提高血常规检 [3] 高兰香.浅谈影响血常规检验质量的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172. 本文编辑:王雨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