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太阳辐射的含义,识记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分布。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点) 3.掌握太阳大气的分层及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 4.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及表现。(重点、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教材整理1 太阳辐射与地球
阅读教材P12~P13上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区间:A紫外区,B可见光区,C红外区。 3.波长
(1)分为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三部分。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4.对地球的影响
(1)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2)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正误判断:
(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部分。( )
1
(2)人类利用煤炭资源是间接利用了太阳能。( )
(3)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地壳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
【提示】 (1)×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2)√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因此,人类利用煤炭资源就是间接利用了太阳能。
(3)×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
教材整理2 太阳活动与地球
阅读教材P13~P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2.主要类型
(1)太阳的外部结构:A日冕层,B色球层和C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出现在C层)、太阳风(出现在A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B层)。
(3)周期:太阳活动的强弱有周期性变化,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
(2)耀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2
(3)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高纬度地区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正误判断:
(1)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的黑暗区。(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3)极光只有在高纬度的夜间才能看到。( )
【提示】 (1)×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光球层平均温度低1 500 ℃左右,在明亮光球的衬托下,它才显得黑暗些,黑子也在发光,一个大的黑子能发出满月那么明亮的光。
(2)× 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极光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激烈天气有可能使某些地区受益,如降水增多对干旱区是有利的。
(3)√ 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作用,偏向极地高空,使高层空气电离,产生极光。由于极光比较暗淡,白天会被阳光淹没,因此极光只有在夜间才能看到。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太阳辐射与地球 [合作探讨]
材料 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探讨1: 我国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
3
【提示】 地区分布不均,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探讨2:图中②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夏季白昼长。太阳能丰富。 [核心点击]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世界各国正在探索和研究对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目前利用较多的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
②人们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如下图:
2.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世界太阳辐射总体分布特征 ①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海拔高的地区强于海拔低的地区。
4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①总体特征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
②特例分析
a.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四大因素
5
[体验评价]
1.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1)~(2)题。
(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
【导学号:00040007】
A.2倍多 C.相当
B.1/2 D.10%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6
【解析】 第(1)题,由图中数据可知,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是13左右,极地是6左右。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比海南岛强;两极地区太阳高度小,所以太阳辐射弱;四川盆地因多云和雾,所以太阳辐射弱;而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辐射强。
【答案】 (1)A (2)B
太阳活动与地球 [合作探讨]
材料一 2016年9月23日国家天文台指出:2016年以来,太阳活动进入低水平时期,这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和地球电网的正常运行。
材料二 据统计,从有完整的太阳黑子活动记录迄今,人类曾遭到12次全球大流感,除1次外,其余11次均出现在太阳活动的高峰年或前后的1~2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皮肤癌发病高峰期往往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峰后的第二年。
探讨1:材料一中利于航天器发射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弱,对宇航和通讯的影响小。 探讨2:材料二反映了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是怎样的? 【提示】 太阳黑子对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影响。 [核心点击]
1.黑子周期与地球气候变化
2.耀斑引起“磁暴”,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7
3.太阳风产生极光
[体验评价]
2.下图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据此完成(1)~(3)题。
(1)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 )
【导学号:00040008】
A.光球层上 C.色球层上
B.日冕层上 D.日核上
(2)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3)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
A.2000~2001年 C.2006~2007年
B.2022~2023年 D.2087~2088年
【解析】 第(1)题,耀斑主要出现在色球层上。第(2)题,太阳耀斑爆发会引起大气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但不会引起大面积停
8
电;太阳耀斑爆发不会导致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且与太阳风有关。第(3)题,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
【答案】 (1)C (2)B (3)A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探讨1:从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看,太阳辐射属于哪种辐射? 【提示】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均在0.15~4微米,属短波辐射。 探讨2:太阳辐射的三大分区中,辐射能力最强的是什么区? 【提示】 可见光区,约占总能量的50%。 [读图指导]
1.明确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紫外光:0.15~0.4微米;可见光:0.4~0.76微米;红外光:0.76~4微米。
2.明确太阳辐射能分布情况:紫外光约7%,可见光约50%,红外光约43%。 [体验评价]
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影响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 B.能量主要集中在0.76~4微米波段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D.目前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已非常大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9
A.行进中的汽车 B.煤球炉
C.太阳能电池 D.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解析】 第(1)题,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为0.4~0.76微米的可见光部分;8.24焦/(平方厘米·分)是太阳常数,而不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农作物现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仅为2%~4%。第(2)题,汽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答案】 (1)A (2)D
[课堂·小结]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对点训练1 太阳辐射与地球
当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形成以后,太阳能驱动着大气和水运动,形成风、云、雨、雪。太阳辐射对地球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10
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地壳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
B.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全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D.由于日地距离的原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比其他行星都多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虽然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了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是大气、水等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第2题,太阳辐射是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电磁波;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有季节变化;水星、金星离太阳更近,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
【答案】 1.D 2.C 对点训练2 太阳活动与地球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认为目前太阳正处于第24周期中,前一个周期结束于2008年,而2015年正好是为期11年平均周期中的最活跃期。太阳周期是太阳磁场活动的规律性现象,黑子数量也会增加,该情况将会导致地球的电离层受到干扰。众所周知,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依赖空间传输,而混乱的空间电磁环境可能导致导航信号出现严重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为( )
【导学号:00040009】
11
A.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日珥 D.日珥和太阳风
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气候
B.使地球上各处均能见到极光 C.产生“磁暴” D.干扰电离层
【解析】 第3题,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为耀斑和黑子。第4题,地球上只有高纬度地区才出现极光,因此选B。
【答案】 3.C 4.B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