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J Bengbu Med Coll,September 2008,Vo1.33,No.5 儿并已进行NBNA的患儿,未进行NBNA;干预治疗 信赖与配合,早期给予足疗程的综合治疗(营养脑 细胞及早期干预)。对评分低的患儿尽早进行早期 干预,使受损伤的新生儿脑组织能在干预中尽可能 不能完成疗程;家长抚触手法不规范;不符合上述纳 入标准者。3组患儿均已入院后进行NBNA,NBNA 评分I>36分者为正常,≤35分者为异常。可能导致 发挥其潜能,从而在功能上得到代偿,以使其在婴幼 儿期智能赶上正常水平。 鲍秀兰在《新生儿行为与0—3岁潜能开发指 南》 中指出,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已经具备认知、听 觉、触觉等综合感觉,而大脑于生后3岁,尤其6个 脑损伤疾病包括新生儿HIE、颅内出血、异常分娩、 产伤、围生期窒息、低血糖、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 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观察 并比较治疗前3组NBNA评分和治疗后干预组与非 干预组NBNA评分的变化情况及后遗症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 检验及秩和检验。 2结果 致脑损伤疾病的患儿NBNA评分低于正常儿, NBNA分值越低,神经系统发育预后越差,早期通过 NBNA,及时发现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异常。干预组 和非干预组与正常组NB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O1);而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经营养脑细胞及早期干预等促进 脑发育治疗4周后,干预组NBNA评分(39.30± 1.24)分,非干预组(37.57±1.91)分,两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t=4.16,P<0.001)。经过系统、规范 干预1年后,干预组有后遗症2例,而非干预组有后 遗症9例,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治疗后后遗症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5)(见表3)。 表3 3组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分)比较( ±s) g检验:与非干预组比较 尸<0.O1 3讨论 NBNA评分法是鲍秀兰教授20世纪80年代 中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Brazehon提出的新生儿 行为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NBAS) 和法国Scale Amid-tison的新生儿神经检查中筛选 出部分项目,并经全国12城市25个单位共同协作 研究制定的。NBNA检测新生儿脑损伤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i贝4查工具经济,评分方法简便,测查时间 节省,重复检查对患儿无害,地区差别特异性均优于 Satnat分度、头颅CT和B超等,已为国内新生儿专 家所证实 J。我们采用NBNA法对患有可致脑损 伤性疾病的高危儿进行评估,根据评分情况决定是 否继续治疗。凡评分低于35分者,积极争取家长的 月内的可塑性很强。这是因为人出生时,脑重量约 为370 g,6个月脑重量增加一倍,2岁脑重量为出生 时3倍。大脑有1 000亿个神经细胞。出生时如同 小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突触,6个月时比出 生时增长7倍,2岁达到最高峰,每个神经细胞有 15 000个突触,是成人的1.5倍。这些突触在3—4 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才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 在/bJk出生后前2年,大脑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高 危儿受到的脑损伤,通过感知运动刺激、科学的早期 教育和主动运动训练,使大脑功能得到代偿,可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可能导致脑损伤疾病的 患儿总评分低于正常儿,经营养脑细胞及早期干预 等促进脑发育的治疗后,总评分明显升高,与非干预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NBNA对婴 儿的智能发育有预测性,NBNA分值越低,神经系统 发育预后越差,早期通过NBNA,及时发现新生儿的 神经行为异常,充分利用早期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 特点,抓住时机,改善营养环境和进行以行为训练为 主的早期干预,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和 代偿性康复。这对于提高脑损伤患儿的智力水平和 运动能力,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新生儿的生 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宣教、指导能增 强患儿家长的信心,对促进患儿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早期综合治疗同时加强宣传、定期监测,针 对性地对脑损伤新生儿进行早期持续干预,可促进 神经行为康复,减少后遗症发生,有利于提高脑损伤 新生儿生长发育质量 。 [ 参 考 文 献 ] [1]周丛乐,姜毅,冯琪,等.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神经系 统后遗症的早期预测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 302—305. [2] 崔兴杰,张雅慧.宫内缺氧对新 L神经行为的影响[J].河南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4):64. [3]鲍秀兰主编.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 儿童出版社,1995. [4]鲍秀兰.新生儿行为与0~3岁潜能开发指南[M].jE京:中国 商业出版社,2001:267. [5] 陈健青,平晓丽,江淑爱,等.早期抚触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神经行为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f12):27—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