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外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
谢新丽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医院环境特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面临
各种各样的危险,为提高护士对工作中危险因素的认识,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外科护士在职业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关键词:危险;外科;防护;安全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42.166
本文引用格式:谢新丽.外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2):215-216.
0 引言
职业防护是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点。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环境,对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对医护工作者的健康形成隐患,只有充分了解危害安全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预防,才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风险的几率。
锻炼护士单手分离针头的能力,以此来减少在工作中出现刺伤现象的发生。其次,是实现规范化注射针头操作,尽量不直接接触注射针头,在进行抽取药液时禁止将针头帽套回,同时在采集晨血过程中要叮嘱护士带手套进行操作。最后,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实现标准化预防措施。此外,每个月都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讲评考核工作,同时对重点工作和重点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另外,要严格按照感染防护管理规定对注射针头进行安全处理,避免针帽回套,必要时使用止血钳来进行覆帽操作,将针头统一放置到锐器盒中。在使用锐器盒和单手敲安培等流程时,必须依照规章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损伤。
②有效实现物理性损伤的预防:加强对护理人员设备使用规范的培训力度。例如,如何科学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对背脊的理性弯曲等知识进行了解,以此来减少背部的承受分护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了解相关的用力原理,在利用物理杠杆运力的前提下,通过节省用力度,实现用最小的力量来完成工作目标[3]。对于像紫外线等消毒方法,护士人员应尽量避开紫外线光源,在不充分暴露皮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另外,护理人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③对生物因素的预防:对于肝胆外科的护士来说,应定期注射乙肝疫苗,防止乙肝病毒传染,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检查力度,组织护士定期进行肝功能复查,严格按照卫生护理安全制度操作,衣着整齐,用手套对病人的体液、血液等机体分泌物进行处理,尤其是对乙肝阳性病患护理过程中,更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用手套进行注射、感染的情况出现;对于艾滋病患者更应该加强预防措施[4]。此外,对乙肝传染期病人的所用的各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④减少噪声的出现:在操作时要小声说话,加快使用设备的速度,同时选取性能较好、声音较小的设备。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此外,要推行“四轻”制度,分别是指工作过程中说话要轻柔、轻关门、走路轻、操作声小,与此同时,对办公室的电话铃声进行调整保证能够在听见的范围内进行接听。
⑤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举措:在接触化学试剂时,应带全手套和口罩进行操作,对于重症患者,在处理其呕吐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1 影响原因
①机械引起的危险:其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缝合针等利器的划伤或者刺伤,从而易发生血液传播等感染疾病。
②物理因素所带来的危险:由于外科科室病患较多,护理人员数量有限,很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都较大,在搬运病人、弯腰扫床,抢救病人时,因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外科护士要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翻身训练,就会经常性的保持弯腰、负重等动作,对护理人员的腰背空气臭氧等消毒方法对所在环境进行消毒,而这种情况就会使护理人员出现皮肤过敏、胸闷、气短等不良情况。此外,在换药过程中使用的熏蒸等消毒措施,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都会对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③生物原因:对于肝胆外科的护士来说,要时常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物质进行直接接触,从而出现直接性损伤。
④化学发生风险的因素:除了化学性试剂、消毒气体等化学物品对护士身体构成危害之外,对于肿瘤医院的护士来说,要大量接触化疗药物,而由于对化疗药物管理不到位,就经常会对护理人员形成辐射。
⑤噪声的危害因素:由于外科病房人员复杂、流动性病床等设备摩擦地面声、患者的谈话声、以及病房床头的呼叫声等噪声,声音混乱复杂对护士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等部位造成影响。另外还有在外科诊室经常会使用紫外线、能力。还可以增添监护仪、气垫床等器械设备,甚至使用部
较强等原因,导致在外科病房内经常会出现监护仪滴滴声、输液、缝合、更换引流袋等行为,防止因刺伤对护士造成
2 防护举措
重视安全工作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力度,重视责任交权意识。实施实习护士责任带岗制,由老护士负责一人带一个,完善讲评制度,并定期举办交流会,对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进行点评。此外,对于新上岗的护士都要在前期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培训[1-2]。
①对于机械风险的防护措施:首先应对用废的针头和血液采集器械做好管理工作,在科室内安装针头丢弃桶,
216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2
参考文献
[1] 黄瑞华,张惠芝,黄怀姣.外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及安全防护[J].医学信息,2014,(2):155.
[2] 王红军.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J].中国社
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4):202.
[3] 张丽,侯晓丽,张慧培.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
防护[J].中国卫生产业,2015,(04):130-131.
[4]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
护理杂志,2003,(01):69-70.
[5] 王军,宋翠芳.临床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中国职业医学,2005,(04):76.
[6] 杨秀英.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J].中外健康文
摘,2009,6(24):168-169.
[7] 陶国芹.外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
感染学杂志,2011,(12):284-285.
[8] 韩婷,曹涌,朱学敏.心胸外科ICU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策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9):34-35.
[9] 余菊叶.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J].中外
健康文摘,2013,(10):292-292.
物等物质时要穿好隔离衣才能进行。有可能接触到病人体液、呕吐物、分泌物必要时穿隔离衣。在配制化疗药物期间要戴好护目镜、手套,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并保持室内的通风,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血常规等指标的检验。此外针对辐射的预防,在进行床旁X射线照射时,要让所有工作人员远离,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向护士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5-6]。
⑥适当调整护士的心理压力:医院管理者要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经常与护士沟通交流,询问工作生活情况,设法消除引起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7-9]。
3 结论
综述所述,外科护理中的职业风险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重点是在预防中。应从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操作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加强安全防护。护理人员要客观正确认识职业性质,加强学习,在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景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起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提高防护意识,做好日常安全措施,使危害杜绝在萌芽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科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发生危险的几率。
(上接第210页)
究中发现,多数医院未能及时更换护理制度,导致其制度落后于系统的使用,进而使护理人员对该系统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存在疑问,并继续按照以往工作习惯进行操作,使该系统无法有效进行推广及使用。
4.3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由于实际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因素干扰,导致其工作较为复杂,且多数涉及到患者个人信息及入院、入科、治疗、转科及出院等整个救治过程,其中非规范化信息在工作中占主要部分,而NIS系统仅能对规范化信息进行收集及梳理,导致护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增加。
4.4 供求双方协调不良。医院在建设NIS系统时,多与第三方进行合作,由第三方进行系统的安装,甚至由多家公司安装不同的信息系统。而由于第三方公司对护理工作及相应制度不了解[6],或多家公司之间对接不良,导致其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护理要求,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对该系统的建设过程了解程度较低,导致其仅能将规范化理念
[5]
告知第三方,因此可导致在沟通时双方无法进行有效交流。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护理信息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应针对该系统尚不完善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使其能够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小东,范敏,陈忠燕,等.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
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2(6):416-418.[2] 李姝,刘娜,王明举.给予医疗流程信息化再造的卫生服务模
式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5):16-20.
[3] 彭欣元,周焕.医联体背景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47-148.[4] 张依群,王芳敏,毛秀华.加强信息化管理,促进基层医院行
风建设[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1-3.
[5] 万晓文,武媛,石应康.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33(13):31-33.
[6] 李冰冰,吴晓英.大数据时代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
学杂志,2016,31(4):91-92.
(上接第214页)
制定的整改措施有效,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学电子杂志,2017,2(16):72+74.
[3] 陈继红.探析心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西
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5):57+60.
[4] 汤淑红,刘玮,王寿华.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对策[J].科技风,2016,(04):80-81.
[5] 王芳平.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J].基
层医学论坛,2015,19(32):4598-4599.
[6] 吴强峰.浅析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3):243-244.
[7] 孙雅萍.浅析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防范措施[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0):46-47.
4 结论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属对于内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并实时了解患者的想法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于妍玲.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2017,17(91):280.
[2] 于秀兰.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