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 。
2、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3、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
4、距离丈量是用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5、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
6、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 方向与该点的 方向的夹角。
7、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
8、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9、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和 。
10.视距测量是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测量出两点之间的 和 。 11、进行视距测量,当视线水平时,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 ;计算高差的公式为 。
12、进行视距测量,当视线倾斜时,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 ;计算高差的公式为 。
13、我国地处北半球,当罗盘仪磁针静止时,指向地球北极的是磁针的 极;罗盘仪磁针上缠有铜丝的一端是磁针的 极。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两点的直线上或其延长线上标定出一些点的工作,称为( )。 A. 定向 B. 定线 C.定段 D.定标
2.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 A. 0.02/100 B. 0.002 C. 1/5000 D.1/10000 3.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276° C. 86° D. 6° 4.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绝对误差 5.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 假定纵轴方向 D. 坐标纵轴方向 6.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D.坐标差值
7.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 A.K=1/3100 B.K=1/3500 C.K=0.000315 D. K=0.00315
8.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B=207º15'45”,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BA为( )A、117º15'45” B、297º15'45” C、27º15'45” D、207º15'45”
9.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 )改正和倾斜改正。 A.比例 B.高差 C.气压 D.温度 10.直线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360° B.0°~±180° C.0°~ ±90° D.0°~ 90°
11.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A.真磁角 B.真偏角 C.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
。 ) 12.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 A.中央线收敛角 B.子午线收敛角 C. 磁偏角 D. 子午线偏角 13.坐标纵轴方向,是指( )方向。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 中央子午线方向 D.铅垂方向
14.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是:( )(说明:c为光速,t为时间差,D为空间距离。
A. Dct B. D12ct C. D14ct D. D2ct
15.能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仪器,是( ) A.经纬仪 B. 全站仪 C. 陀螺仪 D. 罗盘仪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若钢尺名义长度比实际长度大,则用它对一段距离进行丈量,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大。( ) 2.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要求其绝对误差小于1/3000 ( ) 3.在钢尺量距精密方法的成果整理中,倾斜改正数恒为正。( ) 4.直线定向和直线定向是相同的。( ) 5.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0°~360°。( ) 6.直线定线不准时会使丈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小。( )
7.相对误差是衡量距离丈量精度的,常用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分母越大,则精度越低。( ) 8.由标准方向直角坐标纵轴的北端起始,按顺时针方向转到直线所夹的水平角成为该直线的坐标象限角。( )
9.相位式测距仪中的短程测距仪上一般采用两个调制螺旋,即两种光尺,长光尺用于保证精度,短光尺用于扩大测程。( )
10.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换算中,当某角值在第三象限时,坐标方位角和坐标象限角的换算
关系是α=180°—R。 ( )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 测线 整尺段 零尺段 总计 差数 精度 平均值 往 550 18.964 AB 返 450 46.456 22.300 3.五边形的各内角如图,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0,计算其它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 1453 85 1 70 120 1204
5 4. 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5,求23边的正坐标方位角及34边的反坐标方位角。 N
210 2
4
65 165
1 3
5. 甲组丈量AB两点距离,往测为267.398米,返测为267.388米。乙组丈量CD两点距离,往测
为 202.840 米,返测为
202.828米。计算两组丈量结果,并比较其精度高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